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負雷)

看板book作者時間14年前 (2009/10/13 00:12), 編輯推噓5(5035)
留言4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上個週末,我在網路上看到了「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及其新書推介;很好奇, 就急著買來看。 看完之後累積了一些感想,又看到書板上的各種意見,讓我也想把自己的心得寫下來。 坦白說,第一時間蠻失望的;我敦促自己,試著把這本書的每節要目列出來,去自己思索 讀到了什麼新東西,及自己為什麼失望,對作者跟自己都有個交代。 [Part 1] 本書要目 (前面是作者的標題; 後面是我自己做的要目小結) Page 19 ~ Page 69 第一部: 在這裡, 我鬆開了你的手 應美君, 龍槐生, 龍應揚: 龍應台家庭故事 Page 71 ~ Page 124 第二部: 江河有聲, 斷崖千尺 14. 夏天等我回來/ 二戰(&國共內戰)華人大遷徙,在外德國人也被迫遷回德國 15. 端午節這一天/ 青島國軍轉進, 管管的故事 16. 管管你不要哭/ 龍應台與管管對話 (在青島被抓兵) 17. 棲風渡一別/ 山東聯中學生轉進, 來台, 往後遭遇 18. 永州之野產異蛇/ 豫衡聯中學生轉進 19. 向前三步走/ ?弦專訪, 流亡學生記 20. 十萬大山/ 續上, 國軍+豫橫聯中 流亡, 西南方的十萬大山 21. 江河有聲, 斷崖千尺/ 續上, 在越南孤懸三年半 22. 魔鬼山上/ 香港調景嶺的來由 23. 山巖巖, 海深深/ 九個到香港的移民故事, 自由中國運動 Page 127~ Page 154 第三部: 在一張地圖上, 和你一起長大 24. 我的名字叫台生/ 以"台"命名的人; 台北街道以大陸城市命名 25. 走一趟吉林路/ 東北的慘烈死傷- 德惠 錦州 四平 遼寧 長春 26. 一把一把的巧克力/ 二戰末, 在俄羅斯的德軍俘虜悲慘遭遇 27. 小城故事/ 塞外崇禮的國共演出 - 屍體與血淚 28. 只是一個兵/ 抗戰&國共都抓兵(包括娃娃兵), 舟山群島事件 Page 155~ Page 195 第四部: 脫下了軍衣, 是一個良善的國民 29. 那樣不可言喻的溫柔, 列寧格勒/ 德軍與俄國百姓的悲慘遭遇 30. 人民大街/ 簡述長春歷史 – 日,俄,中共都傷害百姓 31. 兵不血刃/ 國共內戰, 共軍圍長春, 餓死10~65萬人 32. 死也甘心情願地等你/ 長春圍城中, 一位國軍的家書 33. 賣給八路軍/ 國軍腐敗令人悲憤, 軍火賣共軍圖利 34. 盛豬肉的碗/ 華東會戰慘- 晚餐中, 炮轟後, 同袍屍體掉入碗中 35. 一萬多斤高梁/ 華東會戰慘- 屍流遍野 36. 大出走/ 上海擠兌慘, 國軍百姓後撤到台灣 Page 198~ Page 242 第五部: 我磨破了的草鞋 37. 上海的早晨/ 1945年, 日本投降, 國軍勝利 38. 甲板上晴空萬里/ 1945年, 日軍對麥克阿瑟簽降書 39. 突然亮起來/ 1945, 上海百姓的歡欣, 對日軍的鄙陋報復 40. 坦克登陸艦LST-847號/ 1945, 美軍第七艦隊到上海 41. 我是台灣人/ 1945, 日治區域裡的台灣人獲知日本投降 42. 一條船, 看見什麼/ 1945-46, 美軍艦在中國, 日本, 台灣間密集航行 43. 鼓樓前/ 七十軍接收寧波; 寧讓日軍打共軍, 也要阻共軍發展勢力 44. 七十軍來了/ 七十軍接收台灣缺乏行前準備的背景原因 45. 正確答案是C/ 台灣人看到七十軍(叫化子軍?)的震驚 46. 海葬/ 七十軍登艦來台時, 多人暈船致死 47. 草鞋/ 七十軍的窮困, 恨日本, 深入描寫 48. 你來何遲遲/ 台灣仕紳對國軍前來接收的企盼 49. 一支香/ 台灣仕紳對國軍的失望, 蕭萬長口掠過228 Page 244~ Page 294 福爾摩沙的少年 50. 水滴/ 台東原住民被七十軍抓兵去打國共內戰 51. 船要開出的時候/ (續) 上列原住民兵 專訪, 口述 52. 鹽/ 國共內戰, 鹽城未見戰壕, 原來已被屍體填滿 53. 如要凋謝, 必做櫻花/ 受日本教育的二戰期間台灣青年 54. 南十字星的天空/ 二戰期間, 日籍台灣兵被派到婆羅洲 55. 這些哥哥們/ (續上) 在婆羅洲勞動生產, 在日軍的俘虜營當監視員 56. 堪薩斯農場/ 婆羅洲的日軍俘虜營, 美國兵的傷痛回憶 57. 不需要親自動手/ 美國兵的傷痛回憶 (口述) 58. 比爾的素描/ 澳洲兵敘述俘虜營的遭虐生活 59. 衛兵變俘虜/ 戰後審判, 台籍監視員遭訴遭判刑 60. 三更燈火五更雞/ 台籍監視員的戰間戰後回憶(1) (口述) 61. 日日是好日/台籍監視員的戰間戰後回憶(2) (口述) Page 296~ Page 334 第七部: 誰丟了他的兵籍牌 62. 最底層的竹/ 在婆羅洲, 日軍有正式文件下令在投降前後殺掉所有俘虜 63. 那不知下落的卓領事/ 婆羅洲, 俘虜營上堅忍不屈的中國國府領事 64. 老虎橋/ 八百壯士, 在南京日軍戰俘營的悲慘; 共黨時代, 顏色不對亦慘 65. 拉包爾之歌/ 二戰期間, 日軍在婆羅洲拉包爾建立國際戰俘營 66. 魂牽/ 從中國運到婆羅洲的國軍戰俘, 屍骨沒入戰火間; 戰後無人問 67. 尋找李維恂/ 倖存國軍戰俘談拉包爾俘虜營 (口述) 68. 一個叫田村的年輕人/ 一名二戰間於婆羅洲的日本兵日記 69. 誰丟了他的兵籍牌/ 二戰末, 日軍在婆羅洲叢林作戰, 饑荒慘況 70. 十七歲的決定/ 龍應台對兒子不願入伍的回應 Page 334~ Page 351 第八部: 隱忍不言的傷 71. 二十海浬四十年/ 1949, 東南沿海島嶼, 許多家庭剎那意外分離四十年 72. 木麻黃樹下/ 龍應台成長過程, 家庭在台灣剛落地無根, 流離的孤單感 73. 兩個小男孩/ 外省王曉波,母被當匪諜處死; 本省鄭宏銘, 父當日本兵戰死 [Part 2] 個人心得感想 <1> 本書敘述重點 龍家故事、國共內戰、日本投降後的中國與上海、日本在婆羅洲 <2> 作者寫作手法,可以參考學習的 # 用時空交錯創造歷史感:用同一個時間的不同陣營人士的各自遭遇,讓人對 歷史的必然與偶然更有感覺,讓故事更真實。 # 用鏡頭交錯達到真實感與深刻感:同一個事件(ex: 抓兵)在前面章節先用 敘述法描述一次,後面再用專訪 # 用熟悉的事物拉近距離:用台北市的街道名來介紹在各地的國共內戰,減少 陌生感,也有震撼效果。 <3> 這本書讓我失望的地方 # 引用了很多人的故事,但沒有深入去分析背景因果:偏重感性面,讀完之後, 做為一個讀者,除了反戰與遺憾,但沒有辦法有更深刻的行動回應;甚至在 對背景因果仍然不清楚的狀況下,可能會有誤解。 # 故事編排上的輕重不一:某些作者想著墨的點(ex:流亡學生)用了很大的篇幅、 用了連續好幾節講同樣的故事;但作者重心不多的點(ex:台灣228),用很小的 篇幅(蕭萬長,一頁)。在剪裁上,是依作者個人判斷決定篇幅大小;作者感受 凌駕客觀事實,是比較小說散文類的做法,但作者及出版社是以歷史人文類來 推介此書,而不是小說或散文來推介此書;做為讀者的我,覺得有點被誤導。 # 出版社宣傳與書籍內容不盡相符:我買這本書,是因為讀試閱本關於台灣的 篇章時,我驚喜地以為這本書講了很多台灣相關的歷史, 將會促進台灣內部及 兩岸將更多理解. 後來發現沒有像宣傳得那麼多;有點內文與試閱相去過遠 的失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35.181

10/13 00:26, , 1F
我滿好奇這個60年前的往事還能有什麼"行動回應"的方式.
10/13 00:26, 1F

10/13 00:27, , 2F
而且作者本身有詮釋的自由吧..且為什麼一堆人提到228?
10/13 00:27, 2F

10/13 00:28, , 3F
她寫這本的重心本來就不在228阿....@_@
10/13 00:28, 3F

10/13 00:35, , 4F
行動回應: 例, 澄清歷史. 小至個人,族群間相互理解, 饒恕
10/13 00:35, 4F

10/13 00:36, , 5F
大至社會, 平反, 洗冤; 愛倫坡不是也獲得了一個適當喪禮?
10/13 00:36, 5F

10/13 00:37, , 6F
如果是文學性的東西, 作者要怎麼詮釋是她的自由. 但卻包裝
10/13 00:37, 6F

10/13 00:38, , 7F
成很有歷史味, 很重要的一本書來鼓勵普羅大眾人手一本,作
10/13 00:38, 7F

10/13 00:39, , 8F
者在詮釋上應該要為普羅大眾多考慮一下, 提一下自己的主觀
10/13 00:39, 8F

10/13 00:39, , 9F
性, 而非宣傳成中肯的時代大作
10/13 00:39, 9F

10/13 00:41, , 10F
228: 誰叫這本書的試閱談228呢? 順著主題章節看下來, 228
10/13 00:41, 10F

10/13 00:42, , 11F
真的不重要, 但在行銷上, 為何要挑這樣沒代表性的一章呢?
10/13 00:42, 11F

10/13 01:41, , 12F
你可以直接講 她煽情
10/13 01:41, 12F

10/13 12:56, , 13F
我比較好奇,所以主導一本書優劣的,變成包裝和宣傳?
10/13 12:56, 13F

10/13 12:57, , 14F
試讀本和包裝就決定一本書,這何嘗不是一種悲情
10/13 12:57, 14F

10/13 18:37, , 15F
不然樓上在未看一本書之前是怎麼判斷這本書好壞?
10/13 18:37, 15F

10/13 18:38, , 16F
用試讀本跟包裝判斷一本書跟悲不悲情又有啥關係?= =
10/13 18:38, 16F

10/13 18:39, , 17F
很多人買專輯也是靠聽主打歌跟看專輯介紹 照你的說法 整個商
10/13 18:39, 17F

10/13 18:39, , 18F
業行為都很悲情 消費者也都很悲情
10/13 18:39, 18F

10/13 18:40, , 19F
好作者也可能寫爛書 爛作者說不定也會有好作品 不看之前根本
10/13 18:40, 19F

10/13 18:41, , 20F
誰都無法判斷 說什麼悲情也太言重了
10/13 18:41, 20F

10/13 18:43, , 21F
就算靠口碑大家覺得好看的你也可能覺得難看 根本沒有邏輯可
10/13 18:43, 21F

10/13 18:43, , 22F
尋 所以沒有什麼可不可悲的問題 基本上就是賭一賭罷了
10/13 18:43, 22F

10/13 22:26, , 23F
簡單回應樓上,我為什麼覺得可悲和想到要回應越覺可悲
10/13 22:26, 23F

10/13 22:26, , 24F
你問"在未看書之前是怎麼判斷這本書好壞?'
10/13 22:26, 24F

10/13 22:26, , 25F
可悲之一便在於,一名作者在書沒被讀者看之前就未審先判
10/13 22:26, 25F

10/13 22:27, , 26F
你不先看完他的書怎麼決定好壞,還問我咧!讀者心態可悲!
10/13 22:27, 26F

10/13 22:27, , 27F
可悲之二,舉利失當甚為可悲,以專輯為例,但專輯和書本行
10/13 22:27, 27F

10/13 22:27, , 28F
銷方式並不同,消費者並不悲情,但錯誤的舉例讓他很悲情
10/13 22:27, 28F

10/13 22:27, , 29F
可悲之三,我為因為錯誤期待就為書打成績這樣的行為覺得
10/13 22:27, 29F

10/13 22:28, , 30F
悲傷,請問為何不行?敢問還要過問您意見我才能悲嗎?可悲
10/13 22:28, 30F

10/13 23:48, , 31F
沒有辦法有更深刻的行動回應<<其實我覺得她沒寫"要去做"
10/13 23:48, 31F

10/13 23:49, , 32F
什麼,是對的,因為不管是誰都無法看清當時所有歷史的全
10/13 23:49, 32F

10/13 23:50, , 33F
貌,寫了該如何如何一定會對某些人而言不夠中肯,不夠中
10/13 23:50, 33F

10/13 23:50, , 34F
肯的點就會被拿出來放大檢視,容易把焦點模糊
10/13 23:50, 34F

10/13 23:52, , 35F
個人覺得這本書真的是比較感性,若要以條理去評論真的不
10/13 23:52, 35F

10/13 23:53, , 36F
容易,原po原本想看到的應該是龍應台對那段歷史的分析吧?
10/13 23:53, 36F

10/13 23:54, , 37F
更正:原po應該是想看到龍應台對那段歷史的分析吧?
10/13 23:54, 37F

10/14 12:47, , 38F
本篇的精華在於S大的推文
10/14 12:47, 38F

10/14 16:42, , 39F
所以書商少用無謂甚至誤導的方式打書對讀者比較公平嘛XD
10/14 16:42, 39F

10/15 10:28, , 40F
S大推文比較有意思 回到龍應台的出身會比較理解她的視角
10/15 10:28, 40F
※ 編輯: asyutoe 來自: 59.117.33.187 (11/15 16:41)
文章代碼(AID): #1AqrLaxC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