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的澳洲雜記最終篇 - 該去? 還是不該去?

看板WorkanTravel作者 (邁向攝影師)時間10年前 (2014/06/18 13:51),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我的澳洲系列雜記 主要是些生活小事觸發的小思考 共有十篇 這是最後一篇結尾了 (也剛好對應到我的澳洲打工度假生活結尾 下週二就要回台灣囉) 網誌版: http://legosibling.tumblr.com/post/89131917835 全文轉貼如下: =================================================== 這是這系列的最後一篇,我想大略總結這一年半澳洲生活的雜感,以及討論一個問題:現 在到澳洲打工度假還是不是個好選擇? 我們在澳洲期間的生活,若要用一句話來形容,我想最貼切的用詞就是「無憂無慮」。 當然不能否認有部份原因,是因為這只是個一年或兩年的短期過渡,本來就不會對自己抱 有太高的期望,沒有期望自然就不會有太多憂慮,但就算撇開這點,在這的生活仍是非常 輕鬆自在。 我在網路上看過一個數據,2011年澳洲人的平均週薪約在 1200元澳幣左右,不過各式數 據很多,不知道那個準。有個數據說,在2013年澳洲人的人均週薪約 1400元澳幣,對於 拿短期working holiday簽證的背包客而言,不考慮違法黑工,我們所能從事的工作也有 一些可以拿到將近,甚至更高的水準,並沒有只能從事澳洲人不願做的低薪工作的情況。 那麼澳洲的基本生活支出大概是如何?澳洲政府在審核持有觀光簽證者的入境情況時,所 訂出的基本生活費標準是一個月一千澳幣,以我自己和身邊背包客朋友們的實際支出情況 來說,鄉下地方約一個月700 – 900元澳幣間,都市區約一個月 900 – 1200元澳幣之間 ,部份取決於自身的消費習慣。(當然一些意外花費會很高,比方看病或者修車,所以保 險在澳洲也是很重要的。) 至於稅率,年收入在 18200元澳幣 以下部份是免稅的。也就是說,在基本生活費將近 1. 5 倍的範圍內都還不用繳稅,當然超過這數字要繳的稅率就不低,第一階段是 19%稅率, 第二階段甚至高達 32%。但稅率高,澳洲政府提供的福利也是很好的,比方失業補助一週 兩百多澳,生育補助第一胎五千澳幣,第二胎三千澳幣。(不過澳洲也面臨赤字問題, 新 政府準備開始動手砍福利。) 這意謂著,如果能有一份平均水平的收入,生活基本支出幾乎只佔了收入的四分之一!就 算把高收入要繳的稅也考慮進去,也可以存下超過一半! 這也是為什麼有很多背包客前輩,一年中只工作六七個月,玩樂五六個月,卻還能帶一小 筆存款回台灣的原因。對於澳洲本地人也是,收入高,基本花費低,又有良好社會福利, 他們有重視假日和休閒活動的本錢。很好想像的是,當收入扣除基本開支後還有很多餘額 時,基本開支之外的消費一定也會增加,所以僅管澳洲台灣人口一樣,但我想彼此內需市 場的規模一定有很大差異。 工資高 => 大家都有錢 => 大家都願意花錢 => 市場活絡 => 帶動工資成長。(澳洲) 工資低 => 大家都沒錢 => 大家都不想花錢 => 市場低靡 => 帶動工資下降。(台灣) 而前幾篇文章曾提到,澳洲的產業結構和台灣不同,初階勞動人口佔不小比重, 所以僅 管背包客大多從事農場工廠工作,也不會有在職業上低人一等的感覺。 收入好,表示很多物質上的夢想都很容易實現。想換支新 iphone?存兩周就夠;想去大 堡礁深潛?存三週;想買台新車?大概存一年也夠了。同時也表示不需要為了生存被壓的 喘不過氣,有很多閒暇可以思考要如何「生活」。 沒有明顯的職業岐視現象,表示可以自信自在的面對工作,面對他人目光。 光以上兩點加起來,就足以構成「無憂無慮」生活的大部份要件。對於喜歡自然美景和戶 外活動的人來說,澳洲更是一個天堂,這點就無須贅述。喜歡異國文化交流?澳洲有從世 界各地來的背包客和移民等,多的是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等你去交流。 既然澳洲這麼好, 現在到澳洲打工度假還是不是個好選擇?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因人而異了。 背包客棧上有一篇描述澳洲現況的文章,很值得參考: 新包必須要了解的澳洲現況和認知落差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showthread.php?t=968838 (21/07/2013更新校 正內容) 不管把打工度假的目的說的再怎麼漂亮,體驗生活、旅遊、交異國朋友、開拓視野等等, 在燒光旅費前,最終都還是得面對這個現實的問題:工作好不好找? 畢竟大多數人都沒有雄厚的經濟後盾,就算目的真的是體驗交流旅遊,也還是得靠在澳洲 的工作收入來支應旅費。(這也是打工度假的本意:靠短期工作來支付旅費開支,玩到哪 賺到哪,可以增加旅途的深度和廣度。) 也就如該篇文章所說的,澳洲黑工愈來愈氾濫,低薪計件制愈來愈普遍,找到一份合法白 工愈來愈像 mission impossible。當打工度假中的打工難度愈來愈高,度假的成分自然 也愈來愈縮水。那還該選擇去澳洲嗎? 我想,這問題還是得從心態和行為模式上去思考。 首要就是,僅管離開台灣到了澳洲,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一窩蜂等等行為還是不會帶來 好結果。除非有明顯壓過眾人的能力,比方過人外表,超流暢的英文,或是快過平均好幾 個檔次的工作速度,不然在背包客已人滿為患的熱門地區,很難在夾縫中求生存。 若沒有特別突出的才能,想要突破這個僵局,就只能另闢奚徑,反其道而行之。 不過在 這裡,所謂的反其道而行,反而更貼近 working holiday visa 的本意。 遠離本國人的圈圈,主動打入當地人的生活;交異國人朋友;與人為善,廣結善緣;勇於 探索陌生的區域;抱持開放心胸和勇敢嘗試的態度面對一切。 一般說來,愈冷門的地方人愈少,競爭愈少,網路上能找到的資訊也更少,勇敢前往探索 當然不一定會有好結果。但相較於前進熱門地區擠破頭,也許更容易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無論是工作機會或是驚喜的體驗和發現。或許這樣說,只敢跟著前人腳步前進,算是背包 客精神嗎?(當然我知道有些人不是來澳洲當背包客的。) 多交朋友這就更容易了解了,認識愈多人,讓愈多人喜歡你記得你,有資訊時自然會有愈 多人會想到你。這資訊不僅限於工作,在異國生活要想活得精彩,確實是需要很多資訊的 。 如果能做到上述幾點,我想來澳洲打工度假仍是個好選擇,可以體驗前所未見的生活;可 以交流多種不同文化;可以親眼看見台灣之外的世界有多大,至於能賺多少錢真的還是看 運氣。 但若自認做不到這些,自己覺得也許更容易變成像以下這樣的情況: 「生活圈中幾乎都是台灣人,異國朋友頂多是香港或韓國人;網路上看哪裡有工作機會就 往哪裡跑,找不到別人分享資訊的地方就不敢去;生活就是工作和存錢,有空就窩在房間 上網或開電腦看影片;所謂的旅遊玩樂就是去熱門景點,大家拍拍照打打卡;沒有異國文 化交流,沒有探索,整個生活被找工作、follow 台灣最新的電影或影集、荒唐的喝酒灌 酒或抽大麻…等等給填滿。」 如果是如此,我個人就不太建議到澳洲了。因為以澳洲現況來說,在找工作上可能會有諸 多不順,同時這樣的生活方式又大大浪費這有限的簽證時間。 當然,若有門路或朋友在這,可以很有把握在找工作上沒有問題,那或許可以少掉很多顧 慮;或是賺不到錢也無所謂,但就是很愛那種天天喝酒開趴的生活,那來澳洲也絕對不怕 找不到趴友。當然這樣子的生活也許違背打工度假簽證的設立初衷,但這是一個自由的國 度,每個台灣人都有這一年到兩年的機會,至於你要如何運用就依個人愛好。 台灣這些年的環境並不好,尤其對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到澳洲打工度假,可以是一種暫 時的逃避;可以是喘口氣的機會;可以是一趟學習;也可以是一種夢想的實現。這世界最 棒,也最糟的一點大概就是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而這個小系列,是關於我的澳洲故事。 P.S. 若想了解更多我的澳洲生活細節,可以看我的部落格「澳洲趴趴走」 http://auswh .blogspot.com.au/ 。 (澳洲雜記系列之10。此文原寫於2014年4月) 歡迎到我們的FB專頁玩:「樂高兄妹的異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legosiblin g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81.78.15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orkanTravel/M.1403070682.A.062.html

06/19 17:18, , 1F
台灣該學學澳洲的尊重勞工階級
06/19 17:18, 1F

06/19 22:20, , 2F
在台灣就算大家願意花錢,基本工資也不會提高
06/19 22:20, 2F

06/20 01:42, , 3F
台灣政策問題 台灣政策是幾乎徹底偏向財團 政商菁英
06/20 01:42, 3F

06/23 00:08, , 4F
我待的地方很吃觀光,經濟變得超差的,生意一落千丈
06/23 00:08, 4F
文章代碼(AID): #1JeIZQ1Y (Workan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