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很多人是不是希望勞工薪水變少?

看板WomenTalk作者 (AirOctopus)時間6年前 (2017/11/23 17:09), 6年前編輯推噓-8(21018)
留言30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看現在好像在抗議勞基法,不過感覺訴求跟本在破壞市場經濟, 用政府控制破壞供需法則,需要加班的時候不能加班、莫名其妙的規定一大堆,完全不切實際。 還一直說大客車司機過勞,既然大客車司機過勞,就訂個大司機過勞法不就解決了,真不知道扯到其他行業幹麻,其他行業又不一樣。 還有護理士過勞,真的有人以為勞基法可以解決護理士過勞嗎= = (先問一下哪國護理士不認為自己過勞的= =) 唯一的辦法就是降低服務品質、讓醫療費提高到美國那種水準,看大家願不願意,我自己是願意,不然想當護理士的人就那麼多,醫療費那麼便宜哪可能有什麼改善,強行定個法、然後假裝看不見實際狀況真的很好笑。 隨便看看其他國家,就會發現臺灣勞動市場超不自由,想解僱不能解僱、想調工時不能調工時,跟其他國家差多了。 以學校為例,現在學生會搞出了個超白痴的學生勞基法,什麼不能連續工作3小時之類,真的是始上最白癡的規定,導致改考卷、打講義會被破中斷,還要花時間填一堆腦殘勞動檢查表(我可以肯定整間學校都在亂填,誰會紀錄那麼詳細,早就忘了。)感覺整個就是惡法,超想抗議廢除腦殘助教教勞基法的。 (題外話,還有臺灣教授薪水太低,學費早該漲了,每個人每學期至少該多繳兩萬當教授薪資,並把30%大學改成技術學院、20%直接廢校,技術學院以訓練職場為主要目地、刪減大部分國家補助經費,改成由企業贊助學徒,學學各種實用技巧之類。如此大學教授一個月多5、6萬應該沒問題,有好的學術環境才有好的科技創新,整體才會良性循環。) 強行破壞市場經濟,用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結果就是把所有人脫下水,整個產業民不聊生而已= =,如果希望薪水提高,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市場經濟自由決定、並嚴格實行反托拉斯法,勞工如果覺得薪水太低,可以去應徵別間公司,如果自認每間都太低,也許代表勞動市場就值這樣而已。(而且如果市場更自由,薪水絕對會變高,因為勞動成本降低、不用到處請律師、沒能力的人易於淘汰。) 講一講都覺得我該去當國策顧問了,總之希望這次勞基法能抵住那些抗議壓力,並且再鬆綁一點,至少達到國際應有的水準,並且能大刀闊斧改革、執行市場經濟,使大家薪水都變高。 ----- Sent from JPTT on my InFocus M37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9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11428198.A.2C6.html

11/23 17:30, 6年前 , 1F
不認同這篇文章內容。
11/23 17:30, 1F

11/23 17:32, 6年前 , 2F
其他國家? 請舉例
11/23 17:32, 2F
根據 Heritage Foundation 和 The Wall Street Journal的調查, 台灣的labor freedom 才55分,排名大概中後根本超不自由。 http://www.heritage.org/index/explore 應該要學習優異的部分才行。

11/23 17:33, 6年前 , 3F
通篇鬼扯
11/23 17:33, 3F

11/23 17:34, 6年前 , 4F
敢問你到國際水準是多少,之前認識一個瑞士人,第一
11/23 17:34, 4F

11/23 17:34, 6年前 , 5F
年工作休假是法定五週,她的工作性質老闆跟她說可以
11/23 17:34, 5F

11/23 17:34, 6年前 , 6F
放七週。
11/23 17:34, 6F
瑞士是每年法定是四週,不要騙人。 而且休七週算什麼,台灣還有人可以休十六週甚至二十週的,比如大學教授。 而且可以直接在家工作,超彈性的公司也有很多,但工作性質又不一樣, 你要護士跟教授一樣,年休超過十六週+週休二日+可以每週實際只上3小時班看看, 根本醫療體系就崩潰了。 而且還要看工作性質,重點是要有自由度,如果勞資願意年休51周, 就該讓他們年休51周,真的不知道逼人放假是幹麻。

11/23 17:35, 6年前 , 7F
原po真的很愛在這個版引戰欸^^
11/23 17:35, 7F

11/23 17:46, 6年前 , 8F
噓你
11/23 17:46, 8F

11/23 18:15, 6年前 , 9F
欠噓
11/23 18:15, 9F

11/23 18:18, 6年前 , 10F
這文章,我也是笑笑 。自由經濟學已經不符合這個時代
11/23 18:18, 10F

11/23 18:18, 6年前 , 11F
惹好嗎
11/23 18:18, 11F
自由經濟才是正確的,符合正常邏輯,現在一堆不切實際的人(比如現在在抗議的那群) 很多國家都在利用資本主義帶來的財富,自以為建構了社會主義,騙一些人盲目學習, 結果沒想過某些國富裕的原因,不是因為那些福利,而是優良的資本主義制度帶來的。

11/23 19:25, 6年前 , 12F
理論上正確,但卻忽視人性方面及台灣文化的問題
11/23 19:25, 12F

11/23 19:26, 6年前 , 13F
你講的只是理想的情況,現實是台灣人才外流國力衰退
11/23 19:26, 13F

11/23 19:28, 6年前 , 14F
因為台灣可以選擇的不只是台灣,還有大陸,這你沒考慮
11/23 19:28, 14F

11/23 19:30, 6年前 , 15F
現況就是一班畢業有一半去大陸工作
11/23 19:30, 15F

11/23 19:30, 6年前 , 16F
這就是你所說的自由經濟
11/23 19:30, 16F
現在又沒限制臺灣人去國外工作,而且實際上怎麼可能限制,這是個人自由。 而且這跟勞基法也沒關係,不知提這個幹麻。 是說去中國工作很多都沒啥競爭力,哪裡都去不了只有中國要他們。 跟一堆白痴藝人員一樣,全世界沒人要看他們只有中國要。 要留住人才唯有增加國內的競爭力,首先要向我說的, 漲學費、集中頂尖大學資源、提高技職地位、科技學院讓企業認養完全職業化。 然後給科技公司、投資行動大幅減稅,修法讓公司易於解僱、彈性勞資條件。 簡單來講就是鬆綁各種法規,不要讓人創業或投資困難,並給予各國知名企業大量優惠, 吸引他們來台灣設辦公室、雇用臺灣人。 (中國除外,不但有國安考量,而且已經太多了) 基本上根據我的觀察,這幾招就很足夠了。

11/23 19:53, 6年前 , 17F
我先
11/23 19:53, 17F
※ 編輯: AirOctopus (118.165.18.79), 11/23/2017 20:30:24

11/23 20:46, 6年前 , 18F
理想跟現實總是天差地遠 希望你去歷練歷練 也許看法會
11/23 20:46, 18F

11/23 20:46, 6年前 , 19F
有所不同
11/23 20:46, 19F

11/23 20:56, 6年前 , 20F
不愧是被幻想文條例水桶的人
11/23 20:56, 20F

11/23 21:23, 6年前 , 21F
其實你後來講的我認同,但這次休法加惠的剛好是應該被
11/23 21:23, 21F

11/23 21:24, 6年前 , 22F
淘汰的中小企業,所以反而是幫他們延長生命,其實他們
11/23 21:24, 22F

11/23 21:26, 6年前 , 23F
如果想清楚多凹這幾小時對競爭力沒有幫助,就會轉型
11/23 21:26, 23F

11/23 21:27, 6年前 , 24F
很殘酷,但你所說的開放經濟更殘酷,新加坡就是最好例子
11/23 21:27, 24F

11/23 21:29, 6年前 , 25F
每個人被迫力爭上游,人人怕輸,70歲無法退休
11/23 21:29, 25F

11/23 21:31, 6年前 , 26F
至於提高勞動條件跟不去大陸工作關係,我認為是有幫助的
11/23 21:31, 26F

11/23 23:38, 6年前 , 27F
欸 我是覺得有講=沒講
11/23 23:38, 27F

11/23 23:39, 6年前 , 28F
自由經濟才是扼殺海島小國的主要肇因
11/23 23:39, 28F

11/23 23:40, 6年前 , 29F
或許你應該花時間在接觸實務而非紙上談兵
11/23 23:40, 29F

11/23 23:40, 6年前 , 30F
走出象牙塔吧
11/23 23:40, 30F
文章代碼(AID): #1Q5f1cB6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