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大家聽過有效利他主義嗎?

看板WomenTalk作者 (丁丁)時間6年前 (2017/09/13 14:29), 6年前編輯推噓38(413100)
留言144則, 4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概念,最近接觸了約3個月的東西XD 【當我們想要幫助人,什麼樣才是最有效的?】 最簡單的例子--有不有效,可以從「數量」來看。 訓練一隻導盲犬的費用是4萬美金,這可以讓1個盲人從此得到心靈之眼。 而砂眼,是一種會讓人失明的疾病。已經開發出治療沙眼的手術,而這個 手術是50美金。(差了800倍) 所以,如果你把4萬美金,拿來投入治療砂眼,你可以讓800個人免於 失明。拿來投入導盲犬,只會讓1個人得到心靈之眼。 假設你認為「每一條人命都是平等的」的話。 【定義】 目前『有效利他主義』所採用的因子,有3項: ●規模性(Big in scale):影響到的人多不多 ●被忽略程度(Neglected):比方說台灣的同志婚姻,已經很多人在關注 了,所以他們也得到非常多的資源。這個時候,再加了你一個人,影響力 不大。如果你投入比較少人關注的議題,影響力會更大 ●可行性(Solvable):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它會解決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難道同志婚姻現在很熱門,參與他不再有效了,那我就 不能再參與了嗎?不是。你還是可以參與,但是你的作為比較像是 「利己」,讓自己感覺良好。追求自己重視的東西沒有錯,但不一定 是「有效」利他。 【不舒服的例子】 關於可行性,有個很令人不舒服的例子。 假設你有一筆錢,在有效利他的架構上,他寧願叫你把錢投入拯救 生命上,而不是教育。因為教育,是長久的,而且不一定保證能 成功。 但有效利他不空談,講究是科學的證據。 例如 劍橋 薩默維爾青年研究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bridge_Somerville_Youth_Study (對不起我之前舉的案例是腦中的記憶,有點錯,經提醒後更正為這個:) 把一群住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青年教養中心的5~13歲男孩,共約500個, 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給他們課輔員、顧問、醫療及精神關注 等等,並輔導參與社區活動。對照組則是沒有。 結果30年後,發現實驗組的人比對照組的人,犯下更多罪行。 猜測原因可能會是:實驗組的男孩依賴顧問,當方案結束後,男孩們 失去了支持的來源。或是輔導員給的價值觀對男孩們沒有作用。 當然這個現象,只是個現象,不會推論出「啊,那以後都不要請輔導員 來陪伴好了」這麼簡單的結論,因為裡面變因太大。 我想說的是,有效利他主義是會去「測量」效果的。即使目前測不準, 也會持續測量、試著檢討、改善。 如果你想問:『難道教育不重要嗎?』重要,但是你可以知道你把 錢拿去投入教育、搜入這個你很在意的議題,這可能「利己」的 行為比較大。 【台灣的非營利組織】 舉個台灣的例子。你有一筆錢想捐。現在有2個NGO(非營利組織), 你可能就會去看A, B組織裡的財報。 假設A組織給裡面工作人員的行政費用很高,B組織給裡面工作人員 的行政費用較低。 一般人就會「感覺」把錢給B,能有更大的比例跑到被幫助的人 身上,一邊想著:我他媽捐款是要幫助人的,不是花在你們組織 運作身上。 但是有效利他會做的評估是,看這個組織對「被幫助人」的效益有 多大,試著去量化。而有時候會出現:行政費用較高的組織B,對於 被幫助的人,幫助的效果/效益更大。 那你應該把錢捐給A,還是B?只看組織裡的財報、行政費用,準嗎? 看個影片吧: TED演講《Peter Singer 有效利他主義》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FbG-w9OOc
通常做好事,會讓你感覺良好。但有效利他主義,不一定是讓你感覺 良好的事情。因為太理性了,但人是情感的動物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215.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05284184.A.449.html

09/13 14:36, , 1F
黑十字會 我們超有效率 318捐款至今還沒給日本繼續定存中
09/13 14:36, 1F

09/13 14:45, , 2F
哈哈 真的很黑!!
09/13 14:45, 2F

09/13 14:45, , 3F
磁季?
09/13 14:45, 3F

09/13 14:49, , 4F
烏托邦想法
09/13 14:49, 4F
這個聽說即便是在歐美,也是很少人在做

09/13 14:50, , 5F
可是這樣的前提是,分配者必須完全無私心,然而人
09/13 14:50, 5F

09/13 14:50, , 6F
類無法到達那樣的境界。
09/13 14:50, 6F

09/13 14:51, , 7F
所以才有有"讓更高緯度生物/超級AI/外星人來當分配
09/13 14:51, 7F

09/13 14:51, , 8F
者管理人類"這樣的理論。
09/13 14:51, 8F
可以有私心!他們常常說,把薪水的10%捐出來做有效利他。剩下的就好好「自私」。

09/13 14:54, , 9F
不管腦袋邏輯如何 行文邏輯頗糟
09/13 14:54, 9F
是喔XD 可能我寫完後,有把一些段落移動。(自以為適合讀者閱讀) 那可以不要被我的文章抓住,自己獨立思考。就當我文筆不太好XD

09/13 14:55, , 10F
我總覺得你的說法繞來繞去的
09/13 14:55, 10F
真的喔... 我以為已經很明顯的比較了

09/13 14:56, , 11F
文章邏輯真的很糟
09/13 14:56, 11F
好XD

09/13 14:56, , 12F
還有這影片也沒有給精確定義
09/13 14:56, 12F

09/13 15:11, , 13F
聽起來比較像功利主義
09/13 15:11, 13F

09/13 15:19, , 14F
文章邏輯滿清楚的啊
09/13 15:19, 14F
※ 編輯: peanut97 (111.241.215.25), 09/13/2017 15:25:31

09/13 15:24, , 15F
太長
09/13 15:24, 15F

09/13 15:37, , 16F
你要問崔佛
09/13 15:37, 16F

09/13 15:38, , 17F
我比較想知道捐給蘋果的那些善款,是全數撥給那些對象
09/13 15:38, 17F

09/13 15:38, , 18F
嗎?還是蘋果會自己扣掉一些行政費用,剩下的才是給被
09/13 15:38, 18F

09/13 15:38, , 19F
捐助人的?
09/13 15:38, 19F
這要去問他們內部人士才知道

09/13 15:39, , 20F
機械公敵可以達到啊啊啊
09/13 15:39, 20F

09/13 15:39, , 21F
我是覺得砂眼跟盲人兩個狀況根本不相同 是要比什麼
09/13 15:39, 21F

09/13 15:44, , 22F
這問題出在多數暴力(以妳的例子來說)
09/13 15:44, 22F

09/13 15:45, , 23F
而且砂眼不一定會導致完全失明 跟增加失明的人的生
09/13 15:45, 23F

09/13 15:45, , 24F
活便利完全是不同方向的事情
09/13 15:45, 24F
sonnezles, sophie你們說的對,狀況很不一樣,很難相提並論。 但是當你真的有一筆錢(資源)想要給出去時,這個時候就面臨到選擇。 如果那個導盲犬的,是你的親人,一定選他。 但如果不是呢?假設你認同每一條陌生人的人命都是平等的。 而你的資源就是這麼多,你會選擇什麼?

09/13 15:49, , 25F
多數暴力+1
09/13 15:49, 25F

09/13 15:49, , 26F
之前國外就有討論 唐氏症篩檢 大大減少唐寶寶的出生
09/13 15:49, 26F

09/13 15:50, , 27F
但是相對的因為唐寶寶減少 原本投入在唐寶寶醫療
09/13 15:50, 27F

09/13 15:50, , 28F
研究 福利 等等就會慢慢減少
09/13 15:50, 28F

09/13 15:50, , 29F
實際上剝奪了原本的唐寶寶 甚至是以後不幸出生的唐寶
09/13 15:50, 29F

09/13 15:51, , 30F
寶原有的福利跟資源
09/13 15:51, 30F
這表示你在乎少數人的權利
還有 81 則推文
還有 12 段內文
09/13 21:22, , 112F
TMG5566:目前國內政策已經偏向矯治,也就是促使受刑人能夠
09/13 21:22, 112F

09/13 21:23, , 113F
有能力返回社會生活,而不再只是自由與尊嚴的剝奪
09/13 21:23, 113F

09/13 21:29, , 114F
基本上陪伴這個方向是對的,但原PO的過程跟結論太奇怪XD
09/13 21:29, 114F
監獄的部分,我記性不好,尋問有效利他的專業人士後,有了正確的案例: 叫做:Cambridge Somerville Youth Stud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bridge_Somerville_Youth_Study 把一群住在青年教養中心的男孩,一邊給輔導員,一邊沒給。 結果30年後,有配給輔導員的那一群,犯罪率比沒給的還要高。 (詳細補在文章裡了)

09/13 22:24, , 115F
如果犧牲一個人可以救100個 那請問誰要去犧牲
09/13 22:24, 115F

09/13 22:24, , 116F
被犧牲的那個人有權利拒絕嗎?
09/13 22:24, 116F
這是哲學問題了。 但重點是:我現在想要幫助人,選擇幫誰吧。 沒被選中的人,應該...抗議嗎?

09/13 22:45, , 117F
兩兩比較後,被比出較差的那個是不是都不用去執行或
09/13 22:45, 117F

09/13 22:45, , 118F
是(組織、人)直接被這個世界淘汰掉了?這很功利和
09/13 22:45, 118F

09/13 22:45, , 119F
多數主義,只看利益最大化
09/13 22:45, 119F
這個問題有人問過,我聽到的官方回答是:因為不會所有人都做有效利他, 所以...很難有人被淘汰掉。

09/13 22:51, , 120F
我覺得你寫的很好我懂你的點,但是我覺得唐寶寶也是好
09/13 22:51, 120F

09/13 22:51, , 121F
的例子,可是難說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09/13 22:51, 121F

09/13 22:55, , 122F
ph說的有理,什麼方法什麼想法去做監獄陪伴,如果用犯
09/13 22:55, 122F

09/13 22:55, , 123F
罪就是不好,你們會這樣你們很可憐去陪他們,我覺得結
09/13 22:55, 123F

09/13 22:55, , 124F
果一定很糟,像之前就有老師打小孩就是為了教育他啊,
09/13 22:55, 124F

09/13 22:55, , 125F
說他的棒子不打人專打畜生你覺得這樣的陪伴是好的陪伴
09/13 22:55, 125F

09/13 22:55, , 126F
好的教育嗎
09/13 22:55, 126F
監獄的部分,我記性不好,尋問有效利他的專業人士後,有了正確的案例: 叫做:Cambridge Somerville Youth Stud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mbridge_Somerville_Youth_Study 把一群住在青年教養中心的男孩,一邊給輔導員,一邊沒給。 結果30年後,有配給輔導員的那一群,犯罪率比沒給的還要高。 (詳細補在文章裡了)

09/13 23:07, , 127F
如果要完全有效利他,不就應該完全站在想幫助的個體的立
09/13 23:07, 127F

09/13 23:07, , 128F
場,評估效益就等於是多餘的?這裡效益的定義是什麼? 治
09/13 23:07, 128F

09/13 23:07, , 129F
砂眼防範人意外成盲和提供盲人需求其實完全是兩件事,而且
09/13 23:07, 129F

09/13 23:07, , 130F
人意外成盲人其實是無法預防的?
09/13 23:07, 130F

09/13 23:07, , 131F
教育的例子就是這理論的大盲點,你所運用的資源真的有讓
09/13 23:07, 131F

09/13 23:07, , 132F
孩童受益嗎?有站在讓孩童受益的立場來運用資源嗎?
09/13 23:07, 132F
同意你說的,所以重要的是:該如何評估有不有效? 考量的點是什麼。

09/13 23:41, , 133F
所以事情不能完全站在有效利他來思考
09/13 23:41, 133F

09/13 23:41, , 134F
要考慮的面相多很多 考慮不完
09/13 23:41, 134F
這個問題有文章專門解: http://www.eachinese.org/blog/2016/3/3/by-katja-grace 我個人是覺得文章有點難懂,但重點是: 如果考慮不完,我們就應該放棄考慮嗎? 如果現在測量不準,我們就應該直接放棄測量嗎?

09/13 23:54, , 135F
很像經濟學柏拉圖改善哈哈哈
09/13 23:54, 135F

09/14 00:46, , 136F
昨天才用催佛上山滅了這個邪教...
09/14 00:46, 136F
※ 編輯: peanut97 (123.194.7.13), 09/14/2017 01:50:46 ※ 編輯: peanut97 (123.194.7.13), 09/14/2017 01:54:36

09/14 12:21, , 137F
其實當你把行為的效益做為評鑑基準,而不是對方實際受益
09/14 12:21, 137F

09/14 12:21, , 138F
情況,就不能說是純粹的利他了吧?
09/14 12:21, 138F

09/14 13:21, , 139F
樓上,對。
09/14 13:21, 139F

09/14 13:21, , 140F
要把「對方的實質受益」
09/14 13:21, 140F

09/14 13:21, , 141F
加到考慮因子裡。但是因為無法得知
09/14 13:21, 141F

09/14 13:21, , 142F
對方的感覺,所以用了各種測量方法。
09/14 13:21, 142F

09/14 13:21, , 143F
也有用問的。(DALI 痛苦指數)
09/14 13:21, 143F

01/03 11:59, 5年前 , 144F
行政費用較高的組織B 是不是打錯??
01/03 11:59, 144F
文章代碼(AID): #1PkD1OH9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