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ogy Engineering Methods

看板ZooStudy作者 (邁向 3DStudioMax!)時間21年前 (2002/12/10 11: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隨著各界不斷致力於生態工法的研究、應用,以及推廣, 生態工法亦不斷被賦予不同的內涵。 學界、實務界透過思索、創造的過程,豐富了生態工法, 也日漸勾勒出生態工法的風貌。 就拿生態工法的定義來說, 最初最〝主流〞的定義是: 「the design of human society with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both(Mitsch and Jorgensn,1989)」, 進而到了1993年五月一場由美國NAS(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所主辦的生態工法研討會中,對生態工法的定義變成了: 「the design of sustainable ecosystems that integrate human society with its natural environment for the benefit of both」(Mitsch,1996)。 而會有這樣的轉變,是因為人類對於自然生態的倫理,有了新的體認, 進而表現在最根本的定義之中。 人類社會從最初所信奉的 「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持續了數千年。18世紀以降, 預見生態浩劫的科學家結論出,唯有改變人類對自然的態度, 才有可能解除日益籠罩世界的生態危機, 「生命中心倫理」(biocentric ethics)的觀念因此 成了一股與傳統價值觀念相抗衡的主力。 儘管如此,在複雜科學(complexity)的機制作用下, 人類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在當時已經銳不可檔。 -- 搖一柄桂槳,邀你溫情河裡泛舟 你可願意? 河是深了點,但那是思念溪彙成的河流 真愛沉不了 何況還有我深情的雙眸相擁你左右 你還在忐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40.2
文章代碼(AID): #zzM5UzY (Zoo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