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城市邊界-邊界移動兩百年配樂專輯

看板againstDams作者 (zumma)時間10年前 (2014/07/27 21:4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有預購的朋友大約在三月下旬就拿到這張片子了。 不過,通路是......7/25才上..... (老實說隔這麼久才上我也很......吃驚.......) http://www.g-music.com.tw/ECProduct.aspx?ProductID=4716483035243 玫瑰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4119702345065 誠品 http://www.5music.com.tw/CDList-C.asp?cdno=435445679125 五大 大大樹的FB公告: [公告] 各位樹友,《城市邊界》正式上架囉! 現在,可以在各大唱片行風潮經銷點找到我們囉,iTunes也搜得到! 翻開專輯,每一首歌都有一個故事,有四種語言的歌名,印度孟加拉中英文。音樂製作人 鍾適芳親筆書寫,樂人David Chen翻譯英文,封面的手繪圖是印尼藝術家Deden Bulqini 所畫,老夥伴岑岑操刀專輯設計。 19首加爾各答的聲音地景,歌與樂,與我們一起穿越城市邊界... 風潮直營店 http://store.windmusic.com.tw/zh/store 風潮經銷 http://store.windmusic.com.tw/zh/taiwan-reseller -- 《城市邊界》── 邊界移動兩百年的音樂旅行 City Borders:Music inspired by the documentary film From Border to Border ◎入圍2014台北電影獎紀錄片◎ 「因為紀錄片《邊界移動兩百年》的計劃,我們來到印度加爾各答,在多元的文化及語言 、歷史與現在之間游動,穿越城市族群的邊界,紀錄印度華人的來與去。這些聲音場景、 歌、樂,來自紀錄片,也獻給我們在加爾各答的時光。」—大大樹音樂圖像 《城市邊界CityBorders》是孕育自一部關於印度華人遷徙與生命史的紀錄片──《邊界 移動兩百年》的音樂作品。大大樹音樂圖像負責人鍾適芳,除了身兼紀錄片的導演與製作 人,更催生出與影像相互對話的音樂風景。從「音樂」跨界到「圖像」,鍾適芳帶領來自 世界各地的工作團隊、藝術家完成了大大樹首部影像作品以及原聲帶。 故事的最初,始於遷徙。在大時代的動盪下,一群華人逃離家鄉,循著漫長而曲折的路徑 ,來到英殖民時期的「黃金地」──加爾各答。然而時代的動亂與政權更迭,印度社會的 種姓階級、中印邊界紛爭、城市發展與遷廠事件等,這些印度華人只能一次次地被迫離開 再離開,成為在城市邊緣消失的聲音,對他們來說,家是未知的終站,他們仍在路上 ......。 紀錄片《邊界移動兩百年》以大時代為軸,開展印度華人兩百年間「來」與「去」的歷史 脈絡與生活情景,呈現當代多元的身份認同和生存處境,以珍貴的口述史與歷史影像,留 下舊日華人聚落的最後一抹殘暉。 而原聲帶《城市邊界CityBorders》則由大大樹音樂家好友鍾玉鳳、WolfgangObrecht、大 竹研,同樣跨越語言與國界,共同參與了專輯的音樂概念與創作。來自德國的手風琴樂人 WolfgangObrecht,另一較為人熟知的身份是生祥樂隊的「野戰錄音師」,以充滿張力的 手風琴反覆層疊出大時代的變動,層次豐富而變幻莫測的聲響,穿越音樂與文化的多重邊 界,為遷徙的歷史拓展更自由開放的對話空間;琵琶俠女鍾玉鳳(台灣)重新演繹1940年 時代歌曲〈天上人間〉和泰戈爾譜寫的印度國歌〈人民的意志〉,在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 的影像中緩緩揚起,意味悠遠且深長,並創作紀錄片的主題曲〈邊界到邊界〉;另一成員 ,日本吉他手大竹研,以獨特的電吉他語言敘述流離,並將印度國歌重新詮釋,充滿寓意 的琴聲殘響在隆隆的戰爭砲火中響著,與琵琶互相對照;疊上藍調吉他手DavidChen的「 夜之城」,穿越時空到1930年代的胡格利河碼頭,聽見流浪者的悲愁與渴望;友情獻聲的 萬芳、雲力思,悲哀而柔美的歌聲,在華人世代築起的高牆與深鎖之間迴盪,也在工廠廢 水的流動間四溢,在婚禮祝福中無限盤旋,為影像增添更多詩意與想像的空間.《城市邊 界》除了多位樂人的原創音樂,也將加爾各答城市特有的「聲音地景」貫穿全片,街道流 動的豐富聲響/噪音,多元的聲音場景的熔爐,多重語言的揉雜交錯,聲音地景與音樂時 而交織,時而融匯成一。專輯中的許多音樂與聲音地景,隨著影片放映與巡迴途中,實驗 對話,有機誕生。《城市邊界 CityBorders》不僅是一張電影原聲專輯,也是獨立於影像 之外的「聲音故事」。 音樂專輯概念——鍾適芳、Wolfgang Obrecht、鍾玉鳳 【關於樂人】 Wolfgang Obrecht|德國 手風琴 手風琴樂人、錄音師,本片原創音樂的靈魂人物。平時在德國慕尼黑的聲音工作室 Tonstudio -Richart從事錄音工作,也跟著許多歐洲知名樂團巡迴,並與世界各地的音樂 家展開在地錄音計劃。他常年合作錄音的音樂家,台灣的新民謠樂人林生祥,稱他為優秀 的「野戰錄音師」。他擅長在地收集聲響,並與音樂本質自然融合,創造具生命力的音樂 場景。這次他擔任紀錄片的錄音師,同時打造配樂與編曲,最令人驚豔的是他創作/演奏 的手風琴樂聲,靈活地貫穿其中,層次豐富而變幻莫測的聲響,穿越了音樂與文化的多重 邊界,為遷徙的故事層疊更多張力與情感,也拓展了更自由、開放的音樂對話空間。 鍾玉鳳Chung Yufeng|台灣 琵琶 琵琶音樂家、作曲家,出身傳統音樂底蘊,能編能寫,悠游於傳統與現代之間,多次踏上國際舞台展開跨界計劃,以豐富的創作與優 秀的演繹能力受到注目。2008年《音樂越界》計劃,與十位來自不同地域的音樂家一起生 活、共同創作、演出與錄音,並在德國各大城市與音樂節巡演。2009年德國最大的民謠音 樂節《魯多許塔音樂節TFF, Rudolstadt》焦點跨界單元“Magic Lute”,她以琵琶音樂 家身份參與,成為代表亞洲的唯一一位女性音樂家。隨後多地巡演與合作計劃,從瑞典、 德國、埃及、西爪哇到印度......文化邊界上生氣蓬勃的音樂場景,是她豐沛靈感的泉源 。紀錄片尚未成形之際,透過零碎的敘述與影像片段,玉鳳抓住了「遷徙」的意象,創作 了多首深刻動聽的樂曲,當音樂家們一起上路巡迴,這些歌曲也誕生了更有機的面貌。 大竹研Ken Ohtake|日本 電吉他 日本優秀的吉他演奏家,悠游在音樂線條與節奏中,尋找沒有被彈出的聲音,堆疊和諧、 衝突、高潮或安靜。他與沖繩民謠大師平安隆(TakashiHirayasu)搭檔,重新編演沖繩民 謠,被其譽為「最沈穩內斂的夥伴」。大竹研與平安隆在2003年受邀參與台灣流浪之歌音 樂節,初識了台灣新民謠樂人林生祥,一拍即合的默契,使他們成為最堅韌的音樂夥伴, 從「種樹」、「野生」、「大地書房」到2013年的「我庄」,每張專輯作為先鋒,重新打 破、開創了台灣音樂與土地的思想對話,其中大竹研的吉他語言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而他自己的音樂風格,則難以定位,他的個人專輯「似曾至此」,以吉他創作,卻不是「 吉他音樂」,純粹而充滿影像感的聲響,仿若一幕幕的電影場景,自由靈活的即興能力, 讓人難忘。 其他參與樂人|David Chen、萬芳、雲力思 ============================================================================= 曲目: 編號 曲名 試聽 歌詞 1. Kalkota加爾各答 2. From Border to Border 邊界到邊界 3. Cheena Para 中國街 4. Light 光 5. Azan 拜贊 6. Wedding 婚禮 7. Where I Came From 家鄉 8. From Border to Border : The Independence Era 邊界到邊界:獨立時代 9. Paradise and Earth天上人間 10. Train to Unknown 開往未知的火車 11. A Dance for Neem Trees 為苦楝樹而舞 12. Journey 旅程 13. O Nodi Re 河流 14. Parade 遊行 15. Jana Gana Mana (Thou Art the Ruler of the Minds of All People )人民的意志 16. City of Night 夜之城 17. From Border to Border 1949 邊界到邊界:1949 18. Borderless無國界 19. Last Stop 終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92.10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gainstDams/M.1406468633.A.80B.html

07/29 00:51, , 1F
酷~謝謝分享!
07/29 00:51, 1F
文章代碼(AID): #1JrG8PWB (against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