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轉 關於地震,我們能做的事還有很多

看板WomenTalk作者 (李奧納多皮卡丘)時間6年前 (2018/02/08 00:21), 編輯推噓10(1000)
留言10則, 10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沒有p幣能發,大家若覺得有幫助可以推一下。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渡過地震,將傷害減至最低。 網址如下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597 昨天晚上11點50分,向來是臺灣民眾度假旅遊之地的花蓮,發生了一起規模6.0、震度高 達7級的淺層地震,在即將過年之際,這大概是所有人都最不願聽到的消息。目前台北市 、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等多個縣市的消防人員以及國軍均已徹夜趕往救災,除了在家 祈禱、看新聞以及ptt刷新消息外,其實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本文整理自日本政府的《東京防災手冊》、林金宏先生的《活著離開》、《活著離開2》 ,並調整部分內容以適合臺灣現況(如汽車右側停靠),希冀能以此文另社會大眾增添災 難來臨時的活命機會,再次希望花蓮的人們都能平安無事,將傷害減至最低。 發生地震的瞬間你能做的事 1.保住自己的生命 2. 搖晃停止後再開始行動:注意四周是否有家具、玻璃窗戶或其他物品在高處有掉落、 翻倒或移動的可能,盡可能的離開這些相對危險的地方,這些碎片有可能使你受傷甚至送 命。請不要在劇烈搖晃的時候驚慌失措的奔跑,先找暫時相對安全的地方等待地震結束。 停止地震後你能做的事 1. 確保出口通行:打開房間的窗戶,玄關的門等能出入的地方,以確保能隨時準備避難 。 2. 確認火源安全:若是發生地震時家中正在使用火源,請於搖晃停止後關閉火源、瓦斯 天然氣等開關、電源總開關等,若是著火,情況允許下先進行簡易的初期滅火。 3. 遠離玻璃或矮隔牆:若你身處戶外,請遠離玻璃、瓦片、矮隔牆等地方,以確保安全 。 各地點發生地震時的應變措施 1.在家中客廳或廚房:請注意較高的家具翻倒、窗戶和照明器具的玻璃飛散處,劇烈搖晃 時,請藏在無物體掉落、翻倒或移動之處;若是在廚房,請避免在冰箱、架子、等地方旁 躲藏,以免裡面東西飛出來,另外微波爐等較重的大型家電也請遠離。 2.在臥室:用枕頭或是棉被保護頭部,避免窗戶或照明器具的碎玻璃傷到,移動到無物體 掉落、翻倒或移動之處,若有近視者平常可準備眼鏡盒放置,以防到時破碎產生無謂的慌 張。在家中地震結束後請穿上厚脫鞋或其他能保護雙腳的物品避免受傷,建議可在附近放 置手電筒,這樣即便發生在黑夜也能安全移動。 3. 樓中樓:若是建築老舊或是達不到抗震標準的建築物,請前往二樓,因為一樓可能或 有倒塌的風險,若原先就在二樓的,搖晃時請勿慌張下樓。 4. 廁所、浴室:若是身處廁所者,因為有受困風險,請在感到搖晃時就立刻打開門,以 免受困,並且立即移動到更加安全的地方。洗澡中身體裸露,更容易受傷,請以臉盆護住 頭部,避免玻璃或照明設備飛散的傷害,同時立即移動至安全地點。若不幸受困,請避免 持續大吼大叫,平白浪費體力可能會導致生命危險,應以硬物敲打門、牆壁或是附近能發 出較大聲響的地方以等待救援。 5. 在辦公室、教室:影印機的輪子若是沒有固定,可能會往任何地方移動,請在危險尚 未發生時將輪子固定,若是已發生,請遠離影印機以及任何會有物體掉落、翻倒或移動的 地方。搖晃停止後,餘震和停電都可能導致電梯停止運作,避難請走樓梯,越高樓層越應 立即避難。若是學生或老師身處教室,請遠離窗戶,藏身桌子下,雙手握住桌腿,搖晃停 止後,避開玻璃碎片;若是身處走廊,立即離開窗戶;身處樓梯,請緊握扶手等待搖晃停 止後避難。 6. 在街上:請往公園等空曠的安全地帶移動,移動的同時需注意不要被掉落的物品以及 倒塌的建築物砸傷,若無充足時間避難,請進入抗震結構較高的建築中,街上人群眾多, 恐慌造成的推擠相當危險,請務必冷靜行動。 7. 在捷運或車站月台:請從站台移動至附近的柱子旁邊,小心不要從站台掉下來,當四 周恐慌無法移動時,請蹲下以外套或包包抱頭等待搖晃停止,絕對不要走到軌道上,搖晃 結束後,等待站務人員人員指示。 8. 在車廂內:地震發生時,車輛若有劇烈搖晃會緊急停車,請先緊握扶手和欄杆並且雙 腳叉開站穩,因為緊急停車的慣性會導致重心不穩近,發生碰撞產生危險。若坐在座位上 ,以外套或包包保護頭部;若是站立,請立即壓低身體以保安全。搖晃停止後,聽從站務 人員指示,切勿慌張。 9. 在汽車上:注意急煞車可能造成的危險衝撞,請開車燈,放緩速度,靠右停車並熄火 ,等待搖晃停止,若情況允許,請盡快前往停車場或廣場,避難過程中,車鎖請勿關閉並 保持鑰匙是開啟狀態,以便緊急車輛通行可移動車子,記得在車內留下聯絡方式,並且隨 身攜帶貴重物品以及相關證件。 10. 在高速公路、橋樑或高架橋:請緩慢減速,右側停車,並以收音機確認狀況再做行動 。橋樑老舊,則會有損壞可能,若是快要行駛到頭尾部分,請減速通過橋樑,並右側停車 。 11. 在隧道:隧道在強烈地震下可能會有崩塌的可能,若是能看到出口,應以低速行駛出 隧道,若是在較長的隧道中,請靠邊停車,車鑰匙留在車上,從緊急出口逃生。 12. 在商店、地下街、體育場等公共場所:請到收銀台或是柱子旁,遠離陳列架。若是較 強的地震會有停電的可能,造成人群恐慌,請不要急著硬向安全出口衝,應在柱子或牆壁 旁等著搖晃停止,並且注意四周,避免被掉落的物品以及玻璃傷到。請在原地等待搖晃結 束後等待人員指示逃生。 13. 在電梯:若是在電梯感到搖晃,請立即按下所有電梯的按鈕,在停下來的那一層逃出 電梯,若是受困電梯中,請使用緊急呼叫按鈕。 14. 在山地:地震後的山地十分危險,請迅速離開斜坡或是山崖,若是降雨則風險係數會 更高,務必注意! 15. 在外島地區:地震會有引發海嘯的可能,有些巨大的海嘯會比地震還早到岸,發現海 嘯時,請立即前往高台,若周圍無高台,則前往海嘯避難所。 地震發生時的禁止行為 1. 不要點火:地震發生若是導致管線破裂,點火會有爆炸的可能。 2. 不要觸摸電器開關,會有引起火災或是爆炸的可能。 3. 不要使用電梯,會有受困的可能。 4. 不要光腳行走,會有被各種碎片劃傷的可能。 5. 少打或是不打非緊急電話,地震發生先以保命為主,電話留給緊急需要的人。 6. 不要在避難時開車,會妨礙緊急車輛的通行。 避難過程中的判斷會決定你的生死,在是否避難的問題,請聽從收音機、電視或官方等公 正機構所發佈的情報,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相對應的判斷。若是家中安全,則盡量 在家中避難,確認家中平安後,向鄰居確認安全情形。 地震後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應對方法 1.停電:請拿出平時準備好的備用手電筒,若無準備,也記得沿著牆壁步行避難。 2.火災:不要用濕毛巾,看到門外有火,若是無法處理,請一定要關門,若是逃離也請記 得關門延緩火勢擴散。看到小火就跑,看到濃煙就躲,務必將煙與火分開思考。若是身處 高樓,樓下發生火災,請務必往下不要往上跑,煙是向上飄,煙才是火災主要致死原因! 3.冬季避難注意:保暖很重要!情況允許下衣物務必要穿足,取暖設備記得關閉,避免火 災。 4.互助須知:緊急危難時,需要人們互助來度過難關,哪怕多一人幫助,也能減輕地震帶 來的損失。當發現有人暈倒,請儘速向附近的人求助,或是進行簡易的緊急救護(衛福部 的CPR+AED教材) 在家避難者準備清單 1. 食物:儲備需能維持三天為佳。以水、高熱量食品或是其他無須加熱即可食用的食物 為主,並且定時檢查有效期限) 2. 急救箱 3. 手電筒、乾電池、橡膠手套 4. 充電式或乾電池收音機 5. 女性生理用品 總結地震的十大注意事項 1. 躲在結實的桌下,或是其他無物體掉落、翻倒或移動的地方,仔細觀察,等待搖晃停 止。 2. 冷靜的確認火源以熄滅、初期滅火。 3. 驚慌失措無助逃生,還可能導致受傷風險增加。 4. 打開窗戶和門,確保出口暢通。 5. 搖晃時遠離小隔牆或是房門。 6. 注意火災和海嘯。 7. 利用收音機或電視或取官方或消防署的正確情報,勿盲目聽從他人意見,沒人能為你 的生命負責。 8. 確認家人和鄰居的平安。 9. 互助,幫助需要的人。 10. 避難前的最後確認:電和瓦斯。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是火山與地震的好發地帶,除了政府平 時監督建築工程、加強防災宣導外,民眾的知識也是極其重要的,地震發生的當下,切莫 驚慌失措亂逃竄,應該牢記須知冷靜的應對方才能將危險降至最低。 (作者為大三生,中興大學歷史系雙主修會計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255.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18020498.A.6A2.html

02/08 00:22, 6年前 , 1F
推~
02/08 00:22, 1F

02/08 00:25, 6年前 , 2F
推推
02/08 00:25, 2F

02/08 00:35, 6年前 , 3F
02/08 00:35, 3F

02/08 00:39, 6年前 , 4F
02/08 00:39, 4F

02/08 00:45, 6年前 , 5F
02/08 00:45, 5F

02/08 00:48, 6年前 , 6F
02/08 00:48, 6F

02/08 00:48, 6年前 , 7F
02/08 00:48, 7F

02/08 10:50, 6年前 , 8F
02/08 10:50, 8F

02/08 11:25, 6年前 , 9F
02/08 11:25, 9F

02/10 00:19, 6年前 , 10F
推推
02/10 00:19, 10F
文章代碼(AID): #1QUoUIQY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