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誰偷了我的黑莓機》:象徵都會時代神話的剪影?

看板book作者 (一個人的好天氣)時間13年前 (2010/08/22 10:0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儘管《誰偷了我的黑莓機?》的尖銳,勾勒了一個高階經理人的「生存竅門」 , 呈現出一幕又一幕極為諷刺的畫面,但將它定位為「辦公室競存小說」,不免流為 平庸,我總覺得稍嫌可惜了些。   故事由電子郵件堆疊而成,在一封又一封的信件裡,讀者需要借助作者給出的 明顯與不明顯的蛛絲馬跡,逐步抽絲剝繭,來讓事件完整地存放進腦海裡。這樣的 寫作方式不僅有趣,而且讀起來也更加直接。   主角馬汀˙路克,在一家跨國企業下工作,擔任英國分部的行銷部門總監。為 了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以及實現內心對自己高成就的夢想,他不斷地尋找機會, 也不斷地自我推銷。馬汀為人勢利、懶惰、尖酸刻薄又相當不尊重女性,但是自我 感覺異常良好(永遠不認為自己有缺點),他幾乎目中無人,只看得見自己的付出, 也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當然,要容下馬汀這一號人物,那家公司也定是非比尋常: 不斷強調「大家庭」觀念,不斷宣示自己網羅的是最優秀的人才,不斷做些雞毛蒜 皮小事或說些言不及義的話語,但又冠冕堂皇地理直氣壯。   整個故事就在馬汀穿梭於公司、家人與生涯教練的不同電子信件中展開,他像 是個罹患強迫症的患者,不斷地發出電子信件,幾乎是一有動靜就馬上回應。在情 況對他有利時,他得意且不斷炫耀;而情況不利於他,他除了忙著把過錯推向他人, 就是感覺自己得了重病,恐怕不久人世,亟欲博取同情。馬汀不止用電腦發信,也 用黑莓機,發出的信件內容包羅萬象,諸凡請助理幫忙買大杯拿鐵、告訴妻子現在 的行蹤、對兒子的咆哮、對同事的嘲弄、對上司逢迎拍馬,甚至是和外遇對象打情 罵俏等,像是沒有網路就無法生活下去的人。但有一天,他的黑莓機不見了,連帶 地,他認為應付得當的生活也面臨崩解的考驗。不過,馬汀不愧是自我感覺良好的 馬汀,儘管風風雨雨,但他仍舊依然故我,甚至還在自己家庭瀕臨破碎之際,攀上 事業的巔峰!   故事之末,馬汀繞了一大圈,像是白忙一場似地,再次回到和自己原有職位相 當的位置上,但是他並未就此安頓,仍舊尋覓新的更高職位的機會……。   不知何由 ,讀《誰偷了我的黑莓機?》,總讓我想到《推銷員之死》。或許 是由於我覺得,馬汀和威利,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十分類似的人?   Rollo May說,那是一個「自我定位的神話」。     亞瑟˙米勒(《推銷員之死》的作者)說的是,我們「從不知道自己     是誰」,不論我們是漂泊不定的推銷員,或是販賣知識的大學教授,     不論賣的是新發明還是垃圾債券。我們願意相信自己有個「美麗的夢     ……以成為出類拔萃的人」。(《哭喊神話》,p.38)     像威力一樣,努力發覺我們自己定位的神話,就呈現在我們銷售自己     的方式中,不論所銷售的是我們的作品、觀念或努力,甚至是皮鞋上     的亮光和臉上的微笑,都是如此。此外,我們也會在自己的神話失靈     時,發覺「我們從來不知道自己是誰」。(《哭喊神話》,p.38)   然而,在現代性發展到現今的社會中,相較於1949年的威力,2005年的馬汀在 性格上無疑「堅強」許多,這顯得可笑,但令人感到沈重的力道一點也不輕。威力 尚會因「人們不再報以微笑」而震撼,因自我的神話忽然失靈,夢想忽成虛幻,一 時對自我存在的意義感到茫然而自我了結,但馬汀不會。   馬汀的自我感覺過於良好,以致個人主義色彩過於強烈,強烈到形成了自戀性 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Rollo May談到自戀性格人異常患者時, 說了:     這種患者很難配合做心理治療,因為自戀使他們無法與治療師建立     深刻的關係。他們表面上看似很合作,因為他們知道個人在治療時     舉止應該如何,他們遵守規則,但卻不會對任何人際關係認真投入:     他們仍是非常孤立而寂寞的個體。因此,在他們長達數年的心理治     療中,治療師變成了一位「保管者」,永遠是所有道德決定建議的     來源,有任何新需求時都可以向他尋求指引。這對於心理治療的品     質當然是一大諷刺,因為人際關係的本質根本喪失了。案主的各種     決定都會得到忠告,這反而再度強化他原本就無法自己做決定的問     題。雖然看似矛盾,但是自戀摧毀了個體性。(《哭喊神話》,p.121-2)   如果撇開 May 所說的「孤立而寂寞」,就很貼近馬汀了。馬汀並不會感到「孤 立而寂寞」,因為「孤立而寂寞」是自我觀照或與他人相較過後,才會產生的感受。 但馬汀只要一感到事情不如己意,便先自動發難,但他永遠指責外人:錯的永遠是 別人,愚昧的也是別人,馬汀不可能不對,馬汀永遠是最優秀的;優秀的馬汀也勢 必坐上極高的權位,享受自己應得的地位、權力和財富,要達到這個目標,只需讓 上司「看見」自己。   我的天!這真是愈讀愈讓人膽顫心驚!   當年的推銷員威力過世了。這五十年間,推銷員以不同的面貌,前仆後繼地存 在著。五十年後,馬汀˙路克,身為一名不斷見風轉舵(夾縫中求生存?)的「推 銷員」,歷經一連串的荒謬,結果是繼續「興風作浪」。   也許,作者只是單純辛辣地寫著一個辦公室人物的種種,並無意揭示一個神話, 但或許也正是如此的不經意,就更直指了一片荒謬的虛無。   那份虛無,似乎不再是Rollo May闡述的美國神話才有的了,它蔓延成都會特有 的景致,而此書,正是其中的一則剪影。 原封不動網誌版:http://wosindsie.blogspot.com/2010/01/blog-post_08.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0.219.66
文章代碼(AID): #1CS8Q1KO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