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源流考》序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綺麗な蝶)時間22年前 (2001/12/13 21:5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先謙錄日本開國以來、迄於明治二十六年癸巳, 采歷代史傳暨雜家紀載,參證日本群籍,稽合中 東年表,為源流考二十二卷。裒輯既畢,作而歎 曰﹕天下禪代,獨日本世王。非但其臣民有所鑒 戒,取舍而然也。以島國孑立無鄰,故外侮亦弗 及焉。然自番輪飆至,重關洞開,情勢岌岌。賴 豪傑雲集,謀議翕合,上下之情通,從違之機決 ,捐棄故技,師法泰西,曾不數年,迄為東方強 國。 余嘗攷其變法之始,倍難於它邦。大將軍擅權, 國王守府,君民揆隔,一也﹔封建日久,諸國紛 紜,不相統壹,二也﹔遊俠成風,政令拂眾,輒 被狙刺,三也。迺自西國擾亂,而將軍乞退,議 改郡縣,而梗命即敗,群謗?起,而執政不撓。 以經緯區寓,煥然起維新之局。嗚呼﹗豈偶然哉 ﹖夫舉一國之政,而惟外邦之從,匪易事也。而 日本行之,如轉寰流水,此其故亦有二﹕一則地 懸海中,事簡民樸,其先規制,則取李唐﹔安德 而後,權移霸幕,王朝無政焉。德川氏偃武三百 年,人士涵濡宋學,曉然於尊王之義,日思踣幕 府而定一尊。乘德川積弱之勢,藉口攘斥西人, 責以歸政,聳動群藩。納上戶土億兆,一心拱戴 王室。於是英傑在位,審時制宜,朝廷規模,悉 由刱立。傾一國之人,乘方新之氣。日皇皇焉, 惟國制之圖,其前無所因,故後不得謂之變。非 我中國,每事拘牽舊章沮格群議者比也。一則初 效西人,不得要領,衣服、飲食、器用、宮室, 刻意規摹,虛糜無算,人民重困,異議紛起。或 復舊制,或倡民權。官與官齟齬,則退歸而謀亂 。民與官不協,則刺殺以洩忿。國是叢脞,亦曰 殆哉。而我中國塞聰蔽明,百務茍且﹔臺灣生番 之償金,隱中其機權﹔甲午北洋之利益,飽張其 威力。故彼國之士氣咸伸,而更新之機勢大順矣 。 攷其內政所施,惟力課農桑,廣興工藝,為得利 之實,而以官金資助商會,知保商即以裕國,從 而維持附益之,斯得西法之精者也。中國之海軍 不必論矣,鐵路楮幣富強,則相須貧弱祇自獘。 至於學校分門,官僚分職,非所以治數千年文教 之邦也。居今而言變法,不必事事慕效。惟務開 廣地利,毋俾他人,我先兼審外商,所以歆動吾 民而攫取其財,何者最甚﹖亟勸導斯人,率作興 事,行是二者,必以放勛之。勞來輔翼,為心匪 特,不爭其利,亦並不預其事。鼓天下之智力, 以求保我君民共有之元氣。國家靈長之祚,或在 茲乎。 日本得志之後,所刊維新法規大全,諸書揚詡, 過情觀之,徒亂人意,不可概執為興邦之要道也 。是書成因,?述鄙見,以質當世。如此至日本 史家文章之美覽者,自得之故,不復云。光緒二 十七年歲次辛丑秋九月,誥封通奉大夫賜進士出 身前翰林院編修國子監祭酒加五級長沙王先謙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61.216.72.15
文章代碼(AID): #y6BFc00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