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今起3年30萬高一新生 要上新課綱銜接課

看板WomenTalk作者 (月光奏鳴曲 登~登~)時間4年前 (2019/07/21 00:4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注意!每人每日限發一篇新聞。 新聞標題: 史無前例!今起3年30萬高一新生 要上新課綱銜接課 新聞內容: 2019-07-20 23:07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即時報導 高中新課綱8月上路,從高一逐年實施,但因新生國中上舊課綱,和高中資訊、化學、生 物科的新課綱有銜接問題,教育部為此規畫20幾節銜接課程,補助高中額外開班上課。北 一女、南一中等很多高一新生史無前例8月中下旬就要提前到高中上課,明後年高一新生 也適用,將有30幾萬名高一新生受影響。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韓春樹指出,12年國教新課綱有別以往國中小、高中課綱各自規畫,而 是從小學到高中12年一貫,避免重複。但因新課綱從小一、國一、高一逐年實施,今起3 年的高一新生沒上過國中新課綱,尤其國高中新增資訊科技,要教運算法、程式設計,因 此有銜接問題。 韓春樹說,經高中各學科中心檢視,資訊、化學、生物科要上銜接課,也規畫出課程,採 線上或實體教學,共約23個小時,由國教署補助鐘點費,暑假或開學後上課。 例如資訊銜接課程共16小時,包括Python等程式語言2小時、演算法5小時及程式設計9小 時,其中程式設計6小時要實體上課;化學則要6小時課程,有兩小時要上實驗課,包括實 驗分離混合物、pH計的實作等;生物則只要針對免疫、演替兩個主題上一小時的線上課程 。 包括北一女、南一中等各地高中,8月中下旬都要求新生到校上銜接課程。南一中校長張 添唐說,現在高中資訊課有4學分,南一中原本就特別重視,也早就在教強程式設計。因 不同國中畢業生的資訊能力差距大,以往南一中新生入學後,本來就要花幾小時補足文書 處理、簡報等基本資訊能力。張添唐說,新課綱資訊課確減為兩學分,實在太少,對國家 發展不利。 蘭嶼高中校長楊瑞良指出,受限少子化教師員額總量管制,該校國中部過去都沒聘到合格 的資訊教師,前兩年雖聘到台大電機系畢業生當代理老師,但較缺乏經驗,無法循序漸進 ;8月總算聘到一名合格生活科技老師,兼教資訊。蘭嶼國中畢業生若到本島念高中,資 訊能力可能差台東市等本島生一截,更需銜接教學,若直升蘭嶼高中,只有餐飲科,沒普 通科,較無銜接問題。 金門高中校長廖俊仁則指出,金門縣投入每名中學生的教育成本,其實比其他離島偏遠縣 市多,但仍不容易聘到合格資訊教師,以金中為例,每年級10班,目前只有一名合格資訊 教師,新學年增聘一位代理教師,8月將空出一周幫新生上銜接課程,但無法全部上完, 部分先上資訊或化學,開學後第8節課,再補上沒完成的課。 不過,廖俊仁說,盡管許多金門的國中資訊課教得較粗淺,但有興趣的學生仍可透過網路 等管道自學,進到金中後持續加強資訊能力,今年就有名高三生參加全國資訊學科能力競 賽拿到第六名,透過特殊選才免試進清大資工系。他說,新課綱資訊教學絕不能又淪為填 鴨教育,只是機械化、像解題一樣教學生程式設計,更應吸引他們興趣、培 養自學能力。 建中校長徐建國表示,建中沒在暑假開銜接課,而是開學後每周上一小時,因若暑假28個 班級同時上資訊課,教室不夠;加上許多新生報到後要到國外旅遊或遊學,暑假無法上課 ,因此統一開學後才上銜接課程。 徐建國說,國中畢業生的資訊能力有城鄉差距在所難免,但以建中學生資質,入學後上了 幾節課,透過老師指導或同學相互切磋,應該很快就能進入狀況,銜接沒問題。 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941824?from=udn_mobile_indexrecommend 心得: 教育是百年大計,透過這則新聞讓我們來關注一下。 「108課綱」課綱,全名為「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是教育部為了改善過去9年一 貫與高中課程銜接落差,所做出的整合12年國教課綱。 108課綱將在今年上路,成為未來12年國教中,橫跨小學、國中至高中的教學關鍵依據。 ※ 根據板規9,需附心得至少二十字繁體中文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77.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63641059.A.99B.html

07/21 00:45, 4年前 , 1F
還有 30萬位 高一生唷
07/21 00:45, 1F

07/21 00:49, 4年前 , 2F
標題寫3年30萬 一年只有10萬高中生
07/21 00:49, 2F

07/21 00:51, 4年前 , 3F
實驗課早就有了,只是以前一堆高中都裝死不上
07/21 00:51, 3F
文章代碼(AID): #1TCqJZcR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