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的單車裝備心得

看板bicycle作者 (自得其樂)時間8年前 (2015/09/06 17:42), 8年前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進入公路車的世界也一段時間了,一直以來都很謝謝板上的前輩們盡心的分享心得和解答 疑 我的第一台性能單車,是TCR Alliance TM http://i.imgur.com/ri2aorB.jpg
這是大學時期打工存了一些錢之後牽的二手車。 (這是去年去做保養檢修後拍的。前輪是藍色的Michelin speeding, 純粹是因為以前在 外? 有點忘記入手時間了,大概是在2007年前後吧。 當時會想要開始認真騎車是因為我的腳因為長期的打籃球、跑步什麼的, 小腿骨有疲勞性骨折的問題,因此想說要找個衝擊較低的運動繼續; 自然就想到從小啪啪走和上學的交通工具。 而當時找車時其實跟板上的許多人一樣, 抉擇著要多存一些錢上入門的碳車還是高階的鋁車呢? 105/Tiagra差在哪裏?會不會很難用?等等的一些問題。 當時也苦惱了好久。畢竟買一台性能級的入門公路車對一個大學生來說也就是把手邊的閒 錢 (現在回頭來看,其實緣分好像比較重要吼:能不能在適當的時機遇到,然後半夜會想到 、? 結果三不五時常常逛Yahoo拍賣、01的買賣版之後, 竟然因緣際會看到有人因為要出國而拋售這台Alliance。 當時開價真的很佛心,比當時的全新TCR鋁車還低許多。 車況好,T-Mobile塗裝超愛,全車又是整套105, RS-10輪組,材質又號稱有碳有鋁的性質 (其實現在想想,當時騎過的車也就是R2000和朋友登山車而已, 哪裡會知道材質特性是什麼,網路太毒了XD) 就直接約了賣家去面交牽車了。 而這台車雖然重量頗重,加一加應該有9公斤多吧, 但對當時念的大學生來說性能是綽綽有餘了; 陪著我去騎300K; 坐清晨第一班高鐵去台中、然後天真的背著一些輕量的補給和攜車袋, 想朝武嶺邁進、結果下午騎到清境就還是覺得休息好了; 下午沒課時就來個陽金淡水; 和朋友們在花東縱谷和蘇花公路邊輪車邊看風景...等等的, 都是這台車陪著我去的,所以有很多美好的回憶。 當年沒有什麼手機相機可以用的時候, 就是在狹窄的宿舍裡面把車子架在電腦前, 打開webcam,然後憑感覺看看椅墊的高度和前後對不對, 把手角度怎麼裝,真的是很土砲的方法呀。 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很不精確啦, 加上因為我的身材比例腳比較長,捷安特M號的車對我179/68的身材來說其實滿大的,上 半? 但當年仗著年輕,些微的不舒服其實也還可以忍受。 這問題直到這幾年肩頸的柔軟度和肌力慢慢下滑後才開始有明顯的感受。 進階(指的是逛ptt和01的時數)之後, 在前輩們的勸進下我也就決定開始用卡踏。 還記得當年我也就是拿著政府的消費券買了Shimano的105卡踏還有Exustar的卡鞋, 兩個加起來消費券剛好可以打發。 一開始還覺得只買這兩樣好失落。 但這個卡踏的勸敗,真的就像他們說的一樣神奇啊! 換上卡踏後覺得世界是彩色的:多了一些肌群可以幫忙踩踏,抽車時也真的感覺是另一個 世 以往太重、踩不上的坡,突然有了另一隻腳幫忙,怎能不愛? 我的感覺是踩踏的動作可以由另一隻腳的肌肉提拉輔助, 對於大腿股四頭肌的負擔是真的很有幫助的。 但是就像許多前輩說的,真的要摔三次車才會習慣; 而且這三次也都不是在初期,而是穿了幾個月之後發生的。 第一次還記得是在三峽/鶯歌那一帶吧,不知道路怎麼走, 看到路邊有張路線告示牌,想要靠邊看一下,結果忘了是穿卡鞋,就直接定竿往旁邊倒了 。 後來又陸續摔了兩次,到第三次爬起來後突然覺得開竅了這樣,哈哈。 而畢業、當兵後,因為工作的關係也慢慢的少騎了; 其中有兩年多因為移地工作的關係,車子在家裡躺了很久。 到今年慢慢恢復騎乘的習慣之後,工作有一些積蓄, 加上先前太過趴的設定越來越不舒服, 而且我也打定主意想要試試看剛性強而且又很Q的碳車,就決定要換車了。 而且可能是從小的品牌情感吧,我也只鎖定捷安特的車。 (順帶一提,我的工作需要我經常出國出差,我也很愛去逛各地的車店, 不得不說台灣真是自行車王國,零組件、車架、單車人身物品真的都比國外便宜, 而且訝異的是Cervelo,Scott什麼的這些進口車好像也不會像其他什麼流行商品一樣, 是直接換貨幣單位在賣的,台灣的自行車好像真的算滿便宜的!) 看來看去,覺得捷安特的車價位配備ok, 可是要我花五六萬買一台塗裝可能會要花點時間才會適應喜歡的車架,實在是有點猶豫。 (我真的覺得自行車敗家的規則有一條真的很重要: 有任何一絲疑慮或懷疑的東西千萬不要買。絕對不怕遇不到適合的。 心裡的疙瘩會讓你之後很不舒服、且付出的代價更高) 結果後來不死心,在捷安特台北的幾家實體店家晃呀晃, 發現店裡都有2010-2012年間的幾台庫存車。 我就是很愛當年的TCR Advanced塗裝, 但配著Ultegra/Dura-ace什麼的在賣,價錢其實也滿高的。 硬著頭皮問,結果老闆竟然說願意拆車賣,幫我移植零件, 所以我就把舊車全部的零件,包含105/5600,輪組龍頭把手都移植過去了,哈。 反正進幾年的表現讓我深深的覺得我可能才是速率決定步驟吧! 換完車後是長這樣的 http://i.imgur.com/ZLEyaQ2.jpg
也因為我真的是只換車架而已,因此有機會可以做個比較。 從Alliance換成TCR最明顯的感覺是舒適度。 騎乘一樣的路段,真的可以感覺震動被吸收、dampen了, 路感變得必較平順。這真的是很立即的改變。 同時也驗證了另一個一直以來我覺得很衝突的論述:碳車剛性強且路感Q彈。 這是真的... 踩踏時,特別是三點鐘到下死點還有抽車時,感受特別強烈, 會覺得好像有個比較穩固的平台和支點給你, 讓你可以踩的順一點,這是滿意外的感覺的。 所以我騎到目前為止的感受是很好的,這個升級對我來說是很值得的。 最重要的是,換成S號車架後,在不更動原有的零件下,讓我的騎姿舒服許多,而且我真 的? 現在可以好好的專心在風景和訓練上囉。 (而且這車架在國外網友的調教之下,也可以弄到5.6公斤,似乎也很有潛力呢!) http://weightweenies.starbike.com/forum/viewtopic.php?f=10&t=91248&start=30 http://i.imgur.com/lY24Vaq.jpg
而自從年初換了車之後,我覺得這半年來,我覺得最好的投資是在專業的Fitting上,還 有買到過季的輪組(我很愛買舊貨呀,連我的Bell Volt也是買人家用不到的!) 這一部分的心得我想留到下一篇來寫。 希望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8.2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441532532.A.075.html ※ 編輯: othesis (1.163.18.235), 09/06/2015 17:45:59

09/06 18:15, , 1F
有逛ww, 以後錢還有得花了你...
09/06 18:15, 1F

09/06 18:50, , 2F
TCR ADV prototype '04 : 4537.5 g
09/06 18:50, 2F

09/06 18:51, , 3F
09/06 18:51, 3F

09/06 21:12, , 4F
哈,這倒還好。不會特意追重量。最近投資功率計,
09/06 21:12, 4F

09/06 21:12, , 5F
鍛鍊自己便是囉!
09/06 21:12, 5F

09/08 10:26, , 6F
179騎s號落差應該很大吧?選手般的設定阿…
09/08 10:26, 6F

09/09 13:18, , 7F
希望有天也能寫一篇心得文…
09/09 13:18, 7F

09/10 15:56, , 8F
大大是化工背景的嗎XDD
09/10 15:56, 8F
文章代碼(AID): #1Lx0fq1r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