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巴爾的摩最具代表性的在地慶典HonFest

看板WashingtonDC作者 (藝術與城市)時間14年前 (2010/06/12 07:3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沒錯!看到這個標題就知道 講古時間又到了XD 有看過電影或音樂劇"髮膠明星夢(Hairspray)"的人 一定都對劇中60年代梳得高高的頭髮、戴著彩色復古粗框眼鏡的女士們印象深刻 事實上劇中的景象都是巴爾的摩真實的在地文化喔! 這個文化是源自於上個世紀50-70年代 巴爾的摩一些以工人階級為主的社區(巴爾的摩以前是個工業城) 包括Highlandtown, Canton, Locust Point, Hampden與Pigtown等 這些地方的女士們平日都以上述的穿著打扮為其特色 這個特殊的在地文化被稱為"Hon"文化 "Hon"其實就是巴爾的摩在地的特殊腔調中對於"Honey"一詞的簡稱 是一種用來對他人表示親切與善意的一種稱呼(對任何人都可以說) 巴爾的摩的特殊腔調也被暱稱為"巴爾的摩語(Baltimorese)" 如Baltimore發音成"Bawlmer"、Maryland發音成"Merlin" (題外話,在巴爾的摩當地還買得到教你講"巴爾的摩語"的書呢!) "巴爾的摩語"精確的體現在巴爾的摩出身的鬼才導演約翰瓦特斯(John Waters) 1972年極具爭議性的電影"粉紅色火烈鳥(Pink Flamingos)"中 這部片曾被選入英國一個電視節目"五十部死前一定要看的電影"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這部片來瞧瞧 約翰瓦特斯最著名的作品便是1988年拍的較符合大眾口味的歌舞片"Hairspray" 劇中便是以60年代的巴爾的摩工人階級社區做為拍攝背景 也可以一窺巴爾的摩Hon文化面貌 後來該片劇本在2002年被改編為同名的百老匯音樂劇 並於隔年獲得"年度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八項音樂劇界最高獎項"東尼獎(Tony Award)" 2007年New Line Cinema電影公司又根據這齣音樂劇重拍了一次電影 這第二部Hairspray也就是我們今天比較熟悉的"髮膠明星夢"了 隨著巴爾的摩的產業轉型而成為文化多元的大城市 在地的Hon文化也日漸凋零 為了延續Hon文化的精神 從1994年開始 位於Hampden社區的主要街道The Avenue(36街的代稱)上的一間餐廳Cafe Hon 於是舉辦了一年一度的慶典"HonFest" 也成為巴爾的摩當地最具特色與代表性的慶典之一 自2007年開始又將該慶典增加為兩天(星期六日) 慶典期間Hampden社區的The Avenue將封街慶祝 一連串的活動最終目標是選出年度的"最佳Hon"(簡單說就是Hon文化的選美大賽) 於是在慶典中就會看到一大堆不分年齡都梳著超高頭髮、 戴著復古粗框眼鏡和穿著花俏復古衣服的女性 並且要能操著一口道地的"巴爾的摩語" 當然原本不會說的話用模仿的也行 因為這個慶典的目的就是為了延續與保存這個"Hon文化" 故事講完了 其實是為了告訴大家 今年的HonFest即將於明後兩天正式登場 要體驗最道地的巴爾的摩文化 千萬不能錯過這兩天的慶典喔! HonFest 2008回顧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1tPO79b9T4
HonFest官方網站: http://www.honfest.ne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4.93.209.197

06/12 12:35, , 1F
高手在地人押!!推推推!!
06/12 12:35, 1F

06/14 15:40, , 2F
讚!推一個~看O大文長知識^^b
06/14 15:40, 2F

03/08 22:28, , 3F
推一下!!! 好資訊!!
03/08 22:28, 3F
文章代碼(AID): #1C4iWdwb (Washington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