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臺北通勤族

看板bicycle作者 (旺來)時間17年前 (2007/09/13 22:58), 編輯推噓5(502)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知道板上有沒有車友是像本人一樣是往返於臺北縣、市的單車通勤族? 個人覺得就道路品質和汽機車駕駛的素質兩個面象來看,北市是略勝一籌,像市民大道 的路面我本身就覺得還不錯(至少在我通勤路線中),北市的汽車駕駛人從巷子要轉進 主幹道時大都會減速禮讓慢車先通行。北縣的話,由於我住在三重,汽機車不減速左轉 右彎於街道巷弄之間已是司空見慣了。   通勤路線中最危險的路段莫過於橋樑上了。我通常是去程經過重陽橋,返程是走台 北橋。這兩座橋樑各有優缺點,先說重陽橋吧,我會想經過重陽橋的原因,就是因為下 橋之後要隔個兩、三百公尺才有紅綠燈,路況好的話,大可在下橋後的平面道路慢慢煞 車,而不用在下橋中就要使用煞車,可減少煞車皮的磨損。至於車道的設計,騎過的人 都知道慢車道在台北市端會來個360度大迴轉(而且還是橢圓形的),我想設計這座 橋樑的人,應該是沒有騎過機慢車吧,才會設計出這種特技表演式的車道。   說到台北橋,就不得不推它那相當於兩線快車道的寬敞慢車道,這種寬度的慢車道 在跨臺北縣、市橋樑中是相當少見的,就連人行道也是重陽橋的二倍寬,就算慢慢騎、 慢慢牽也不怕堵住後方的車流或是行人的行走空間。要讓我抱怨的話,就是慢車道在橋 上會分流(台北往三重方向),右邊寬敞兩線道往重新路或三和路的是直行方向, 左邊狹窄一線道往環河道路的是右轉方向,這樣的設計以至於下橋時,左邊車道勢必要 採高架跨越右邊車道才能順利右轉,等於一座橋要爬兩次坡,真的是會讓人邊爬邊罵設 計的人都是從汽車的角度來造橋,而漠視了機慢車道使用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0.97.77

09/13 23:00, , 1F
排版好硬~~看不下去 @@
09/13 23:00, 1F

09/13 23:08, , 2F
感覺是WORD打好貼過來的 @@
09/13 23:08, 2F

09/13 23:13, , 3F
我按end了 sorry
09/13 23:13, 3F

09/13 23:59, , 4F
一整塊白色大方塊。
09/13 23:59, 4F

09/14 01:26, , 5F
其實以作文的格式來講,這樣是合格的,但是這裡不是稿紙
09/14 01:26, 5F

09/14 12:07, , 6F
話說稿紙在行列間就已經幫我們分好了 而且作者對於自
09/14 12:07, 6F

09/14 12:09, , 7F
己的資料結構很熟析 所以會錯估辨識度 其實根本很難閱讀
09/14 12:09, 7F
文章代碼(AID): #16wL0CJJ (bi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