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全世界因為妳 認識妳的國家

看板b-baseball作者 (最初的夢想)時間15年前 (2009/07/09 22:5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問 張舜芬:剛剛紀姐提到了PAT,Pain Ache and Torture,那也說明了 其實No pain, no gain,不過現在小孩子,在剛剛這位教練提到,很多 小孩是不能吃苦的。但我們回想紀姐當年才十九歲,就獨自前往美國接受訓練, 當時您自己的形容是「行李很少,勇氣很夠」,可不可以請您說一下您當時的 心境與雄心壯志? (主持人:張舜芬,東森財經新聞主播) 訪談記錄 答: 紀政:其實我覺得我要感謝,我在1960年,十六歲那年,有機會參加我人生的 第一個奧運會,其實對於我一個來自鄉下的小女孩,到了奧運,一個運動的聖殿, 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選手,尤其是女性的運動選手,竟然可以跑得那麼快, 我覺得真的很不可思議。那真的開了我的眼界,也燃起了我的一些理想跟心願, 那就是我要當一個很好的運動選手。 當然那中間有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就是有「台灣田徑之父」之稱,也是當時 田徑協會的理事長關頌聲先生。關頌聲先生不只是我個人,也是我們鐵人楊傳廣先生 的恩人。到目前為止,台灣的奧運田徑史上,只有兩塊獎牌,一塊是楊傳廣楊大哥 在1960年羅馬奧運會男子十項全能的銀牌,然後是我個人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得的 銅牌。 我們的伯樂,都是關頌聲先生,他真的非常非常不簡單,在我高中那一年, 也就是1960年的時候,我到台北上私立的學校,叫勵行中學,現在已經不存在了。 在那時候,考不上公立學校的,才可能跑去讀私立學校,那時社會對私立的看法是, 讀私立學校的人不是成為太保就是太妹,品德都不是很好,功課不好,行為上也可能 比較叛逆。 我既然從我的家鄉新竹到台北來讀書,不是我功課不好,考不上公立學校,我反而 初中是前三名畢業的,可以被保送新竹女中或新竹師範學校,我的家人希望我去讀 師範學校,因為讀了三年畢業後,就可以去當老師,可以幫忙家計。可是我偏偏 跑到台北來讀私立學校。 在讀書的時候,大概在讀高一時,也是全高一的第一名,我就很高興地去見 關頌聲先生,我那時讀書費與生活費,其實都是關頌聲先生他支援我的,所以我覺得 對於我的支援我的恩人,講誇張一點是我的貴人,我很高興地去說,我不僅運動 成績不錯,其實學業成績也相當地不錯。 我想說他應該會很高興,結果你知道他怎麼說嗎?他說,紀政,你全校第一名, 只有你高中的老師和同學知道這件事情,但是你要好好地在運動方面下功夫, 有朝一日,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你,也因為你的關係,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來自台灣,來自中華民國。我覺得這句話對於我的影響 非常非常大。 話又說回來,後來我選上了奧運的代表,參加羅馬的奧運會,這一次沒有 關頌聲先生,我也不可能去參加,我也不可能達標。是因為決選的時候, 關頌聲先生他要求自己做發令委員,他是台灣很有名的發令員,但他是理事長, 其實根本不需要去做發令員,但他自己要求了。 在比賽之前他跟我講:「你先跑,我再發令。」這是在老一輩體育界長輩們 都知道的事,而年輕的一輩、社會大眾不知道的故事。所以你要了解, 那時候的長輩,他為了惜才,為了讓我有機會去參加羅馬的奧運會,他竟然會 幫忙我一起作弊!這樣的事情,在現在根本不可能發生,所以我對他終生感激。 沒有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根本不會打開我的視野,也不會激起我心中 很強烈的欲望。沒有他的那幾句話──成績好只是學校同學跟老師知道, 但當你在運動表現上,是世界上最好的時候,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連帶地, 全世界也因為你的關係,認識你的國家。 這個理想很大,所以當我十九歲要離開的時候,我很清楚我的責任是什麼, 我就是要步上鐵人楊大哥的後塵,在奧運會獲得獎牌,那是我的責任。 為國爭取榮譽,是我的責任,所以我心中很篤定,我是帶著信心離開的, 我的信心來自於另外一個貴人,就是美國教練瑞爾先生。 因為他在1962年到台灣,擔任我們亞運代表團的教練,也因為他強力地建議, 才讓我們政府有關的單位跟人士,讓我在1963年出國。一般來說,一個好的教練, 他有經驗的眼光,可以了解到底這個選手是真正的有天份還是沒有。當時他很篤定地, 寫了很多封信到台灣,他說紀政有天份,但如果要發展能力的話,台灣沒有這個 環境,她必須要到國外去接受訓練。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會在1963年二月,快要滿十九歲時,拿著很少的行李, 其實只有一個行李包,然後滿懷著對自己的期許,也是帶著國人的,到美國去 接受訓練並讀書。我焦躁時是我在行前的準備時,因為你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可說是寄人籬下,語言就很重要。因為無論是上課也好,接受訓練也好,語言溝通 如果無法順暢的話,就會失去很多。 在那之前,我想盡各種不同的辦法,包括唱英文歌、聽英文唱片,因為我是新竹人, 到城隍廟吃小吃的時候看到外國人,我會主動去跟她聊天。甚至於為了把英文學好, 我想起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上了一年的天主教堂,我又跑到那個教堂去, 找那些修女請教他們。 我為了到那邊,在學習功課方面不落人後,為了在那邊的訓練溝通可以好一點, 我很努力地把握每一個時刻,在英文這方面強化自己,讓我不會到那邊之後, 因為語言的溝通不良而可能會太想家,甚至發生中途放棄的問題。 這個行前準備其實沒有人告訴我,是我自己好強的個性,告訴我自己, 我到那邊,我訓練不能輸人,功課方面,我不能因為我是外國的學生, 英文不是我的母語,我就必須得C、B的成績。這是我不願意因為自己不努力 或準備不夠,而必須遭遇的問題,我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在我身上發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5.118
文章代碼(AID): #1ALWJiJa (b-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