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在搞不懂一直在問熱車冷車的人

看板biker作者 (jobsk)時間18年前 (2006/08/23 11:58), 編輯推噓10(1002)
留言1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Febler (響遏行雲)》之銘言: : 明明就簡單兩個字的原則:平順 : 熱車的方式是發動後緩慢行使不要一開始就拉轉就好 : 冷車方式則是到目的地前一段路就慢慢和緩下來,順順熄火 : 跟你在操場跑步的道理一樣,兩百公尺衝刺完, : 你是馬上停下來在那邊喘氣舒服,還是再慢慢跑一小段再走一段再停下來舒服? : 你打球前熱身是做一些伸展動作熱身,還是站在太陽下不動曬一曬就算熱身? : 不要再原地熱車冷車製造污染了 = =+ : 這不是明明就是常識嗎? 轉錄此處 http://myweb.hinet.net/home3/dupont/teach.htm 16. 有必要作熱車(油)跟冷車的動作嘛?   Ans: 引擎的磨損從一發動之後就開始,而冷車啟動瞬間到熱車完成的這段時間又是 磨損最嚴重的時候,燃燒不完全的混合油氣也最容易 引起積碳和機油劣化,理論上熱車是比冷車來得重要,但熱車冷車的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 ,過長會有反效果。 化油器供油的速克達機車多半有自動阻風門,舊車和打檔車則有手動組風門(俗稱Q扭), 因冷車啟動時汽油不易氣化,利用阻風門阻擋過多空氣進入化油器,使混合氣變濃幫助引 擎較容易起動配合,依據引擎溫度啟動或關閉調,整混合比提高轉速。   (1)靜態熱車︰ 就是冷車啟動之後,自動阻風門開始作用轉速提高至阻風門停止作用轉速降低回穩的這段 時間,視天氣冷熱而定約莫半分鐘~ 1分半鐘...,也差不多是發動引擎之後穿戴好裝備和安全帽的時間,但不需要太長的 時間也不要催油門,靜態熱車太久反而會浪費 不必要的油料,燃燒效率不佳而產生的廢棄分子也容易混進機油內,造成機油提早劣化氧 化和加速積碳的生成。 等靜態熱車完成後最好馬上上路 。   (2)動態熱車(=熱油): 因為剛上路時引擎尚未達到工作溫度(約80~9x度),機油流動阻 力仍大,油門轉動起來比較緊,此時猛催油門 一樣只是多浪費油料容易積碳而已,最好以時速20~40公里的速度騎一小段路,至於 要騎多長或多久的時間,要視天氣、車況 和機油黏度而定,熱完可能才會有加速變順暢或是油門變輕等等的感覺,再依照正常操駕 習慣行駛。   (3)冷車: 冷車的一詞最早應該是針對有渦輪裝置的引擎,因為高達兩、三萬rpm的渦輪 在引擎熄火斷電後並不會馬上停止運轉,還需要靠機油來潤滑和散熱,而機油幫浦此時早 已停止打送機油,結果輕則造成渦輪葉片損毀,重則整顆渦輪類似無法散熱而"縮去"(縮 缸的台語) 的情狀發生,所以停車前需要稍等幾分鐘再把引擎熄火,近年此功能已被Turbo Timer等 電子控制儀器取代。   除非是有風扇的水冷車,可以稍等一下再熄火,讓水道內接近汽缸最熱的水能夠循環到散 熱排,其他不管是強制水冷或是強制空冷式機車,都需要行進間撞風才能帶走更多的熱量 ,否則光靠小小的鼓風扇吹散熱葉片,是不會有多大效果的,有騎過強制水冷車但是沒有 風扇(像NSR)的應該就知道,要是循環系統本身運作不良,走市區停紅綠燈水溫表一定會 比較高。 一般強制氣冷式的速克達更沒有必要原地冷車了,怠速時鼓風扇運轉的速度不快,降溫的 效果也不明顯,冷車時間一長就祇是浪費油料多增加積碳的機會而已。   (4) 最後提供一個動態冷車當作參考,就是快到目的地時放慢到時速60~70公里左右 的速度,降低催油門拉高轉速帶來的高溫,已經能目視的時候再降到時速40公里以下的 速度,到達目的地之後架中柱放好安全帽後就可以馬上熄火,不需要原地冷車太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58.4

08/23 12:07, , 1F
這篇應該M起來...剛剛看精華區...裡面有關熱冷車的講的不是
08/23 12:07, 1F

08/23 12:08, , 2F
非常的清楚...
08/23 12:08, 2F

08/23 12:11, , 3F
個人覺得這篇講的比精華區中的還要好
08/23 12:11, 3F

08/23 12:16, , 4F
推這篇 中肯~
08/23 12:16, 4F

08/23 12:18, , 5F
已收錄 z--2--7--5--6
08/23 12:18, 5F

08/23 12:35, , 6F
總結:緩起步->隨便拉->緩速->停車熄火
08/23 12:35, 6F

08/23 13:43, , 7F
駭客大當版主之後超認真的啦!!
08/23 13:43, 7F

08/23 15:37, , 8F
怎麼聽起來像之前版主不太認真的樣子...
08/23 15:37, 8F

08/23 16:58, , 9F
真的比之前的清楚多了 推~
08/23 16:58, 9F

08/23 18:50, , 10F
我以前看過這篇@@ 不過這篇的確是比較正確又清楚 呵
08/23 18:50, 10F

08/23 19:17, , 11F
現在渦輪主要都是靠intercooler來冷卻吧
08/23 19:17, 11F

08/23 20:30, , 12F
對於我這種"沒常識"的人來說,這寫的真是平易近人...推
08/23 20:30, 12F
文章代碼(AID): #14wz9eS_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