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郎咸平說:誰在謀殺中國經濟-附身中國人的文化魔咒

看板YP89-304作者 ( .)時間14年前 (2010/07/08 12:4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端午節的時候,心血來潮的極度想要一隻i phone 3gs,雖然明知道再忍忍就可以等到 i phone 4,不過還是先買先享受了,在JB後玩了許多遊戲,最近迷上了電子書, 看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有點欲罷不能,漸漸了解到那時代有許多的不得已, 才會造成現在的局面,有時候現實比小說更加的戲劇化。 離題了,郎教授居然能將中國 經濟史與中國人的文化精神與缺點,指出的如此一針見血,即使套用在台灣的企業家, 或是一般華人身上也滿適用的,他指出文化中的三個劣根性:1.浮躁、2.投機取巧、 3.思考僵化。以及中華文化的四個茫然:1.只知道賺錢、為了賺錢可以沒有任何社會責 任感和道德感;2.茫然的自閉,對外面的世界缺乏真正的了解,常常只停留在表面; 3.很少明白別人怎麼看我們,常常只關注別人的看法,而不去思考為什麼;4.與別人 了解的我們相比,缺乏深刻的認知與反省。他比較了西方與中國企業的不同,比較了當出 形成的背景,以及商人們的文化思考模式,書的後半部也比較了晉商、徽商、浙商、 粵商形成的背景,文化的優點、缺點,沒落的原因等等,舉的例子都相當像講故事一樣 ,想要繼續的了解下去。以前其實常聽別人說,文化是每個國家的競爭力的根本,看完 郎教授的分析之後,才了解到原來文化才是一個國家或企業能不能永續經營,保有持續 競爭力的關鍵,經濟史原來也能讀的這麼有趣,以前看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書, 常常想不懂他為什甚麼常常在談一些抽象的概念,這跟企業有甚麼直接的關連性嗎? 原來那些也只是形式,重點在於文化,但是塑造一個優良的文化,不是一蹴可幾,而大 環境是最大的阻力,對政府而言塑造一個好的文化,很難被發現,難以成為政績,甚至 吃力不討好。我在想日據時代與兩蔣時期之所以令某些人懷念,絕對不是強大的政府控制 ,應該是留下了一些稱得上是某種文化的風氣吧。 裡面有一段話看了還滿有趣的 郎咸平:我可以告訴你,我們今天在批評大學生時很少檢討自己,你曉不曉得這一切是我 們這一代人所造成的。 大衛:病根在我們身上? 郎咸平:是我們這一代人造成的。現在大學生為什麼冷漠?為什麼自私?為什麼孤僻?這 不是空穴來風,而是事出有因。舉國企改革為例。我們很多學者說東西不是自己的就可以 做不好,東西要是自己的就做得好,這叫冰棍理論。國營企業不是自己的,所以做垮了, 變成自己的以後就能做得好。那麼我請問,你這麼教育下一代,是讓他們像你一樣地自私 自利?你再看看美國人,剛才我提到的那120個美國最有錢的富豪打廣告的事,如果說我 (指登報反對取消遺產稅的政策) 們國家是用這種方式來教育他們的話,你覺得他們會自私嗎?會冷漠嗎?會對社會不關心 嗎?不會的。與其批評大學生冷漠自私,不如先檢討自己是否自私冷漠。 大衛:我們感冒了卻要讓大學生替我們吃藥。 郎咸平:沒錯,這是我的觀點。這一點我是非常堅持的。我們大人自私得要命,但我們從 來不檢討自己,就像一句俗語所說的那樣,自己一身紅毛,卻說別人是小鬼。 PS.最近有甚麼好書推薦看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163.78

07/30 21:02, , 1F
高緯~
07/30 21:02, 1F
文章代碼(AID): #1CDLQgBz (YP89-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