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大地書房:山歌/文學/鍾理和】美濃場座談 (永豐部分)by洪馨蘭

看板againstDams作者 (因為風的緣故)時間13年前 (2010/12/11 21: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永豐是我在美濃愛鄉協進會專職工作期間(1997-1999)的「長官」。近些年他多在外地 ,我甚少有機會遇到他。此次因為生祥的新專輯「大地書房:山歌 文學 鍾理和」即將發表, 接續在10/23於國立臺灣文學館的首場演出後,24日隨即回到理和先生文學的創作母土:尖山 故居(笠山農場)。這張專輯由多位客籍詩人作家進行填詞創作,而永豐是其中重要作詞者, 所以我即得以在10/24下午的尖山腳下,笑著跟我的老長官揮手寒暄數句。      在美濃場次演出後的座談,我坐在圓凳鐵椅上聽著永豐以客語發言。過去工作夥伴們 在福安街夥房辦公室內外一起工作生活的場景,似乎就這樣子從記憶的深海浮上淺灘。於 我而言,參與社會運動這件事在我生命中到底撞擊出什麼樣的命運,還需要更多時間的沈 澱;但是,永豐總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告訴後繼者:當我們把自己客體化後,我們才能比較 理性地看到時代的浪潮,看到慢慢甦顯的價值,而後得以用不同的方式跟過去的生命對話 。      我把永豐在10/24座談發言整理起來,just for empowering myself。       ----------------------------------------------------------------------------------      [永豐]      我從1999年離開高雄後在兩個地方工作,分別是台南縣與嘉義縣。目前住在嘉義市。 我現在回過來來看「鍾理和」,覺得美濃有理和先生實在是很幸福的事情。在台南新化有 楊逵,在嘉義梅山有張文煥,但是在台灣那麼多有前輩作家的地方,很少地方像美濃一樣 ,跟一個作家的關係不僅是紀念性(但年輕人不見得瞭解的東西),理和先生逝世之後的 三、四十年,鍾理和用各種形式一直在跟我們對話,他的精神用各種形式跟我們在一起。 所以我覺得在美濃真的是非常、非常幸福的。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從小以來理和先生跟我對話的過程。其實我雖然很早 就接觸文學,但是就像鐵鈞先生說的,我們這一輩的人,看的小說其實都是翻譯的小說。 再加上教育裡並沒有教我們「鍾理和」,所以我們並不知道美濃有鍾理和這個人物——縱 使我住的地方離這裡(紀念館)其實才八、九公里。    第一次跟理和先生接觸,我想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就是在我國中二年生那個時候,我 爸爸帶我去美濃鎮上的美都戲院,看李行導演的電影《原鄉人》。那一次給我的影響非常 、非常深。怎麼說呢?就是那個時期看的電影,一個就是瓊瑤的電影,一個就是香港劭氏 公司打打殺殺的那種電影,但是你從來沒有看過螢幕裡是農民、而且還是美濃的農民,跑 出來演戲的!一輩子沒看過這種東西。說實話,那一次看電影,理和先生跑到北京的那段 事情,其實我沒有多大的興趣,但是,好幾個畫面,像是在菸樓前面,好幾個男人、婦女 肩挑扁擔走出來的畫面,我跟我父親的眼淚就一直流一直流,我不知道我父親會流淚,我 也不知道我會流淚,就是從來沒有在這麼大的戲院裡面,會有像我父親、母親一樣形象的 農民,在螢幕中這樣跑出來,所以這是非常有撞擊力的一個經驗。    這件事情,對於我後來在運動上面有很深的兩個影響........................    全文請閱: http://www.wretch.cc/blog/lanerbox/21022421#trackback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7.68.185
文章代碼(AID): #1D0t_Iw- (against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