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鹿港古蹟漫遊

看板biker作者 (澹臺滅明)時間14年前 (2009/09/29 13:15),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文摘錄改寫自 http://maverick007.net 「鹿港古蹟漫步」 一文 (此為動態地圖導覽版,網頁開啟較慢,圖片較小) 標準圖文版 http://maverick007.com 「「鹿港古蹟漫步」 一文」(網頁開啟較快) -----正文分隔線 這個週末假期(9/26~9/27)東部天氣不佳 於是改走西部平原 執行之前規劃好的鹿港小鎮之旅 比現在一窩蜂番新後的老街而言 鹿港古蹟保存區的老街 不但更有看頭 也更加有歷史意義 行前看到同事寄來大溪附近韭菜花田的資訊 於是稍稍變更原來南下的路線 來到大溪大鶯路一帶 大鶯路這邊的韭花似乎都收的差不多了 於是轉到大溪月眉 這裡的韭花開的正盛 除了五月雪的桐花 現在又多了一個九月雪 賞完韭花 繼續上路 路過崁津大橋 橋下已有不少芒花 沿著台三南下到獅潭 在便利商店歇息一下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路過鯉魚潭水庫 下坡往東勢方向 這裡有個行動咖啡座 可以俯瞰東勢市區 還碰巧遇到一個大嬉皮車隊 來到台八線、台14線交會處 想起沒去過中橫谷關段 於是臨時變更行程 棄天國杯 改往谷關方向 乾涸的大甲溪溪谷 上方被攔水壩把水攔光 供大甲溪發電廠使用 發電廠後方不遠 台電員工福利中心有賣白冷冰棒 可以吃冰休息上廁所 第一次來到中橫的谷關 從山上俯瞰整個谷關溫泉區 很難想像之前大雨來時 溫泉區岌岌可危的狀態 到了台八線的終點檢查站 往德基方向封閉 只放行給特殊身份 這樣總算把中橫全線走完 至於沒有通車的路段大概從此無緣了 臨時多出來的谷關行程 讓時間耽誤不少 於是放棄原來走台14到草屯再轉彰化的計畫 交由GPS導航走最短路徑 在新社這裡老是帶到田埂小路 一陣亂繞 居然到了上次烤乳豬小跑的龍莊 (參考 http://www.a-trip.com/tracks/view/24130 ) 在烈日下穿過塞車的台中市區 好不容易來到彰化 人快脫了一層皮 沿著彰化孔廟前面那條路往彰濱工業區去 今天下半天的行程就是到台灣玻璃博物館(免費入場) 這裡有各式各樣種類與造型的玻璃展覽 首先我不想在大太陽底下揮汗步行逛古蹟 於是選有冷氣吹的玻璃博物館 而且禮拜天博物館也沒開 所以週末下午看玻璃 週日上午逛鹿港 搭配的剛剛好 館中耐重的玻璃走道 踏上去每一格的燈光會陸續亮起 不過腳不著實地 走起來還是毛毛的 從台灣島形狀的玻璃 實彈射擊過的防彈玻璃 不同顏色材質拼貼的玻璃牆 鑲著光源營造出星斗的感覺的玻璃 玻璃的家具 玻璃造景的荷花池 維妙維肖的玻璃竹(竹樹下還有公雞跟竹筍) 全玻璃的山水畫(立體的喔) 玻璃打造的101 以及看似完全透明的玻璃 透過電控可以變成不透明液晶隱私玻璃 各種玻璃工藝製品一應俱全自不在話下 裡頭還有座玻璃迷宮 讓我想到李小龍的一部電影--龍爭虎鬥 這裡還擺了三支跟人一樣大的萬花筒 離開了二樓展覽區下到一樓 這裡有玻璃細沙 小朋友玩的很High 我到販賣部買瓶飲料解解渴 發現這裡有賣台灣造型的鳳梨酥 1F還有一區播放草地狀元介紹博物館的影片 可以坐下來看一下順便歇息 這裡也開放團體到此做手工藝玩耍 現場還有玻璃製造表演 離開博物館後 看看天色尚早 想起彰化最有名的大佛還沒上去參拜過 於是又折回彰化市區 一路騎上八卦山 沿路不少觀光景點 八卦山抗日烈士紀念碑公園 旁邊緊鄰的是乙未保台和平紀念公園 關於乙未戰爭 前不久有一部楊謹華主演的電影「1895」 ( 參考 http://www.wretch.cc/blog/themovie1895/ ) 也可以線上看一下韋宗成先生畫的漫畫版八卦山 (參考 http://www.weicomic.com/bookcase/taiwar.htm ) 日軍的主角正是基隆古砲台之旅有拍到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 基隆古砲台之旅 http://www.a-trip.com/tracks/view/33299 ) 八卦山大佛看起來比想像中的小 大佛前方有座九龍噴泉 噴泉周圍有景觀台可以俯瞰整個彰化市區 折回台中市區吃晚餐 先到市區拜訪好久不見的朋友 然後到珍來拉麵吃晚餐 招牌菜「韭菜炒豬肝」 豬肝又滑又嫩 就是份量少了點 鹹度高了點 豆芽太多佔滿大半盤 炸雞腿肉定食 小菜又附一小碗豆芽XD 不愧是網路上推薦的另一道菜 雞腿肉炸的鮮嫩多汁 接著到彰化社頭車友家 本來只是借個工具拆零件 到後來直接住他家客房 車友的跩哥、我的小V 以及施工中的固定車台嬉皮 第二天八時許 從社頭出發 沿著台76下方的道路往鹿港 在鹿港市區找了半天車位 最後停在奉天宮對面香客大樓旁的巷子裡 然後就開始按圖索驥 一個古蹟街一個古蹟的逛 奉天宮供奉的是蘇府王爺 這裡的王爺像有個神奇的傳說 康熙年間有個漁夫撿到一塊閃著金光的木頭 夜裡神明顯靈留下一首詩「蔡公去祭忠臣廟,曾子回家日落西, 此去金科脫了斗,馬到長安留四蹄」,正好是個蘇字, 於是便將此木雕成神像。 鹿港天后宮 據說施琅征台時帶了湄洲的一尊開基媽當守護神 相傳他班師時將神像留在鹿港 後來他的從姪施世榜捐地於此處興建天后宮 不過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師公案的主角 施琅二子施世綸 以及平定朱一貴事件的六子施世驃 這裡有媽祖輔助神二十四司 我好像沒在別的地方見過 剛好遇到台北來的進香團 有乩童也有家將 接者轉到民生路上 昔日鹿港首富林振嵩創建的日茂行 遙想當年 日茂行的廣場正對河港 商船直接停靠 卸貨在廣場上 回頭到民生路61號/63號間的鹿港老街古蹟保存區 巷內不遠變成埔頭街 新祖宮在埔頭街上 這是鹿港唯一官建的媽祖廟 門口右側有文武官員至此下馬的石碑 福康安渡海來台平定林爽文事件時 中途遇颶風 向媽祖禱告後得以安然渡台(怎麼跟施琅的故事很像) 於是奏請乾隆興建此廟 有看過金庸書劍恩仇錄的讀者 對福康安應該不陌生 廣場左側有四塊石碑 其中一塊(最右邊那塊)還有福康安的名字在上面 鹿港還保留很多傳統工藝 如做木屐、手工扇子等 南靖宮 漳州移民建的廟 主祀關公 不過鹿港後來泉州人勢力龐大 漳州人勢力式微 南靖宮旁邊的公會堂 古市街 走在老街上 讓人有時空倒流的錯覺 可以發現這裡的店鋪 門面交錯而不是對齊平直的一條線 巷子也扭來扭去 跟後面提到的九曲巷一樣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應付農曆九月以後強烈的九降風(東北季風) 鋸齒狀的巷弄構造 讓強風無法長驅直入 而彎曲的街道也可以作為防禦機制 減緩敵人或盜賊侵襲的速度 王家宅 半邊井自用 留半邊井給鄰居與過路客 雨露均沾 敦親睦鄰 城隍廟 手工扇子店 三山國王廟 客家人建的寺廟 主祀三山國王 客家人跟漳州人一樣 在大規模的地盤爭鬥後 鹿港被泉州人拿下 剩下少數外鄉的移民 不是遷到外地 就是留下被同化 這是日治時期被遷建後的樣子 已經沒有以前的風采 來到百年老店玉珍齋 斜對面有網路上介紹的一家鴨肉羹 還不錯 但比台北縣的龍門 台南的東巧 還有段距離 鴨肉羹跟玉珍齋就在第一市場外 第一市場裡面也有很多在地人推薦的小吃 說到在地小吃 阿振包子以及老龍師包子 當然不可錯過 我繞到興安宮前廣場停車 有別於其他香火鼎盛的媽祖廟 在這鹿港最古老的媽祖廟興安宮前 時間似乎靜止了 只剩三五當地老人家 坐在廟裡乘涼閒磕牙 廟裡土人嗑牙 我在廟前嗑飯 右邊為阿振 15元/個 左邊為老龍師 18元/個 老龍師醬香濃郁味甜肥肉多 吃一個很好吃 吃兩個就太膩了 阿振比較瘦 多吃幾個沒問題 但也沒好吃到讓人想多吃幾個 意樓 這整棟樓應該是砍掉重練過了吧 意樓旁的巷子裡 一群遊客正品頭論足 十宜樓 哪十宜?琴、棋、詩、畫、花、月、煙、酒、茶、博 也 十宜樓橫跨金盛巷(九曲巷) 彎彎曲曲的九曲巷 鳳山寺 正殿供奉廣澤尊王 廂房供奉蘇府王爺 以及西秦王爺 既然這裡祭祀的是廣澤尊王 很明顯的這就是泉州人的廟宇了 摸乳巷 面寬正好容一名成年男子通行 如果兩個成人要會身而過 就尷尬了 龍山寺 壯闊、精巧、古意一應俱全 歲月在木樑上刻下斑剝痕跡 戲亭上華麗的藻井 重重疊疊的斗拱堆砌 直徑達五公尺半 沒用到半根釘子 後殿後方有廁所 還有一處水池造景 地藏王廟 文武廟(文開書院) 接下來到龍山寺旁的永香民俗小吃(永仔蝦丸湯)吃午餐 魯飯(非魯肉飯)特別的是上面淋的是炸碰皮(豬皮)醬汁而不是肉燥 小菜(香腸-酒香重但太瘦而略顯渣、雞捲-無感) 招牌的蝦丸與肉丸 蝦丸蝦味濃厚 肉丸就絞肉捏一起煮熟 遠不如貢丸的Q勁有味 湯頭平淡無奇 以上共90元(小菜會視人數多寡切不同份量) 本店我覺得最好的東西是--蝦丸 民俗文物館 古蹟逛的差不多 鹿港剛好靠近西濱 於是走西濱北上回家 路經高美濕地 天氣雖然陰霾 慶幸旅遊途中沒有下起雨來 不過回到台北市反倒是小小的淋到了雨 -- 多謝晒!多謝晒! 歡樂的時光過得特別快 又係時候講拜拜了 貪吃鬼介紹食物的Blog http://maverick007.com 跟我家爆爆的旅遊紀錄 http://maverick007.ne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39.54.195

09/29 13:33, , 1F
鹿港推一個
09/29 13:33, 1F

09/29 15:33, , 2F
推孤牛大
09/29 15:33, 2F

09/29 15:42, , 3F
鹿港推!
09/29 15:42, 3F

09/29 17:51, , 4F
推!!!
09/29 17:51, 4F

09/30 01:01, , 5F
鹿港推!!
09/30 01:01, 5F

10/01 10:26, , 6F
多謝哂!多謝哂!
10/01 10:26, 6F
文章代碼(AID): #1AmPVlST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