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10年後台灣還能酸中國什麼?

看板WomenTalk作者 (.........)時間6年前 (2018/02/06 22:21),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4/14 (看更多)
無聊的話題 中國13億 一胎化(現在兩胎了) 32%讀高中以上 頂尖人才比台灣多不少 台灣2300萬 少子化 頂尖人才 只能跟人數差不多的加拿大 澳洲等比 原本就不在同個等級了 你拿中國比澳洲 澳洲感覺也鳥鳥 一直歌功頌德中國多好 倒不如多注意一下 台灣科技部的計畫 看真的能"小國大戰略"嗎 立足自己國家能發展的最大極限張力 自己管好就好 然後跟著美國的屁股 (幾乎任何科技都白人率先開發出來或者先有理論的的 白人還是厲害) 管他中國好不好 中國多好 好到連嘻哈文化都要禁止 刺青都不能上節目 思想還是箝制 ※ 引述《ntuwalker (潮爽的! )》之銘言: : ※ 引述《calibration (噓我啊~~~)》之銘言: : : 標題: [問題] 10年後台灣還能酸中國什麼? : : 時間: Mon Feb 5 15:00:44 2018 : : 推 cake51640: 事實上臺灣的優點就是貧富差距沒那麼大 02/05 15:20 : : → cake51640: 一些技術轉移真的太快了,以前製造業科技業建築業,臺 02/05 15:20 : : → cake51640: 灣領先一二十年,但現在呢。之前跟大陸學生交流,他們 02/05 15:20 : : → cake51640: 的精準度也很厲害,差距可能是他們比較務實,臺灣的想 02/05 15:20 : : → cake51640: 像力創意還強一點,我的想法la 02/05 15:20 : : → cake51640: 但我也還是學生呵呵 02/05 15:20 : : → cake51640: 不是透過別人的嘴巴告訴我的,而是自己的觀察 02/05 21:05 : : → cake51640: 創意公司是可以用人數堆出來的,但是不代表個人能力 02/05 21:06 : : 推 cake51640: 至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 02/05 21:10 : : → cake51640: 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對於網路的自由度較低,他們不能看國 02/05 21:10 : : → cake51640: 外網站,有都要透過跳板程式,所以他們很羨慕臺灣可以 02/05 21:10 : : → cake51640: 去找尋國外的資源等等 02/05 21:10 : 回應一下cake大的觀察好了,因為我一直不覺得台灣學生在"創意"方面有比中國強大 : 如果把說法換成台灣的環境比較容許在政治或社會議題上的創新思維,我會贊同 : 畢竟中國的極權政體的束縛就擺在那邊 : 但要說各種尖端工業產品或設計,或行銷策略上的創意,就中國現有的成就而言, : 我實在是不太認同台灣人"比較有創意"的這種說法 : 拿智慧型手機這個頗具先進的科技形象的產品來看好了 : 華為不僅在亞洲海放HTC,即使拿到先進高所得國家眾多的歐洲,它的市占依然穩居前三 : 在南美 中東這些根本沒多少台商的國度,華為也是佔據前幾, : 你能說它沒有在手機功能 設計或行銷的創意上下功夫嗎? : 其他OPPO 小米這些一樣是全球市佔前幾的就不提了 : 接著看看CES這個全台都很關注的科技大展 : 以參展廠商數量而言,中國僅次於美國,中美兩國合計就佔了將近八成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114000076-260301 : 我自己去年去過CES展,該展的主展場基本上不是想租就租得到 : 主辦方會評估承租廠商的品牌形象是否足以擔任引領技術趨勢的角色 : 而去年的LVCC主展場裡面,印象中沒錯的話,一家台灣廠商都沒有 : 中國則是有海爾為首的Smart Home,華為也佔了很大一塊去主打他們的手機 : 以及一些一般台灣民眾可能比較少見的長虹 TCL : 最後看看一樣是傳統先進國家代表的汽車產業 : 這方面台灣完全看不到中國的車尾燈 : 以2017年全球汽車總銷量前50大的品牌來看: : http://focus2move.com/world-cars-brand-ranking/ : 裡面其實中國默默佔了不少品牌,銷量加總差不多也有一千萬出頭, : 幾近於日本品牌全球銷量的一半(日系品牌加總約2400萬), : 僅略少於德國跟美國品牌,比韓系品牌多了一些 : (德系跟美系品牌加總,大約也都各自在1300~1500萬上下) : 雖然說主要還是依靠中國市場,海外目前主要還是只能打進智利 祕魯 巴西 俄羅斯, : 但中國市場內部本身市佔前幾大的都是外國車廠, : 並不存在著"中國人只買中國車"的這種愛國腦非理性決策, : 所以即使只在中國市場衝出銷量,在設計 行銷與技術上,也是下過功夫, : 去打造出相對較好的CP值,才能跟德日韓等汽車強國的大廠競爭 : (對照一下台灣來的垃圾菌,你就知道差距在哪邊了) : 此外,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發展,別說海放台灣, : 甚至連老牌汽車強國日去跟它比本,在目前看來,都未必能佔上風 : 引述一下德國汽車調查研究機構FKA去年第二季的報導, : 在各國電動車競爭力的評比項目上,中國甚至在該季拿到第一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722000088-260203 : https://kknews.cc/car/a8aenb6.html : 從這些硬梆梆的數據上來看,我真的看不出來台灣的創意贏在哪邊..... : 然後Cake大有提到的技術轉移部分,中國學很快 : 我不太理解他的意思是否是指由台灣技轉給中國,還是指學習來自全球各國的技術 : 不過,技術轉移本來就是商業的一部分,中國有辦法弄到,那是他們的本事 : 以中國目前的市場規模與經濟發展來看,即便近年發展速度放緩, : 或者因政治壓力造成的負面效益,致使近年一直有外資撤離中國的疑慮 : 但中國的FDI(海外直接投資)仍然保持在全球前列, : 顯示願意帶著技術來中國尋求機會的外商,還是大有人在 : 不說別的,就連被中國政府以不公平手段惡搞的Facebook的老闆Zuckerberg, : 近幾年還是常常跑到中國拉關係,甚至還要刻意秀一下他的中文,以親近當地民眾 : 以2017年為例,中國的FDI是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 : 2017年美國FDI規模3110億,中國1440億;然後第三名則是中國屬地香港,850億; : 此外,中國在2016年也是全球FDI規模第三大,近年來差不多都維持這樣) : 對比全球2017年度的FDI下降約16%,中國則是逆勢上升3%左右, : 甚至"外資逃離"的說法,或許都需要再多觀察 :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80123/25537750.html : (原出處是UNCTAD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的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7) : 再來就是中國本身對外的投資也在急速上升中 : 藉由併購,來得到其他先進國家的技術 : 早期在台灣被視為頂尖歐洲車的Volvo,數年前就被吉利集團併購; : 近年則有海爾收購GE家電部門,海信收購TOSHIBA電視部門, : 美的收購德國Kuka(機器人產業巨頭) : 台灣在接觸歐美的等先進國家尖端資訊的自由度上,的確比中國來得更高,更方便 : 不過台灣的問題在於主流媒體大多數沒有負起引導國民去思考的責任 : 所以很多時候,浪費了這個優勢 : 總之,除非把議題局限於在政治思維或社會制度上的創意, : 否則從科技研發與海外市場拓展的數據上來看, : 我真的無法認同"台灣比較有創意"的說法 : : 推 simdavid: 中國的新創產業就抄國外賣國內就好囉,有什麼難度? 02/05 23:29 : sim大如果覺得這麼簡單,看台灣能不能靠鎖國鎖出兩家市值5000億美金的科技巨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95.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17926886.A.D56.html

02/06 22:32, 6年前 , 1F
中國是因為嫂子門才禁嘻哈吧,人稱平嘻王
02/06 22:32, 1F

02/07 00:33, 6年前 , 2F
在過五十年,拆那人一樣只能屈服於拆那共的淫威下。
02/07 00:33, 2F
文章代碼(AID): #1QURdcrM (Wo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QURdcrM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