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對生祥音樂與其他的雜感

看板againstDams作者 (silenus00)時間17年前 (2007/03/18 13:3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最近看見台灣電影導演們上映前到各大學、電視、電台上節目、製造新聞 的辛苦,想著我們這時代的創作者所面臨的無法被看見的無奈。「被看見」 的資訊幾曾何時已經變成資本主義消費市場運作的昂貴代價,創作的內容 隨著製作過程所花費的物質與人力成本的急速攀升,也不再是三五好友自 掏腰包就可以解決的。於是消費市場裡誰是購買主力,往往決定了創作者 能否順利找到資金來源出版的重要因素。迎合大眾口味或者引起爭議、製 造新聞的創作,在平面與電子媒體上的曝光率增加,銷售量暴增。但這和 作品內容好壞有時關係並不太大。 創作者被迫同時變成叫賣者的趨勢,讓「促銷」花招本身變成另一套目前 消費社會不可或缺的技術。有時這種「行銷術」裡頭對於人性本能欲望的 勾引,反而不見得是創作者的意願。例如像「慢活」「簡單生活」之類的 理念要透過動用大明星演唱會、美食、慢活相關商品消費來宣傳。其實, 我們活在價值分裂與矛盾的消費社會裡,越來越習慣這種經由廣告促銷策 略所獲得的消息,日常使用的商品如此,精神文化的作品亦如此。 但是,問題是有不少一流的創作者對這種消費促銷的手段「不能」也 「不為」,他們喜歡以最艱辛費力、卻最真誠的「以身相許」的方式,誠 實地把自己的優點缺點都暴露在你面前,讓你決定要不要。像是那些深藏 不露、身懷絕技的路邊點心攤高人,他們的擔仔麵、餛飩、肉圓、滷味好 吃到不行。但是,只有靠口碑流傳,在時間的累積中,成為XX地區第一 味。台灣應該有不少這樣的大師。 聽生祥的音樂,常常會讓我忍不住去想,愛好者是怎樣的人呢?每次在演 唱會聚一起時,內心火熱,卻都裝得客氣靦靦到幾乎冷漠狀。從「過庄尋 聊」到現在的「種樹」,超過十年了,在主流媒體文化之外的遊唱詩人, 自由也孤獨。看到網友對生祥演出的精準刻畫,太讚啦!真像電影畫面 的蒙太奇,多少往事交融在眼神互映、歌聲唱和之中。 感謝網友提供的台客先鋒黃克林「倒退嚕」,這種對照讓我又多想了一下 生祥音樂所表達的意境,以及生祥講唱時的現場感。其實,我過去以為生 祥會像吳樂天或陳達之類的講古先生,邊唱邊講,那種感覺挺爽的,在交 工時代和臨暗演唱會,有類似的感覺。至於聽生祥一個人說唱時,就不同 了。內容會從說別人故事的角度,轉向講自己的心路歷程。這種轉折裡的 快樂與痛苦,往往因為如此近距離的凝視傾聽,既是交心的精神近距離, 也是演唱現場面對面的肉身近距離,以致於有種肉搏戰的刺激。說書者和 故事中人已經難分彼此,甚至聽者也變成故事中人,那種內在世界的探尋, 歷經時間加味的酸甜苦辣,常常讓些習慣聽別人故事、逃避自我的人,如坐 針氈;卻也讓引起共鳴者,激盪久久,不能自已。 雖然在生祥的創作中「返鄉」、「鄉愁」是一個一以貫之的主題,有趣的是 ,這樣的主題對於很多離鄉背井、甚至浪跡天涯的都會人,反而變成另一 種矛盾的自由抒情,另一種掙脫那些脫離現實、令人窒息的戀曲的管道。 生祥的歌讓我得以漫遊在兒時聽「燒肉粽」、「安童哥買菜」、「水車姑娘」 等等的印象,那種從周遭人事物的寫實中所噴射出來的喜怒哀樂;也讓遠 離農業與早期工業社會、卻比前人更經常與機器為伍的我們,在歌詠中找 到喜怒哀樂的出入口。 不少人對經常哼唱的歌,竟然都是二十歲以前學的感到無奈,很多人渴望 隨年紀增長,所喜歡的創作者能和我們一起邁向生命的不同階段。這種期 待需要主動地成為歌手後援會吧,以另一種有別於等專輯出版、參加應景 動之類的娛樂產業行銷方式、主動投入。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為我們所喜 歡的創作者,提供某些精神上與物質上的支援吧。生活嚴苛的考驗,不只 是對我們,更是摧毀創作者的致命傷。 「差異」在這個號稱多元的社會裡,嘴吧口號式地講講,挺容易的,但實 踐起來其實相當艱辛。多元是相對的概念,相較於一九九零年代,現在表 面上似乎有更多音樂、電影、文學創作的形式與題材,但是這些創作題材與 形式,和十多年前甚至剛解嚴的八零年代後期比起來,果真更多元、更充 滿旺盛的生命活力嗎?我不並這樣認為。族群、階級、城鄉、性別、世代 …等等「差異」的價值種類,並沒有在2007年的現在獲得更多元的發聲 管道,反而更明顯看見強勢者、消費力強的群體排擠消費力弱的群體,價 值的競爭繼續以不公平的壟斷形式弱肉強食。媒體繼續被政客與財閥牢牢 控制,邊緣的聲音依然像過去,空谷跫音、篳路藍縷。差異的背後包含和 強大的「統合」主流抗衡鬥爭的現實考驗,對邊緣與弱勢的關懷,只有繼 續以邊緣的自覺意識互相取暖、自行DIY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02.38

03/19 00:55, , 1F
閱此文,今夜可能難以入眠~~思緒太多~~一言難盡
03/19 00:55, 1F
文章代碼(AID): #15_CwlEN (againstDa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