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魯迅之「故鄉」

看板book作者 (crisp)時間13年前 (2011/01/27 11:43),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節錄自http://www.wretch.cc/blog/kelly3727/11639823 我很喜歡〈故鄉〉這篇小說,樸實的文字當中蘊涵的深厚情感,讓小說充滿渲染力,首段 嚴寒的天氣,蕭瑟的景象已經預示了作品傷感的氛圍,蒼黃的天、沒有活氣的蕭索的荒村 ,悽涼的情景同時也說明著心境的灰敗,敘事者「迅哥兒」懷抱著沉重的心情進行這一場 返鄉之旅,迅哥為接母親及侄兒搬家,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家鄉整理舊莊,在故鄉重遇了 兒時的玩伴「閏土」。 小說中迅哥的身分是地主家的孩子,而閏土則是「忙月」裡到他家幫忙作工的佃農 之子,經濟地位的落差並不影響兩個純真孩童之間的情誼,在小說中少年「閏土」的形象 刻畫是很動人的,「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 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 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那也是閏土一直以來留在迅哥心中 的樣貌,少年閏土活脫脫是個活潑善良的小英雄,他教迅哥怎樣在下雪天捉鳥雀:「我們 沙地上,下了雪,我掃出一塊空地來,用短棒支起一個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鳥雀來吃時 ,我遠遠地將縛在棒上的繩子只一拉,那鳥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麼都有:稻雞,角雞, 鵓鴣,藍背……」,他還教迅哥在夏天的海邊撿五色貝殼、鬼見怕和觀音手(後面這兩種 也都是小貝殼的名稱),在迅哥兒的心中閏土是無所不知的,跟著他總有無數好玩的新鮮 事,迅哥的世界是院裡高牆的四角天空,閏土的世界卻是潮迅裡活蹦亂跳的跳魚兒,是拿 胡叉捉偷吃西瓜的猹,是天寬地闊說不盡的好玩事!他們在一起其實只相處玩耍了一個月 ,但是閏土之於迅哥,或者說彼此在對方的心目中永遠都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迅哥的整 個回鄉行程直到想起了閏土才興起了一絲喜悅感。 但兩人再度重逢後,初見的喜悅迅速被時空環境轉換所產生的隔閡消解殆盡,記憶中 的閏土,「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那個不解愁的 十一、二歲少年已不復存在,生活的壓力已經他壓榨成一個為生計愁苦的父親,魯迅是這 麼形容中年閏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 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 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 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 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那樣困頓襤褸的形象,此時的閏土已完完全全屬於蕭瑟荒村景象 的一部份了,符合迅哥甫見故鄉產生的那種淒涼感,而迅哥於閏土亦變成了「老爺」,儘 管我們從閏土初見迅哥的霎那喜悅感,看出迅哥在閏土的童年記憶裡,也佔有一個很特別 的位置,可是他隨即壓抑了重逢的喜悅,變得恭敬拘謹了起來,迅哥問候閏土生活景況, 魯迅敘述如下:「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他 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沈默了片時,便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煙了!」讀到此處 ,一種沉重感迎面來襲!從頭閱讀至此,人們不免要想那是一個多麼良善的人,為何竟要 過著如此地苦?是什麼樣的環境竟讓昔日那個活力充沛充滿生活智慧的少年閏土徹底消失 了?迅哥為閏土的苦而傷感,也為和閏土產生的隔閡難受。 文中我們清楚看見了閏土的「苦」,然而迅哥的「苦」卻又是苦在哪兒?〈故鄉〉中 雖然沒有言明,但我們看見他是如此關切和同情閏土的處境,「多子,飢荒,苛稅,兵, 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我們便可以推敲出迅哥便是那對於時政的不滿 和憂心的新知識份子,他那所謂茫遠的「希望」,便是不願意再看到像閏土這樣的好人再 受到這樣的壓迫!迅哥是一個懷抱著希望,卻一再失落的新知識份子!故鄉裡有那樣無數 個「閏土」,怎能令他不愁?〈故鄉〉於魯迅來說實在是當時如此積弱不振的中國了,那 失落的「故鄉」所指不止於故鄉,隱含的是作者對整個國族時事現況的失望。 〈故鄉〉中還有一個陪襯人物「豆腐西施」楊二嫂,那亦是魯迅筆下另外一種因生活 壓迫產生扭曲的貧困人,我們看敘事者迅哥這樣形容楊二嫂,「凸觀骨,薄嘴唇」一臉刻 薄相,但在迅哥的童年記憶中,「觀骨沒有這麼高,嘴唇也沒有這麼薄。」她不只長相刻 薄,嘴巴刻薄,貪心便宜,得了便宜嘴上還要損人,但楊二嫂年輕時喚作「豆腐西施」, 也就是說那時的楊二嫂十分的美,那時人家說店裡因為她生意總是很好,可現在她也成了 這副尖酸刻薄的模樣,這裡說的也是生活的苦,那苦逼出了人的灰暗面,讓人逐漸醜惡了 起來,那麼,楊二嫂討人厭的嘴臉也得歸咎生存環境的惡劣,為了生存所以尖刻,所以想 盡辦法拿好處。 可儘管現實環境如此困厄,讓人失望,〈故鄉〉尾聲還是留了一個希望,迅哥離開離 鄉的最後一個念想,是「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 黃的圓月。」那是童年記憶中最美的畫面,他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 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希望之所以為希望,正 因為還沒未達成,但如果不「做」,便沒有達成的機會,迅哥將希望寄託在水生和姪子宏 兒身上,期望他們能夠有一個不同於他和閏土的未來,期望他們不必再受他們現在所遭受 的「苦」。地上本沒有路,而魯迅心中所盼是喚起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因為走的 人多了,便成了路,願意為改變困頓現況付出心力的人越多,那麼「迅哥」或說魯迅心中 那茫遠的希望才有獲得實現的那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3.135

01/27 22:44, , 1F
這是收錄在魯迅短篇集的嗎
01/27 22:44, 1F

01/31 11:45, , 2F
應該是魯迅的吶喊,人間最新出版的小說卷有收
01/31 11:45, 2F
文章代碼(AID): #1DGEdpaV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