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這個社會只希望我們活成一個異性戀

看板bi-sexual作者 (愛)時間5年前 (2018/08/03 11:47),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想試著從雙性戀者的處境談婚姻平權 有些雙的朋友也回饋說有同感 因此po上來跟大家分享~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803/1403816 TSAI/諮商所學生 在支持與反對婚姻平權這兩種聲音紛紛擾擾的時刻,如果試以「雙性戀者」在台灣這塊土 地上的處境來探討婚姻平權議題的話,會看到一個令人玩味但哀傷的現象。 當一位「雙性戀者」(下稱BI)跟生理異性交往時,BI在這塊土地上理所當然地享有結婚 的權利,以及隨之而來在法律上的保障,也會受到身旁親朋好友毫無疑問的祝福,除非BI 交往的這位異性本身有一些個性、行為或其他方面的問題。 可是呢,當BI跟生理同性在一起時,一切就完全不一樣了。 BI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婚姻權突然被剝奪,即使有想結婚或廝守終生的對象,BI也無法在 目前的法律制度中獲得任何保障或權利的實現,而家人朋友間的認同與祝福,更是一個飄 渺的期待。BI的同性伴侶不需要有任何個性或行為上的問題,可以只因為「生理性別」或 「性傾向」並非「生理男性」或「異性戀」就不被接納、不被認同,更不用說祝福。 這就是令人玩味但哀傷的現象:與生理異性/同性交往的BI,身為同一個「人」,同一個 「公民」,但只有在與生理異性交往時,他的需求、權利與保障才會被這個政府/社會看 見、尊重,並被實現。 反同方說,這不是歧視同志,他們也說,另立專法是保障,是愛同志的表現。但明明這位 「雙性戀者」就是同一個「人」,同一個「公民」,為什麼當他交往的是生理同性,兩人 想要結婚時,就要另立專法,而不能適用《民法》? 如果今天,只有右撇子/雙親子女才能擁有一般的受教權,左撇子/單親子女的受教權要 另立專法、另設機構辦理,這是不是歧視?是不是差別待遇?是不是基於「左撇子/單親 子女」不如、不值得與右撇子/雙親子女擁有相同權利的預設? 同樣的,目前台灣這塊土地的婚姻制度與社會風氣確實就是鼓勵、支持一個人「選擇」成 為一位異性戀者(以同志是一種「選擇」的論調來類比的話),而不支持一個人成為一位 同志(泛指LGBT族群)。甚至,在教育上,也有一群人「擔心」性平教育讓他們的小孩變 成同志,而這樣的「擔心」,不就正好顯現出BI的生存處境嗎? 對「擔心」的人來說,如果BI是他們的小孩,他們會希望BI只交往生理異性伴侶,不要交 往生理同性伴侶,而阻止後者發生的辦法,對他們來說,就是不要讓小孩知道世界上有同 志的存在、詆毀同志身份/行為的正當性、鞏固傳統兩性氣質。 也就是說,這群人的「擔心」是基於不認同、不支持、不鼓勵同志身份的邏輯而產生,如 果不認為同志是不對、不好的,究竟為何「擔心」?在這樣的「擔心」之下,即使聲稱身 邊有千萬個同志朋友,也掩飾不了內心對同志族群的厭棄與抗拒。 可是,BI終究是個「雙性戀者」啊,他是一個可能愛同性也可能愛異性的「人」及「公民 」,他只是想在這個世界上尋找一個能夠互相喜愛、互相照顧的人,可惜的是,他所活的 這塊土地,看不見他這個「人」、這個「公民」的「完整存在」,只希望他以「異性戀」 的姿態活著。BI只有在愛生理異性時,才能被這個社會所看見/重視/認同/支持/鼓勵 /尊重……(族繁不及備載的正向回饋),才能夠擁有婚姻權以及相應的法律保障。 這就是「異性戀霸權」的展現,同時也是雙性戀者在這個社會上的可能處境(說是可能處 境,是因為雙性戀者的情感也有多元的樣貌,這裡只是舉出其中一種案例),而這樣的處 境,正好能凸顯出婚姻平權及性平教育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無法安心落實的荒謬之處。 然而,這樣的荒謬,不只是雙性戀者的處境,也是其他同志的處境。這個荒謬顯現在同志 及非同志同樣都是「人」、都是「公民」,卻在生活上遭遇到落差如此大的法律保障程度 與社會待遇,這是很明顯的不公平,也是很明顯的制度壓迫。 即使在去年,釋字748號的釋憲結果看似將婚姻平權落實的可能性推向高峰,也讓渴望進 入婚姻的同志族群看到一絲希望,不過事實上,這一年多以來,反同方對於同志社群的各 種污衊與汙名化力道絲毫未減,反而更猖狂,而這套對同志造成壓迫的制度,也在執政黨 的龜縮與鄉愿之下,持續存在、持續壓迫著。 希望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們,能夠早日看見,其實每一位同志都跟非同志一樣,是一個 完整的「人」、是這裡的「公民」,都值得好好地被對待、被尊重,以及擁有相同的權利 。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多元且平等的「推動者」,而不是無視他 人生命苦痛的「壓迫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101.2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sexual/M.1533268022.A.8AB.html

08/03 22:09, 5年前 , 1F
08/03 22:09, 1F

08/04 17:31, 5年前 , 2F
08/04 17:31, 2F

08/04 23:42, 5年前 , 3F
08/04 23:42, 3F

08/05 00:49, 5年前 , 4F
想到林青慧和石濟雅的遺書中的一段:
08/05 00:49, 4F

08/05 00:50, 5年前 , 5F
『當人是很辛苦的,使我們覺得困難的,不是一般人所想
08/05 00:50, 5F

08/05 00:51, 5年前 , 6F
的挫折或壓力,而是在社會生存的本質就不適合我們…』
08/05 00:51, 6F

08/05 12:23, 5年前 , 7F
08/05 12:23, 7F
文章代碼(AID): #1ROz0sYh (bi-sex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