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北港‧台灣開拓史上的第一篇章

看板Yunlin作者 (想和妳看棒球)時間11年前 (2013/06/25 10:4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網誌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48849260 發現台灣/北港‧台灣開拓史上的第一篇章   雖然與大陸僅一條台灣海峽之隔,從隋朝到宋代的六百年間(西 元 581~1278年),統治大陸的漢民族卻對台灣興趣缺缺,幾乎沒有 任何關於台灣的歷史文獻,直到元朝,蒙古人展現了對海外征伐的野 心,才逐漸開始有近海島嶼的記載。自明代開始,隨著時代演變,離 大陸近在咫尺的台灣卻沒有統一且固定的名稱。西元1545年,葡萄牙 人駛船經過台灣,遙望島上林木蔥鬱、山勢雄偉,不禁讚嘆:「Ilha Formosa!」 ,意為美麗之島。從此以後,西方的航海圖上就多了「 福爾摩沙」這個地名。   進入十七世紀,荷蘭的海洋盛世興起,為了擴展商業與開發貿易 ,荷蘭人開始積極打造船隻、航向遠洋。西元1624年,荷蘭人登陸台 南安平,開啟了荷蘭據台時期。然而,最早登台的並非荷蘭人,明朝 天啟元年(西元1621年),一個夏秋交替的季節,台灣近海陸續駛來 了十三艘小船,二十六位冒著生命危險、疲憊不堪的中國人,終於在 笨港溪(北港溪)出海口登陸。現今,矗立在北港圓環的「顏思齊先 生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就是為了紀念顏思齊率眾登台的這段歷史 ,而台灣的近代開拓史,也在那一年正式展開。 【顏思齊先生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   北港鎮位於雲林縣西南,隔北港溪與嘉義縣相望,為古代「笨港 」的所在地。因為沿海逐年泥沙淤積,現今的北港鎮距離台灣西部海 岸線至少十五公里,然而當時的北港卻是台灣島上第一大漁港。笨港 地名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當時荷蘭人繪製台灣地圖,均以「 Ponkan」稱之,「Ponkan」應該是當地的平埔族語,閩粵移民則以其 語音直譯為笨港。 【西元1625年荷蘭人所繪製的台灣全島圖】 【西元1724年,由荷蘭人Johannes Vingboons所繪製的古代台灣地圖】   顏思齊出生福建漳州,少年時受到宦官欺凌而揮拳打死其僕,之 後逃往日本做起商人生意。因為不滿日人欺壓華僑,便密謀推翻日本 幕府,不料事跡洩漏,這二十六個結拜兄弟只好匆忙逃逸,從平戶( 長崎北方的小島)駕船出海,最後在台灣笨港登陸。這批人以顏思齊 為領袖,在海邊紮營設寨,並招募舊里新民,逐漸聚眾三千多人,開 墾屯田、捕魚經商,在笨港為漢人打下了基礎,這就是台灣開拓史上 的第一篇章。   媽祖為中國沿海居民的主要信仰之一,不只是民俗信仰,更是移 民社會與海洋文化的象徵。現今,恭奉媽祖的北港朝天宮香火鼎盛、 萬人景仰,也許可以代表台灣人對於祖先移民的一種緬懷與崇敬。先 民們不畏艱難,渡海來台開創基業,為後世奠定了繁華盛景。 【北港朝天宮】   探究台灣的近代開拓史,以陸權主義為思想中心的明、清二朝, 其實對台灣並不友善。鄭和下西洋後,明廷的海洋政策轉變成「寸板 不得下海」,這種不合時宜的海禁政策,結果只有將沿海數以百萬計 、依海維生的人民逼上梁山。許多在閩粵沿海喪失漁業權、生活不下 去的人民,為了維生,他們只能接受顏思齊的號召,冒險偷渡來台灣 發展。顏思齊以及其後的鄭芝龍,能在笨港紮下根基,甚至建立東南 海上大業,明廷的海禁政策「功不可沒」。   清廷對於台灣更是懷有一份難解情節。其一,台灣是明鄭的根據 地,反清復明的意識最為強烈。其二,台灣曾經被荷蘭人、西班牙人 統治,民俗習慣中摻雜了西方色彩,海權與陸權的觀念造成不小的矛 盾與衝突。其三,台灣島上的人民有一半是原住民,不論原住民或漢 人,在清廷眼中都是「難治」之民。在上述的環境背景下,清廷把台 灣當成「特區」,嚴加管束。   清廷治台初期,雖然准許男丁渡海移民,卻不准攜帶家眷,婦女 更不能入台,導致台灣人口結構嚴重失衡,婦女奇缺。清廷據此約束 民眾紮根台灣,讓台灣無法集結強大力量,造成反動的根源。十八世 紀,被稱為「羅漢腳」、大批不務正業的遊民充斥在台灣社會的底層 ,壯丁無法娶妻生子、落家成籍,又無法再回故鄉。「羅漢腳」文化 代表了飄泊無根的浮萍,台灣的土地是鬆動的,人心也是浮動的,好 勇鬥狠、抗爭在所不惜。   或許,抗爭是台灣存在的本質,這基本上造就了台灣的近代開拓 史。顏思齊為了對抗明朝和日本而來台創業、大陸沿海人民為了對抗 海禁政策而渡台謀生、清朝為了對抗無法掌握的化外之地而嚴治台灣 ……天生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讓台灣始終被特殊眼光來看待,卻 也讓被譽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台灣塑造出獨特的文化與 風格。 【Formosa】   移民謀生、文化矛盾與國際衝突,註定要成為台灣開拓史上的聚 光燈焦點,但是抗爭的本質不能被否認,因為這代表台灣人在時代洪 流中所留下的汗水與足跡。準備邁步向前的台灣,必須要走出一條屬 於自己的道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228.84
文章代碼(AID): #1HoGFzjz (Yu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