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心得] 二次大戰美國海軍巡洋艦簡介

看板Wargaming作者 (Θ.Θ)時間17年前 (2007/02/08 12:39), 編輯推噓13(13018)
留言31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Warfare 看板] 作者: keins (艦橋防空指揮所) 看板: Warfare 標題: [心得] 二次大戰美國海軍巡洋艦簡介 時間: Thu Feb 8 01:27:47 2007 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中, 擁有質量均佳的巡洋艦隊, 除了在南太平洋的多次海戰中與日軍激戰, 他們也是航艦部隊的主力護衛, 同時也是岸轟作戰的常客. 不過, 很難想像的一件事是-- 美國海軍在1936年以前, 除了已經服役的條約重巡以外, 輕巡洋艦全部都是一次大戰時代的老貨. 以下簡單介紹美國二次大戰巡洋艦的發展: ======================================================================= Omaha class(輕巡) 本級的起始是在1916年美國海軍三年計畫, 在一次大戰的日德蘭海戰中, 驅逐艦的魚雷攻擊威力開始受到重視, 美國海軍擁有大量的平甲板型驅逐艦, 可以在作戰中編入水雷戰隊, 接下來還需要這些水雷戰隊的指揮艦艇, 一方面搭載水上機作為驅逐艦的耳目, 還要有一定的速度, 以帶領編隊進行攻擊. 1923年起陸續完工的Omaha級, 在當時算是相當能夠符合需求的輕巡洋艦-- 七千噸的排水量算是輕巡中較大型的, 速度33.75節也是當時輕巡的中上等級, 可以搭配驅逐艦作戰, 兩座彈射器與兩架水上機, 也是當時輕巡中的豪華配備(日本的5500噸輕巡只有一架), 合計10門的6in/L53火砲, 更是少見的強大火力. 不過, 當時的艦艇多半都還有一次大戰的設計風格, 本艦的火砲配置也是如此-- 10門砲並不是全部位於中心線上, 而是兩座連裝砲在中心線, 剩下8門則是以單裝的形式分散在兩舷側的砲廓上, 因此對一側的最大火力只有8門6吋砲, 不過這還是當時的一流火力就是了. 另外, 由於兩座連裝砲是基本設計完成後硬加上去的, 對於艦型有所影響, 後方連裝砲所在的甲板高度非常低, 容易被海浪席捲, 在不良海象中難以使用. 以當時的標準來說, Omaha級算是用途相當廣泛的輕巡洋艦, 無論是砲戰, 偵查, 水雷, 反潛都可以使用, 在下一代的條約輕巡出現之前, 本級的配備是各國輕巡洋艦中的領先群. 但是在戰爭開始之後, 本級的艦齡已經全部超過16年, 防空火力也十分薄弱, 甲板上也很難再安裝防空機砲, 因此除了開戰時位於珍珠港的Rayleigh, 在東南亞的Marblehead, 以及43年在北太平洋的Richmond這三艘有與日軍交手過的紀錄外, 其他各艦經過雷達裝備改裝之後, 都用於船團護航任務, 或是北太平洋等次級戰區內使用, 戰後也立刻退出現役. =================================================================== Pensacola class(條約型重巡) Pensacola級是華盛頓條約後美國的第一批重巡洋艦, 也就是通稱的"條約型重巡"-- 不過, 對於條約重巡洋艦的設計上美國才剛剛起步, 因此還是有許多地方留有早期船艦的特徵. 而且, 本級一開始的原始設計是輕巡洋艦(條約對輕重巡的分別只差在主砲), 所以也有不少地方是拿輕巡設計放大的. 其中之一是高聳的三角桅, 在各國的艦橋結構逐漸走向箱型艦橋的時候, 這種設計算是比較老一些的, 另外, 主砲配置本來準備採用4座8吋三連裝砲, 但是實際設計時發現最前端的1號與最後端的4號主砲部分甲板寬度不足, 很難塞下三連裝砲的砲塔結構, 於是這兩座主砲都減少一門變成連裝砲. 本級也是美國重巡中唯一配備魚雷的, 這也顯示出輕重巡轉換期的過渡之處. 由於條約對排水量的限制非常嚴格, 美國海軍並沒有採取日本的虛報噸位, 或是英國的"能塞多少算多少"方式, 而是盡可能的節省重量(也可能是原始設計是輕巡的關係), 因此她的裝甲算是相當薄的--水線裝甲76mm, 砲塔38mm, 上甲板51mm, 只有艦橋的裝甲有特厚的203mm, 事實上這種等級的裝甲過沒多久就被各國的條約輕巡趕上了. 相對的, 排水量壓在9100噸則是條約重巡中相當低的. 不過, 本級的輪機配置已經採用交替配置, 減少輪機部分被擊中後立即失去動力的風險, 這點是重巡中相當先進的設計. 由於美國海軍大型艦艇的設計上, 對續航力的要求都相當高-- 美國海軍的作戰假設除了在航程遠的太平洋作戰以外, 還有一點是考慮到大西洋沿岸的英法等地作戰, 船隻的油量保持在三分之一往程, 三分之一作戰與三分之一返航的考慮, 因此本級的重油搭載量相當多(3052噸, 標準排水量的三分之一), 續航力也有15節一萬海浬的水準. 相對於此, 日本海軍到了第二款條約重巡的高雄級, 續航力仍然定義在18節6000海浬的水準, 這是因為日本的作戰假定上, 可以利用內南洋地區的各舶地進行補給, 並不要求非常大的續航能力, 而是將空間分給武裝與速度上. 從這些設計的數字上, 也多少可以看出各國海軍的作戰考量. 此外, 從外型上來看Pensacola的重要區間延伸的相當長, 不過, 以她的全長僅178m來說, 這樣的Vital part長度已經算是不錯了. (而且, 以當年的輪機技術要塞下100000匹馬力的機關....) 本級的最大速度32.5節, 也算是符合美國海軍的要求. 另外, 本級在船身中央有獨立的水上機空間, 以及兩座彈射器, 一共四架的水上機搭載量使她的偵查能力相當充分, 相對於日本與英國海軍重巡來說, 本級的偵查能力算是比較優秀的. (日本: 原則上是兩座彈射器3架飛機, 但是全部露天搭載, 而且離四號主砲塔太近, 砲戰時必須全部起飛以免被主砲爆風破壞, 直到兩艘利根級的出現才有所變化; 英國: 根本沒水上飛機, 導致偵查能力相當令人頭疼, 開戰前才改造成可以帶飛機.) 不過, 1942/8/8的薩沃島海戰中, 美國巡洋艦的水上飛機就有被打到燃燒起火, 成為日本艦隊瞄準目標的紀錄. (雖然"當事者"不是本級艦, 但這也是當時水上飛機的問題之一.) 本級開戰後比較少出現在航艦護衛的任務上, 比較常出現在太平洋的船團護衛, 1942-43年的水面艦戰鬥, 以及岸轟任務上. 本級的兩艘重巡Pensacola與Salt Lake City都成功活到戰爭結束, 戰後都被用於比基尼環礁的原子彈試驗上, 試驗之後都作為標的艦而被擊沉. ========================================================== Northampton class(條約重巡) Northampton級是繼Pensacola級以後的第二款條約重巡, 在1927年度計畫開始建造. 本級相較於Pensacola級有些不同, 已經可以慢慢看出日後美國重巡的發展主流: 主砲縮減為3座三連裝8吋砲, 以縮減全船的重要區間並減少重量, 這也是日後美國重巡的標準設計.먮 艦首甲板結構也從Pensacola級的平甲板形式修改為船首樓形式, 以增加耐波性. 不過, 本級還是依照美國海軍的縮減排水量方針, 裝甲配置還是如同Pensacola級的情形, 僅有砲塔裝甲略升為57mm, 實戰中這還是只能抵擋機砲射擊, 對於艦砲依然無法招架. 設計上也依照傳統的大續航力設計方針, 具有與Pensacola級相同的15節一萬海浬. 最大速度32.5節, 排水量9050噸也沒有太大的變化. 此外, 本級一開始還是有魚雷管的設備, 不過服役後不久就陸續拆除了. 水上機在Pensacola級上還是露天搭載, 本級則在第一與第二煙囪中間設置機庫與彈射器, 改善水上機的保護. 差別最大的則是在服役後的戰歷: 相對於Pensacola級兩艘都平安活過戰爭, 本級艦6艘之中的Houston開戰時就在東南亞, 身為ABDA艦隊中唯二的重巡洋艦(另一艘是英國York級的Exeter), 自然避免不了大量的戰鬥. 該艦歷經多次海戰與空襲, 還因被日軍多次宣稱擊沉, 而具有"徘徊在爪哇海上的幽靈船"外號, 最後在1942/3/1的巴達維亞海戰中, 與澳洲輕巡Perth一同遭到日本水雷戰隊的集中攻擊而沉沒. 此外, 本級的Northampton與Chicago, 都在瓜島附近的海空戰鬥中沉沒, 殘存的三艘之中, 僅有Augusta主要在大西洋水域活動, 剩下兩艘Chester與Louisville都接受大規模改裝, 活躍在岸轟作戰上. ======================================================================== Portland class(條約重巡) Portland級的設計算是Northampton級的改良設計, 主要的差異點在於艦橋結構的改變, 相對於過去的高三角桅, 本級的艦橋結構大型化, 三角桅的高度大幅降低, 水線裝甲也加強到102mm, 達到重巡洋艦的水準. 另外, 累積前兩級的造船經驗後, 本級也把排水量限制放寬到9800噸. 在Northampton級上一開始還有的魚雷管, 到了本級完全取消, 顯示出美國海軍將重巡的作戰模式定位在砲擊戰, 魚雷攻擊任務則完全委由驅逐艦與輕巡洋艦擔任. 本級大型化的艦橋, 對於指揮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 雖然船隻重心因此上升而降低復原性, 但是本級的Indianapolis也被第三艦隊指揮官R. Spruance看中, 成為他指揮作戰時的固定旗艦. 除了指揮能力充分以外, 該艦的吃水深度僅有5.3公尺, 十分便於指揮岸轟戰鬥, 也可以隨機動部隊行動, 直到沖繩作戰該艦被神風機撞中損及推進軸, Spruance才把旗艦換成New Maxico. (相對的, 第三艦隊的"Bull" Halsey上將, 一開始就選上最新服役的戰艦New Jersey當旗艦.) 不過, 該艦最被人所知的還是原子彈的運送任務, 以及遭到日本潛艇擊沉, 造成慘重傷亡的事件. (Indianapolis艦上陣亡者共有800多名, 僅次於珍珠港事件中沉沒的戰艦Arizona.) =========================================== New Orleans class(條約重巡) New Orleans級重巡從1934年起陸續服役, 共建造七艘的本級重巡, 也是最後一批傳統的條約重巡. 本級與Portland級的不同處有幾點: 艦橋結構完全不使用三角桅, 而改採箱型艦橋, 水上飛機庫與彈射器的位置也全部往後移動到二號煙囪之後, 在這裡更不會受到主砲爆風的影響, 減少水上機的受損機率. 設計上也採用與Portland類似的"有多少放多少"方針, 標準排水量也上升到9950噸. 多出來的排水量放在裝甲強化上, 水線裝甲127mm, 上甲板76mm, 艦橋203mm與主砲砲盾127mm, 都算是當時的一級水準, 當時只有義大利的Zara級重巡享有更厚的裝甲保護. 主砲雖然同樣還是9門8吋砲, 不過本級的後面四艘(Tuscaloosa, San Francisco, Quincy, Vincennes), 主砲換裝成新的Mk.12型8吋砲, 可以使用新開發的超重穿甲彈. 由於彈重從118kg跳升到152kg, 遠距離的破壞力有相當的進步. 然而因為條約的限制, 本級的8吋砲也沒有獨立俯仰的能力, 直到條約到期後的Mk.15火砲, 沒有太多的重量限制, 才具有單獨的俯仰機構. 本級除了長期派駐大西洋的Tuscaloosa以外, 其餘六艘全部投入太平洋戰場, 或是從大西洋轉調. 其中三艘--Astoria, Quincy與Vincennes在1942/8/8-9的薩沃島夜戰, 遭到三川軍一中將的日本第八艦隊突襲而沉沒. 雖然致命傷都是氧氣魚雷, 但是三艦都出現了水上飛機被引燃起火, 成為日軍開火目標的事情. 吃下創建以來水面交火戰鬥最大慘敗的美國海軍, 立刻調整水上機的設備, 將燃料管線通路放到舷外以免引起艦內火災. (不過, 日後的資料發現-- 由於瓜島登陸戰開打不過兩三天, 各艦艇又執行不少岸轟任務, 都有在高射砲座附近堆放一些預備彈藥等易燃物品, 所以也不完全是水上機惹的禍....) 剩下的三艘--San Franscisco, New Orleans與Minneapolis, 則都繼續活躍於太平洋上, 在瓜島歷經戰艦三式彈與氧氣魚雷的攻擊, 雖然重傷但也免於沉沒, 全部都存活到大戰結束. =================================================================== Brooklyn class(大型化輕巡) 促使Brooklyn級出現的主要因素, 就是日本的最上級巡洋艦-- 華盛頓條約對於輕巡與重巡的分界只有火砲口徑的差別, 噸位限制是相同的一萬噸, 當時在條約後新造的輕巡洋艦, 只有英國海軍的Leander級與Arethusa級, 這兩級都是六七千噸左右的一般輕巡洋艦. 但是, 最上級在1935年以"輕巡洋艦"的身分登場時, 引起各國海軍的震撼-- 最上級的排水量將近一萬噸(實際上是超過), 擁有與重巡洋艦同等級的船體, 35kt的高速度, 強大的魚雷武裝, 以及15門155mm砲的壓倒性火力, 實際上她的火力投射量還略勝於重巡洋艦. 而到當時為止登場的輕巡洋艦, 不但個頭差人一截, 火力上更是最上級的一半甚至不到, 大感震驚的英國與美國海軍, 決定推出他們的新一代輕巡洋艦計畫, 也就是英國海軍的Southampton class(或Towns class), 以及美國海軍的Brooklyn class. 這些輕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都超過九千噸, 比許多重巡洋艦還大, 火力也大幅增強. Brooklyn級的設計是典型的砲戰用巡洋艦: 主砲是與最上同等級的15門6吋砲: 這門美國海軍新採用的6in/L47三連裝砲, 採取具有彈殼的裝藥形式, 因此主砲也有退彈殼機構, 並且具備自由仰角裝填能力, 大幅增加射擊的速度. 在低仰角時擁有每分鐘10-12發的特快射速, 不過仰角超過20度時就無法進行裝填. 射程23km雖然短於最上155mm砲的27km, 但是它除了射速快之外, 還具有相當耐久的火砲壽命(1050次, 最上級的155mm/L60只有三百次左右, 因為最上的長倍徑砲初速925m/sec雖然快, 僅次於秋月級的10cm長管防空砲, 但是這種高初速是拿砲管壽命來換的.). 不過, 由於在不到一萬噸的噸位硬塞下這種強大火力, 導致她的艦上空間不足, 壓迫到防空砲與機砲的安裝空間: 她的5in/L38高平兩用砲僅能安裝左右各四門, 日後也無法大量換裝40mm四連裝機砲, 使她的防空火力成為美國巡洋艦中的倒數第二. (更慘的就是老輕巡Omaha級, 不過這級已經沒有用在太平洋上的航艦作戰了.) 本級上也開始採用許多的新配置: 傳統位於船隻中央的水上飛機庫與彈射器, 全部移動到艦尾, 並且設置升降機以增加飛機容量, 這也是美國海軍往後所有大型軍艦的標準配置. (僅有Alaska級大型巡洋艦例外) 艦尾形狀則改成方形, 以增加甲板的可用面積. 本級的裝甲配備也算是不錯的: 水線裝甲102mm已經是接近重巡洋艦的水準, 水平甲板最大76mm也算是新一代巡洋艦的標準, 同時也貫徹美國海軍的集中裝甲配置觀念, 在艦橋與砲塔正面都有165mm的厚甲保護, 除非在近距離遭到命中, 否則一般輕巡洋艦的火砲根本難以貫穿. 戰爭開始時, 本級身為美國的第一批新巡洋艦, 在太平洋與歐洲戰場都相當活躍, 其中的Boise配置在東南亞, 在夜襲婆羅洲Balikpapan泊地作戰中, 本來預定擔任主力, 卻遭遇觸礁事故被迫撤離印尼水域. 最後完工的Helena則是配備新型水面搜索雷達, 在1942-43年的夜戰中多次提早發現日本艦隊, 發揮極為重要的價值, 不過她在1943年的庫拉灣夜戰中雷沉沒, 也是本級在二戰中沉沒的唯一一艘. 姊妹艦Savennah則在1943年的西西里島登陸支援中, 遭到德國空軍以FX-1400導引滑翔炸彈直接命中並引爆三號砲塔彈藥庫, 當場身負重傷(全船人數20%的197名官兵陣亡), 但是還是成功撐回本土整修. 另外在福克蘭戰爭中, 遭到英國潛艇Conquerer以魚雷擊沉的阿根廷海軍巡洋艦General Belgrano, 也同樣屬於是此型巡洋艦-- 她的前身是美國海軍的Phoenix, 還曾經遭遇過珍珠港事變. ================================================================ Wichita class(條約型重巡) Wichita本來是準備作為New Orleans級重巡的8號艦建造, 但是因為最上級的出現, 使得比其他重巡更大的Brooklyn級輕巡跟著產生, Wichita的設計也跟著這些變化而修改, 比較接近Brooklyn的重巡化版本. 本級跟其他條約重巡的主砲都是三連裝8吋砲3座, 但是本級的主砲已經擁有獨立俯仰能力, 這點對於彈著觀測與散佈界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作為副砲的防空砲配置大幅修改: 同樣是8門單裝兩用砲, 從原本的左右各4門, 變成中心線上前後各1門, 左右兩舷各3門的配置. 這樣可以增進防空火力的效率, 同一時間能指向同一舷側的火砲從4門變成5門, 這也成為之後美國巡洋艦的標準配置原則. 此外, 水上飛機機庫與彈射器也仿照Brooklyn級的配置放在艦尾, 已經具有新一代美國巡洋艦的架式. 本級的防禦能力則與前面幾級稍有差異: 雖然水線裝甲還是維持127mm的水準, 不過主砲塔前盾裝甲已經進步到152mm, 相對於早期僅有57mm的裝甲, 這種裝甲厚度至少在中距離不會被同等級的火砲貫穿, 算是比較讓人心安一些. 該艦服役後的活動範圍也相當廣: 開戰後先擔任援俄船團的護衛艦, 在風暴中與僚艦碰撞受損整修之後, 來到北非支援火炬作戰的登陸行動, 之後進入太平洋, 在阿留申水域活動, 44年的雷伊泰灣海戰中, 還曾經將日方受創落伍的航艦千代田以艦砲擊沉. ================================================================ Atlanta class(防空中型輕巡洋艦) 在華盛頓條約到期, 各國海軍進入無條約時代時, 對於飛機科技的日益進步, 舊有船隻的防空火力普遍不足, 各國海軍也開始考慮設計專職對空用的艦隊直衛艦艇. 日本海軍的解決之道是配備8門10cm長管高角砲的秋月型驅逐艦, 英國海軍選擇配備10門5.25吋砲的Dido級防空巡洋艦, 美國海軍則是設計了Atlanta級. 從這艘輕巡洋艦的第一要求--對空火力上來看, 她擁有16門5吋高平兩用砲的對空火力(中心線上12門, 左右舷後部各2門), 以艦隊的防衛需求來說, 她提供的防空火力是各國防空艦中最強的. 不過, 她在設計時不只是防空任務, 美國海軍同時也希望她能夠擔任水雷戰隊的旗艦, 因此在各巡洋艦普遍將魚雷武裝拆下時, 她還是備有左右各一座的四連裝魚雷管. (本人評論: 不過....33kt等級的速度, 要跟37kt的驅逐艦搭配還是有點勉強.... 日本的水雷戰隊旗艦雖然都是5500噸的老輕巡, 但是好歹速度還有35-36kt, 差一兩節還可以接受, 差到4節以上就有點....) 但是, 本級的船型也算是過小, 與其要說是從巡洋艦系統中發展而來, 不如說是驅逐艦的放大設計, 她也是二戰美國巡洋艦中唯一的雙軸推進艦(通常四軸), 無法配備水上飛機, 日後要加裝40mm機砲時, 還得將魚雷管與左右舷的兩用砲拆掉. 裝甲上當然也不能跟Brooklyn這種大型輕巡(甚至可以算是"偽重巡")相比, 只有水線部89mm, 防禦甲板51mm, 艦橋95mm-- 擋驅逐艦砲是勉強可以, 但是巡洋艦主砲就有點勉強了. 此外, 75,000hp的輪機出力可以讓本艦跑到33節, 但是因為僅有兩軸推進, 使用三葉螺旋槳的前幾艘出現嚴重的大軸震動問題, 後幾艘換上四葉螺旋槳才解決掉這個問題. 本級的完工剛好是開戰之後沒多久: 首艘Atlanta在1941/12/24完工, 1942/4正式服役, 不到兩個月的中途島海戰中, 就加入航艦部隊了. 不過, 在1942/11/12的瓜島夜戰中, Norman Scott少將搭乘的Atlanta首先遭到比叡號首次齊射的三式彈直接命中, 造成甲板上的大量官兵傷亡, Scott本人也當場陣亡, 接下來己方兩艘重巡洋艦的8吋穿甲彈誤射(合計命中19發), 更是對她的水下船身產生無可挽救的破壞, 該艦失去動力漂流, 由於可能漂到日軍控制的海岸, 負傷的艦長決定與爆破組員將該艦自沉. 而本級的二號艦Juneau, 則是遭到日本驅逐艦的魚雷重創, 隔天被日本潛艇擊沉, 由於沒有人知道該艦的沉沒, 最後Juneau艦上只有10人生還, 死者包括了美國知名的Sullivan一家五兄弟. (這也是美國陸海軍從此避免同家族成員在同單位服役的原因) ================================================================= Cleveland class(大型輕巡) 美國巡洋艦的發展到了Cleveland級與Baltimore級時, 已經算是完全成熟了, 其中Cleveland級算是Brooklyn的修改: 由於已經沒有條約問題, 排水量可以放大到10000噸以上, 防空火力的配置也比較充實. 本級將Brooklyn的三號主砲取消, 減少主砲過多的空間不足問題, 多出來的空間則全力加強防空火力, 共有6座連裝5吋兩用砲, 而且配置上仿效Wichita的配備法, 中央線上兩座加上左右舷各兩座, 形成六角形的配置, 共有8門防砲可對單舷側同時開火, 這樣的防空火力已經是傳統重巡的兩倍, 同時本級也可以加裝不少40mm與20mm機砲, 成為艦隊防空的有生力量. 本級的航速則保持33kt的水準, 防禦裝甲則進化到Wichita級重巡的等級, 水線裝甲127mm, 上甲板76mm, 艦橋203mm與砲塔165mm, 在各國的輕巡中堪稱是極為"豪華"的等級.(甚至稱為"偽重巡"也不為過) 本級配備最新的電子裝備, 操作上也相當不錯, 配合美國海軍日益進步的作戰能力, 發揮出良好的戰力: 1943年南太平洋的奧古斯塔皇后灣海戰中, 由梅里爾少將指揮的四艘Cleveland級輕巡, 在夜間的激戰中連續進行大轉彎機動一小時以上, 隊形仍然保持完整不散, 讓日本的魚雷攻擊完全落空, 四艘輕巡僅受到砲彈造成的輕傷, 相對於日本艦隊在此戰中發生兩次撞船事故, 顯示出美國海軍的夜戰綜合能力已經凌駕於日本之上. 另外, 本級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在1940-42年度共預定建造52艘(!), 但是其中有接近半數的船體都轉用在Independence級輕航艦上, 扣掉戰爭結束前停造的部分, 最後共有25艘以輕巡型態服役. (不過, 這依然是非常變態的數量....) 而且, 歷經大量的航空攻擊, 以輕巡完成的各艦中也沒有一艘沉沒. (改成航艦的則有一艘Princeston被炸彈命中後引發彈藥沉沒) 戰後經過飛彈化改造後, 也有不少艘繼續服務於美國海軍. ========================================================== Baltimore class(無條約重巡) Baltimore級可以說是美國二戰巡洋艦的完成版, 同時兼具良好的攻防與機動能力, 並且有大量的電子裝備, 以及強大防空能力. 本級的設計基礎是Wichita級重巡洋艦, 不過已經沒有條約的拘束, 可以不用太顧忌排水量的問題. 主砲使用Mk.15型, 同樣擁有獨立俯仰的能力, 防空砲配置則與Cleveland級一樣, 採用6座連裝5吋兩用砲, 位置也是六角形的配置法, 提高防砲的開火效率. 外型與Cleveland級雖然相像, 但是因為Baltimore級的噸位多出兩千噸, 有更多的空間可以安裝防空機砲, 日後美國海軍幫各艦裝上40mm機砲時, 甲板面積剩餘不多的Cleveland級只能裝上4座4連裝與2座連裝機砲座, Baltimore卻可以塞下12座4連裝砲座, 也就是防空機砲數量是Cleveland級的整整兩倍! 但是, 加裝的機砲太多, 也對她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該級重巡只受過兩次重傷, 一次是台灣沖航空戰中, Canberra遭到夜間航空魚雷擊傷浸水4500噸, 另一次則是颱風--本級的Pittsburg在45/6遇上颱風, 結果船首有30m的長度被切斷沖走, 原因就是本級為了加強對正前方的防空能力, 在一號主砲塔前方也裝了一座40mm四連裝砲座, 結果這些額外重量的增加, 使艦首遭受更大的壓力而折斷. 這點也是二戰美國艦艇的問題, 各艦加裝大量的雷達與防空武器, 都對復原性造成大小不等的影響, 以戰爭末期的情形來說, 很多船隻都已經是危險邊緣的情形了. 此外, 本級的船體也被改造成輕空母Saipan級, 不過由於是戰爭將結束, 因此數量並不多. 戰爭結束後, 本級幾乎全部都繼續留在美國海軍, 直到1970-80年代才陸續除籍. -- 各位, 與敵艦Scharnhorst之間的戰役以我方的勝利而結束. 我希望各位未來如果帶領你的船隻, 面對比你強大數倍的敵軍, 你可以完美地指揮你的船, 就像今天他們指揮Scharnhorst一樣! --1943/12/26, 英國海軍上將Fraser指揮艦隊在挪威北角外海 擊沉德國戰鬥巡洋艦Scharnhorst後, 對艦隊軍官的訓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36.159

02/08 01:28,
期待已久~先推再看^^
02/08 01:28

02/08 01:40,
真是好文!推~
02/08 01:40

02/08 01:40,
推,先推再看
02/08 01:40

02/08 01:46,
推 期待繼續出刊阿
02/08 01:46

02/08 07:46,
可以請 keins大評論一下比叡和霧島的戰損嗎 ?比叡真的有
02/08 07:46

02/08 07:47,
點背 ,但打沉好幾隻船 ,霧島對兩隻戰艦打得也還不錯 ..南
02/08 07:47

02/08 07:49,
塔哥達的損傷有像日本方面說的那麼大嗎 (發砲不能 )?
02/08 07:49

02/08 08:43,
02/08 08:43

02/08 10:35,
機砲應該很少用於對艦射擊...57mm的裝甲大概是擋砲彈破片
02/08 10:35

02/08 12:06,
請問可以轉載到 blitz 版嗎?
02/08 12:06

02/08 12:16,
ok
02/08 12:16

02/08 12:26,
對了,Omaha class那一段最後一行是戰後還是開戰後啊?
02/08 12:26

02/08 12:34,
戰爭結束後
02/08 12:3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33.170

02/08 13:16, , 1F
這篇是之前在小遊戲版才和某大戰過的Kines大寫的
02/08 13:16, 1F

02/08 13:17, , 2F
乃公轉來這裡…私以為不太好…
02/08 13:17, 2F

02/08 13:19, , 3F
嗄…拼錯了,是Keins兄…
02/08 13:19, 3F

02/08 13:33, , 4F
何故?直說無妨
02/08 13:33, 4F

02/08 13:47, , 5F
基本上我懶得戰,但不反對筆戰,只要你言而有據不硬凹就可
02/08 13:47, 5F

02/08 13:47, , 6F
以,而 keins 老兄的文章個人覺得都拿得出數據出來,而且
02/08 13:47, 6F

02/08 13:48, , 7F
這一篇與軍武相關,沒有其他雜物,就算不喜歡作者,也不以
02/08 13:48, 7F

02/08 13:49, , 8F
人廢言呀,不管是誰,說得有理的話我都還是會聽,有什麼想
02/08 13:49, 8F

02/08 13:50, , 9F
想法,請說無妨
02/08 13:50, 9F

02/08 14:07, , 10F
以前NF還在小遊戲版時就以「老手欺負新手」之類的題目戰過
02/08 14:07, 10F

02/08 14:08, , 11F
當時Keins兄他們當然就是老手派啦…
02/08 14:08, 11F

02/08 14:08, , 12F
後來我問Keins兄本人這件事的看法…他說:『我忘了…』
02/08 14:08, 12F

02/08 14:09, , 13F
不過那件事之後就有很多老手退出NFTW…
02/08 14:09, 13F

02/08 14:10, , 14F
我會說某些人可能看到這篇文會感到格外刺眼…也是因為當初
02/08 14:10, 14F

02/08 14:11, , 15F
連老手派都為這件事分兩派開戰,這些我也是慢慢爬文才知道
02/08 14:11, 15F

02/08 15:20, , 16F
現在既然事過境遷,就不要放在心上啦~ 遊戲嘛~~好玩最重要
02/08 15:20, 16F

02/08 16:58, , 17F
老實說我也是keins那一派的…畢竟我真的覺得當時戰的
02/08 16:58, 17F

02/08 16:58, , 18F
非常無俚頭…
02/08 16:58, 18F

02/08 17:01, , 19F
當時新手派的訴求是老手要給新手無條件攻擊賺經驗耶XD
02/08 17:01, 19F

02/08 17:02, , 20F
自己都開到CA了還要求送經驗,當然不會支持…
02/08 17:02, 20F

02/08 17:05, , 21F
當時會演變成這樣的情形,就是一開始老手太疼新手= ="
02/08 17:05, 21F

02/08 17:05, , 22F
常常開BB出來不攻擊給新手打
02/08 17:05, 22F

02/08 17:06, , 23F
後來老手不這樣做之後,當然就開始叫說老手欺負新手…
02/08 17:06, 23F

02/08 17:06, , 24F
反正,都過去了…那群人在小遊戲版看到我還是見一次噓一
02/08 17:06, 24F

02/08 17:06, , 25F
次,甚至還開了G8victor324和GYvictor324這兩個帳號來
02/08 17:06, 25F

02/08 17:07, , 26F
討戰…後來這分身帳號有被水桶,但本尊是誰仍沒人知道
02/08 17:07, 26F

02/08 17:08, , 27F
後來又有人放話抹黑這樣,一整個就是很無奈
02/08 17:08, 27F

02/08 17:09, , 28F
實在是不知道他們這樣做有何意義…
02/08 17:09, 28F

02/08 17:09, , 29F
反正都過去了,玩的高興就好
02/08 17:09, 29F

02/08 17:10, , 30F
所以,我相當自豪的是一直都是認真打,讓我我還會不高興
02/08 17:10, 30F

02/09 20:07, , 31F
本來就該認真打~不認真就輸了
02/09 20:07, 31F
文章代碼(AID): #15ogbacA (Warga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