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Surface 壓力實驗室直擊!

看板WindowsPhone作者 (傲嬌魚)時間6年前 (2018/02/01 14:33), 編輯推噓22(22029)
留言51則, 1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標題太長 修改過標題,建議點選連結方便看圖) 走進微軟 | 你敢來嗎?這裡有一個「酷刑噩夢工廠」! https://www.xcnnews.com/kj/3178958.html 生活中,我們常常不小心讓電腦硬體「遭遇不測」,比如摔到地上、泡進水裡……如何讓 它們經得起「風吹雨打」?在微軟,有這樣一個產品可靠性實驗室,硬體測試人員為微軟 各式各樣的硬體產品,包括 Surface Pro 平板電腦、Surface Studio、Surface 觸控筆 等,設計了種種「酷刑」,以提高全生命周期的產品可靠性,帶給用戶卓越的體驗。這個 微軟硬體的「噩夢工廠」究竟什麼樣?不妨隨丹棱君去體驗一番~ 在一個沒有標誌,也沒有什麼窗戶的房間,硬體們正在經歷著殘酷的考驗。Surface 觸控 筆必須不停地塗寫幾個月;包裝完好的 Surface 設備經歷著猛烈的撞擊;Surface 筆記 本電腦,暴露在高溫、低溫、雨水、潮濕、灰塵、霧、化學藥品和紫外線輻射等各種模擬 的惡劣環境下…… 歡迎來到「噩夢工廠」——位於微軟華盛頓雷德蒙德總部的產品可靠性實驗室。在這個「 酷刑」室里,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們在尋找著產品的弱點,不忽略從鉸鏈到硬碟,從鍵盤按 鈕到元器件的任一個細節。微軟設備可靠性高級總監 Krishna Darbha 說:「我們要在三 周的測試中模擬出設備三年的使用情況。」 可靠性實驗室是微軟產品質量控制的一部分,其他還包括針對設計、材料、合規和安全等 方面的檢驗。Darbha 說,可靠性實驗室需要與微軟硬體開發人員密切溝通,從而讓產品 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可靠性數據和體驗得到優化。 實驗成果讓微軟的合作夥伴和客戶也得到了有價值的經驗,對產品的升級以及這些合作夥 伴和客戶的數字化轉型都大有裨益。 這個實驗室遠離喧囂,由十幾個上鎖的房間構成,每個房間都有一扇紅色的金屬門。測試 機的嗡鳴聲充斥在這些空間中。每個房間由混凝土走廊連接,沒有窗子。實驗室工作人員 們穿梭在這些房間中,對設備進行著高強度的測試。 可靠性實驗室經理 Brad Thompson 說:「我喜歡『搞破壞』,這樣才會做出更好的硬體 設備。」 事實上,保護產品才是這個實驗室的目標之一。比如,實驗會假設在足球場邊,當運動員 和教練使用的 Surface Pro 4 平板電腦暴露在室外環境中,將有可能出現怎樣的故障。 測試完成後,工作人員會評估測試結果,並仔細分析損壞程度和原因。 測試人員在 Surface 電腦表面噴水,模擬設備在整個使用壽命可能接觸到的雨水。 Darbha 說:「我們的測量單位精確到微米(1 微米等於 0.001 毫米)。儘管有些實驗中 的變化肉眼難以發現,我們也不能忽視,因為這些細微的變化對於完善產品設計和提高品 質意義非凡。」 有一台 Surface Studio 正在實驗室的烤箱里進行耐高溫測試,測試溫度達到 55 攝氏度 ,濕度 85% 。同樣的測試方法還可以針對單個部件,如機械鉸鏈、觸摸屏、內部電路、 粘合劑和塗料等。 另一個房間里,還有一些筆記本電腦正接受紫外線的照射測試。氙氣燈泡被明亮的白色光 束包裹著,在這裡,一個星期的照射相當於幾個月陽光直接或間接的照射。測試工程師 Jonathan Lehl 說:「我們將陽光集中照射在設備上,並將累積曝光時間縮短,照射強 度調高,高到可在一分鐘內把人晒傷,所以在實驗過程中,房門必須鎖閉。」之後, Jonathan 和其他工程師會把測試過的筆記本電腦拿出來,檢驗屏幕顏色對比度是否降低 ,以及粘著劑的或外殼的損壞情況。 來到大廳,一條軟管正在往 Surface Pro 上噴水,重複噴水又瀝干,就像是在足球場邊 線上放置了幾個月。之後,工作人員會對屏幕和功能反覆檢查。 測試工程師 Bob McPherson 正在用棉簽給Surface Pro 的外殼塗一層粘糊糊的東西。外 殼表面被分成了八個等分的區域,分別塗抹了家庭及辦公室里常用的各種日化產品。靜置 幾個小時后,工作人員會對這台設備進行化學反應分析。類似的測試也會在鍵盤、屏幕和 其他元器件表面進行。 然後是灰塵測試。實驗室的架子上擺滿了裝有各種粉末的罐子,都是從一家「灰塵」公司 購買來的,這其中還有模仿家庭灰塵的石英顆粒粉末。沒錯,微軟花錢買「灰塵」。可靠 性實驗室經理 Brad Thompson 說,這些灰塵是非常有價值的。 在實驗室的一個大房間里,風扇正把一厚層粉末吹到一台 Surface 筆記本電腦上,這相 當於產品整個使用壽命大約可接觸到的灰塵。之後,測試人員要驗證這樣幾個問題:筆記 本電腦的風扇如何工作?是否還可以冷卻設備?筆記本電腦還能否高效運行?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測試手段。比如衝擊測試,將設備模擬了從兩米或兩米以上的 高度突然掉落到地毯或混凝土地面上。 比如重力加速測試。一台包裝完好的 Surface 被放在一個稱為「衝擊塔」的裝置上接受 高達 600G 的重力加速度測試。要知道,人在 5G 的重力加速度下就可能會失去知覺。 兩名戴著護眼和護耳用具的技術人員坐在離塔大約 10 英尺的地方,盯著監控屏幕。高速 攝像機捕捉著每一次被測試設備接受衝擊的瞬間。一名技術員負責指揮,「獲取數據…… 準備……放。」測試塔里響起了一聲沉重的「砰」聲,設備被向下彈出,模擬下落 48 英 寸(相當於 1.2 米)到木質材料上的撞擊。工作人員會對視頻進行仔細檢查,並對包裝 好的設備進行目測和顯微檢查,以評估是否有損壞。這種控制衝擊測試也可以針對設備的 角落,邊緣以及按鈕。 Darbha 說:「我們需要知道產品的薄弱環節在哪裡,因為整體的可靠性往往取決於它最 薄弱的環節。」 還有耐用測試。我們需要避免一個產品在使用多年後嚴重破損。為此,實驗室進行了大量 的功能和機械測試,考察設備的耐用性。 在一個房間里,機械手臂握住 Surface 觸控筆,在一個 Surface Studio 的屏幕反覆劃 過形成一個由水平和垂直線條緊密交織的網格。隨後,機械手臂再把屏幕上的圖案清除乾 淨。長此以往,在接下來的一周里這一動作要往複進行好幾百次。 另一隻機械手臂讓 Surface 觸控筆操縱設備:啟動電源、待機、重啟、按鍵、播放視頻 、傳輸文件、激活攝像頭、拍照,不斷重複。 測試工程師 Nathan Patterson 說:「用戶的每一種操作,我們都會持續數周進行測試。 」 所有可靠的產品都一定要經歷浴火而後涅槃,背後就是測試人員日復一日的重複與堅持— —對產品負責,對客戶負責。 -- 至於組裝品質如何就要看組裝廠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50.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indowsPhone/M.1517466838.A.407.html

02/01 14:44, 6年前 , 1F
這太牛逼了八.....比小米筆電的各種測試還牛逼....
02/01 14:44, 1F

02/01 15:25, 6年前 , 2F
這樣怎麼沒測出SP4疑似燒螢幕的問題咧(丟筆)
02/01 15:25, 2F

02/01 15:39, 6年前 , 3F
剛入手的時候都測不出來了 何況這才測三周..
02/01 15:39, 3F

02/01 16:16, 6年前 , 4F
這都是些外在因素的測試阿,我覺得SP最需要的是像在買PC
02/01 16:16, 4F

02/01 16:16, 6年前 , 5F
時候的燒機測試
02/01 16:16, 5F

02/01 16:24, 6年前 , 6F
這個沒有測試肥宅手汗腐蝕的部分嗎?身邊統計三台有輕
02/01 16:24, 6F

02/01 16:24, 6年前 , 7F
微問題
02/01 16:24, 7F

02/01 17:59, 6年前 , 8F
有做跟最後spec放的多寬 科科 兩回事啊
02/01 17:59, 8F

02/01 23:28, 6年前 , 9F
MS的這種測試我覺得最可信的是初代KINECT
02/01 23:28, 9F

02/01 23:29, 6年前 , 10F
那個調節角度的馬達真的粗勇又好用,結果K2變成手調
02/01 23:29, 10F

02/01 23:29, 6年前 , 11F
當年拿到整個傻眼WWW
02/01 23:29, 11F

02/02 01:00, 6年前 , 12F
結果螢幕閃爍跟殘影ㄏㄏ
02/02 01:00, 12F

02/02 07:51, 6年前 , 13F
NSP的下方螢幕漏光問題,買兩台中兩台,還I7版的
02/02 07:51, 13F

02/02 12:13, 6年前 , 14F
工作人員不斷在產品旁邊不斷耳語:你會無預警被砍掉..
02/02 12:13, 14F

02/02 12:13, 6年前 , 15F
通過壓力測試的產品才能上市
02/02 12:13, 15F

02/02 12:19, 6年前 , 16F
這麼說吧 這種實驗室只是做產品設計驗證 上面說的是品管
02/02 12:19, 16F

02/02 13:46, 6年前 , 17F
所以都是代工廠的錯(誤
02/02 13:46, 17F

02/02 14:19, 6年前 , 18F
本來就組裝廠的錯,因為都是台灣人老闆XD
02/02 14:19, 18F

02/02 14:22, 6年前 , 19F
可是阿婆組裝廠的老闆也是台灣人 還是供應鏈裡賺最少的
02/02 14:22, 19F

02/02 14:25, 6年前 , 20F
另類的台灣之光
02/02 14:25, 20F

02/02 14:59, 6年前 , 21F
台灣之(漏)光
02/02 14:59, 21F

02/02 15:14, 6年前 , 22F
應該是說看看和組裝廠怎麼談的,說不定漏光的容許程度
02/02 15:14, 22F

02/02 15:16, 6年前 , 23F
規範的不是那麼嚴格.但燒螢幕這種的確是產品設計驗證的
02/02 15:16, 23F

02/02 15:16, 6年前 , 24F
問題.
02/02 15:16, 24F

02/02 21:00, 6年前 , 25F
說不定想把漏光當特色吧,沒想到消費者不喜歡
02/02 21:00, 25F

02/02 23:16, 6年前 , 26F
不過不是只有SP會漏光,基本上只要是IPS面板都多少會漏
02/02 23:16, 26F

02/02 23:16, 6年前 , 27F
02/02 23:16, 27F

02/03 09:58, 6年前 , 28F
我學弟在筆電組裝廠待過,他說Apple給的組裝費是最高的
02/03 09:58, 28F

02/03 10:00, 6年前 , 29F
我的iPad、Galaxy Book和MacBook Pro怎麼都沒漏光,難道他
02/03 10:00, 29F

02/03 10:00, 6年前 , 30F
們用的是假的IPS
02/03 10:00, 30F

02/03 13:06, 6年前 , 31F
1.可能蘋果要求高,要讓肉眼看不出來才過 2.Galaxy Book
02/03 13:06, 31F

02/03 13:06, 6年前 , 32F
是OLED不會漏光
02/03 13:06, 32F

02/03 13:14, 6年前 , 33F
3.運氣好沒拿到漏光的螢幕,還是有人會反映蘋果螢幕有漏
02/03 13:14, 33F

02/03 13:14, 6年前 , 34F
02/03 13:14, 34F

02/03 17:41, 6年前 , 35F
這根本煉獄吧...
02/03 17:41, 35F

02/04 09:56, 6年前 , 36F
因為經過煉獄所以個個漏光又睡死 ?
02/04 09:56, 36F

02/05 00:15, 6年前 , 37F
我的Galaxy Book是買10.6吋是IPS沒錯。我是覺得微軟用戶
02/05 00:15, 37F

02/05 00:15, 6年前 , 38F
應該比果粉理智許多,組裝差這點沒什麼好否認,不用牽拖
02/05 00:15, 38F

02/05 00:15, 6年前 , 39F
到技術
02/05 00:15, 39F

02/05 11:14, 6年前 , 40F
Galaxy Book居然還有IPS的版本,還以為這是三型的賣點XD
02/05 11:14, 40F

02/05 11:14, 6年前 , 41F
。SP的組裝品質應該是比蘋果差,但我覺得就一線廠的平均
02/05 11:14, 41F

02/05 11:14, 6年前 , 42F
水準,而且最近產品線愈開愈多,感覺標準也變鬆了,我之
02/05 11:14, 42F

02/05 11:14, 6年前 , 43F
前的SP3完全看不出有漏光,現在的SP 2017在亮色背景就看
02/05 11:14, 43F

02/05 11:14, 6年前 , 44F
得出來漏光
02/05 11:14, 44F

02/05 12:13, 6年前 , 45F
IPS版本很棒啊,Amoled螢幕我還不敢買,畢竟是電腦,螢幕
02/05 12:13, 45F

02/05 12:13, 6年前 , 46F
和工作介面比手機還常長時間使用
02/05 12:13, 46F

02/05 12:49, 6年前 , 47F
我這台Acer Switch 10E 螢幕採用的是IPS 而且有次
02/05 12:49, 47F

02/05 12:49, 6年前 , 48F
我不小心把我的Switch 摔下來 心想說 慘了 結果拿起
02/05 12:49, 48F

02/05 12:49, 6年前 , 49F
來 螢幕沒裂痕阿!!!! 已經摔兩次還沒破 這也太耐用
02/05 12:49, 49F

02/05 12:49, 6年前 , 50F
了八
02/05 12:49, 50F

02/09 01:19, 6年前 , 51F
可是我覺得愛瘋螢幕組裝並沒有黏緊==
02/09 01:19, 51F
文章代碼(AID): #1QShJMG7 (Windows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