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要聽懂林生祥的抗議

看板againstDams作者 (pcplayer)時間17年前 (2007/06/17 18:35),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要聽懂林生祥的抗議 【聯合晚報╱社論】 2007.06.17 03:04 pm 金曲獎頒獎典禮,充分見證了台灣流行音樂的活力,國語歌后歌王,台語歌后歌王,無論 蔡依林、李玖哲或謝金燕、施文彬,若非歌壇唱將,便屬當紅偶像,獲獎當之無愧。 在華人音樂的範圍內,台灣流行音樂與歌手當紅程度,都堪稱一流,金曲獎作為年度指標 ,其意義與影響力,都該從這角度去定位。換言之,金曲獎應該要有一種順應流行市場, 並在流行當中引導趨勢的視野。回顧歷屆金曲獎,不難發現,金曲獎是逐漸從「曲高和寡 」邁往「與市場趨同」的方向走,只是走得仍稍嫌猶豫罷了。 今年倒是有件「插曲」,我們認為值得重視。那就是最佳客語歌手與最佳客語專輯兩獎的 得主林生祥,上台後「拒領」獎座,但公開把獎金捐贈給包括「白米炸彈客」楊儒門與美 濃種樹團隊等公益社團,理由是「獎項應以音樂語言,而非族群語言為分類。」 我們瞭解這觀點有難度,但依然願支持林生祥。畢竟流行音樂是最能跨越族群、文化、國 界的藝術,台灣年輕人聽饒舌歌沒障礙,西方媒體報導台灣歌手張惠妹、香港歌手張學友 紅遍華人世界,也是充分領會他們的演唱實力與歌曲魅力。因此金曲獎確實該以「音樂語 言」,亦即以音樂的類型為獎項分類,而非這麼赤裸裸而無創意的「族群語言」為界線。 金曲獎以國語、台語、客語、原住民為分類,有其歷史原因,因為早期就是國語為主,方 言演唱為輔,後來再發展為各類語系;這過程中,當然有台灣社會環境背景的轉變,甚至 ,不容諱言,很重要的,亦夾雜了「政治正確」的考量。 這對音樂工作者,以及對音樂重視的專業來說,是不公平的。聽起來很弔詭,不是嗎?都 給你一個獲獎、肯定的機會了,為何還說不公平呢?任何領域「重視專業」的人,其實一 聽林生祥的話,就懂他堅持什麼。因為刻意區分族群語系的標準,看似保護尊重,最後反 而導致弱勢語系音樂的邊緣化危機。音樂就是音樂,喜歡音樂的人,不一定非懂那語言不 可,他們一旦愛上那音樂,自然就懂什麼是好音樂。林生祥的抗議,說不定是金曲獎朝更 專業思考的新出路吧。 【2007/06/1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轉貼自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3891726.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73.30

06/17 23:02, , 1F
這篇社論寫的算不錯了~,"真的要聽懂的抗議"
06/17 23:02, 1F

06/17 23:04, , 2F
我記得前幾年還只有"最佳方言"這種分類時
06/17 23:04, 2F

06/17 23:04, , 3F
蔡振南他就很不屑
06/17 23:04, 3F
文章代碼(AID): #16TGv_Ff (against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