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遊記] 蔦松村瘋彩繪!磅礡又時尚的番薯造鎮

看板Yunlin作者 (640)時間10年前 (2013/09/27 14:4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Tai-travel 看板 #1IHIXqFh ] 作者: k640640 (640) 看板: Tai-travel 標題: [遊記] 蔦松村瘋彩繪!磅礡又時尚的番薯造鎮 時間: Fri Sep 27 14:40:48 2013 圖文完整版:http://k640640.pixnet.net/blog/post/52689548 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love640 ---------------------------------------------------------- 旅遊日期:2013年9月17日 地點:雲林縣水林鄉蔦松村 ---------------------------------------------------------- 如果不是「優雅農夫」活靈活現的社區藝術改造,我不會和水林鄉蔦松農村相識,我循著 社造的景點巡禮,我內心深深地被撼動著,社區因為藝術重造而找回了歷史記憶和往日榮 光。 特別感謝「優雅農夫」的鼎堯和水林鄉公所李主秘協助,讓我能夠好好的探索水林。 蔦松村位於雲林縣水林鄉,是一個純樸的農村,在歷史上是雲林縣沿海發展甚早的地區。 水林鄉蔦松社區獲選「雲林縣農業博覽會亮點社區」,因而委請「優雅農夫藝術工廠」進 行社區藝術營造,藝術家以尋找共同記憶進行進行再詮釋,讓居民重新找回幸福的生活質 感與優質環境! 社造景點之一、蔗埕公園 NO.1 放送頭-蔦松先生 這一座屹立在公園內的巨大鐵件,是村長發布大小事的放送頭(廣播裝置),名字叫做「蔦 松先生」。 藝術家打造了全新的裝置藝術在鋼硬的鐵軌旁,添增趣味性達到了環境的平衡。 NO.2 五分車鐵道 水林鄉位於北港旁,以前是甘蔗種植的重要地區,蔦松地區的五分車鐵道分佈,代表以前 非常繁榮,本次蔦松聚落空間改造行動,最美麗也最珍貴的藝術創作,其實是讓這條被土 堆掩埋的五分車鐵道重建天日。 水林五分車鐵道蔦松段的蔗埕,原本是廢土雜草和垃圾山,靠著幾位阿嬤以人工挖掘的方 式,撥開廢土和雜草,慢慢地把鐵道找出來,也順便把過往的回憶找回來。 蔦松居民看著鐵道慢慢露出來,充滿了感動和成就感,開始說著以前的故事,例如:小時 候偷拿準備上五分車的甘蔗,被大人追著打(而且追很遠)。 除了把蔗埕鐵路挖掘出來之外,更浩大工程就是要把鐵路架高,讓鐵道升起來,重現舊有 的五分車鐵道。 這一條鐵路是蔦松聚落用心對待故鄉的象徵,我走在窄軌的五分車鐵道上,浮現著蔦松居 民兒時玩耍的光景。雖然時間奔流不息,總是徒留滄海桑田的興嘆,但只要用心,絕對能 夠重建舊時光裡的一草一木,延續文史風情傳承給下一代。 NO.3 五分車候車亭 蔦松阿伯說以前蔗埕,車站的月台上可以坐著等車,五分車除了載運甘蔗,還提供載客車 廂可往返北港,因此藝術家特別打造了一座磚雕候車亭,也期待五分車有一天能真的開回 來。 社造景點之二、蔦松國小 NO.1 番薯葉仔候車亭 這一座「蕃薯葉仔候車亭」位於蔦松國小前,前身為「K字候車亭」,以水林鄉特產蕃薯 、花生為裝飾主題,並將過去水林蔦松的老照片製成陶板畫,永留在這個公車亭。 NO.2番薯阿嬤 蔦松國小「校廚阿嬤」劉美雪,二十年來替上千名學童準備營養午餐,把每名學童當成自 己的孩子照顧,2013年2月阿嬤為了照顧孫子退休,藝術家將她的肖像畫在廚房的外牆上 ,藉以表彰她對學校的奉獻,同時做為行銷水林番薯的代表人物。 NO.3 含吉大壁畫 延續阿雪阿嬤的番薯主題,活動中心的外牆由小學生「洪含吉、秦大條」擔任主角,他們 倆是奔跑在蕃薯田的猴小孩,調皮的嬰兒肥臉龐,讓人看了就想捏他們臉頰轉三圈。 他們常常會聽到廣播:「三年甲班洪含吉,三年乙班秦大條,下課後到訓導處報到!」 為了呈現連結社區的作品,藝術家舉辦了一場「蔦松蕃薯特攻隊」的創作工作坊,每一位 小朋友畫出心目中的「超級蕃薯人」,結果每個人想像中的蕃薯都不一樣,有番薯公主、 蕃薯變型金剛、嘻哈蕃薯、蕃薯舞團。 藝術家將這些畫作做成「蕃薯ㄤ仔標」,結合到活動中心前的壁畫創作。 社造景點之三、中央公園 NO.1 中央公園 「優雅農夫」在社區進行空間藝術改造時,堅持由社區籌組在地藝術工班,感受農村裡的 年輕人如同北極熊即將絕種,在水林鄉找到技術工班都已經是六十五歲起跳的老人。 台灣早期的磚窯、窯爐幾乎是蔦松人所設計施工,這次中央公園改造的過程,找到了兩位 在地老師傅來幫忙,整段人生就是打造台灣磚窯廠,他們已經年過七十,但技術還是一極 棒,有時真的不忍心他們這麼辛苦。 既然蔦松出砌磚師傅,那蔦松一定要擁有一座磚雕的小公園,中央公園就以「紅磚雕堡風 」施作。 公園裡最特別的,莫過於有幾個「磚雕烤肉架」,歡迎闔家來夯肉、烤番薯。 NO.2 牧童與牛 「孩童牽牛」是蔦松居民童年回憶中最難忘的一幕,因此在中央公園豎立了這一座新地標 。 NO.3 心情檳榔 位於中央公園旁的心情檳榔,也有留下藝術家的彩繪創意。你會發現檳榔以「蠟筆小新」 風呈現,恍如一顆顆屁股見光外星人。 老闆黃大哥除了熱情,也每天擔任志工打掃周遭的環境,希望中央公園能夠成為乾淨美麗 的休憩場所,也歡迎大家來問路和交觀。 社造景點之四、松山大橋 NO.1 松山大橋 松山大橋的護欄,經過藝術家的改造,成為一幅巨大的時空畫廊,保留了蔦松村當地居民 的古往今來的回憶片段。 松山大橋河畔早年有擺渡小船,在建橋後船運功能不再,但那段記憶還在每個人心中。 這一幅畫並不抽象,人人都看著懂,都是老農的身影和回憶,農村應該有一種藝術,是一 種生活氣氛,是一種人生態度。 松山大橋對面,有一攤「芳富檳榔」,藝術家在此做了鮮明的路標,「水林蔦松請往右, 宜吾口湖請往左,停車休息請來富芳時尚檳榔攤」。 底圖為一隻鳥,象徵蔦松為名鳥,即將起飛。下次過橋時看到檳榔小舖,別忘了跟這隻「 好命鳥」拍一張照。 藝術家透過田野調查與當地居民互動,發掘地方文史與蒐集社區特色,用故事來營造環境 ,用藝術的力量來傳承。 我也藉此了解,當居民重視生活品質和環境質感時,才能進而感染別人;真正的幸福感不 是從嶄新的建設而來,而是活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 水林鄉蔦松村,在我心目中不再是偏鄉,而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好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199.208.161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k640640 (60.199.208.161), 時間: 09/27/2013 14:42:09
文章代碼(AID): #1IHIZ3lY (Yu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