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問題] 為什麼宋朝以後國都都愛放在北京?
共 10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推噓15(15推 0噓 90→)留言105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ikaZien (戰慄天使)時間11年前 (2013/02/16 01:26),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最近在看明朝的相關東西, 一直有這個疑惑. 把國都放在北京究竟有什麼好處?. 首先, 糧運不濟. 不像南京近魚米之鄉. 也不像長安洛陽近關中平原. 朱棣為了遷都還得疏通大運河. 再者, 無險可首. 對北方威脅來說, 簡直破關如破城. 隨隨便便就可以到城下一日遊. 先不講後期明朝國勢衰敗皇太極到城下一
(還有82個字)

推噓19(19推 0噓 62→)留言8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polizei (波麗菜大人)時間11年前 (2013/02/16 12:23),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簡單來說,傳統意義上的「中原(洛陽、開封)、關中(長安)」在唐. 以後已經殘破(開封則在北宋以後),不適合再擔任首都。. 長安在唐朝達到了他最顛峰的歲月,既然是最顛峰,那緊接著就是要走. 下坡了。中唐以後關中連年戰火(安史、吐蕃、沙陀、黃巢...等入侵),. 使「關中」不再富庶。唐末,朱溫將長安人口
(還有3903個字)

推噓18(18推 0噓 104→)留言122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時間11年前 (2013/02/16 19:52),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關鍵照順序是... 1. 軍權 2. 補給 3.位置. 為啥不南部建都? 很簡單,因為到清末之前外患都是來自北方,北方一定會重軍,你南方建都就得要放一支能跟北方抗衡的軍隊在首都,多花一大筆錢,還不見得有用 (Judy. 表示...) 或是你前線放空,那更慘。. 南面而治等等都只是好聽話,根本不是真的
(還有1138個字)

推噓4(4推 0噓 7→)留言11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tFDA (tFDA)時間11年前 (2013/02/16 20:39), 編輯資訊
3
0
0
內容預覽:
18世紀以前的人民,都是典型的農業社會,過著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要成為一個首都,主要就是要能養活大量的人口,所以典型的首都. 往往都是坐落在豐富的糧食產區. 那為什麼漸漸地首都要搬遷呢?好好的首都不用,為何要另闢他處. 原因就在於土壤不適合耕種,糧食不足以供應人民所需,因此要遷都. 何謂土壤鹽化?土
(還有174個字)

推噓3(3推 0噓 0→)留言3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RollingWave (Lost in the Dark)時間11年前 (2013/02/16 20:51), 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鹽化是一個問題但你在此的解釋不完全正確,因為照時間算算如果真的是那麼直線的. 問題那歐亞大陸能耕種的地方應該早就沒了。一千五百年前關中就差不多了那江南豈不是明清的時候應該也就要掰了嗎?. 灌溉跟鹽化有一個重點...那就是如果一職有持續灌的話鹽化道還好,但最怕就是長時間中斷,而長時間中斷最主要的原因是
(還有217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