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一些問題 ...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普蘭可)時間17年前 (2006/12/22 14:27),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30 (看更多)
※ 引述《JustSad (職業路人)》之銘言: : 本能寺變信長到底死了沒? 死了 而且家臣們公認他死了 在那種狀況下非死不可 光秀也不可能迷糊到讓信長逃脫 秀吉為了拉攏盟軍對抗光秀有假稱信長沒死...但沒人相信 : 秀吉久攻毛利不下,假設不是本能寺變,能擅訂盟約嗎 盟約不可能 佔領了土地 劃界停戰 是可以的 : 如果未訂盟約,戰事依舊持續不下時,秀吉會不會被撤換或逞罰? 不會 因為信長所有軍團長都有任務 沒人可取代秀吉 再說 毛利之難打信長很清楚 最重要的是 秀吉是信長的寵臣 寵臣就是犯了錯也只會被摸摸頭 看前例 : 秀吉故意違抗信長命令 不聽柴田勝家指揮 結果?...什麼事都沒有 : 如果只靠水淹一城沒有盟約,毛利軍真的容易應付? 不容易 但是秀吉在信長出事前就已經跟毛利談好 清水宗治自殺 其他人全放 兩軍劃界停戰 事實上 信長死訊是讓秀吉從搞定--->陷入絕大的危機 因為毛利可能因此翻盤 撕毀和約 不過 毛利很守信 又決定幫秀吉一把 所以才沒有發生 : 秀吉也許未全程參與整個謀反過程,但必然間接參與或知情,否則為何封鎖消除歷史? 秀吉哪裡消除歷史啦? 這我倒沒聽說 "必然"又是怎麼必法 這種欲加之罪論法實在不好啊 : 可能秀吉打的算盤是,萬一信長不死,可藉由消息失準之誤才訂立盟約撤退; : 不管是信長或信忠掌權,也會因為秀吉的即時撤退救援而對秀吉獎賞或不追究。 : 所以不論何種考量,撤越快回京都,對秀吉只有利而無害,重點是能保有未來地位。 : 如果不是擔心信長活著逃出,光秀也許不會圍攻讓信忠也自刃,歷史也許改寫; 不管信長死了沒 光秀都一定要殺繼承人的信忠的 你這論點頗無厘頭啊^^BB : 同樣的秀吉情報再正確也必然會與光秀有相同考量,只是後來確定信長死訊無誤。 : 本能寺變時各大軍團的反應,也說明了萬一信長未死,擅離陣營的下場必然很慘; 你完全搞反了 信長如果沒死 那一定要十萬火急回去救駕 否則誰擔的起 柴田勝家之所以好整以暇 就是因為他相信信長已經死了 秀吉也完了 只有他才能打倒光秀 也一定能打倒光秀 所以慢慢來就好 瀧川是全滅 不是他不想回來 丹羽是連軍團都還沒集合 被光秀困住 當時的狀況要搞清楚 才知道為什麼他們不能動 不是隨便亂猜啊 至於為什麼猴子要搶快趕去打倒光秀? 因為他一旦失去信長 只有打倒光秀 才能得到最基本的地位 : 如果信長不死,安土城落成後,日本將是何種局面? 如果信長不死 秀吉就一直是信長最鐘愛的寵臣 因為他最懂信長 別人都可能隨時掉腦袋或被fire 但是秀吉不會 他完全沒必要冒這種九死一生的風險 秀吉一直都是喜歡在到達戰場前 就已經謀略完成 像摘下成熟果實般的輕鬆獲勝 唯一一次冒生命危險的金崎徹退奠後作戰是因為不得已(信長死了等於他也完了) 整個本能寺事件到之後 秀吉有很多次根本不能完全掌握狀況 隨時會完蛋 毛利毀約--->死 山崎會戰失敗(秀吉的兵沒有真的多很多 若光秀多拉攏一兩個援軍就會贏)-->死 清州會議沒先開溜--->死 賤之岳太晚趕到戰場或丹羽袖手旁觀--->死 一連串的行動和作戰都是硬碰硬的靠強運硬上 甚至三法師被搶走 所有主動權都握在敵方手中 這絕對不是秀吉的作風 從這點就可以看出他不知情 也毫無準備 不然他會做得很safe很漂亮 : 如果信長死,以上問題可能瓦解,而代價可能是光秀當將軍或秀吉承公家名號; : 如果公家或皇族在背後操作或鼓動是有可能的。 : 如果秀吉不知情,速撤、抹史、名分都變的不合常理,不管他是不是特別; 秀吉是後來才需要名份 倒推到信長還在的時候 他一向是認為信長是最大的名份 拿到一個信長送的茶壺(表示可以開茶會)就高興的要死 -- gps.wolflord.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18.5 ※ 編輯: plamc 來自: 203.73.218.5 (12/22 14:56)

12/22 16:17, , 1F
秀吉違抗勝家以後反而升級當方面軍大將了 XD
12/22 16:17, 1F

12/22 19:29, , 2F
決定西征毛利時 除了秀吉先前已經在西國聯絡好盟友
12/22 19:29, 2F

12/22 19:32, , 3F
加上信長看的出來其他人不是跟毛利征戰的料
12/22 19:32, 3F

12/22 19:33, , 4F
後來秀吉在西國的進展證明了秀吉一定的戰略才能
12/22 19:33, 4F

12/22 19:33, , 5F
雖然不決戰 主動攻城 耗時費錢 但毛利也是因為這樣被消耗
12/22 19:33, 5F

12/22 19:34, , 6F
到日薄西山 儘管派大軍前往高松城 卻仍然不敢決戰原因即此
12/22 19:34, 6F
文章代碼(AID): #15Yth97T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Yth97T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