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斐武田家戰國年表(三)(天文十一年~天文十九年)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Nowhere Man)時間18年前 (2006/09/18 01:37), 編輯推噓6(602)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首先得為拖稿拖上整星期致歉。<(__)> 期間還不自量力想要做今川家系譜,所幸尚 有gentry大代勞,一併致上謝意。本篇甲斐武田家年表起天文十一年,迄天文十九年,亦 即由征服甲斐往信濃入口的諏訪郡開始,至信玄公生平最慘敗績的「砥石崩れ」為止,為 時九年。在前兩篇年表中關於當主名字的使用,依史法應以當時的實名為準,但為免板友 混淆並省去自行在紀事中尋找的麻煩,一概以當主最為人所知的實名記錄,在這裡補充說 明。( 通常是最後一個實名或是道號 )其餘記敘體例在同標題前作中已提及,以下不再贅 述。 日本年號 西元(年) 當主 大事 天文十一年 1542 武田信玄(22歲) 二月、晴信設置各奉行眾。同月、和歌師冷泉 為和訪問甲斐。 三月七日、晴信命親信駒井政武(高白齋)於積 水寺召開歌會,並與板垣信方、冷 泉為和等人一同出席。 三月九日、晴信於信濃諏訪郡瀨澤擊破意圖犯 邊的信濃聯軍。 三月十一日、村上義清往佐久郡進兵。 三月廿日、武田與村上兩軍於佐久郡平澤爆發 衝突,但雙方旋即各自撤軍。 閏三月十五日、晴信發給富商阪田源右衛門手 形通行特許狀。 四月四日、諏訪賴重與正室禰禰(晴信之妹)之 子虎王丸(寅王)生。 六月十一日、諏訪賴重偕禰禰、虎王丸參加諏 訪大社上社遷宮儀式。 六月廿四日、晴信為討諏訪賴重自甲斐出兵。 六月廿八日、諏訪賴重緊急徵兵。 六月廿九日、武田軍進入諏訪郡。 七月一日、諏訪賴重進軍至矢崎原大射馬場布 陣以抗武田軍,因兵數與武田軍差 距過大且不明武田按兵不動意圖, 於入夜後返回居城上原城。 七月二日、諏訪賴重復出兵至大射馬場與武田 軍對峙。但同日武田家內應高遠賴 繼(註廿六)率軍越杖突巔(註廿七) 抵安國寺,並於諏訪大社上社的門 前大町放火,腹背受敵之諏訪賴重 在家臣進言下逃入桑原城。 七月三日、武田軍展開桑原城下町攻略,受到 諏訪軍激烈抵抗,晴信為免增加傷 亡暫令全軍後退。高遠軍則與諏訪 軍於唐澤交戰。傍晚開始下雨。 七月四日、晴信命細作於桑原城中散布諏訪賴 重已逃往小笠原長時處的謠言;守 矢賴真以諏訪勢援軍身分前往桑原 城,但亦因武田.高遠聯軍在城四 周放火而放棄救援。戰意全失的諏 訪賴重於傍晚接受武田家條件棄城 投降。 七月九日、諏訪賴重與其弟諏訪大社上社大祝 賴高在武田軍戒護下抵躑躅崎館。 七月十九日、諏訪賴重.賴高入東光寺幽閉。 七月廿一日、諏訪賴重.賴高於東光寺自盡, 各得年27、15歲。 七月廿五日、諏訪下社的武居祝出仕武田。 八月十二日、晴信開始造冊登記躑躅崎館房屋 稅目,並清查各屋所使用及人質 收容狀況。 此月信玄以燈明田名義捐贈領地予諏訪上社。 九月十日、高遠賴繼向諏訪進兵。 九月十九日、晴信為觀望高遠軍進一步活動而 於若神子布陣。 九月廿四日、晴信為祈求戰勝向諏訪大社奉上 祈願文並捐贈伊那郡一百貫文之 土地。 九月廿五日、晴信以諏訪賴重遺子虎王丸為諏 訪家繼承人號召,於諏訪郡宮川 大破高遠軍後,偕虎王丸班師。 九月廿九日、板垣信方於上伊那擊退來襲的伊 那眾。 十月七日、諏訪西方眾向晴信稱臣,武田家底 定諏訪全郡。 十月十三日、村上義清於大門巔擊破小笠原長 時軍勢。 十月十七日、晴信發給栗原筋海島寺房屋免稅 許可證。 十二月十二日、晴信發給板垣信方家臣千野叉 負尉(註廿八)下諏訪尾口鄉知 行判物。 十二月十五日、晴信迎取小縣郡豪族禰津元直 之三女為側室(註廿九)。為禰 津家附武田家感到震怒的村上 義清處決禰津家在彼處人質。 十二月廿四日、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死,子晴 景繼位。 十二月廿六日、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生。 十二月廿九日、為祝賀晴信新婚,今川義元使 者高井兵庫助抵達躑躅崎館。 此年下伊那的知久氏由於反對在武田支配下再 興的諏訪大社,拒絕為祭典服役。同年、甲斐 石和鄉豪農春日大隅之子源助(源五郎、虎綱、 彈正忠正忠,即武田四名臣之一的高阪昌信) 因美色而得晴信寵愛,以小姓眾身分進入武田 家臣團。同年、在諏訪賴重自盡後至晴信迎娶 禰津元直之女前,可能為晴信迎娶賴重之女為 側室的時間。(註卅) 天文十二年 1543 元月三日、由於強風造成甲府城下大火延燒, 躑躅崎館的信玄居所亦遭波及。 元月四日、晴信以駒井政武居所為臨時居所。 元月十九日、禰禰病死,得年16歲。 二月廿四日、甲府城下又起祝融。 此月晴信發給栗原筋海島寺房屋免稅許可證。 三月廿日、舉行躑躅崎館居所的鍬立式。(註 卅一) 三月廿九日、晴信重建光福寺。 此月晴信發給井出縫殿衛信濃北澤知行判物。 另亦發給向岳寺房屋免稅許可證。 四月六日、舉行躑躅崎館居所的安柱儀式。同 日晴信任命板垣信方為上原城代, 管制諏訪全郡與部份伊那郡領地。 五月十二日、晴信捐贈成島鄉部份土地予塚原 之惠運寺。 五月廿五日、舉行重建上原城之鍬立式。 五月廿七日、板垣信方赴上原城就任城代。 六月十一日、板垣信方入主上原城。 六月十五日、板垣信方自上原城率軍往甲府迎                          接晴信前往檢閱城池。 六月十七日、晴信自甲府出發前往上原城。信                          虎出發私下訪問京都與奈良。 六月十九日、晴信抵達上原城。 六月廿六日、晴信檢閱完工的上原城主殿、門                          與木戶等工事。 六月廿七日、信虎會晤本願寺證如光教。 七月十三日、武田家臣長阪虎房(釣閑齋光堅) 率諏訪眾抵上原城。 七月十五日、下諏訪的下宮修繕工程開始。 七月廿八日、晴信返甲府。 八月廿五日、一艘葡萄牙商船飄流至大隅種子 島,火槍傳入日本。( 史稱「鐵 砲傳來」) 此月越後守護代長尾晴景命其弟景虎為櫪尾城                    代。 九月九日、晴信為討佐久郡長窪城主大井貞隆                         (註卅二)而自甲斐出兵。 九月十日、晴信率軍抵若神子。 九月十六日、晴信進入與大井家對抗之伴野家 居城前山城駐兵。 九月十七日、武田軍包圍長窪城並於申時開始 攻城。 九月十九日、武田軍下長窪城。擒大井貞隆, 入援大井勢的望月一族自盡。 九月廿日、武田軍下望月城。大井貞隆由駒井 政武與曾根虎長押送抵甲信邊界的 青柳。 九月廿一日、晴信返甲府。 十月二日、晴信移回躑躅崎館居所。 十一月十九日、晴信命甘利虎康開始在甲府修 繕新屋。 十二月十二日、晴信在能成寺發出五條禁令。 此年晴信三男西保三郎信之、長女黃梅院生。 (兩人均為三條夫人所出,註卅三) 天文十三年 1544 元旦、於郡內的小山田家宅第由駒井政武接 見北條家使者桑原九郎右衛門。 元月三日、駒井政武與向山又七郎向返回甲 府的晴信報告與北條家使者面談 內容。 三月十三日、重建之武田館主殿落成。 三月廿四日、舉行武田館的安樑儀式。 四月十一日、板垣信方入上原城準備進行重 修防禦工事。 六月、晴信賞賜黑川金山眾的風間左衛門十 貫文。 七月一日、板垣信方舉行上原城代居所之鍬 立式。 九月、諏訪家支族藤澤賴親起兵叛武田。響 應藤澤賴親之諏訪舊臣地頭千野道宗 勢被板垣信方敉平。同月廿三日、晴 信褒揚板垣家臣千野叉負尉。 十月十六日、晴信為討藤澤賴親自甲府發兵。 十月廿二日、在躑躅崎館的晴信主殿轉移。 十月廿八日、晴信抵有賀巔指揮作戰。 十月廿九日、武田軍前鋒隊包圍藤澤方之荒 神山城。 十一月一日、武田軍前鋒隊向荒神山城送出 投降勸告遭拒。 十一月二日、武田與藤澤軍於伊那郡松島交 戰。 十一月廿六日、晴信引軍前往上原城,斷藤 澤家諏訪攻略之念。 此月晴信賜諏訪郡宮川鄉的石河家「勝」字。 十二月八日、晚間高遠賴繼軍闖入諏訪各地 縱火。 十二月九日、晴信出上原城返甲斐。 次月晴信授權小山田家向北條家派出使者。 天文十四年 1545 三月八日、為確保諏訪大社祭禮安全,晴信派 兵兩千人在杖突巔布陣。 四月二日、晴信在甲府與聖護院門徒道增會面。 四月十一日、晴信為撲滅殘存於伊那郡的高遠 家勢力出兵往信濃。 四月十四日、晴信抵上原城。 四月十五日、晴信越杖突巔。 四月十七日、高遠賴繼棄高遠城走福與城。 四月十八日、晴信下高遠城。 四月廿日、晴信自高遠城向福與城進軍。 四月廿九日、武田家臣鐮田長門守戰死。 五月廿一日、今井信甫等為支援武田本勢,出 兵攻援助藤澤方之小笠原長時本 陣龍崎城。 五月廿二日、今川義元援軍數百人自伊那路北 上與武田軍會合。 此月鈴岡小笠元信定、知久賴元等下伊那武田 方後備隊出動。 六月十日、藤澤賴親接受晴信所提和議。 六月十一日、藤澤賴親向武田宣示效忠後交出 受其庇護的高遠賴繼並焚盡福與 城,賴繼被送往甲府隱居。 六月十三日、武田軍越鹽尻巔闖入鹽尻。 六月十四日、武田與小笠原軍有輕微衝突。 六月十七日、晴信以藤澤賴親之弟權次郎( 實 名不詳 )為質班師甲斐。 七月廿四日、今川義元布陣善得寺以窺北條。 八月五日、晴信遣駒井政武及溫井丹波守為使 者往本栖,以調停今川與北條軍。 八月十六日、北條氏康攻入駿河。 九月九日、晴信為支援今川義元自甲斐出兵。 九月十日、晴信抵本栖。 九月十四日、晴信收到來自北條氏康的援軍請 求書狀。 九月十五日、晴信抵駿河大石寺。 九月十六日、晴信與今川義元會合,北條方的 吉原城自行開城投降。 九月十八日、今川.武田聯軍抵馬見塚。 九月十九日、今川.武田聯軍通過千本松後分 兵,今川軍攻打被葛山長綱包圍 的長久保城。 九月廿日、今川軍於長久保、武田軍於岡宮近 之原分別布陣。 九月廿七日、武田軍渡伊豆黃瀨川。 十月十一日、駒井政武、板垣信方、向山又七 郎聯名之勸和狀送抵北條家臣桑 原九郎右衛門處。 十月廿日、晴信校閱包圍長久保中的今川軍。 十月廿四日、晴信收到今川義元、北條氏康、 山內上杉憲政三人之起請文(註卅 四)。 十月廿九日、今川與北條兩家和議成立。 十一月六日、北條氏康將長久保城交給今川義 元後引城兵班師回小田原。 十一月八日、晴信與今川義元各自歸國。 十二月、諏訪大社神長官守矢賴真嫡子元服, 晴信賜予武田家通字信字,名信實。 天文十五年 1546 三月四日、武田軍攻打小縣郡砥石城。 三月廿七日、晴信捐贈都留郡福地鄉予安國寺。 此月武田軍攻下佐久郡海尻城,但城主井上清                    定與清野清秀、笠原親繁等人逃脫。                    四月、關東管領山內上杉憲政派兵與扇谷上杉                       朝定、關東公方足利晴氏組成聯軍包圍 北條家的川越城。廿日遭北條氏康與川 越城主北條綱城夜襲夾擊大敗,晴氏逃 往古河城,扇谷上杉朝定陣亡,扇谷上 杉家絕嗣。 五月三日、晴信為攻打佐久郡內山城的大井貞                         清自甲斐出動。 五月六日、晴信入伴野家居城前山城。                    五月七日、晴信派出先鋒隊向內山城進發。 五月八日、晴信前往內山城。 五月十日、武田軍斷內山城水源。 五月十四日、武田軍占領內山城所有曲輪,僅                          有本丸尚未陷落。小笠原長時派                          其叔定政與晴信會面。 五月十八日、晴信派上原伊賀守昌辰對內山城                          發出最後通牒。 五月廿日、武田軍攻陷內山城本丸,大井貞清                         降,大井清宗逃往村上義清的葛尾                         城。(註卅五) 六月十一日、後奈良天皇敕使三條西實隆、四 十(註卅六)季遠來甲府。 六月十六日、舉行拜領綸旨之祝儀。 七月廿六日、晴信為歡迎天皇敕使於甲府舉辦 和歌連句之歌會。 此月武田軍陷佐久郡岩尾城,城主大井行賴逃 亡(註卅七)。 八月十九日、晴信命駒井政武與天皇敕使會                          談,承諾自明年起自信濃每年向                          皇室進貢一萬疋年貢為御料領,                          統一信濃後將增為三萬疋。 八月廿八日、晴信命疑似謀反的諏訪薩摩守滿                          隆切腹。 九月三日、晴信於巡視河口御師駒屋之分國中 諸關所時,重申將獻給禁中一萬疋 御料領之約。 十二月、村上義清以家臣須田親滿為大將攻陷 武田家之海尻城,但旋為武田方之真 田幸隆奪回。 此月室町幕府第十二代將軍足利義晴將將軍職 讓予其子.第十三代將軍義輝。 此年晴信四男諏訪(伊奈)四郎勝賴生( 諏訪夫 人所出 )。信虎時出亡之工藤一族復歸,其中 於天文五年為信虎所誅的工藤虎豐次子源左衛 門祐豐( 祐長、正重、重昌、昌秀,即武田四 名臣之一的內藤昌豐) 尤受晴信器重,以侍大 將敘職。 天文十六年 1547 二月十七日、後奈良天皇向晴信催促滯納給三 條大納言領的青苧、白苧。 二月廿四日、晴信命板垣信方、原虎胤、淺利 信種攻打小縣郡砥石城,城未下 而退。 三月八日、晴信命山本晴幸(勘助、勘介)舉行 伊那郡高遠城之鍬立式。 四月二日、晴信捐贈鴟塚之地予積水寺佛殿。 四月十六日、晴信催促大井貞清.清宗父子出 仕武田。 五月六日、大井父子至甲府出仕武田。 五月卅日、晴信受領並清查所有過去武田家在 甲州發出的禁令。 六月一日、晴信制定<甲州法度之次第>26條, 此為武田家首部成文法典,該法典 內容後為德川家康多所因襲。 七月十八日、晴信為攻略佐久郡志賀城舉行軍 事評定會議。                    七月十九日、細川晴元攻入京都,前將軍足利                          義晴流亡至近江。 閏七月九日、武田軍先鋒隊由甲府出發。 閏七月十三日、晴信自甲府出發。 閏七月廿日、晴信抵佐久郡櫻井山。 閏七月廿四日、武田軍開始志賀城攻略。 閏七月廿五日、武田軍斷志賀城水源。 八月一日、在大雨中志賀城為雲所覆蓋,視線 不良使攻守雙方暫停行動。 八月六日、板垣信方在小田井原大破前來援助 志賀城的上杉憲政軍。 八月十日、武田軍攻下志賀城外及二層曲輪。 八月十一日、晴信為攻落志賀城之功向萩原彌 右衛門、小井弓越前守送出感謝 狀。 八月十三日、晴信入志賀城。下令將頑抗的志 賀城軍數百人一概梟首列於城牆 上示眾的做法引發佐久郡國人領 主與信濃其餘大名恐慌與反感。 八月廿一日、晴信於上原城會見小笠原長時。 八月廿二日、晴信凱旋歸國。 十一月十一日、晴信賜予小縣郡國人和田孫五 郎偏諱與太刀。 十二月四日、諏訪神三郎賴隆(賴重弟)入甲府 居住。 十二月十九日、晴信親自裁定領內訴訟。 此年晴信於創建甲斐長延寺(現改名光澤寺), 聘鐮倉長延寺實了師慶為住持。信繁長男信豐 生。 天文十七年 1548 元月十八日、晴信發給家臣們朱印狀,承諾若 統一信濃將給予家臣相當程度的 領地。村上義清進兵佐久郡。上                          杉憲政亦派小林平九郎領援軍與                          村上勢會合。   二月一日、晴信為攻略佐久郡鹽田城自甲府出 兵。 二月二日、晴信於小縣郡停留觀測積雪。 二月十三日、大井貞清向小林平九郎送出願為 願為內應的書狀。 二月十四日、晴信於上田原與村上.上杉聯軍                          會戰,武田軍大敗,宿老板垣信                          方、甘利虎泰戰死,死傷兵員近                          千人,是為上田原合戰。 二月十五日、甲府留守駒井政武獲知武田敗績 (見於駒井高白齋日記中) 二月廿二日、村上義清向小林平九郎所率上杉 家派出援軍送出感謝狀。 三月五日、武田與村上兩軍對峙近三旬後,晴 信自佐久郡引兵返上原城,村上義 清以師老兵疲未追擊武田軍,亦引 兵返葛尾城。 三月廿七日、晴信藉答應金刺善政(註卅八)給 予知行地的要求,抑止了因上田 原戰敗帶來諏訪郡的騷動。 四月三日、為安定諏訪局面,晴信勒令隱居中                         的高遠賴繼於甲府出仕。 四月五日、小笠原長時聯合村上義清、仁科道                         外與藤澤賴親入侵下諏訪並四處縱 火。 四月廿五日、村上義清分兵攻略內山城並縱火 燒宿城。 五月十七日、信濃反武田國人眾集結並重修布 引城。 六月十日、小笠原長時聯合仁科道外(註卅九) 再度入侵下諏訪但為地頭人擊退。 此月村上義清攻陷田口城,該城城主田口長能 遂由附武田又復歸村上家;同月義清並會同大 井行賴重修其居城岩尾城,武田家於天文十五 及十六年間對佐久郡的攻略重回原點。 七月一日、諏訪西方眾中小阪、花岡兩家起兵 叛武田,侵入上諏訪。 七月十一日、晴信獲知諏訪西方眾叛亂情報, 自甲府出兵抵跡部家的田屋城召 集軍隊。 七月十八日、晴信自田屋城出發抵上原城。同 日晚間小笠原長時亦發兵向鹽尻 巔前進以為諏訪反武田軍後援。 七月十九日、武田軍於鹽尻巔、勝弦巔以奇襲 大破誤判武田行軍速度而未有行 動的小笠原長時軍,小笠原軍全 線崩潰,長時逃回居城林城向村 上義清求援,是為鹽尻巔合戰。 小笠原家轄下村井城亦被攻陷。 七月廿五日、晴信返回甲府。 八月十一日、晴信命長阪虎房為諏訪郡代。 八月十六日、晴信發給長阪虎房及內山庄左衛 門知行判物。 八月十八日、小山田信有包圍佐久郡田口城, 但旋為敵方後備隊反包圍。 九月六日、晴信為鎮壓佐久郡反武田勢力自甲 府出陣。 九月八日、藤澤賴親透過穴山信友向晴信要求 再度出仕。 九月九日、晴信抵佐久郡宮之上。 九月十一日、晴信收復為反武田佐久眾所占領 之前山城,發給土橋總(註四十) 右衛門等人感謝狀。 九月十二日、晴信與小山田信有會合攻打田口 城。 九月十五日、武田軍下田口城,城主田口長能 戰死。 九月廿六日、晴信夜襲布引城未成。 九月廿八日、晴信返上原城。 十月二日、晴信親主重修村井城之鍬立式。 十月五日、晴信開始修繕村井城。 十二月五日、北條氏康首攻關東管領上杉憲政 之居城平井城。 十二月十五日、晴信制定惠運院內之年貢。 十二月晦日、越後守護代長尾晴景因病隱退, 其弟景虎入春日山城繼任當主。 天文十八年 1549 元月十三日、武田開始於諏訪郡茶臼山修繕高 島城。 此月晴信命長阪虎房將諏訪郡治所由上原城遷 往高島城。 三月九日、蘆田信守入主春日城,做為武田家 在小縣郡據點。 三月廿四日、晴信發給真田幸隆所有七百貫文 領地安堵之朱印狀。 此月透過真田幸隆調略,布引城的國人領主望 月源三郎響應武田並同意出仕,獲晴信發給安 堵狀。 四月三日、村上義清陷春日城。 四月八日、晴信奪回春日城。 此月晴信分兵伊那、木曾、松本等地,並於鳥 居巔北部縱火,感到不支的信濃國人領主奈良 井治部少輔向木曾義康請援,武田軍未待交手 即撤退。同月,有天文大地震,相模、伊豆、 武藏等國與甲斐都留郡為災區,北條氏康向領 內發出德政令。 五月七日、晴信於領國內課徵德役錢,並向領 內富有者臨時課徵役錢。 五月廿九日、布引城的望月新六(源三郎之弟) 響應武田的調略,透過駒井政武 在甲府出仕。 六月一日、信濃野澤城主伴野左衛門佐信豐出 仕武田。 七月四日、晴信為強化武田在伊那、佐久兩郡 之據點自甲府出陣。 七月九日、晴信入高島城。 七月十四日、晴信率軍入伊那郡。 七月十五日、晴信親主福與城重修之鍬立式。 八月五日、武田軍攻打村上方的布引城。 八月七日、今川義元遣家臣一宮出羽守訪問村 上義清的阪城,希望調停武田與村 上兩家紛爭,由於同行的武田家臣 穴山信友爛醉如泥而談判未成。 八月廿日、武田軍進入佐久郡稻荷山城。 八月廿八日、武田軍在佐久郡小田井縱火。 九月一日、武田軍於佐久郡鷲林布陣。 九月二日、武田軍包圍佐久郡平原城。 九月四日、武田軍開始平原城攻略,並於宿城 縱火。 九月七日、平原城主平原全真開城降於武田。 九月九日、晴信再遣駒井政武與村上義清交涉 和議事宜。 九月十四日、一宮出羽守尾追駒井政武同赴阪 城參與交涉。 九月十七日、晴信聽取駒井政武與一宮出羽守 報告村上方對和議的態度。 九月廿日、晴信判斷與村上義清談判破裂,自 內山城出兵奪回海之口城。 九月廿一日、晴信返甲府。 九月晦日、藤澤賴親透過穴山信友引介出仕。 十月廿一日、晴信捐贈大泉寺末寺之芳嚴院原 屬坪井鄉高久寺之領地。 十一月十八日、晴信命修驗大光坊打造陣中祈 禱用之法螺貝,免去染匠田村 孫七家的轉運、染事勞役。 此月晴信與小山田信有討論全面追討逃漏稅事 宜,並在領國內對百姓和神社寺院一體同仁嚴 密徵收逃稅應付出之過錢料(罰鍰)。同月晴信 書畢應繳交予諏訪大社神長官守矢賴真之神領 納物。 十至十二月間、小縣郡國人和田孫五郎與佐久 郡國人伴野左衛門太夫相繼出 仕武田。 天文十九年 1550 元月十九日、晴信以駒井政武為使者前往駿府 與今川家交涉長男太郎與今川義 元之女的婚事。 元月廿二日、今川義元接見駒井政武。 二月廿六日、越後守護上杉定實病死,越後上 杉家絕嗣,守護代長尾景虎成為 越後名實相符的支配者。 二月廿八日、長尾景虎獲幕府任命越後守護。 三月十日、晴信免去八日市場商人頭阪田源右 衛門馬三疋分之諸役。 此月晴信命小山田信有率五百人參拜大善寺, 並連續三天舉行勸進延年舞。 四月廿日、晴信將後奈良天皇御賜手繕之般若 心經奉納至甲斐一宮。 四月廿一日、駒井政武赴高島城向仁科盛政送 去信玄親筆書狀。 四月廿二日、仁科盛政接見駒井政武。 五月四日、前將軍足利義晴病死,得年44歲。 閏五月九日、晴信自甲府出陣,前往跡部行忠 的田屋城進行陣型演習。 六月二日、今川義元正室(信玄長姊)死,法號 定惠院,得年32歲。 七月三日、晴信為經略筑摩郡自甲府出陣,於 若神子布陣。 七月十日、晴信越鹽尻巔入村井城。 七月十五日、晴信攻下板井城後,大興燈火命 軍士高聲歡喊慶祝勝利後返回村 井城。 七月十六日、為武田軍喊聲震撼,小笠原長時 轄下之林、深志、岡田、桐原、 山家諸城相繼自行開城投降,長 時下落不明。在得知長時已逃出 林城奔投村上義清後,島立、淺 間兩城亦降於武田,小笠原家名 存實亡。仁科道外降於武田。 七月十九日、晴信入深志城並於同日開始深志 城修繕工程。以馬場民部少輔信 春( 原名教來石景政,即武田四 名臣之一的馬場信房 )與日向大 和守是吉主其事,完工後即任留 守。 八月五日、晴信遣長阪虎房為先鋒進兵筑摩郡 會田。 八月十日、原小笠原轄下之和田城自行開城投 降武田。晴信派出足輕隊增援長阪 虎房以牽制會田家。 八月十七日、信濃善光寺落合一族中某人( 名 不詳 )出仕武田。同日為攻略砥 石城,晴信由深志城進兵,入長 窪城。 八月廿四日、晴信命今井藤右衛門信房、安田 式部少輔勘察砥石城。兩人於當 日結束調查。 八月廿五日、晴信命原美濃守虎胤、橫田備中 守高松、大井上野介信常再度勘 察砥石城。 八月廿七日、晴信自長窪城揮兵指向砥石城。 八月廿八日、晴信於砥石城外屋降安置本陣。 八月廿九日、晴信親乘馬與眾人會勘砥石城。                    此月小笠原長時向將軍足利義輝及其親信伊勢                    貞孝獻上祝賀就職的太刀;村上義清與北信豪 族高梨政賴傳出不和。 九月一日、村上義清家臣清野清壽軒投奔武田。 九月三日、武田家逼近砥石城開始構陣。 九月九日、晴信開始砥石城攻略。 九月十九日、村上方的信濃國人須田家向晴信 提出起請文。 九月廿二日、村上義清與高梨政賴和解,兩家 連兵攻打寺尾城的清野清壽軒。 九月廿三日、清野清壽軒向晴信求援。晴信派 出堂弟勝沼信元與真田幸隆前往 寺尾城救援。 九月廿八日、村上.高梨聯軍自寺尾城撤退。 九月廿九日、勝沼信元與真田幸隆返回本陣。 九月晦日、晴信以砥石城久攻難下撤兵。 十月一日、村上義清追擊武田軍,橫田高松擔 任殿軍與村上軍苦戰十二小時,殿 軍幾近全滅,橫田高松戰死,武田 軍計共戰死千餘人、傷兩千餘人, 此為晴信畢生武田軍最慘重敗績, 史稱「砥石崩れ」。 十月二日、晴信越大門巔入諏訪郡。 十月三日、晴信入上原城進行敗戰檢討軍議。 十月六日、晴信出上原城。 十月七日、晴信返抵甲府。 十月九至十一日、村上義清在佐久郡岩村田城 一帶縱火。 十月廿一日、小笠原長時在村上義清援助下開 始反攻筑摩郡,今日入平瀨城。 十月廿三日、晴信為擊退小笠原長時再度由甲 府進軍往信濃。 十一月八日、村上義清入小室城以備武田軍再 度侵攻佐久郡。 十一月十三日、村上義清侵入野澤並縱火,同 時攻打櫻井山城( 原名稻荷山 城 )。 此月在書信中首度發現晴信自署名從四位下大 善大夫兼信濃守源晴信。 十二月七日、武田太郎元服,取名義信。 十二月十四日、晴信遣駒井政武往深志城以備 小笠原長時。 註廿六:高遠家為與諏訪家關係最近之支族,至賴繼時一直有取代主家入主諏訪大社的意 圖,此由賴繼自行改姓諏訪及其對諏訪本家敵意可略窺知一二。關於諏訪家和諏 訪大社,由於與武田家自信虎時代聯姻後才關係密切而期間過程在紀事中亦已載 明,故不詳敘其家系,僅在此簡述一些背景知識。諏訪大社供奉諏訪大神,自古 即為甲信一帶神道信仰中心,在<古事紀>及<日本書紀>中均可見記載,分上下社 後,上社由諏訪家、下社由金刺家世襲大祝之職。諏訪家在碧雲齋賴滿時達到全 盛期,澈底壓制下社的金刺家並統一諏訪郡,使諏訪與村上、小笠原、木曾並稱 「信濃四大將」,他死後傳位嫡孫賴重,為信玄公所滅,除拱手送出諏訪郡外, 亦造成連兩代繼承人(虎王丸、諏訪四郎勝賴)實際上都是武田家血緣。諏訪賴重 的兩名叔父滿鄰、滿隆後均為信玄公效力,為信濃先方眾中活躍人物。其中滿鄰 之子賴忠在武田滅亡後先投北條氏政,後從德川家康,江戶立幕後家康支持諏訪 家復興,賴忠領高島城兩萬七千石並恢復世襲諏訪大社大祝直至幕末。欲知諏訪 家系者請參見:http://www2.harimaya.com/sengoku/html/suwa_k.html 註廿七:巔之和造漢字原為左山右上下,形似(山卞),音為「とうげ」,為山頂或頂點之 意,亦多有譯為"嶺"者。 註廿八:叉之和造漢字為(革叉),在下不學,不解何意及讀法,此處為人名,千野為其     姓,(革叉)負尉可能是自行發明的類官名別稱。 註廿九:禰津元直之三女,一般稱禰津御寮人。在新田次郎老師<武田信玄>一書中,被描 寫為騎術精良常隨軍出征,行事又最輕巧圓融能緩和正室三條夫人與其他側室間 關係的可愛女性里美,這種形象在大河劇播出後深植人心。不過實際上關於她的 史料非常少,僅知的只有其出嫁日期及為信玄公七男信清公之生母。由信清公是 在下嫁後18至21年後才誕生,不知要算禰津夫人和信玄公感情好不好,要說好居 然那麼久才有子嗣似乎不合理,要說不好能在婚後那麼久還得到信玄公寵幸也說 不過,看來這個謎很難解開。隨後年表中提及時均會以禰津夫人代稱。 註卅:諏訪賴重之女為其側室所出,一般稱諏訪御寮(料)人。在新田次郎老師<武田信玄> 中,他根據諏訪湖山嵐縈繞的形象以湖衣姬稱之,復經大河劇推廣,似乎反而較為 戰國史愛好者熟知。此外,在井上靖老師<風林火山>中以由布姬稱之,亦頗知名。 她的生年大致推定為享祿三年,且經推定是信玄公第一名側室,出嫁時間應在禰津 夫人之前。諏訪夫人以絕世美色和紅顏薄命聞名,據說是信玄公最愛的側室,也是 勝賴公的生母。(若新田老師<武田信玄>中對信玄公感情部份描寫為真,天文十一 年他就得到春日源五郎(高阪昌信公)、湖衣姬、里美三個生平最愛之人,實在可喜 可賀<(__)>......)關於諏訪夫人各種傳說,如做為禰禰御寮人嫁諏訪賴重的交換 人質前往甲府、為勝賴爭嫡等,請詳見<武田信玄>一書,可說任何史料都沒新田老 師寫的齊,因為他是直接前往甲信一帶考察遺跡和採集傳說,事實上史料關於諏訪 夫人的記載比禰津夫人多不到哪兒去,連通說為信玄公最愛也因沒記載而受質疑。 不過在現今甲府市每年四月八日信玄公的公祭前晚,都會在舞鶴城公園舉辦湖衣姬 的祭典( 也就是說不管史家承認與否,至少山梨縣民與長野縣民都相信諏訪夫人是 信玄公的最愛 );諏訪夫人之墓在今長野縣伊那市高遠町建福寺,有前往甲信一帶 旅行的板友可以前往憑弔順便請她託夢告訴大家真相( 但別要求什麼有圖有真相, 否則小心信玄公半夜領著騎兵隊來踏平你;更重要的是,千萬別說是在下叫你們去 問的......)。隨後年表中提及時均會以諏訪夫人代稱。 註卅一:鍬立式即破土開工典禮。 註卅二:大井貞隆屬信濃之長窪大井家,雖據傳亦為源氏之後,但與甲斐的武田支族大井家   家系完全無關,為佐久郡之國人領主。信濃另有岩尾大井家,為其同族。 註卅三:此處原不該以元服名或法名記載,唯不明晴信公三男信之公之幼名,而戰國時女     子通常無名或有名但不見載,故權以代稱。信之公一說於天文廿二(1553)年十一 歲時夭折;一說入嗣上總真里谷武田家改名豐信,後在豐臣秀吉小田原直征討時 兵敗自盡。個人認為以前者說法較為可靠。黃梅院即北條第四代當主氏政( 氏康 長子 )之正室,北條第五代當主氏直之母。天文廿三(1554)年,12歲時嫁北條氏 政;永祿五(1562)年,20歲時產下北條氏直。永祿十一(1568)年信玄公破棄三國 同盟入侵駿河,今川氏真與其妻逃回娘家,北條氏康因見女兒女婿狼狽窘狀而震 怒,黃梅院遂與氏政離婚返回甲斐;永祿十二(1569)年六月十七日因憂鬱成疾, 以27歲芳齡辭世。信玄公很疼愛長女,於她出嫁時派出一萬人送嫁隊,弘治三( 1557 )年為祈求她安產,還親往富士御室淺間神社留下祭文,可惜亂世無情,經 略國土的野心造成女兒的不幸。黃梅院死後信玄公為之在甲斐巨摩郡龍地建菩提 寺黃梅院,之後正室三條夫人也與女兒合葬於此地。 註卅四:起請文為提出要求之正式文書,此處指請求議和的正式文件,在下沒看過這份文 件正本,但可推測山內上杉憲政應是以關東管領身分,擔任今川與北條家和議之 保證人。 註卅五:大井貞清為貞隆之弟,清宗為貞清之子(?)。 註卅六:十之和造漢字為左ㄔㄨㄛ\(板主居然身犯注音文大忌?此部首BBS字型顯示不出,     即"過"字之左偏旁)右十,音為「つじ」,為十字路(口)之意,相信早安家族的 fans或有定期收看本年度大河劇的<功名十字路>的板友應該知道是怎麼寫。亦有 譯以"過"字代替者,個人認為一來日文音亦不同,二來文義不合,故不採而已" 十" 字代替。 註卅七:大井行賴即註卅一所提及岩尾大井家當主,岩尾大井家屬信濃大井家分家。 註卅八:金刺家如註廿六,世襲諏訪大社下社大祝一職,亦為諏訪郡豪族之一。於金刺昌     春時受諏訪賴滿壓制而中衰。善政即昌春之孫。 註卅九:仁科道外為信濃仁科家一門眾,事蹟不詳。仁科家系有系出平氏或大伴氏二說,     據<信濃史源考>及現存仁科家譜,仁科家本身似乎以系出平氏為定論。仁科家為 伊那郡較有勢力的國人之一,在仁科盛康時約與武田信虎公、信玄公同時,他於 天文十六年因病將當主之位讓予子盛政,盛政即信玄公五男盛信公之養父。在天 文十七年與小笠原聯合入侵下諏訪時,仁科本家似無介入。 註四十:總之和造漢字原為上物下心,音為「そう」,意為"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30.21

09/18 21:53, , 1F
我一直以為打得最慘的是板垣跟甘利戰死的上田原合戰,
09/18 21:53, 1F

09/18 21:55, , 2F
沒想到原來是砥石崩れ啊,雖然說殿後軍全滅,但不知對方
09/18 21:55, 2F

09/18 21:56, , 3F
傷亡如何?
09/18 21:56, 3F
以單次死傷而言 武田家在戰國史上最慘重的前三名 分別是1.長篠合戰 2.第四回川中島合戰 3.砥石城撤退戰 上田原合戰雖然有板垣信方及甘利虎泰兩名宿老戰死 但傷亡數字大約僅及砥石城撤退戰三分之一左右  而在砥石城撤退戰中村上義清方的傷亡數字是多少?  橫田備中守高松公是邊打邊撤而且多數時間是從部隊側面被攻擊  在冷兵器時代這種狀況通常追擊方只要付出極少代價就能重創被追擊方  此役村上軍傷亡數字手邊沒有  但可推測死者大概不會超過五百人  可是此役個人會認為是最重大的慘敗並不是只看傷亡數字 先說說在下看戰爭成敗的順序大致考慮以下幾點 1.戰略目標是否達成?  2.主要將領陣亡數目?  3.己方傷亡與對方傷亡數目?  歷史或戰爭畢竟不是打電動  就算死傷比對方多 只要能達成戰略目標就能算是勝利  只是大勝 小勝 慘勝的差別  但在這場戰役中武田軍不只耗了近一個月仍未能拿下砥石城  還在撤軍中喪失一名作戰能手及為數那麼多的人員  收復佐久失地的努力又得多幾年來彌補  這和上田原敗戰後還能完退 並在其後信濃領地雖受侵擾但仍有基礎相較  這一敗對武田的打擊是更沉重的 ※ 編輯: WYJ 來自: 59.115.149.203 (09/19 00:21)

09/19 07:01, , 4F
嗯嗯,說得也是呢...多謝版大如此費心地講解^^
09/19 07:01, 4F

09/19 09:46, , 5F
推推推
09/19 09:46, 5F

09/19 11:11, , 6F
推 詳細的武田攻略信濃史,可與甲越之爭的前源串聯
09/19 11:11, 6F

09/19 12:38, , 7F
大推 想請問一下川越城就是河越城嗎?
09/19 12:38, 7F
 川與河都念「かわ」 現在的地名是川越 會看到河越與川越兩種不同記載 是因為依過去習慣和部份史料 能確定的都只有音 漢字就會出現同音字借用的情形 在下目前無法考查戰國時該城確切的名字 但川越與河越均指同一處是可以肯定的 ※ 編輯: WYJ 來自: 59.121.115.209 (09/19 14:38)

09/19 16:20, , 8F
感謝指導,因為平時常聽到的是「河越夜戰」。比較習慣一點。
09/19 16:20, 8F
請千萬別這麼說 在下沒有那個資格 <(____)> ※ 編輯: WYJ 來自: 59.121.114.200 (09/20 15:59) 發現嚴重bug 將禰津夫人出嫁時間誤值為諏訪夫人 在此向兩位致上崇高敬意與歉意 <(____)> 修正後又補充註釋 請自行參閱 年表(四)自天文廿(1551)年真田幸隆公智取砥石城事件起 至永祿四(1561)年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止 不過若有希望看到第四次川中島合戰詳細紀錄的板友 建議不用太期待 因為年表不會記得太細 精華區有許多相關精彩討論(懇請跳過部份在下年少無知時的妄評)請自行參閱 預計明日(四)或後日(五)會PO 以上 ※ 編輯: WYJ 來自: 61.217.29.240 (09/21 09:52) 限於時間與心力 年表(四)原定至永祿四(1561)年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止 改為至永祿三(1560)年第四次川中島合戰前夕止 第四次川中島合戰待蒐集齊資料後做為年表(五)之開頭事件 敬請各位見諒 ※ 編輯: WYJ 來自: 61.217.29.240 (09/21 17:03)
文章代碼(AID): #153OVWw1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