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華文區的書店

看板book作者 (鎖喉)時間13年前 (2011/01/13 13:18), 編輯推噓3(307)
留言1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因為喜歡書店,所以到那邊去有機會都會進去書店。 有一些書店,因為不識當地語言,所以只能看看封面聞聞書香, 所以今天想要來討論一下我去過的華文書店。 看到之前的討論,說台灣人不愛看書,書店裡面一堆財金風水養生書, 其實關於這一點我也曾經思考過。 也許對於某一些閱讀的人來說,書或許是文學的載具, 希望書店裡面充滿的的詩歌文學散文小說,而不是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 或是跟我這樣做一起活到99歲一類的書。 過去我也是這樣想的,所以當看到這樣的書會懷疑他的出版價值跟文學深度, 但隨著年紀漸長,我了解書如果也不過是一種媒體, 那麼這個媒體就會負載著所有人類基本的七情六慾所導致的需求。 如何更有錢,如何更長壽,如何更漂亮,如何一次更有錢更長壽且更漂亮。 這是除了書之外,當下的所有媒體不斷在我們耳邊覆述的內容。 所以我漸漸釋然,認為這是一種理所當然,但同時慶幸著, 書畢竟還是書,除了拿來寫這些滿足慾望的文本之外, 他同時也是偉大文學自古以來最古老表現的出版形式。 我去過一些書店,華文的書店。 台北的誠品,水準,政大書城還有高雄的明儀等書店, 北京的西單圖書城,杭州的圖書城以及楓林晚書店(號稱小誠品), 馬來西亞購物中心裡面書店華文區, 印尼的Popular書店華文區, 香港的Page One書店........ 必須要說,其實台灣書店並不差,更有甚者,某種程度我覺得, 其實目前台灣的出版業跟書店,事實上還在華文區裡面拔尖。 但當我發現這一件事情的時候,其實還是很辛酸的。 因為我一直以為世上還會有其他的地方,會有更蓬勃發展的華文書店與文學, 但去了這些地方,才發現,中國因為政府管制與壓抑的關係, 文學的書的內容與質量不如我的預期,而且不知道為什麼, 相較於台灣人,中國人似乎對歷史有朝烈的愛好與興趣, 書店裡面關於歷史的分析與研究,人物的傳記,多到超乎我想像的地步。 且像台灣人熟悉的作家作品,像是莫言或是余華, 事實上並不容易在書店馬上找到, 放在暢銷書的地方往往也都是政治或是財金相關的書, 除此之外網路文學改編印刷的書也意外的發達。 之前書的裝訂跟紙質都不如台灣,不過價錢倒是壓倒性的勝利, 但近來裝定水準有越來越進步的趨勢。 香港書店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因為過去是殖民地的關係, 文學沒有受到那麼多的打壓。且用的也是繁體字,讀起來也輕鬆多了, 但畢竟曾經殖民地的關係,書店裡面往往會有大量外文書, 其實也是一種方便,除此之外,香港的書店裡面對於電影戲劇表演的書籍較多, 這一點是我特別注意到的,可能也是因為香港曾經電影工業興盛的關係吧。 除了以上這兩個地方,像是新加坡馬來西亞跟印尼, 都是有華人的地方,但因為當地的官方語言都不是華語, 所以書店裡面的書往往是多文化的狀態, 此三地的書店裡面常常都是會有馬來,英文還有華語書籍, 華語書籍通常都以台灣現在的暢銷書為主流, 不過近來也常看到簡體字的書出現在排行榜上面, 而當地的華文作家則少之又少,勉強發現幾本也覺得似乎品質不如預期。 我一直覺得,華文文學充滿了一股哀傷與不順遂的氛圍, 有機會發展出偉大文學的中國,卻因為政府的壓力與管制, 加上文革的破壞,丟失了文化也錯失了出現偉大文學的機會。 台灣是保持過往傳統華文文化最後一塊土地,但近來因為交流的關係, 很多人也漸漸的傾斜,一些用語的改變都讓我覺得擔心, 每每在機場出入,看到新東陽的招牌寫著:土特產, 就覺得何苦呢?過去的當地名產難道沒有土特產好聽? (先說,我不討厭中國,事實上我很喜歡中國,但是是以一種兩國平等的角度來看待) 所以華文文化是很可惜的,因為很多歷史的錯誤與翻雲覆雨手的拉扯, 終究還是變成了今天殘破不缺的樣子。 去過了那麼多書店,覺得最讓我羨慕的就是日本的書店, 即便我不諳日文,但每次去日本的書店都可以知道他們的文學很蓬勃, 且閱讀的人口相較於各國是較多的。 有著一億多人口的日本,即便經過了戰爭與經濟衰退之後, 依舊可以有這麼多的作家以及優秀的作品, 但反觀海內外有十幾億的華人以及華文閱讀人口, 卻只能撐起相對貧瘠的書店,實在有點難過。 但也是因為看到如此,所以我還是會繼續閱讀, 繼續買書支持書店跟支持好的作家, 因為我知道台灣也許地小,但是我們留下了一些東西卻是很珍貴的, 像是繁體字,像是過去所謂舊中國的文化(此言是相對1949年後的新中國), 在舊中國文化下長大的文人作家, 這些東西都是珍貴無法取代的寶物, 誰也無法取代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8.185

01/13 13:45, , 1F
在中國 因為他們不便對當朝作文章 只好寫歷代
01/13 13:45, 1F

01/13 13:51, , 2F
當然也是因為中國開始重視歷史這項資產 CCTV也配合放送百
01/13 13:51, 2F

01/13 13:53, , 3F
家講壇這類談歷史的節目 主講人出書大賣 然後就是跟風
01/13 13:53, 3F

01/13 13:56, , 4F
像是北京西單等大型書城都有相當比例的歷史類書陳列
01/13 13:56, 4F

01/13 15:00, , 5F
還記得去年書展某一場哈金的座談會
01/13 15:00, 5F

01/13 15:01, , 6F
講到當年他考慮要以英文或中文做為寫作的語言時
01/13 15:01, 6F

01/13 15:02, , 7F
最終選擇了英文,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自由度
01/13 15:02, 7F

01/13 15:11, , 8F
中文讀者人數光看表面數字是很驚人啦,但是就文學
01/13 15:11, 8F

01/13 15:12, , 9F
作品的讀者市場來看,說不定還比日文的規模小...0rz
01/13 15:12, 9F

01/13 15:14, , 10F
我想日本的書籍市場應該只輸美國吧...
01/13 15:14, 10F
文章代碼(AID): #1DBei9_2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