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灣的長人

看板basketballTW作者 (我真的還欠缺很多)時間16年前 (2008/02/27 16:53), 編輯推噓36(36019)
留言55則, 3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球場上,球探報告評論球員的Tool(天分),和他們的Skill(能力)。在台灣,球探 報告並不是非常盛行;一方面,是因為球員少,大家的優缺點都非常清楚;二 來,是沒有這個習慣。只是天分和能力的討論,並不限於球探報告而已;筆者 也想就天分和能力,來探究一下台灣的長人。 討論的問題。為何台灣的長人,都是空有很好的Tool,但是缺乏一個合格禁區 球員該有的Skill呢?反倒後衛部分,比較容易看到球員把他們的天份轉換成為 能力。這是為什麼?難道台灣長得高的人就比較懶惰?筆者並不這樣覺得。 這邊先定義一下,何謂學習。在筆者的認知中,學習是一種:「透過反覆練習 讓行為深化成技術的過程。」。眾所皆知,籃球場瞬息萬變,對球員來說,大 部分的依靠的是身體本能反應。如果還在場上思考,往往就錯失了時機。因 此,透過學習,讓行為成為身體本能的技術,對一個球員的養成來說,是非常 重要的。在反複的學習中,球員需要有夠長的休息間隔,才能把學習的效果固 定成記憶。記憶會逐漸衰退,在衰退前就要有下一次的練習,阻止衰退並進一 步深化。而除了透過練習將行為深化成技術外,在場上的使用頻率也決定了技 術的發展性。 一個球員有好的Tool→透過學習轉換為技術→在場上使用強化技術的發展→球 員Skill的提升。 台灣的長人,漏掉了第三步驟。在場上這三個字,是筆者以為台灣長人不容易 將Tool轉換成Skill的原因。 長人有其稀少性,而且放眼世界籃壇,比比皆是。台灣目前檯面上的長人,拿 曾文鼎、田壘、吳岱豪這三人來做例子好了,在台灣不但稀少,而且天分又 好;這三人比一般的台灣球員高,但敏捷性和速度又不會比一般球員差,彈性 和爆發力甚至是高於台灣的平均。這說明什麼?這三人對於技術層面的需求, 會比一般的後衛少很多。直接用身高、體能的天分,就可以打爆幾乎所有的台 灣球員,何必將動作深化成技術? 缺乏足夠的對抗性和競爭程度,是筆者認為台灣長人很難完全展現天份的原 因。頂級的長人,一年會碰到幾次強度夠高的禁區競爭?台灣籃壇有提供足夠 的競爭力,讓這些長人得到進步的機會? 當球員在SBL的戰場上習慣了強度較低的比賽,要他們在高階的競技場合發揮 自己的能力,無異是緣木求魚。技術的累積和成長是漸進式的,寶刀久不用都 會生鏽,何況是技術?長人組會明顯的原因在於,他們在台灣還有身高優勢, 出去打變成身高劣勢;中間的反差,比後衛更加劇大。 同樣的問題為何較少發生在後衛、鋒線上面?筆者認為,這是因為缺乏身高優 勢的球員,必須想盡辦法完全開發自己的天分,才能在台灣最高的籃球殿堂生 存。以李學林為例,僅僅175公分,雖然擁有非常出色的身體條件,但175公分 能跑能跳速度快的人何其多也!如果他沒有練就一身出色的運球功夫,優異的 外線投射能力,他能夠脫穎而出,佔穩裕隆的先發角色?同樣的例子,也適用 於其他後衛的身上。如果沒有完全發揮自己的優勢,很容易被淘汰。 好球員的組成比例宛若金字塔。底層的數量越多,透過反覆的競爭,篩選出來 的球員品質越好。台灣未滿190公分的球員,跟超過200公分的球員比起來,數 量上有很明顯的差異。競爭強度的不同,決定了後衛、中鋒發展自己能力的差 距。 拿NBA來說好了,後衛要拿到頂尖的薪水,一定要拿出頂尖的身手;而長人, 尤其是能跑能跳的禁區球員,往往只需要讓球隊看到發展的願景,就讓球隊願 意掏出支票簿。原因無他,具有活動力長人的稀少性,決定了市場的價值。而 潛力又有多少可以長出成為實力?在NBA賽場上拿高薪而鳥蛋的長人,比鋒衛球 員多出許多。 連世界上最強的聯盟都這樣,台灣如此,實在是不用苛責。長人,超過200公 分,像田壘這麼會跳的人,台灣有幾個?高、速度快、彈性好,他只發揮身體 的50%能力就可以宰制台灣籃壇,又何必一定要發揮100%? 那國際賽呢?為什麼長人不願意苦練,為台灣爭光?筆者認為,國際賽對球員 來說,一點都不重要。國際賽打得好,或許有國光獎章;但是,球團老闆會因 為你國際賽打得好加薪嗎?對球員來說,國際賽只不過是附加的東西,最主要 的戰場還是在台灣的聯賽上面。 說到底,虛幻的國家榮譽大旗,對球員來說重要嗎?沒錯,筆者承認榮譽很重 要。但對一個球員的生涯來說,拿到了再多的榮譽,還不如實在的$$要緊。當 你退休的時候,政府會因為你代表過很多次國家隊而養你嗎? 缺乏足夠競爭強度,讓球員無法透過競賽來提升自己的能力,是一件很可惜的 事情。所以陳信安在台灣過人不需要變速,不需要假動作;所以曾文鼎在台灣 打禁區不需要腳步;所以田壘在台灣可以來去自如,有裡有外。 唯一的例外,只有留美過的吳岱豪。然而,筆者對吳岱豪的未來不太樂觀。雖 然他真的表現很出色,去年的亞洲杯也讓筆者印象深刻;但是在缺乏對抗和實 戰的情況下,他高階的能力能維持多久?會不會因為持續的不使用而鈍化?筆 者以為鈍化的可能性相當大。 筆者以為,這或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或許,引進更多的洋將,甚至是洋教練, 改變訓練的方式,競爭的強度,會讓台灣的長人更能將自己的天份轉換成能 力?不過以台灣封閉的情況來看,比較困難。 只是,筆者仍然衷心期待那天的來臨。期待有一天,田壘等人,等完全將自己 的天分發揮出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05.243.178

02/27 16:59, , 1F
推一個認真文
02/27 16:59, 1F

02/27 17:14, , 2F
很認真的文章 推一下 看了也蠻感慨XD
02/27 17:14, 2F

02/27 17:23, , 3F
大推 也支持 開放一定程度洋將的意見
02/27 17:23, 3F

02/27 17:30, , 4F
推  
02/27 17:30, 4F

02/27 17:34, , 5F
台灣籃壇很封閉,實在是很困難
02/27 17:34, 5F

02/27 18:07, , 6F
贊成引進更高的內線洋將,對於台灣籃球應該功大於過
02/27 18:07, 6F

02/27 18:18, , 7F
大推! 說到核心問題了!
02/27 18:18, 7F

02/27 18:45, , 8F
學長不錯喔
02/27 18:45, 8F

02/27 19:54, , 9F
推~這也是為什麼以前的中華隊(CBA時代)有競爭力的原因
02/27 19:54, 9F

02/27 20:31, , 10F
02/27 20:31, 10F

02/27 21:08, , 11F
推~乾脆限一隊至多2個2公尺的長人,不夠的請洋將吧...
02/27 21:08, 11F

02/27 21:09, , 12F
如果這樣會對台籃的進步有幫助,也沒甚麼不好...
02/27 21:09, 12F

02/27 22:32, , 13F
而且一隊最多兩人 會造成更多的年輕長人被棄養 就算請來
02/27 22:32, 13F

02/27 22:35, , 14F
洋將 雙方都放洋將互守 本土球員沒有直接對上洋將也沒用
02/27 22:35, 14F

02/27 22:58, , 15F
我同意andy76222的看法
02/27 22:58, 15F

02/27 23:00, , 16F
總比就這樣擺著讓他爛來得好...至少會習慣跟長人打球..
02/27 23:00, 16F

02/27 23:01, , 17F
打不進去就去把中距離練準...不然就淘汰...SBL太好混了
02/27 23:01, 17F

02/27 23:14, , 18F
wu,就算洋將互守,但你忽略了同隊的隊友也是要練球啊
02/27 23:14, 18F

02/27 23:15, , 19F
如果在裕隆有個210的黑人陪練,曾文鼎會變成怎樣?
02/27 23:15, 19F

02/27 23:24, , 20F
他去美國回來之後開始很愛投外線 我說某曾
02/27 23:24, 20F

02/27 23:26, , 21F
其實我不讚成的是一隊最多兩位長人的限制 洋將方面當然要
02/27 23:26, 21F

02/27 23:27, , 22F
開放 不過相關配套細節等等 還要請專人再研究
02/27 23:27, 22F

02/28 00:01, , 23F
裕隆加上林煥超,已經有2個200公分的囉!!
02/28 00:01, 23F

02/28 00:01, , 24F
台啤是有吳岱豪和哈孝遠,所以沒辦法補
02/28 00:01, 24F

02/28 00:08, , 25F
該限制的是洋將數 不是長人數....
02/28 00:08, 25F

02/28 00:11, , 26F
那就是最多2洋將,全隊不得2人超過200公分吧...
02/28 00:11, 26F

02/28 00:19, , 27F
吳岱豪在台灣碰一下就被吹犯規,現在都不大敢打了
02/28 00:19, 27F

02/28 00:19, , 28F
本土兩公尺長人 若有實力 不應受此限制 規則這樣定
02/28 00:19, 28F

02/28 00:21, , 29F
整個聯盟 七隊就只允許14名兩公尺長人 這不是好現象
02/28 00:21, 29F

02/28 00:24, , 30F
呵~本土球員不受此限 XD
02/28 00:24, 30F

02/28 01:12, , 31F
推一個
02/28 01:12, 31F

02/28 01:18, , 32F
0%?
02/28 01:18, 32F

02/28 01:18, , 33F
筆誤吧
02/28 01:18, 33F
ya

02/28 01:21, , 34F
好文!認同您!
02/28 01:21, 34F

02/28 01:53, , 35F
為什麼TOOL是天份
02/28 01:53, 35F

02/28 04:56, , 36F
tool是指協調性等身體條件,比較偏天份
02/28 04:56, 36F
※ 編輯: eloveb 來自: 165.228.191.241 (02/28 05:49)

02/28 10:59, , 37F
中肯阿
02/28 10:59, 37F

02/28 12:30, , 38F
推呀!!!
02/28 12:30, 38F

02/28 12:46, , 39F
寫得太好了~難怪台灣的鋒衛群~反而是較有可看性的!
02/28 12:46, 39F

02/28 13:40, , 40F
02/28 13:40, 40F

02/28 14:34, , 41F
裕隆還有吳志偉是3個喔 台啤也有三個:雙吳+哈
02/28 14:34, 41F

02/28 14:40, , 42F
台灣鋒衛群的可看性在哪??基本動作都比不過對岸
02/28 14:40, 42F

02/28 15:38, , 43F
不是聽說對岸的PG只要把球運過半場,任務就完成一大半??
02/28 15:38, 43F

02/28 15:45, , 44F
我們的基本動作應該比對岸細膩多了吧
02/28 15:45, 44F

02/28 18:48, , 45F
基本動作細膩但是打不贏人家還是沒用
02/28 18:48, 45F

02/28 19:18, , 46F
沒辦法 他們平均高度擺出來 中華隊就GG了
02/28 19:18, 46F

02/28 19:42, , 47F
了無新意...看不懂行為深化為技術這句
02/28 19:42, 47F

02/29 10:54, , 48F
中肯!
02/29 10:54, 48F

02/29 11:24, , 49F
不開放洋將,其實有點向鎖國政策一般,適時適度的開放,可以讓
02/29 11:24, 49F

02/29 11:25, , 50F
比賽的精彩度加分,也可以讓球員之間的對抗性有不同的體驗.
02/29 11:25, 50F

02/29 11:26, , 51F
(好比田壘必須拿出超過50%甚至100%投入方能斬獲那高得分籃
02/29 11:26, 51F

02/29 11:27, , 52F
板的數據績效時,比賽的過程精彩度也自然是不在話下了)
02/29 11:27, 52F

02/29 13:16, , 53F
但是田只發揮50%腳就受不了骨折了
02/29 13:16, 53F

02/29 13:17, , 54F
要他發揮到100%...可能有一定難度....
02/29 13:17, 54F

03/01 00:44, , 55F
推認真
03/01 00:44, 55F
文章代碼(AID): #17nIKPC9 (basketball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