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SBL門票收入歸屬籃協,是球迷不足主因

看板basketballTW作者 (A醬)時間7年前 (2017/03/29 23:35), 編輯推噓23(26328)
留言57則, 3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SBL門票收入歸屬籃協,是球迷不足主因 level 老徐 | 2017/03/29 | 人氣 404 看完HBL氣勢磅礡冠亞軍賽,包括滿坑滿谷擠得現場水洩不通的觀眾;再看UBA冠亞軍 賽,雖沒有HBL7分水準,也至少5分的熱絡。可也是,最近三天看臺灣最高水準的籃球競 技場SBL(超級籃球聯賽)之冠亞軍賽,嘿,「涼了半截」是異口同聲感覺;緊接著瓶頸、 政府該支持等眾說紛紜的說詞,看得我們「都醉了」。 『門票歸屬中華籃協是謙虛的錯誤』 側面瞭解,籃協當初在協議、分配各項收入上提議,將可能之收入,裡頭電視轉播權 利金、廣告收入、門票收入、政府補助款、贊助款等等,其中的一小部份「門票收入」納 入籃協,其他項則依支出,然後分配均衡的額度給各球隊;這個籃協的「謙虛提議」,其 實才是阻斷球迷購票進場主要因素。 為什麼? 例如,假設你叫裕隆花200萬去經營後援會,然後,吆喝裕隆各子公司員工1,000人購 票來加油,緊接著,這些湊合的球迷假設2,500人購票進場,結果這勞師動眾的利益卻只 歸屬於中華籃協;你假如是裕隆領隊,會這樣花費精神跟金錢,結果自己口袋卻半毛錢都 沒有的事嗎? 不可能嘛;所以說,這籃協謙虛的錯誤,根本就是一箱情願的天才思考! 『薪傳籃球教練班意見』 在臉書的社團「薪傳籃球教練班」裡,我們把相關新聞加以說明並將該新聞貼上,綜 合大家意見是: 郭基宏:沒有明星球員那種吸引力,加上比賽張力不夠;包括制度不健全(中場獎勵越來 越縮水),球隊讓人沒有跟隨感等是觀眾稀少因素。 陳民僑:比賽要有激情才有觀眾。 吳錫琳:球員的拼勁需要再加強;如果球員都只滿足現況,到了國際賽可能會更慘啊!台 灣球團只想看到眼前付出的利益,並且要馬上有回收啊!籃球和棒球都是一樣的短視。 邱建彰:缺少了認同感。 黃資浩:建議以縣市為單位去創建球隊,扎實的建立主客場制度,並且加強球隊和球員跟 在地的連結;多走入地區和基層,每年例行賽再增加場次....等。初期保證是陣痛期,但 是過幾年會有很實質的回饋;好事多磨,球團需要有耐心而且肯投資,會看到成果的。 李炳炳:危機就是轉機,如果籃協能度過危機,而有危機意識,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有 人潮。 趙俠客:沒激情/灌籃/爆力/沒理由去看。 Jay Yang:籃協退出,球團地區化,深耕基層籃球,培養在地球員,成立球迷後援會。 碰碰鴨:沒有主場地,怎麼經營認同感,從中華職棒桃猿跟統一是很好的例子!!! 吳朝聞:台灣籃球山頭太多,整合才是唯一的方法,無私無我才能成大業。 『2016年line問卷調查討論總結』 去年,我們以line隨機抽樣調查:「SBL觀眾稀少原因? 「http://shuwst.pixnet.net/blog/post/414495436」」,摘錄其總結如下: SBL籃球賽真的不夠精彩嗎?從季後賽這幾場球賽來看,未必;尤其,以中華健兒(男 籃)都可以在亞洲的那麼多的國家隊比賽,獲得前四名水準,為什麼大家還會嫌棄SBL球員 的技術水準不足?所以,這裡應該是,對中華健兒在亞洲獲得第四名佳績,此處行銷宣傳 的不足所致;有關單位應該明白球迷觀眾之所需,並進行改善才是。 現場氣氛不足、甚至球迷還沒有習慣把「觀賞球賽當休閒」等都有關係;因此,DJ與 球團、行銷單位等都有責任進一步改善。 為此,我們客觀審議:球員在技術以外的肢體語言所傳遞的「負面效應」,那些抗議 裁判、漫罵裁判等,帶給人們不良的觀感,應該才是SBL觀眾稀少主要因素;所以,SBL球 員們應該有所體認,體認「零容忍」是為了整個SBL的「錢途」。包括各隊領隊、教練與 管理都要瞭解,不要讓球隊裡的「壞胚子」,去破壞整個SBL形象。 對於「門票收入全數歸納於籃協」乙事,怎麼樣兩全其美的改善,促使球團施力,包 括和各縣市政府合作,動員觀眾到球場會是改善辦法之一;包括聯盟裡的相關制度,像似 球員對裁判的抗議、球員漫罵裁判之約束力、教練對裁判的咆哮等約束,都應該是改善觀 眾進球場欣賞球賽關鍵,應該都是籃協與球團、行銷單位等可以再多動腦的地方。 『總結』 一、建立主場地:到目前為止,SBL管理委員會是否願意修改遊戲規則,請各隊尋求「一 地主場」然後好好經營;包括結合當地縣市政府、學校、社區、子企業等,如此才能夠提 升球迷對球隊的認同與歸屬感,因為以現有各縣市政府體育館評估應該可行。 二、門票收入重新劃分:建議比照中華職棒,或NBA 球隊去計算主場門票收入歸屬;6分 主場球隊、2分籃協、2分勝隊等多種方式去尋求共識。 三、各隊需經營明星球員:儘量中國大陸CBA職籃吸引力較大的,把台灣的優秀球員掏空 ;不過,從中華職棒的經營前車之鑑可知,部份球員或在世界棒球場裡屬於二線球員的, 還是有他吸引人的地方,就看球隊怎麼樣經營而已。 四、球隊尤其是球員需教育:各隊需教育球員,打球要有良好態度,觀眾才會進場;球員 是公眾人物,不能在場上做些「不良言行」,這會招惹球迷唾棄。當然,包括領隊的隊職 員等也是需教育的一環,甚至於驅趕職業運動的簽賭等,在在都需要教育。 五、成立職籃:儘速成立職業籃球賽,沒有職業工作的態度,那種籃球賽根本沒辦法吸引 人;其次,籃協應該趁機去好好繼續經營,已經有個樣子的甲級籃球賽,在此也可以要求 ,職籃各隊認養某些隊為「二軍」,這就是魚幫水水幫魚。 六、體育署出面整合:如果可以列出成立職籃的500個好處,只有20個缺點,我們不懂, 政府機構的體育署為什麼還畏首畏尾的躲起來?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39812?page=2 (運動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0.131.1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490801745.A.ABC.html

03/30 00:11, , 1F
好久沒看徐老師的文了~ 仍然是用心看台灣籃球啊!
03/30 00:11, 1F

03/30 00:23, , 2F
台灣X協 都忙著收錢
03/30 00:23, 2F

03/30 00:30, , 3F
高調
03/30 00:30, 3F

03/30 00:30, , 4F
爛裁判也改一改
03/30 00:30, 4F

03/30 00:38, , 5F
裁判素質也麻煩提升好嗎 不敢講喔
03/30 00:38, 5F

03/30 00:44, , 6F
明明國外有很多機制不難複製
03/30 00:44, 6F

03/30 00:45, , 7F
卻總是不做 每年都草草渡過球季
03/30 00:45, 7F

03/30 00:45, , 8F
都用嘴巴喊要票房 誰要鳥你
03/30 00:45, 8F

03/30 00:46, , 9F
03/30 00:46, 9F

03/30 00:46, , 10F
苦的是那些球員
03/30 00:46, 10F

03/30 00:50, , 11F
炒大一點才有人會注意!鄉民上啊!
03/30 00:50, 11F

03/30 00:51, , 12F
據我所知,現在球員競爭力真的很強,大家都想上場,大
03/30 00:51, 12F

03/30 00:51, , 13F
家都放棄休假練球,而後面的人呢?
03/30 00:51, 13F

03/30 00:52, , 14F
重點是球團也要有心經營把餅做大,可惜我達欣...
03/30 00:52, 14F

03/30 01:04, , 15F
球團要自己做行銷,移地比賽交通費、球迷場邊服務
03/30 01:04, 15F

03/30 01:05, , 16F
送海報送禮物,還要號召觀眾坐滿
03/30 01:05, 16F

03/30 01:06, , 17F
但是所有錢都是給籃協,只給你會漏水破洞的場館
03/30 01:06, 17F

03/30 01:07, , 18F
票房不好不檢討自己還推給球隊,真的很悲哀
03/30 01:07, 18F

03/30 01:08, , 19F
沒退出SBL的球隊已經是佛心來著了
03/30 01:08, 19F

03/30 01:09, , 20F
籃協
03/30 01:09, 20F

03/30 01:11, , 21F
自己放棄職業化成立聯盟 門票收入給主辦單位奇怪嗎?
03/30 01:11, 21F

03/30 01:13, , 22F
籃協花補助辦比賽 再把收入洗回協會 有什麼好意外的
03/30 01:13, 22F

03/30 01:13, , 23F
不往職業化發展 就是把舞台留給半官方的協會主導
03/30 01:13, 23F

03/30 01:34, , 24F
21樓因為有球團跟籃協有關係阿吧(?)
03/30 01:34, 24F

03/30 01:55, , 25F
但說真的球團也不想進步,還跑出來放消息不想職業化
03/30 01:55, 25F

03/30 01:55, , 26F
,根本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03/30 01:55, 26F

03/30 02:24, , 27F
03/30 02:24, 27F

03/30 02:38, , 28F
推 老徐
03/30 02:38, 28F

03/30 04:31, , 29F
用心 推
03/30 04:31, 29F

03/30 05:23, , 30F
就是球團要願意投資把餅做大啦 看看中職的米糕就是走這
03/30 05:23, 30F

03/30 05:23, , 31F
套模式 米糕並不是13年WBC熱潮才開始做的 而是11年就開
03/30 05:23, 31F

03/30 05:24, , 32F
使培養屬地 12年學習新的應援方式 13年才水到渠成 中職
03/30 05:24, 32F

03/30 05:24, , 33F
虧的會比職籃更多 但米糕並非大企業都能做到了 沒道理現
03/30 05:24, 33F

03/30 05:25, , 34F
在SBL的五支球隊做不到(扣除公股) 真的做不到就退場讓大
03/30 05:25, 34F

03/30 05:25, , 35F
企業進場接手 這方面政府稍微努力都辦的到 畢竟經營職籃
03/30 05:25, 35F

03/30 05:25, , 36F
虧的錢都是小錢 怕就怕現在某些企業想要把持籃球圈又不
03/30 05:25, 36F

03/30 05:26, , 37F
想要讓SBL更好 甚至變成職籃 只想安逸度日 又不願放權
03/30 05:26, 37F

03/30 05:27, , 38F
說實在六都先各培養一支球隊 我就不信沒客源
03/30 05:27, 38F

03/30 06:54, , 39F
裁判爛成那樣還零容忍 到時候就無法無天ㄌ
03/30 06:54, 39F

03/30 07:09, , 40F
但門票是籃協負責,真的不關球團的事..
03/30 07:09, 40F

03/30 07:59, , 41F
裁判素質不提升 再好的球星也是枉然
03/30 07:59, 41F

03/30 12:18, , 42F
03/30 12:18, 42F

03/30 12:38, , 43F
推啊
03/30 12:38, 43F

03/30 14:53, , 44F
裁判素質爛到家 每節標準不一樣
03/30 14:53, 44F

03/30 15:00, , 45F
很奇怪,為什麼票房不好總是怪行銷,怪沒球星怪東怪西
03/30 15:00, 45F

03/30 15:00, , 46F
,雖然不可否認跟行銷完全無關,但我覺得那是其次,讓5
03/30 15:00, 46F

03/30 15:00, , 47F
81票房不好的直接原因就是裁判跟比賽內容爛到一個極點
03/30 15:00, 47F

03/30 15:00, , 48F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一個很好的裁判體系以及球隊
03/30 15:00, 48F

03/30 15:33, , 49F
還有裁判啊~
03/30 15:33, 49F

03/30 15:36, , 50F
臺灣有不少棒籃都看得吧,其實好好做可以吸引到願意花錢
03/30 15:36, 50F

03/30 15:36, , 51F
看職棒的人,但水準不能差職棒太多,籃球棒球球季錯開,
03/30 15:36, 51F

03/30 15:36, , 52F
應該很好利用欸,也不會互相搶到客源。
03/30 15:36, 52F

03/30 15:58, , 53F
職棒票房也不是給球隊
03/30 15:58, 53F

03/30 19:19, , 54F
職棒票房不是給球隊???
03/30 19:19, 54F

03/30 19:26, , 55F
好文 希望上面的人可以好好想想
03/30 19:26, 55F

03/30 20:12, , 56F
大家想繳錢給球隊 不是籃協
03/30 20:12, 56F

03/31 04:07, , 57F
職棒票房不是給球隊不然是給誰?
03/31 04:07, 57F
文章代碼(AID): #1OszHHgy (basketbal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