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最近的戰事速記與心得(13)

看板Wargame作者 (Geek)時間7年前 (2017/01/25 00:12), 7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BoardGame 看板 #1OXtp1a9 ] 作者: mikeyuan (Geek) 看板: BoardGame 標題: [心得] 最近的戰事速記與心得(13) 時間: Wed Jan 25 00:11:36 2017 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擊連結至網誌閱讀 https://13foxtrot.wordpress.com/2017/01/24/aar13/ 去年一整年,我的遊戲大概就屬關原之戰開得最多次,算一算少說也超過10次以上。一盒 遊戲至今玩了2~30次,我想也值得了;同時也象徵著這款遊戲有一定程度的上手樂趣,也 最常被我們拿來教學用。 不過其實在我們社團,至少有三盒以上的關原之戰,只是我的都擺在架子最旁邊,最好拿 的位置,所以每次都開我的,創造了超高的開盒率。 於是,遊戲擺放的位置也可以決定遊戲的CP值,好像有點道理,是嗎?(笑) http://i.imgur.com/HtazAiO.jpg
以下是最近的戰事速記與心得,很多來不及好好寫的,先這樣交代一下(敷衍)。過完年 ,再好好的邊聊邊戰。 ------------------------------------------------------- http://i.imgur.com/TlttZVq.jpg
Combat Commander: Europe (CCE) 持續朝著這個目標邁進:至少!把全劇本打過一遍。 這次開的是Scenario 4 – Closed for Renovation,這個劇本我相當喜歡。刺激、有張 力,目標又單純,但卻不簡單。美軍配備精良,在回合結束前,目標就是攻陷這座被德軍 佔據的屋子,而德軍早已在此好整以暇,枕戈待旦。 配置上有兩條路線給玩家選擇;選擇(1):左邊是矮叢有條小徑可以穿越,繞道屋子側面 或著背面突襲德軍?選擇(2):至於屋子正面的樹林,可以嘗試靠著衝鋒走位,直接正面 強行突破? 這次我扮演美軍,把重機槍主力放在屋子正面,派遣了兩個班拿著湯姆森走旁邊的小路, 打算先突襲再從正面突擊進攻。想不到德軍把鐵絲網全部放在屋子側邊,還有一門迫砲在 那等著。結果我的突襲班被打得屁滾尿流,一直找掩護沒辦法前進。這下子,只好讓主力 開始從正面進攻。 進攻號角已響起,手上一直抽到煙霧彈的卡牌,於是將計就計;先提槍快跑到最右側,利 用樹林遮蔽屋內德軍的視線,然後再做個90度大甩尾,開始邊跑邊丟煙霧彈,一直跑一直 丟,現場煙霧迷漫,比霧霾還嚴重。 中間配合著105mm的轟炸醬汁,在用完了PM2.5的霧霾彈前,終於一票人衝進屋子叫德軍踹 共。兩方在屋內開始激戰,不過回合結束前我還是差一步拿下目標,宣告失敗。 http://i.imgur.com/ShjJtm0.jpg
CCE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手榴彈卡的使用,可以讓對方重骰*,然後這張卡交給對方等待下 一次時機使用。 *CCE的骰子印在卡牌上,擲骰等同於從你牌庫抽牌;某種程度來說,這影響了你的策略與 節奏。 如果是有強迫症的兩個人,就看見兩人一直互叫對方重骰、重骰、重骰、重骰…….,這 功能要這樣用我也沒意見。不過還是用在刀口上比較好。 首先CCE如果你是優勢的一方,往往進攻時間壓力在你身上,而抽到雙六則會讓時間推移 ,於是在戰局不利的狀況下,這張卡幫助你能夠減緩壓力,因為CCE的回合說此時那時快 ,三個小時沒推一回合,但接下來三分鐘推三回合。 又好比這場,在進屋子之前那塊空地就是臨門一腳,衝過去就是英雄,沒衝過就整堆都躺 在地上。失去了掩護,尤其是指揮官被打傷很傷,於是這張卡就成了救命符。 而且CCE的折損,對方得要持續地對同一目標進攻兩次以上才有機會,所以需要沉住氣解 掉關鍵的一擊。雖然往往手癢會想自己進攻打不好,再重骰一次,反而有時這樣就把時機 拱手讓給對方了。 ------------------------------------------------------- http://i.imgur.com/a7VTp9H.jpg
少女與戰車(Panzer Von!) 在高雄一月戰棋聚會有開這款,上次是看吉姆玩街道模擬戰,這次輪到我,玩的是雪地地 圖。真理對上大洗。 為了避免再去一次西伯利亞挖洋芋,於是真理開場的IS2、KV2馬上就壓了上來;正面裝甲 22,笨蛋才對著幹,根本打不動,只能繞背。我看到這個狀況,把家鴨隊的89式往左邊當 餌,剩下全部人跟著旗車往右邊的教堂區移動,PzIV旗車躲在唯二的樹林後面,想說從側 邊打一波再跑,狀況不好還可以趕快進教堂區停戰。 http://i.imgur.com/4AqsiOo.jpg
我還沒跳鮟鱇舞咧~意外就這樣發生了。 想不到我自己沒算好樹林的視線(我明明拿雷射已經照過了…..),原來對方是看的到啊 ~結果直接PzIV被斷履帶逃走不能,後面也救援趕不上;隨後真理所有車一擁而上……然 後……就沒有然後了(遮臉 我比較喜歡雪地地圖,讓玩家自由發揮與決策。同時這並非是一款單純粉絲向的遊戲。基 本的戰車精神,擺車頭、走射、射距及戰術的選擇都有做到,是一款簡單又有趣的教學小 遊戲。當然,喜歡動畫的朋友更要玩這一款了。 ------------------------------------------------------- http://i.imgur.com/ESFB8vN.jpg
煙塵熱蘭遮 (Siege of Zeelandia) 同樣的在聚會很高興能夠測試到這款遊戲。背景來到了1661~62年,鄭成功從鹿耳門登陸 ,最後攻下了熱蘭遮城(安平古堡),擊敗了荷屬東印度公司。 遊戲採用卡牌驅動與構築,但除了每回合花費點數的事件競標外,點數同時也拿來建構自 己的牌組。但並不是斗咪那樣的方式,而是玩家針對戰鬥(陸戰與海戰)做出策略選擇。 牌組主要功能有二:一個是啟動部隊,一個是戰鬥;使用類似戰術卡那樣的方式,這款遊 戲的戰鬥結果,大部分依賴著這些戰術牌。 http://i.imgur.com/6BBsFOT.jpg
因此,明鄭主要的得點來源來自陸上要塞的佔領,當然可想而知攻下熱蘭遮城即宣告勝利 ,但也因為這樣使得陸戰比重大於海戰,玩家往往想著打陸戰,海戰除非對方有買牌,否 則沒有打的必要。 雖然海戰的戰術卡打法類似橋牌長門的技巧,以這樣來說,海戰我比較喜歡,陸戰就顯得 太單調許多。 但是陸戰的六角格“多面向支援形成不同的戰力"這個構想我很喜歡,但就可惜在數據上 的模擬有點失真,並且太簡約。如果能配合一般常用或是更詳細一點的DRM,或著你可以 說CRM(Card Result Table)我想會有趣一點。 在流程上,看似佔領要塞>獲得點數>投標及投資卡牌,這是個一氣呵成的流程,但實際 上你把每一段拿開的時候,都不會對遊戲造成太重要的影響;可以這樣說,就是我直接驅 動、直接使用、直接購買,這樣跟原本的遊戲架構還是一樣的時候,那麼我覺得有必要檢 查一下這個流程是否哪裡脫鉤。 整體而言,建構牌組攻略對手,海戰與陸戰的比重,據點的爭奪,是我想在這款遊戲看見 的並且期待的。而雖然需要調整的地方不少,但是我很開心能看到有人嘗試做這樣不一樣 的卡驅六角格,祝福設計師與這款遊戲能更趨完整,甚至出版。 ------------------------------------------------------- http://i.imgur.com/fRURWYx.jpg
漢尼拔(Hannibal: Rome vs. Carthage) 終於玩到這款傳說中的遊戲,這款1996年的經典遊戲,終於有重刷的消息,令人萬分期待 。 漢尼拔非常類似之前我玩過的華盛頓之戰這款遊戲,恩不對,應該是說遊戲的很多機制是 來自於漢尼拔的架構。例如像PC點放置的影響與這種稱謂、又抑或像攔截避戰等等。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戰鬥方式,也不是說誰比較好誰比較差的問題。華、漢兩邊各有樂趣與 我喜歡的點,雖然玩到一半我想把我對華盛頓的評價再往下修**華盛頓的卡牌過於簡易,PC拚放又變成圍棋 但是後來想想漢尼拔畢竟動輒4~6小時,細部規則又多;華盛頓2小時有找,很適合初學者 ,所以兩款各有長處。華盛頓之戰相較之下就像是一款Lite版的遊戲,精簡到不行XD http://i.imgur.com/ejhOozo.jpg
話題轉回來,兩者的戰鬥方式:華盛頓是DRM+骰子,簡單易懂又比較快速;而漢尼拔則是 戰術卡(行動與戰術卡是分開的)的類似接近長門比拚,這種比拚方式我很喜歡;幾種 Type的配對,然後大量有大量的爽快打法(EX:15張對14張),小牌有小牌的技巧與刺激 (EX:5張對3張),令我實在印象深刻。 那麼這一次,開局是羅馬拿到奴米比亞叛亂嘗試進攻北非,但在北非沒討到半點好處,迦 太基城又屢攻不下,然後北方戰線僵持在阿爾卑斯山,直到迦太基配合西西里及科西嘉翻 盤,突破北義。 迦太基最佳戰況幾乎逼近羅馬。 但我不知道為啥突然中邪,漢尼拔裹足不前,除了攻勢立即減緩外,也不知道在猶豫個啥 勁,使得羅馬等到大西庇阿出擊,並且有機會再藉著北非的翻盤與拿下新迦太基,使得我 瞬間崩盤,大勢已去。最後由羅馬拿下勝利。 漢尼拔我就暫時寫到這,往後寫的機會應該多很多,畢竟第一次玩我就列入了我的最愛。 ------------------------------------------------------- 最後 遊戲測試是一個漫長且艱辛的過程,好比我喜愛的李察(Richard Sivél),測試了一百遍 才發現自己機制是錯的,花了五年為了一個行動軌道做得不好,而反反覆覆的修改。 另外,想要接觸戰棋的朋友,我認為參加聚會是最好的選項。多玩與多試,是獲得樂趣的 不二法門。 老調重彈的,雖然我一開始接觸桌遊就是玩M44與VQ,但是卻不影響我對桌遊的喜愛,直 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唐寧根(JF Dunnigan)寫的: 『A wargame is a combination of game,history and science』 戰爭遊戲是場遊戲、歷史與科學的完美結合。 完完全全打中我,這三點剛好是我最愛的點,讓我對戰棋產生無比的喜愛與興趣。 2017,我們繼續戰下去。 -- 圖板戰棋討論區 https://goo.gl/a7vhtT |交流分享|約戰揪團|照片戰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70.108.2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ardGame/M.1485274305.A.909.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mikeyuan (61.70.108.209), 01/25/2017 00:12:02 ※ 編輯: mikeyuan (61.70.108.209), 01/26/2017 02:29:36
文章代碼(AID): #1OXtpK-D (Warg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