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童話:小紅和小綠

看板book作者 (8-BALL)時間13年前 (2010/12/06 08:16), 編輯推噓11(1103)
留言14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 http://ngtsinlam.blogspot.com/2010/12/red.html (圖:小紅和小綠封面) 小時候,父親會從舊書店買回一些童書給我,故意讓我手指沾沾書黴、鼻 子嗅嗅書灰,以潛移默化讓我感染愛好舊書的癮頭。當時所賣的童書,有一些 至今印象猶存,例如「汪小小學畫」、「鐵甲部隊」、「動手做」、「小紅和 小綠」等。 這些書都是同一個出版社,叫做台灣省教育廳。早年教育廳出版了甚多童 書,撥給每個小學提供學童課外閱讀之用。容我引用這段介紹: 一九六四年,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為了協助我國發展國民教育,由聯 合國兒童基金會提撥了五十萬元美金,與當時的台灣省教育廳共同推動兒童讀 物出版計劃,為期五年,向全省學童徵收兒童讀物費、設置兒童讀物出版資金 管理委員會,並成立了兒童讀物編輯小組。 自該年八月起,兒童讀物編輯小組即以編印國小學童的課外讀物為工作主 軸。第一期「中華兒童叢書」共出版了一百六十五種,發給全國各國小圖書館 每種一本、各班兩本。三十多年下來,「中華兒童叢書」已經累積了八百六十 八種。(出處: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8953 ) 這些童書,當年豐富到什麼程度呢?豐富到我國小的圖書館(我的國小雖 然位於全鄉在十年前才有第一個紅綠燈、五年前才有第一家便利商店的草地所 在,但卻有自己獨立獨棟兩層樓的圖書館)還要開闢一間專室(那專室比我現 在住的房子還大),來擺放這些中華兒童叢書。 最棒的是,這些書是政府的德政,不必小朋友付錢,就可以一直看到內容 優良的童書;也曾發行過出售版,就是可以讓小朋友買回家的,而且其定價據 編輯要旨所說,完全是工本費,可謂物美價廉。可惜現在國小圖書室都把這些 十幾二十年前的中華兒童叢書清掉了,大部分圖書室只剩一兩櫃,甚至完全沒 有。 這讓我一直很好奇:當年全台灣數千間國小(我找不到全台有多少國小的 資料,暫且猜測有數千),每個國小都有數千本中華兒童叢書,而現在幾乎所 有國小的圖書室都沒有這套書了,依我這種舊書店狂的想像,直覺認為清出來 的這些上萬本中華兒童叢書一定跑到舊書店了,而且數量之多,足以把全台每 家舊書店塞爆----然而事實不然,舊書店中極少看到中華兒童叢書的蹤跡,縱 有,數量也不到一櫃。 消失的大量童書,究竟是被外星人綁架了?還是在百慕達三角海域被吞沒 了?此千古懸案,還望高人指點。 剛剛講到幾本陪我度過幾乎可以說是幼兒期的童書,有兩本對我影響甚大 ----一本是「動手做」,這本定位編寫給高年級看的美勞工藝圖書,落到尚未 讀小學的我手中,可想而知,照著裡面的教學動手做,白嫩的小手屢屢被小刀 割得鮮血長流,怵目驚心。原來,童書也有「限制級」的。 另外一本讓我永生難忘的,就是這本「小紅和小綠」。 (圖:小紅和小綠內頁) 這本書是王漢倬先生原作,立玉(曹俊彥)繪圖的。王漢倬是中國東北人, 著作常與中國東北生活有關,如另一本也是他寫、曹俊彥繪的「關東三寶」, 同樣是中華兒童叢書之一。王氏另外也有著作「白山黑水集」,由三民書局出 版。「白山黑水」指的是中國長白山與黑龍江,從這書名一望而知還是跟中國 東北有關。 而改編自中國東北民間故事的「小紅和小綠」,敘述有一個小女孩,名叫 小紅,她的父親是採蔘戶,經常在外採蔘。 小紅與母親住在山中,沒有其他鄰居。一天,小紅遇到了全身綠色服飾的 小男生,叫做小綠,兩人很快成為好友。 (圖:小紅和小綠內頁) (圖:小紅和小綠內頁) (圖:小紅和小綠內頁) 有一天小紅父親回來,得知此事,料想這附近並無人家,小綠定是精怪幻 化而成,便唆使小紅下回跟小綠玩耍時,偷偷別條紅線在他身上。次日,紅爸 帶著採蔘隊出外尋找,循著紅線果然找到被綁著的老人蔘,賺了一大筆錢---- 然而再多錢財也換不回小紅最好的朋友。 (圖:小紅和小綠內頁) 最後,紅爸紅媽都老死了,小紅所有認識的人都老死了,小紅卻一直死不 了,活得連自己都數不清自己到底幾歲了,原來當年小綠分她吃的小漿果,乃 是人蔘的果子,吃了可以延年益壽。 (圖:小紅和小綠內頁) 當年小紅惡作劇把小綠的一截衣服流蘇埋入土裡,那地方竟然長了一棵小 小的人蔘,長壽(長受罪)的小紅每日細心栽培那棵小人蔘,相信小綠有回來 的一天。 ----一個小女生,為了當年無心的過錯,永不終止的懺悔。這恐怕是整個 中國童書發展史上,最讓人良心不安的故事;也是中華兒童叢書868種裡頭,今 天最多人在找尋的一本逸品。不但有人將全文上網,有人逐頁掃描,還有人將 掃描檔作成電子書形式供人欣賞......更多的是在網路上留言詢問「哪裡買得 到這本書」的書迷。 小紅永遠在長白山深處,等著她的小綠;書迷們也永遠在書肆中徘徊,找 尋童年的回憶。 (圖:小紅和小綠內頁) 王漢倬的文筆極佳,語氣活潑,裡頭幾首念謠也很生動,幾乎懷疑是真正 的民歌;寫採蔘隊如何採蔘的過程,栩栩如生,讀之恍若親目。建議沒讀過的 人,馬上搜尋「小紅和小綠」,有些部落格有全文。 採蔘是中國古老的行業,所獲利益極大,藥效也很誇大,因此衍生了很多 傳奇故事。倪匡年輕時曾在關外待過一陣子,跟過採蔘隊,過程收錄在他的「 見聞傳奇」一書中;他又把東北豪俠的故事衍化為奇幻小說「四條金龍」,值 得一讀。 -- 舊書店清代日治書事臺灣黃鳳姿閱讀生童蒙http://ngtsinlam.blogspot.com/ 臺語語言舊版武俠收藏家現代詩集藍墨上游 本土。語文。舊書。文獻。 古龍手抄立石鐵臣詈語書友文青盍興乎書法 最宅的收書人,最多書的鄉民。 神州詩社網拍夏宇備忘錄舊文獻通訊名寫作杜月笙章君穀尺牘昭和町池田敏雄 修補古籍王石鵬石川欽一郎畫冊書影書書評書目民間文學豐子愷丁治磐于右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0.242.82

12/06 08:27, , 1F
原PO一說我才想起國小時早自息都會去借書,書庫裡全是童書
12/06 08:27, 1F

12/06 08:28, , 2F
這還真的是專室,比隔壁的圖書館的書還多~ 原PO說的故事我
12/06 08:28, 2F

12/06 08:28, , 3F
有看過~
12/06 08:28, 3F

12/06 12:41, , 4F
好像中國童話也有收錄同一個故事
12/06 12:41, 4F

12/06 12:43, , 5F
看到這篇文才想起我家也有這本...小時候看也會難過不安
12/06 12:43, 5F

12/06 12:49, , 6F
我小時候也看過更"幼兒"的版本! 四四方方很小一本
12/06 12:49, 6F

12/06 13:31, , 7F
有很多是回收打成紙漿了
12/06 13:31, 7F

12/06 18:21, , 8F
我家也有好幾本中華叢書
12/06 18:21, 8F

12/06 20:13, , 9F
這故事我好像也有看過耶
12/06 20:13, 9F

12/06 23:23, , 10F
我也有看過!!覺得很難過+1 > <
12/06 23:23, 10F

12/06 23:28, , 11F
看過漫畫.結局令人惋惜..
12/06 23:28, 11F

12/07 10:10, , 12F
同意四樓,漢聲的《中國童話》也有這個故事。
12/07 10:10, 12F

12/07 10:18, , 13F
長大再看一次真是毛骨悚然的童話故事~
12/07 10:18, 13F

12/09 17:06, , 14F
12/09 17:06, 14F
文章代碼(AID): #1C_2j67q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