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台灣籃球十字路口,自己籃球怎麼救?

看板basketballTW作者 (A醬)時間4年前 (2019/08/08 19:17), 4年前編輯推噓42(44296)
留言142則, 3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台灣籃球十字路口,自己籃球怎麼救? 特約名家 hunight | 2019/08/08 自己籃球自己救,台灣籃球怎麼救?從建立商業模式開始 現在台灣籃球正面臨轉折與多事之秋,今年瓊斯盃中華隊領隊「黑人」陳建州,喊出「自 己籃球自己救」,但到底怎麼救,其實這是講到爛的大哉問,台灣籃球像是積弊已深的冰 山,只解決一角,其他部分還是不為所動。台灣要認清楚在台灣籃球現在困境和最需要的 是什麼,很多人都講過,瓊斯盃有熱度,HBL也有熱度,所以台灣籃球也應該有很多開發 空間。 瓊斯盃的觀眾和HBL觀眾確實是商機,但嚴格說起來和看本土聯賽的觀眾和國際賽與學生 聯賽並不完全重疊,想要讓台灣籃球市場活化,應該是要找到另一條如何鎖定本土聯賽TA 的方法,而非若A則B。其他層級有市場,所以台灣籃球也行這種發大財式的籠統概括,那 如何鎖定?最關鍵的就在於怎麼建立讓本土聯賽球迷可以接受的商業模式。 SBL回到根本來看,當初創立的意義在於銜接台灣職業聯賽前的半職業過度時期暖身,只 是沒想到一暖打了十六個延長賽,暖到最後都品牌都冷了,結果還是沒搞清楚SBL怎麼走 到職業化,近年球團組成有人說公股單位玩不了職業,也有一說SBL還是籃協辦的不算職 業,有人說人才出走沒人看,其實這些都只關乎一個重點,關乎本土球員舞台的商業模式 怎麼創造。 有人說公股球團很難職業化,說臺灣球團投入的資本不足以支撐職業聯賽支出,其實都是 但實際上台銀一年投入在球隊的預算,已經比B League琉球金王的整個公司資本9915萬日 圓還多。 https://i.imgur.com/yumutsd.jpg
琉球金王籃球公司資料(來源:琉球金王官網) 有人說聯賽是籃協辦的,不算職業聯賽,但歐洲現在Basketball Champions League(簡 稱BCL),主辦單位就是FIBA Europe,FIBA Europe當年巧取豪奪硬把原本自己所屬的歐 洲第三級聯賽FIBA EuroChallenge改制成BCL,獨立成為一個體系,硬把原本屬於 Euroleague Commercial Assets S.A公司體系下連同一二級的Euroleague和EuroCup一起 拔走,雖然中間搶人搶球隊威脅利誘過程不堪入目,但經過三年,BCL從32隊擴張到28國 參加,55隊規模,就結果來看,FIBA Europe同屬法人,跨國聯賽都能越搞越大,沒有不 是公司主導,辦的聯賽就不算職業這種謬論。 那SBL問題在哪?說籃協沒有心對也不對,SBL越走越回頭,但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從《奧 亞運單項運動團體訪評計畫中華民國籃球協會訪評報告》 https://www.sa.gov.tw/Resource/Attachment/f1493274501180.pdf,裡面職業化聯賽不 是協會年度目標;這是協會的問題嗎?大概一半一半,根據《教育部體育署107年度施政 計畫(核定版)》具有指標意義的體育署大多數還是在推廣和基層,整份報告書裡面唯一把 體育產業和職業結合的部分,KPI還是用國際賽獎牌數來算(108年版內容一字未改,但拿 掉KPI相關評比欄),就知道台灣官僚無論政黨顏色,給予單項協會的標準就擺在那裡, 當問題成為一環扣著一環彼此無視,就知道大多數人還是沒搞清楚獎牌只能當產業發展強 心針,永遠沒辦法丟進去當柴燒。 https://i.imgur.com/ddsiSMS.jpg
SBL如同我上一篇文章所講,沒有適當的商業模式,即便球團有心,一轉十六年過去,每 年幾千萬進去燒,實質收入除了轉播權利金之外幾乎等於零,燒到現在還有五支球隊如果 有機會開打第十七季SBL,已經阿彌陀佛。政府沒把扶持產業發展放在第一位,籃協也沒 把SBL發展寫進年度目標,當然不可能期待一灘死水自己活過來。 觀察過世界上同樣薪水和球隊規模不大,但卻幾個發展成功的聯賽,如澳洲NBL、日本B League,德國BBL、VTB、亞德亞里海聯賽(ABA)、慢慢起步的加拿大NBL,甚至是歐洲成 功的小球隊Zalgiris之後,我無法認同所謂SBL農場說,但如果要說什麼比本土聯賽農場 化更慘,那就是本土聯賽萬年死水一灘,甚至沒喊農場結果自降格局,最後聯盟品牌價值 難以活化,連吸引新進企業進場的基本循環都沒有,SBL有沒有求變過?過去幾年改制季 後賽,改制雙洋將,推出主場周,其實都是在有限資源中求變,但實際上聯盟品牌價值有 改變嗎?答案即便是肯定的,也彌補不了衰退速度,從最新一次會議來看,很顯然最直接 相關的主管單位,並不是真的在意這個聯盟衰退速度怎麼樣。 從扶持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理論上,政府單位(體育署)應該在職業化扮演法規和制度 吸引企業投入的角色,但SBL上季依然在每隊直接給予金錢補貼,花錢讓球隊辦主場周, 花錢給球隊請雙洋將,從產業發展來看,直接給予現金補貼是最緩不濟急,商業模式大家 拖著你不動我不動,哪一天補助斷炊了就GG,要說SBL品牌價值不做死也很難。 所以,知道SBL為什麼永遠止步不前甚至越走越後面?當政府主管機關的年度報告都把職 業化寫在年度報告最後一頁的最後一個表格,過去幾年政黨都輪替了,評比KPI即便拿掉 獎牌,以產業輔導角度來看,依然沒有提出更有效方法,從上到下都是一灘死水,我們怎 麼又能期待死水自己活過來? SBL是以前進職業聯賽為目標的暖身,職業聯賽目的是營利,如果要說SBL做錯了什麼,就 是16年前未來目標早已經確定長遠目標是改制為職業聯賽,卻在第一步就踩錯方向,沒有 商業模式,談何職業化?職業聯賽即便沒有馬上轉虧為盈,也要投資者覺得這筆錢花得有 價值,所以再怎麼退一萬步,最後根本問題和解決之道,都在如何創造商業模式。 所以為什麼從三年前從聖徒到夢想家,最後再到富邦,我始終對於願意走出去的球隊多一 點正面希望和肯定,ABL是個好的選項嗎?誰都知道ABL制度面離體制健康的職業聯賽還很 遠很遠,但至少是現成可以操作,台灣球隊也操作過的商業模式就在那裡,彰化的寶島夢 想家如果可以兩年內累積到現在的進場人數,那如果富邦進駐新莊也能有接近的票房效益 呢?不要說直接賺錢,但是不是可以讓台灣籃球有多一點點想像空間?如果沒有人走出去 這一步,會有第二支球團想投入嗎?那如果第二支球團有機會用這個模式站穩,那下一步 會不會有第三支?如果有了三支球團以上,那是不是有機會把效益帶回本土聯賽?是不是 不用繼續把ABL當釣竿才釣得到魚? 職業聯賽從來就不是大旗一揮,今天訂下制度明天就能成功,就連B League也是由FIBA直 接伸手進去重整,你知道我知道誰都知道台灣籃球有市場潛力,但怎麼把人潮抓出來,嚴 格說起來,這是SBL早就該慢慢走到的第一步,只是我們繞了一大圈,還是在原地,而且 還把SBL期待越做越低,不管是什麼方式,有人走出去之後,把商業模式做出來,總比繼 續待在原地看著一灘死水的強。 職業聯賽=增加國家隊競爭力水準? 在我上一篇文章強調未來台灣籃球應借鏡其他國家趨勢,以前蘇聯國家為主的VTB聯賽為 例時,有人回應「ABL和VTB沒有可比性,ABL哪一支球隊有CSKA競爭力?有讓本土球員發 揮空間?」其實這是另一個常見的邏輯誤區,前面如果能夠接受體育署直接把體育產業和 國際賽牌數的KPI畫上等號的評比標準,不能夠精準反應產業發展;那如果有人提到,「 去了ABL,國家隊不會變強」,就不難理解這句話邏輯衝突之處。 沒有成熟職業聯賽,很難產生健康體育產業,而職業聯賽發展從不是為國家隊強度和獎牌 服務。先前寫了有關VTB發展模式可以做為亞洲跨國聯賽的借鏡,上面有前輩提到「ABL沒 有像是CSKA,也沒有本土球員空間」,如果有關注過任何歐洲體育聯賽的人應該都覺得哪 裡怪怪的? 就像是不斷有人鼓吹「台灣球員都往CBA發展,哪來的明星留住招牌」,實際上,歐洲就 算國家隊頭牌沒往NBA,也會往Fenerbahce、Anadolu Efes、CSKA和西班牙兩強等少數支 歐冠球隊跑,全球化之後人才市場本來就是如此,Euroleague 16強有15隊挖來補強的外 籍球員佔球隊名單超過半數,而且集中於西班牙、土耳其,最明顯的如巴爾幹半島上的塞 爾維亞、克羅埃西亞,這些人才嚴重外流的國家,他們籃球發展有因此垮掉了嗎?沒有, 實際上他們自身聯賽即便硬體大概跟板橋體育館差不多,但依然玩得起來,國家隊依然能 打進歐錦賽和世界盃四強,有人需要更大舞台,就有人會把原來的位子接上,重點在於, 國家怎麼看待自身聯賽定位和未來發展模式。 https://i.imgur.com/7etQQaj.jpg
克羅埃西亞首都最有名的體育館-Drazen Petrovic Basketball Hall 舉CSKA為例,即便是在以舉國體制聞名的前蘇聯頭號名門,近年也根本不是培養本土聞名 ,以VTB聯賽數據為例,今年俄羅斯控球Mikhail Kulagin受傷前的十場比賽,他平均攻下 12.2分3.2助攻,這是CSKA五年來第二個本土俄羅斯球員平均得分雙位數,因為今年VTB把 原本外籍球員從每隊允許八名縮減為六名,本土球員才有更多機會,上一個俄羅斯本土平 均得分位數的球員呢?是2016-2017年的俄羅斯老牌射手Vitaliy Fridzon,再上一個呢? 2013-2014的Sasha Kaun,其他的?2011年的Andrei Kirilenko,就只有這四人。 如果算到平均時間,那也相差無幾,雖然來自希臘的總教練Dimitrios Itoudis採取多人 輪替,但今年球季前七名上場時間最多的球員只有一個大前鋒Nikita Kurbanov是俄羅斯 本土球員,其餘本土球員完全沒有上場超過二十分鐘的,他也是過去五年內唯一上場平均 超過20分鐘的俄羅斯球員。如果算到Euroleague成績,那俄羅斯本土球員就更慘了,本季 平均得分和上場時間最多的都是Nikita Kurbanov,平均17.8分鐘攻下5.7分、3.5籃板, 剩下第二多的是有俄羅斯血緣的前爵士前鋒Joel Bolomboy,平均9.3分鐘攻下2.6分。如 果要算上一個在Euroleague扮演過核心輪替的球員,是2014-2017的Andrey Vorontsevich ,當時他接下Viktor Khryapa的先發位子,成為球隊高位擋拆核心,但表現最好的一季大 概也就是8.4分5.7籃板2.1助攻。 https://i.imgur.com/H8cRZ33.jpg
2018-19 CSKA的VTB聯賽數據 這是CSKA特別不用本土嗎?當然不是,根據2018年2月份EuroHoops.net統計,參與 EuroLeague的16支球隊,CSKA總計只有九名俄羅斯球員只佔了19.7%的得分,上場時間本 國籍球員只佔了28.2%,以為這是特例嗎?並不是,十六隊當中,CSKA本土球員得分比例 還排在第九名的中段班,最嚴重的是前一年才打進Euroleague八強的Anadolu Efes,他們 全隊有98.2%得分都是外籍球員,西甲豪門皇馬本土球員得分只有18.2%,排在CSKA之後的 第十,巴塞隆納本土球員得分26.1%,排在第七,整個EuroLeague只有五支球隊外籍球員 平均得分不到團隊七成,但最不依賴外籍球員的Olympiacos本土球員得分也不到團隊一半 ,平均上場時間唯一外籍球員比本土還多的只有一隊—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紅星,因為團 隊只有六個洋將。 https://i.imgur.com/fQfMqHS.jpg
 CSKA本土與外籍球員上場時間分佈 如果說聯賽讓本土球員打不到球,而沒有參與價值,這實際上就是一個稻草人假議題,整 個歐洲跨國頂級賽事本土球員能扮演決定比賽角色的,每年都是屈指可數,那這些國家有 放棄Euroleague和其體系的比賽嗎?顯然沒有,而且Euroleauge目前還是能夠抗衡FIBA Europe,那這些球隊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有效而且能持續成長的商業模式。 過去兩年Euroleague正面槓上FIBA Europe之後整體收益不減反增,而且用五年一個區間 來看幾乎是倍數成長,Euroleague整體收益從2015-2016僅3710萬歐元,到了2016-2017球 季4180萬歐元,今年2018-2019估計收益是5110萬歐元,這是歐洲籃球史上新高,預計到 了2025-2026將可以超過1億歐元以上。 https://i.imgur.com/ssawlDl.jpg
我們當然不可能期待ABL帶來Euroleauge的效益和比賽強度,但就連皇家馬德里和巴塞隆 納都要努力往外面走,而且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慢慢走出去,如果沒有跨國之間的競爭和前 面幾十年累積,這些收益通通不存在,歐洲籃球都已經如此,那台灣呢? 我們當然也曾聽過另一套理論,「球星出走導致SBL很難看?」,請問全球化市場,誰不 往待遇好的地方走?台灣隔壁就是一個磁吸效應擺在那裡的土豪市場,球員過去中國了, 所以呢?塞爾維亞男籃今年公布的17人世界盃名單,來自本土聯賽的幾人?0,一個都沒 有,塞爾維亞十多年前還曾經掉到歐錦賽第十三,那塞爾維亞有因此放棄籃球嗎?沒有, 他們國際賽成績慢慢爬上來,球員依然旅外挑戰,貝爾格勒紅星三年前曾經是Euroleague 上座率最高的球隊,Mega Bemax找到把球員往外送的穩定生存方式,貝爾格勒游擊者也在 巴爾幹地區站穩前三,有沒有國家隊頂級球星?如果球星被挖走就要鼓吹關門大吉,那全 世界應該都倒過一輪才對。 從歐洲的案例來看,籃球發展最大困境就是「籃球不是足球」,怎麼吹怎麼膨風籃球都不 可能看到足球影響力的車尾燈,但任何聯賽發展並非追不到前面就坐以待斃,籃球本土聯 賽的天花板就在那裡,不走出去就是永遠死路一條,歐洲籃球隊賠錢還有足球項目可以餵 養,那台灣呢?繼續期待母企業佛心嗎?達欣已經回歸甲組了,把期待放在不是籃協甚至 體育署年度目標的本土聯賽發展方向,甚至體育署的年度計劃都把運動聯賽職業化放在最 後面每年複製貼上,要如何期待國家把運動產業正常化? 世界上每一種籃球聯賽都有其缺陷,即便有了一個完美案例,那也不可能輪到台灣來照抄 ,更不要每次扯到ABL就說那是洋將聯賽對台灣無益,全世界僅次於NBA的Euroleague也是 被外國球員統治。商業聯賽就是商業聯賽,為什麼台灣球隊放掉本土聯賽不玩,跑去打跨 國聯賽?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國家隊競爭力,不是為了計算本土球員有多少生存空間 ,而是為了商業模式,如果今天沒有人走出去第一步,永遠沒人可以把職業籃球隊的商業 模式帶回台灣,如果沒有可行的商業模式,那更不可能讓重新讓本土聯賽推出有吸引力的 新品牌。 自己籃球自己救的兄弟爬山 「自己籃球自己救」,其實是一句相當有凝聚力的口號,如同現在香港風起雲湧的社會運 動,有句關鍵的核心概念叫做「冇大台」,用比較假掰說法是「去中心化」和「區塊鏈」 ,其關鍵意義在於「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最糟情況下,我們不再期待有個強人出頭登 高一呼,而是需要每個人只要能貢獻多一點點,台灣籃球缺的從不是鎂光燈,或是鎂光燈 要打在哪個人身上,需要的是每個環節願意挽起袖子下去做的人,台灣籃球需要改革的不 會只有一個項目,需要出力的,也不會只有一個地方,但如果缺少正常體育產業,每個環 節都缺兵缺糧的狀況將永遠持續下去,永遠草創,繼續轉過下個十六年還是一樣。 如何發展體育產業?勢必得有一個正常的職業聯賽,而在發展聯賽之前,我們必須找出一 套可行的商業模式,現在我們已經看到SBL轉一大圈比走回起點還慘,如果有人願意走出 去,不管扮演什麼角色,每個人只要多一點點貢獻,這個環境就有更多一點可以轉變的機 會。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6599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565263032.A.1E2.html ※ 編輯: asdfgh0920 (150.116.197.126 臺灣), 08/08/2019 19:23:19 ※ 編輯: asdfgh0920 (150.116.197.126 臺灣), 08/08/2019 19:27:32

08/08 19:50, 4年前 , 1F
這樣根本發展不了 籃球要在世界盃亞運奧運奪牌的可
08/08 19:50, 1F

08/08 19:50, 4年前 , 2F
能性用膝蓋想也知道
08/08 19:50, 2F

08/08 19:53, 4年前 , 3F
所以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
08/08 19:53, 3F

08/08 19:56, 4年前 , 4F
所謂的商業模式應該就是彰化舉辦比賽
08/08 19:56, 4F

08/08 20:03, 4年前 , 5F
推虎乃大
08/08 20:03, 5F

08/08 20:13, 4年前 , 6F
有人說志傑已經加入富邦了
08/08 20:13, 6F

08/08 20:14, 4年前 , 7F
乎奶大真的專業
08/08 20:14, 7F

08/08 20:18, 4年前 , 8F
我是覺得狗吠火車啦 籃協Zzzz
08/08 20:18, 8F

08/08 20:20, 4年前 , 9F
古神
08/08 20:20, 9F

08/08 20:57, 4年前 , 10F
所以這所謂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
08/08 20:57, 10F

08/08 21:09, 4年前 , 11F
也對 商業模式是什麼
08/08 21:09, 11F

08/08 21:26, 4年前 , 12F
鎖定客層,抓住客戶口味,讓他們掏錢
08/08 21:26, 12F

08/08 21:31, 4年前 , 13F
這篇講很多 結果也沒說商業模式到底是什麼
08/08 21:31, 13F

08/08 21:34, 4年前 , 14F
就是鎖定好想要發展的客群,然後迎合顧客口味啊
08/08 21:34, 14F

08/08 21:38, 4年前 , 15F
拜託不要說空話好嘛...oyyoaooao002你所謂的客層是
08/08 21:38, 15F

08/08 21:39, 4年前 , 16F
什麼?10歲、20歲、30歲、40歲?還是看臉的迷妹、一
08/08 21:39, 16F

08/08 21:39, 4年前 , 17F
籃協不倒籃球不會好
08/08 21:39, 17F

08/08 21:39, 4年前 , 18F
日球迷、還是不小心走錯場地的一家老小?
08/08 21:39, 18F

08/08 21:40, 4年前 , 19F
鎖定發展客群、迎合顧客口味,這些東西還要你來說?
08/08 21:40, 19F

08/08 21:41, 4年前 , 20F
嚴凱泰生前已經回答過這問題,他回答I dont know
08/08 21:41, 20F

08/08 21:42, 4年前 , 21F
客層怎麼會問我??問球團跟籃協想要發展哪個客層啊
08/08 21:42, 21F

08/08 21:43, 4年前 , 22F
商業模式就是要賺錢啊,或是得到其它效益啊
08/08 21:43, 22F

08/08 21:45, 4年前 , 23F
H大這篇文章就是在說,沒有什麼一定的模式,世界上
08/08 21:45, 23F

08/08 21:45, 4年前 , 24F
這麼多案例,成功的方式都不一樣,怎麼結果還在問,
08/08 21:45, 24F

08/08 21:45, 4年前 , 25F
到底要怎麼做?
08/08 21:45, 25F

08/08 21:46, 4年前 , 26F
彰化 彰化 彰化 就是這麼簡單
08/08 21:46, 26F

08/08 21:46, 4年前 , 27F
一堆人喊著要主客場,說出來了結果有人照做嗎?
08/08 21:46, 27F

08/08 21:47, 4年前 , 28F
富邦想這麼做,但是籃協不給這個環境,出走ABL不是
08/08 21:47, 28F

08/08 21:48, 4年前 , 29F
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嗎?
08/08 21:48, 29F

08/08 21:55, 4年前 , 30F
要是照做就能完成職業聯賽,還不到處都是NBA了
08/08 21:55, 30F

08/08 21:56, 4年前 , 31F
把複雜且存在已久的問題全都找一個寫手來解答也太奇
08/08 21:56, 31F

08/08 21:56, 4年前 , 32F
怪了吧
08/08 21:56, 32F

08/08 21:57, 4年前 , 33F
夢想家抓到我的口味,我認為洋將、本土誰打得多誰打
08/08 21:57, 33F

08/08 21:57, 4年前 , 34F
得少不是我計較的問題,場邊氣氛我喜歡,在周圍投入
08/08 21:57, 34F

08/08 21:59, 4年前 , 35F
的一些行銷手段,包括國光客運有廣告、全家概念店
08/08 21:59, 35F

08/08 21:59, 4年前 , 36F
讓住在附近的我覺得,夢想家融入我的生活,所以我支
08/08 21:59, 36F

08/08 21:59, 4年前 , 37F
文中感覺實地考察歐洲經驗不就告訴我們討論的議題過
08/08 21:59, 37F

08/08 21:59, 4年前 , 38F
於分散,而是要聚焦在商業模式上嗎?我們應該是要集
08/08 21:59, 38F

08/08 21:59, 4年前 , 39F
思廣益而不是一直問對方吧xd
08/08 21:59, 39F
還有 64 則推文
08/09 10:10, 4年前 , 104F
更高強度的比賽環境去磨練,這個環境不限於在國內
08/09 10:10, 104F

08/09 10:10, 4年前 , 105F
。另外也講到現在國際職業運動環境就是會吸引更強
08/09 10:10, 105F

08/09 10:10, 4年前 , 106F
的球員往更好的環境發展,這也是常態。重點還是回
08/09 10:10, 106F

08/09 10:10, 4年前 , 107F
歸到本土聯賽有沒有辦法賺錢,而有沒有辦法賺錢的
08/09 10:10, 107F

08/09 10:10, 4年前 , 108F
關鍵則是大家是不是願意多貢獻一點。
08/09 10:10, 108F

08/09 10:19, 4年前 , 109F
不過這種論述基本上不是台籃板喜歡的啦。這邊要的
08/09 10:19, 109F

08/09 10:19, 4年前 , 110F
是巔峰俠獸(以上)的對決辦在比台北小巨蛋更好的場
08/09 10:19, 110F

08/09 10:19, 4年前 , 111F
地,然後不要收費直接給我票,還要有專車/機接送我
08/09 10:19, 111F

08/09 10:19, 4年前 , 112F
到現場,我進場還可以拿禮券/抽獎。賽前宣傳要鋪天
08/09 10:19, 112F

08/09 10:19, 4年前 , 113F
蓋地,公車捷運飛機上面廣告是基本,電視廣告一次
08/09 10:19, 113F

08/09 10:19, 4年前 , 114F
兩分鐘放在X藝玩很大,然後還要叫耐X主導行銷。如
08/09 10:19, 114F

08/09 10:19, 4年前 , 115F
果這些都做不到就是在貢盤啊,我才不是盤子,我已
08/09 10:19, 115F

08/09 10:19, 4年前 , 116F
經降低標準沒有要求要看NBA等級了耶,這些都做不到
08/09 10:19, 116F

08/09 10:19, 4年前 , 117F
不是在貢盤啊是什麼。反正中間抱怨一堆,最後結論
08/09 10:19, 117F

08/09 10:19, 4年前 , 118F
都是籃協不倒台籃不會好。我都有看台籃板,這題我
08/09 10:19, 118F

08/09 10:19, 4年前 , 119F
08/09 10:19, 119F

08/09 10:34, 4年前 , 120F
樓上感想跟我一樣XD”
08/09 10:34, 120F

08/09 10:38, 4年前 , 121F
這就好像美食評論家說一間店不好吃,然後就有人跑出
08/09 10:38, 121F

08/09 10:38, 4年前 , 122F
來說阿不然你要怎麼煮一樣
08/09 10:38, 122F

08/09 10:40, 4年前 , 123F
別人提出感想跟建議,細節當然是相關組織該處理的
08/09 10:40, 123F

08/09 10:48, 4年前 , 124F
優文給推
08/09 10:48, 124F

08/09 12:48, 4年前 , 125F
台灣人典型的思想,己願他力,自己從來都不努力,
08/09 12:48, 125F

08/09 12:49, 4年前 , 126F
成天就只想依靠別人,想靠中國想靠美國想靠日本
08/09 12:49, 126F

08/09 12:49, 4年前 , 127F
各種面向都是如此,把自己看的很低,沒有別人不能
08/09 12:49, 127F

08/09 13:59, 4年前 , 128F
oyy 學生籃球靠熱情本來就是事實 觀眾8成在校生跟家
08/09 13:59, 128F

08/09 14:01, 4年前 , 129F
行銷有做 讓大家知道賽程跟最後進小巨蛋 人就滿了
08/09 14:01, 129F

08/09 14:09, 4年前 , 130F
不好看的比賽 怪觀眾不想進場支持貢獻喔 本質就差了
08/09 14:09, 130F

08/09 14:10, 4年前 , 131F
行銷勒 就算告訴你 這週是富邦主場週 票送你 紀念品
08/09 14:10, 131F

08/09 14:12, 4年前 , 132F
給你 你就會進場支持喔? 現在SBL不用談行銷啦
08/09 14:12, 132F

08/09 14:13, 4年前 , 133F
連轉播都搞不定了 要怎麼行銷啦
08/09 14:13, 133F

08/09 15:11, 4年前 , 134F
轉播也是行銷的一大部份,像之前找了一個不是每個人
08/09 15:11, 134F

08/09 15:11, 4年前 , 135F
家裡都有的頻道,不也是行銷失敗的一環嗎?
08/09 15:11, 135F

08/09 15:17, 4年前 , 136F
那我問那些看球星的一句,那些看HBL,UBA的上班族,
08/09 15:17, 136F

08/09 15:17, 4年前 , 137F
是在看什麼?
08/09 15:17, 137F

08/09 15:24, 4年前 , 138F
他們一直認為 UBA跟HBL很難看,沒有技術,所以一定
08/09 15:24, 138F

08/09 15:24, 4年前 , 139F
是學校動員跟家長到場看,不會有別的人想看啊
08/09 15:24, 139F
hunight 於 大約1小時之前 沒錯,這是從上到下,台灣長久以來的問題,沒把整體產業深化放在第一位,位在最邊緣 體育,當然不可能重視紮根發展,當整個結構問題積弊已久,更不可能期待換掉哪個環節 或是期待一個救世主登高一呼就全面改革,這都是不切實際的想像。 商業模式是另外一個狀況,回到你說的"教育",其實寫這篇文章不是提供解答,而是希望 台灣讀者/球迷知道,想要體育產業發展,現在不是問魚在哪,而是大家都要起身製作釣 竿,但台灣教育總是希望我們看到問題就想到答案,這是教育的最大盲點。 如果回到商業模式,其實以我看過美國日本中國韓國克羅埃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從 大到小都有的職業聯賽和半職業,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做法,也不盡相同,但看過一輪, 幾乎沒有一個可以全部帶回台灣來用的案例,就如同這篇文章想強調的,我們連起跑線都 還沒站上,參考人家已經在跑馬拉松,其實沒什麼意義。給我印象很深的是不是籃球,而 是最早日本足球JFL地區聯賽(J聯盟系統之外)鹿兒島FC的創立之初,他們是由地方公司的 社長一個一個挨家挨戶親自發送周末比賽傳單,比賽當天鹿兒島FC結合園遊會,希望當地 居民攜家帶眷參加,看不懂比賽沒關係,至少來玩,進而凝聚整個社區。屬地主義、主客 場、行銷當然是必要,但如果認清楚聯賽是為商業服務,下一步呢?好好經營球迷吧走 到球迷人群裡面,重視他們,凝聚他們,這才是站上職業發展起跑線的第一步。 ※ 編輯: asdfgh0920 (150.116.197.126 臺灣), 08/09/2019 16:08:46

08/10 01:35, 4年前 , 140F
回答的很到位
08/10 01:35, 140F

08/10 07:22, 4年前 , 141F
很用心的文章!
08/10 07:22, 141F

08/11 16:33, 4年前 , 142F
最根本就是體育課拿來考試
08/11 16:33, 142F
文章代碼(AID): #1TJ0Iu7Y (basketbal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