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請問教練,練體育能幹麻?

看板b-baseball作者 (最初的夢想)時間15年前 (2009/07/09 22: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問 張舜芬:延續剛剛議題,這邊有一位高中的體育老師,同時也是學校代表隊 的教練,他提出一個問題是,要怎麼樣才能帶給台灣選手希望呢?他會這麼問 其實是因為他覺得,國內的運動環境真的不是很理想,運動選手的地位也不是很高, 有時候他滿心好意教學生練體育,學生竟然反問他說:「老師未來我練體育能幹麻?」 那真的很尷尬。不知道您對於這種情況會怎麼處理,是否能給這位老師一點建議? (主持人:張舜芬,東森財經新聞主播) 訪談記錄 答: 紀政:其實運動的環境,如果綜觀我們每一屆奧運會得金牌數的話,很多國家 比我們台灣的運動環境差得太多了,我們台灣以運動選手的訓練環境來講, 算是不錯,還有我們的獎勵,老實講是前幾名的,像得到奧運金、銀、銅牌所得的 獎勵金,其實是不少的。 所以在運動競技的水平上,運動設施固然重要,但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 是什麼?是一個運動選手和他的教練,有多少求勝的慾望,那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很多人也講,我當了運動選手,將來能夠把它當成飯吃嗎? 實際上,即使在美國這個社會,它的職業運動那麼發達,也是只有少數頂尖的選手, 能夠把它當成職業從事。那更何況台灣,台灣職業運動的制度,其實是相當脆弱的, 不是很發達。所以如果一個選手,他最終的目的是要做職業選手的話,那台灣沒有 這個環境。 我也常常跟年輕的選手說,如果你從事運動的訓練、當運動選手是為了將運動 將成一碗飯來吃的話,我說這個希望非常的渺茫,因為畢竟是僧多粥少。可是, 運動可以幫助你有飯吃,你會覺得很奇怪嗎?因為運動選手的訓練是很辛苦的。 那它的辛苦度是什麼呢? 我引用美國一個很有名的職業運動教練的話,他說,訓練是什麼?訓練是PAT, P是Pain痛,A是Ache也是痛,T是Torture折磨,痛加痛加折磨等於訓練, 所以訓練是很苦的,比賽壓力是很大的。看看2008年北京運會的劉翔, 他的壓力有多大。 所以當一個運動選手他能夠承受訓練的苦、比賽的壓力,老實說人生的運動場上、 人生的過程中,有什麼困難或挫折他不能突破的?所以從事運動的,它可以讓 你有飯吃,因為你跌倒了,會很快再爬起來。因此,你不能把它當飯吃,但它可以 幫助你有飯吃。 我覺得這是運動選手參加運動訓練、激烈比賽之後,他應該有的,人生對當運動選手 的一個哲學。只要你有這樣的一個哲理,你不僅會看很開,不僅不會怨你曾經當過 選手,反而會很感謝,像我就很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5.118
文章代碼(AID): #1ALW6TsI (b-base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