[心得] 科技頑童沃茲尼克--快樂,比什麼都重要

看板book作者 (純白裡的繽紛)時間12年前 (2011/12/17 11:3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科技頑童沃茲尼克 --- 快樂人生,比什麼都重要 原文於 http://www.wretch.cc/blog/No1Kelvin/7820404 「我當時認為,我們正在參與有史以來最重大的一場革命,我真高興自己躬 逢其盛。是否創一番大事業倒不是那麼重要,我只是玩得很開心罷了。」 這是蘋果電腦三位創辦人之一的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在《iWoz :Computer Geek to Cult Icon》這本自傳裡回憶發明蘋果一號時所說的話。某 種程度上,我覺得這句話是他人生最好的註解。 說實在話,我是因為另外一個史蒂夫才知道這個史蒂夫的,也經由閱讀前者 的傳記,才在好奇心驅使之下買了後者的自傳。相較於賈伯斯的專制作風與暴躁 性格,沃茲尼克實在平易近人多了。雖然兩人都具有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敏銳度, 以及對於熱愛事物無與倫比的高度熱情。但共通之處大概也只有這兩點。 賈伯斯是個追求完美近乎跋扈的君王,控制欲強到事必躬親,卻具有精準的 先知灼見與席捲市場的領袖魅力,說穿了,就是個很典型的領導人。沃茲尼克則 是個害羞善良、幽默樂觀、重感情、淡泊名利,從不把世俗的成功放在快樂之前 的科技頑童。選一個當朋友,毫無疑問,是後者。選一個當老爸,當然,也是後 者。(說真的,閱讀時確實想過說有這種老爸還真不錯。) 賈伯斯是個偶像的料,有光環,但也有距離感,簡言之就是用來崇拜的,但 沃茲尼克真的就像個善良有趣的朋友般,給人十足的親切感。如果以恐龍來比喻 ,賈伯斯彷彿高高在上、肌肉線條鮮明、具有侵略性的霸王龍,而沃茲尼克不用 說,就是隻圓圓胖胖、溫馴無害的草食三角龍了。 兩人這般天南地北的性格,在蘋果草創之初形成完美的互補,沃茲尼克負責 以最少的晶片做出最棒的電路板,賈伯斯則透過管道取得昂貴的零件材料,並與 廠商與買方進行接洽和交涉等的後續工作。但隨著公司蒸蒸日上、事業版圖拓展 ,兩人的路也漸行漸遠,就像沃茲尼克在書裡說的: 「說來奇怪,就在我開始設計蘋果一號電路板時,有一個念頭閃過腦中,是 關於兩人可能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事。其中一人非常成功,花所有的時間經營公司 ,管理業務,確保公司能賺錢,並且持續達成業績目標。另一個傢伙則只是四處 閒晃,口袋裡沒有多少錢,但喜歡說笑話,並且追蹤他認為世界上最有趣的新玩 意兒和新科技,,在歡笑聲中度過一生。」 沃茲尼克沒什麼控制欲,不喜歡管理別人,他只想安安靜靜地獨自做著研發 工作,當個快樂的工程師,或是從事那些不只自己包括大家都會快樂的事情。這 從他創立了舊金山第一個聽笑話專線,當瘋狂帽匠大玩偶逗小孩開心,甚至舉辦 了兩屆的露天US音樂節(註)就能清楚了解。 他與賈伯斯一樣,都強調過程所代表的意義。但我覺得他比賈伯斯更能拋開 結果的成敗,享受過程帶給他的快樂。即使兩屆US音樂節讓沃茲尼克賠了兩千多 萬美元,他依然認為這是非常成功的經驗,關於此事他寫道:「對他們或對我而 言,這都是人生的高潮。賺錢與否並不重要,推一場精彩的秀才是最重要的事。 」(不過又或許他已經是億萬富翁啦,所以兩千萬美元只是蛋糕一塊吧。) 書裡也提到,即使離開了蘋果,沃茲尼克仍然關注著蘋果的發展,是個不折 不扣的蘋果迷,甚至還領有員工的最低薪資,某些演講或重要場合也代表蘋果出 席。他是iPod的愛用者。2007年iPhone推出,他跑去蘋果專賣店門口排隊,買了 兩支。2000年iPad問世,他一樣準時在開賣當日排隊,買了三支,一支替朋友買 ,兩支自己用。他大可以打給蘋果公司請他們把產品寄來家中,但他還是跟人家 跑去排好幾個小時的隊。 「Just for fun.」他說。而這,就是沃茲尼克可愛的地方。 另外,這本自傳也寫到沃茲尼克學生時期因禍得福的「意外的學習方式」, 墜機失憶的心路歷程,與離開蘋果創辦遙控器公司的真正原因和細節,最後則是 他對有意成為工程師的年輕人的建議與忠告。不過這些寶貴經驗我想任何年輕人 看了都很受用吧。 沃茲尼克與賈伯斯,擁有著截然不同的人格特質,卻都是不折不扣的天才, 他們催化了科技產業的革命性質變,比我們提前看到未來的樣貌,進而改變你我 的生活。在移動滑鼠,敲著鍵盤,看著螢幕打字的此時此刻,心中莫名地湧出一 股感恩的涓涓細流。 這兩人最後踏上迥異的人生道路,然而依舊以自己的方式,對這個時代與世 界持續作出貢獻,也為下一代的年輕人各自留下一些啟示。賈伯斯讓我們看到一 個人對完美竟然能夠堅持到如此地步,沃茲尼克則以永遠開朗的笑容提醒我們: 「快樂人生,比什麼都重要!」 註:US音樂節是沃茲尼克在當年胡士托(Woodstock)音樂節的啟發下舉辦的, 2009年李安將音樂節的誕生過程拍成電影《胡士托風波》 ====================================================================== 《書裡記下來的句子》 「離事實最近的事情就是邏輯。追求事實真相是我從父親那裡學到、也是他灌輸 給我的重要道德觀。」 「或許因為害羞的關係,從六年級開始,我就積極找電子期刊來讀,而不需要走 到別人面前問問題。我甚至害羞到不敢上圖書館找一本叫《電腦》的書。因為 我過於害羞,因此學習方式異於常人,所以我是意外地學到了對我最重要的一 些知識。」 「因為沒辦法造出實際的電腦,我能做的就是嘗試打敗自己的設計,一再以更少 的零件把電腦重新設計得更好。」 「當我長大成人以後,我開始學會一種新倫理:關懷全人類的快樂與福祉。我開 始理解人生的秘訣在於找到快樂的方法,並對自己的人生感到滿足,同時讓別 人也獲得快樂和滿足。」 「我有幽默感,我的人生觀讓我選擇快樂的生活態度。我知道:能否快樂一直是 自己的選擇。此外我還有伴隨我成長的價值觀。我腦中總是有平和的感覺。直 到今天,我仍是那種無憂無慮的人。大多數時間我真的覺得快樂。現在還是。 」 「這個世界並不是黑白分明的,而是灰色的。身為發明家,你必須要灰色的尺度 來看事情。工程師比大多數人都容易看見並接受週遭世界灰色的本質,因為他 們原本就生活在灰色的世界裡,很清楚在一切尚未成形之時,就能預知或想像 各種可能性,是怎麼回事。更何況,在工程師眼中,全有和全無之間有很大的 空間,他們能估算出具有部分價值的解決方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4.104.26

12/18 08:53, , 1F
推iWoz!
12/18 08:53, 1F

12/19 21:47, , 2F
每個人的天空都不一樣
12/19 21:47, 2F

12/19 23:18, , 3F
推Woz
12/19 23:18, 3F
文章代碼(AID): #1Ex0tAtQ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