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淺談台灣SBL效仿PBA打三階段賽事的潛在

看板basketballTW作者 (A醬)時間4年前 (2020/05/13 00:00),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淺談台灣SBL效仿PBA打三階段賽事的潛在隱患 2020/05/12 籃球 SBL 與其做出大幅度的更改,或許一些細節和條規上的小變動,也能達到SBL想要球迷入場觀 賽的目的。當PBA的名宿與著名教練都公開建議聯盟取消三階段賽事 (3 Conferences)以 讓國家隊在國際賽期間擁有充足的時間去準備比賽,為何SBL卻想要效仿這個「畸形」的 聯賽模式? 作者:Jswish 台灣籃壇近日傳出有意效仿菲律賓PBA,在接下來的SBL賽季打造三階段賽事,主要目的之 一就是希望靠著首階段的全本土賽事來提高台灣球員的競技水平,進而吸引更多的球迷買 票入場。此想法不錯,畢竟本土球員實力上升,對整個環境甚至國際比賽都是利多於弊, 但PBA的經驗告訴了SBL一個很重要的訊息。 三階段的賽事既累了球員,也毀了國家隊的備戰時間表 雖然一切都還有待SBL聯賽方與球隊一起商討細節與可行度,但以下是一些為何PBA三階段 賽事不健全的原因,也必須是SBL正式實施前必須慎重考慮的因素。 (一): 球員疲累不堪,增加受傷風險 PBA其實就是一個「鐵人聯盟」,每支球隊的本土球員接近需要一整年無休的從年初打到 年末,真正的假期也就只有聖誕月的周假。這樣長期高強度的比賽,年輕球員即使身體負 荷得了,到了生涯中後期也會出現一些小傷病,當然這還不包括比如ACL這類大傷後要如 何保養等。這些都是PBA球員所面臨的苦。 當然自由時報在他們的報導里,台灣籃協的初步規劃是這樣,「首階段進行4週賽事,各 隊不請洋將,採全本土進行對抗;次階段進行6週,每隊可使用1名洋將;最後一階段為6 週,並採雙洋將」。賽季看起來沒有PBA來得緊湊,但其要提升本土球員實力的目標是否 會達成呢? (二): 本土球員分配不均勻,未看已知冠軍 PBA的菲律賓杯 (Philippine Cup)每年還未開打,就已經可以先預算生力啤酒人 (San Miguel Beermen)進入決賽等著隨便一個對手,然後以誇張的本土實力 (包括混血兒) 碾 過對手奪冠。身為PBA最強球隊的啤酒人,他們已經統治並連霸了過去5個賽季的菲律賓杯 ,整體團隊實力與剩下的球隊不在同個檔次。 SBL或許還沒有這麼一支本土球員一枝獨秀並有必勝把握的球隊,但放眼看去,台啤不管 前後場本土球員都有一些優勢,加上團隊默契,奪冠的機會確實也大於其他球隊。而且 SBL目前也只有5支球隊,整個聯賽的競爭本來就不高的情況下,要靠首階段的比賽來提升 球員實力本來就不夠說服力,如果競技水平不平均更不用說能夠吸引球迷入場看球。 (三): 頂級洋將難找,本土實力停滯 本土球員的實力要突破到另個層次,很多時候不是土法鍊鋼式的瘋狂訓練,而是在球隊與 頂級洋將日夜切磋交流,所得到的「軟」與「硬」實力的提升。所謂的軟實力,就是此本 土球員在面對洋將時所要考慮的進攻與防守因素,必須去思考和分析對手的優缺點,然後 讓自己在對位中佔據優勢。而硬實力則是此球員如何提升自己的比賽細節,如何尋找掩護 並製造空擋等等。這一切都是一個洋將可以帶個球隊的「場下提升」,本賽季九太的於煥 亞可以打出生涯年表現,相信平時訓練與Drew League MVP-Franklin Session的交手肯定 有很大的關係! 而這次提議的三階段賽事,姑且不提外援可以如何幫助本土球員提升,他們與球隊的默契 已經會是第一個問題。再來次階段的時間表也與全球各地的比賽脫軌,有名聲有實力的洋 將早在夏天后就找到球隊,而且SBL本來的吸引力就沒有像PBA或其他亞洲聯賽來得大,想 要再找來Marcus Keene這類的洋將肯定很困難。因此目前台灣籃協所提出的三階段賽事, 土洋默契、洋將實力、比賽內容等,都是已經可以預見的問題。 (四): 國際賽撞期,球會該如何讓步 或許這個問題在台灣沒有浮現過,但PBA過去多年來一直都受三階段賽事的困擾,導致每 次的國際賽都必須倉促組隊然後在訓練不足的情況下為國比賽。前菲律賓國家隊主教練 Yeng Guiao也在近日提出,PBA唯有縮短賽程,然後各隊放下成見並配合國家籃協在國際 賽期間,提早釋出球員讓國家隊有足夠時間備戰。 由於SBL是由台灣籃協來舉辦,到了國際賽時的調動可能會比PBA來得簡單,但是一個健全 的聯賽最終的發展始終會分家,讓專業的公司來承包與掌管整個聯賽,到時各隊也會為了 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考量。雖然PBA在這個問題上也不是最好的例子,主要是想帶出目前三 階段賽事並不是最適合SBL去考量的一個方案,因為PBA所面對的困境也有目共睹。國家隊 與職業聯賽要如何各司其職,但又能給台灣的籃球市場注入活力,這是台灣職業籃壇遲早 也必須提早考慮和準備的課題。 其實有賴武漢肺炎的關係,全球各地都在幾個星期前把目光都放在台灣SBL身上,而筆者 也有機會認識更多的台灣球員與SBL形態。其實台灣球員本身的實力不差,各隊的戰術打 法和比賽內容也達標,只是需要更有規劃的編排和行銷運用,搭配各隊的宣傳,SBL肯定 也會有本地球迷捧場。目前SBL至少也靠著肺炎關係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籃球的最高殿堂, 可以考慮的更改與提升應該是在外援的上場時間限制、本土球員的上場紅利、上下賽季的 長短等等比較技術層面的東西,而非目前橫看直看都弊大於利的三階段賽事,希望SBL可 以繼續進步並給台灣年輕球員一個更好的舞台!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401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9.158.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589299251.A.8D2.html

05/13 00:23, 4年前 , 1F
如果放棄國家隊備戰的話 我是覺得OK啦
05/13 00:23, 1F

05/13 00:23, 4年前 , 2F
另外FIBA現行賽制本身也是分散切割的
05/13 00:23, 2F

05/13 00:24, 4年前 , 3F
配合2月 6月 11月 拆成三盃賽反而是剛好
05/13 00:24, 3F

05/13 01:53, 4年前 , 4F
不要鬧了,台灣人喜歡金冠軍,三個冠軍票房會更慘
05/13 01:53, 4F

05/13 08:01, 4年前 , 5F
與其想ㄧ些有的沒的不如把行銷弄好比較實在吧
05/13 08:01, 5F
文章代碼(AID): #1UkiWpZI (basketbal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