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買不到經典? 《汪洋中的一條船》書海中沉沒

看板book作者 (左是一種智力缺陷)時間14年前 (2010/09/07 17:53), 編輯推噓11(1101)
留言12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0-09-07 中國時報 【周麗蘭/雲林報導】  卅八前出版的《汪洋中的一條船》,不知賺人多少熱淚,即使至今,大學學測作文 題目「最難忘的一本書」,仍有許多學生提到它。沒想到這本書卻悄悄從書海中消失沒有 再版。雲林縣文化處八月舉辦一城一書選拔,無奈書商告知這本書已不再版,跌破評審眼 鏡,因此不得不割愛,從書單判決出局。  就連雲林縣文化處書庫珍藏的唯一一本《汪洋中的一條船》,也是破破爛爛,那是 鄭豐喜本人於民國六十三年親筆簽名,贈送給雲林縣府文化中心。歷經卅六個寒暑,書皮 早已破爛,黏了好幾層膠帶,內頁序文斷簡殘篇,但泛黃的書頁裡,字字血淚仍感人肺腑 。  文化處上月邀請縣內校長、老師、讀書會推薦好書,最為人熟知的雲林人作品《汪 洋中的一條船》獲得多人推舉入選百大。由於文化處有意推廣,逐一詢問出版現況,意外 得知這本書已不再版,出版商處只剩注音版約一千本。  文化處表示,鄭豐喜是口湖鄉人,他不畏殘疾樂觀積極進取,愈挫愈勇的奮鬥精神 對雲林人有非凡意義,許多師長都極力推薦雲林的學生閱讀,絕版實在很可惜。  鄭豐喜在自序寫道「這本冊子或許值得一看,因為它毫無掩飾,毫無美容的寫下一 位殘缺者如何與惡運戰鬥,如何克服逆境,如何解決困難,以及信心、毅力的總表現。在 我寫這本冊子時,曾經哭過好幾次,每次都很厲害,幾乎無法下筆,有好幾段是邊擦眼淚 邊寫成的。」  雲縣文化處此次選拔一城一書過程中,發現多位雲林作家的好書,也都與《汪洋中 的一條船》面臨相同的絕版命運,包括作家林雙不的《小喇叭手》、鍾文音的《女島紀行 》、張清清的《鵝王》,也因此這些書才獲得初選通過,即不得不剔除,因為無法進行推 廣。  最後入選雲林的十二大好書有《李家同談教育:希望有人聽我的話》、《牧羊少年 奇幻之旅》、《日不落家》、《蔚藍的太平洋日記》、《喜樂阿嬤》、《我不是完美小孩 》、《我們教室有鬼》、《親愛的安德烈》、《台灣燈塔圖鑑》、《虎尾溪的伏光》、《 短歌行》、《前進婆羅州》,將由讀者進行決選。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1292x112010090700458,00.html 書市機制 謀殺經典好書 2010-09-07 中國時報 【吳垠慧/台北報導】  經典書籍只能在圖書館架上找,愛書人在市面卻難尋芳蹤?雲林縣推動「一縣一好 書」活動,推薦的好書名單面臨沒有出版商願再版的斷版命運。事實上,不只是《汪洋中 的一條船》、林雙不的《小喇叭手》,讀者面對許多經典好書,儘管心儀許久,卻是買也 買不到。  「這是台灣出版界很普遍的現象。社會價值觀在改變,新東西又太多,一般出版社 對於經典的出版較為冷漠,因為看不到讀者在哪裡。」櫻桃園出版社負責人丘光表示,「 就市場機制面來考量,沒能帶來立即利益者,就再看看。」  新經典文化出版社總編輯葉美瑤表示,以前書籍在書店的陳列壽命長,印了可以慢 慢賣。現在的書店文化、書市文化大不同,只要「賞味期」一過,不管是不是經典,根本 都進不了書店,只能囤在倉庫,什麼書都沒有慢慢賣的本錢了。  「 書店文化變了,很多人到書店找不到書, 每家書店都只賣同樣會暢銷的書。書 店變得都一樣,所以只比折扣。現在要找書,反而得跑二手書店去。」  不過,針對雲林縣政府這次的問題,葉美瑤指出,「公部門的立意很好,但缺乏與 出版業連結。如果經由公家單位的支持,讓出版社能活化出五百至一千本的印刷量,出版 社都會樂意配合出版或再版縣政府所選出來的好書。」  「如果一開始讓出版社知道政府有這樣的活動,而有所配合,就能避免這樣的尷尬 發生。」  葉美瑤表示,市面上找不到《汪洋中的一條船》等台灣作家的經典書籍,「不是絕 版,只是沒有再版」。她表示,出版界的用語,絕版是這本書的某個版本之後停止發行, 這個特定版本因此絕版。而一本書不繼續發行印刷,稱為不再版或是斷版。  不單是台灣作家的經典書,就連外國經典書籍也常常讓讀者大嘆台灣買不到。  丘光表示,外國經典書沒能引進台灣,癥結多半不在於版權不易取得,「因為作者 過世後七十年後,就會變成公共版權,只要找來譯者、包裝行銷都能發行。重點還是在市 場機制,出版社會先評估銷量。」  他說,自己的出版社第一本書是俄國作家契訶夫的《帶小狗的女士》,就是因為他 當初想看,卻在台灣找不到。他說,他曾想找俄國作家普希金《永恆的戀人》也找不到, 想找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許多名作也失望。葉美瑤說,像中國作家老舍的名作《茶館》找 不到很可惜,而作家《少年大頭春的日記》也是斷版狀態。  丘光表示,「經典書絕對值得去做,只要透過行銷包裝,就像推銷草莓、牛奶等農 產品是一樣的道理。政府的美意如果透過完善的規畫會更有效果;如果選出的好書只能在 圖書館借閱,也有失推廣的美意。」  「如果台灣年輕人只熟悉新東西,不認識台灣經典,廿、卅年後,我們就會發現台 灣文化上的斷層。」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1292x112010090700459,00.html 遺孀:勵志書長江後浪推前浪 2010-09-07 中國時報 【周麗蘭/雲林報導】  「這本書很久沒有人買了!」鄭豐喜遺孀吳繼釗表示,《汪洋中的一條船》除了書 籍,還有電影、連續劇等版本,《汪洋中的一條船》當年出版熱賣時,朋友都買了很多分 贈,再者勵志書籍的後起之秀很多,從書海消失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必然結果。  不過,吳繼釗得知《汪洋中的一條船》廣受雲林縣校長、老師推薦後代學子閱讀很 開心,「感謝還有人關心這本書」,言談之中雖然對書籍絕版釋懷,但仍抱著這本書有與 讀者見面機會的微小希望。  吳繼釗表示,《汪洋中的一條船》已經變成舊書,很久沒有人買了,出版商自然沒 有意願出,從朋友手上至少都有兩個版本以上的《汪洋中的一條船》(指電影或書籍)推 估,這本書是在人手一書(或DVD)情形下停止出版的。  「我不會傷心啦!」她說,《汪洋中的一條船》交給台中市主人翁出版商出版,老 闆曾先生與鄭豐喜變成好朋友,曾老闆對這本書很有感情,一開始雙方還有簽版權,後來 連形式都免了,從發行迄今印了多少本,多得她也無法記錄了。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1292x112010090700003,00.html 多項傳奇 電影賣座空前 2010-09-07 中國時報 【周麗蘭/雲林報導】  《汪洋中的一條船》民國六十一年出版以來,創造無數傳奇,包括獲時任行政院長 蔣經國讚譽,改編為電影、拍成連續劇,廿四年前勇奪臺北市圖書周好書第一名,並曾獲 中國時報推薦「四十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之一──雖然鄭豐喜在這本書出版三年後 即過世。  《汪洋中的一條船》是鄭豐喜廿九歲時所寫,蔣經國閱讀後寫信給他:「從大著中 知道你從小在艱苦中奮鬥,才有今天的成就,實在令人感動,這就是青年人必須自強不息 與有志竟成的最好例證,你為許多同樣境遇的青年樹立了典範,更值得欽佩。」並建議原 書名《汪洋中的破船》,改為後來的書名。  這本書出版後不久即被《讀者文摘》以書摘方式披露於世界各地,創下臺灣圖書首 例。鄭豐喜過世後,中影公司改拍成同名電影,由導演李行執導,秦漢、林鳳嬌主演,上 映後盛況空前,看過的觀眾無不動容落淚,創下極高的賣座紀錄。  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最佳 編劇獎、最佳攝影獎、演技優良特別獎。  《汪洋中的一條船》民國六十一年初版時,售價廿五元;最新一版約八十五年印刷 ,售價二百五十元。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51301292x112010090700460,00.html -- Pray for Obama: Psalm 109: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16.29

09/07 18:44, , 1F
推銷草莓牛奶……
09/07 18:44, 1F

09/07 19:25, , 2F
其實茶館還買得到,有駱駝和書林兩種版本
09/07 19:25, 2F

09/07 20:15, , 3F
我家有兩本說
09/07 20:15, 3F

09/07 21:26, , 4F
我有一本
09/07 21:26, 4F

09/07 21:30, , 5F
我家有一本注音版的 小學的時候寫心得用
09/07 21:30, 5F

09/07 21:45, , 6F
我家有一本,超像古書的說
09/07 21:45, 6F

09/07 21:52, , 7F
這本真的不錯看,而且有很多過去時代的風土民情
09/07 21:52, 7F

09/07 23:08, , 8F
推林雙不的《小喇叭手》
09/07 23:08, 8F

09/08 02:09, , 9F
牧羊少年VS短歌行? 要怎麼選啊?...tone跳很大...
09/08 02:09, 9F

09/09 01:17, , 10F
這不是五折記念書展都會有再會場賣得嗎?記得是320元耶
09/09 01:17, 10F

09/09 16:12, , 11F
我小學時有一本 可惜搬家時弄丟了
09/09 16:12, 11F

09/09 18:33, , 12F
我家這本書也是被翻得超破爛
09/09 18:33, 12F
文章代碼(AID): #1CXWkTIm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