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槓桿閱讀術:一本書,你只需要讀其中 …

看板book作者 (san)時間15年前 (2009/03/02 18:1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讀書」好處人盡皆知,閱讀商業書更是升級職場實力的最快方法,但「知道該讀」與「真的去讀」卻往往是兩回事。許多人常表示:「我當然知道讀書很好,但我連工作都沒有時間了,哪有多餘的時間!」沒時間,正是許多經理人面對書本時最大的障礙。 去年以「槓桿思考術」在日本造成話題的槓桿效率顧問公司董事長本田直之,在其著作《槓桿閱讀術》中,告訴大家讀書絕不像一般認為的那麼花時間。大家會認為「讀書很花時間」,是因為從小被教導要「把書好好讀完」,只要意識到「我是想解決什麼問題而來讀書」,就可以不讀多餘不重要的部分,只吸收必要的資訊。所以只要透過80/20法則,提昇自己對資訊取捨的能力,時間就絕對不會是閱讀的障礙,甚至每天消化一本商業書的知識都是可能。 80/20效率讀書法 本田直之表示,扣掉鋪陳、背景說明、舉證、研究資料等等,一本商業書真正的重點,往往只占內容的20%,而經理人閱讀時,又只要確實理解其中的80%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徹底搞懂一本書的16%,就等於完全吸收書中精華。套用在現實中,以平均一本厚約200頁的商業書來說,真正要讀的只有32頁!讀完32頁需要花多少時間?所以讀書怎麼可能會沒有時間呢? 這種「略讀」的概念,和一般人「沒有全部讀完,就不能說讀了一本書。」的觀念大相違背。但商業書不同於課本和小說,閱讀重點並非在「從頭到尾讀完」,而是「學到該知道的知識」,能了解作者想表達的主張,比看完每個字更重要,即使是跳著讀,只要抓對重點,也絕對能充分了解一本書的內容。所以讀取20%的部分,就能理解80%的內容,是絕對合理的一件事。 這種「略讀」的讀書法可能讓許多人難以適應,但本田表示,只要透過3個祕訣,就能輕鬆做到: 1.不要怕遺漏 「假如因此跳過重要的部分,怎麼辦?」面對略讀,許多人第一個擔心的可能都是這點。本田強調,即使不無可能,也要抱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豁達地看開。為了怕遺漏一個重點所因此多花的時間,相對於把這段時間去開發別本書中的精髓,其實是大大划不來的。 他表示,針對新書,要找尋其重點中的八成是比較快、收穫也比較多的一件事,盡管在閱讀時可能多少有漏網之魚,但由於讀懂許多書,掌握了更多東西,必能獲得比只讀完一本書更多的回報,所以不必擔心「沒讀到」這件問題。「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充實自己,以便達成各種目的與目標,所以只要能獲得足夠的資訊就夠了!」本田如此強調,「捨棄完美主義,是效率閱讀的第一步。」 2.限制時間內讀完 一般人讀書時並不會限制自己該在多久之內讀完它。但「沒有時間限制,就會連多餘沒用的部分也去讀,」本田如此警告。所以限制自己在多久之內讀完一本書,是提升讀書效率的第二步。 他認為,一本商業書,在1~2小時內讀完是最恰當的,尤其時「強化已具備知識」「作者經驗談」「潛能開發」這類書籍,更是一個小時就綽綽有餘。至於「全新範疇」「外文書」等,可能就必須安排約兩小時的讀書時間。 3.透過瀏覽先抓重點 想強迫自己在時限內讀完,鍛鍊自己抓重點的能力非常重要。本田建議,在閱讀本文之前,先快速瀏覽是不可省的工作。他認為,第一個要看的是「作者簡介」,因為知道作者是誰,一定程度上可以想像出內容品質,例如作者是企業人士,就可吸收到實務相關經驗與智慧;若是學者,則內能可能偏學術研究。 其次,他會讀「書腰」和「封底」的文案,再看「前言」「目錄」及「後記」,只要如此,就能看出整本書的輪廓。山田表示,「開始閱讀前,腦海中只要具備這些內容,再確認自己的閱讀目的,閱讀時,重點就會自然跳進眼簾。」 (本文為節錄,原文發表在《經理人月刊》38期,〈一本書,你只需要讀16%!〉一文) -- ALEX,幫你讀商管書 每月商管新書那麼多,幫你先讀過挑過~ http://san122.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0.28.130 ※ 編輯: san122 來自: 59.120.28.130 (03/02 18:13)

03/03 16:38, , 1F
真正要a讀
03/03 16:38, 1F

03/04 14:37, , 2F
^^
03/04 14:37, 2F
文章代碼(AID): #19gx4SH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