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南北戰爭中的馬隊 [34]

看板Warfare作者 (喜歡鯊鯊的企鵝)時間2年前 (2022/01/19 16:41), 2年前編輯推噓8(800)
留言8則, 7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啊......拖稿非常久,但是因為沒太多時間或耐心,所以就簡單結個尾吧!而且之前都已 經寫到威爾森打爆弗瑞斯特了,其實剩下沒什麼重點。 至於馬拉塔帝國(有生之年)系列,再說啦XD! -- 宜將剩勇追窮寇 攻破塞爾瑪之後,威爾森的攻勢接著在喬治亞州的西點、哥倫布等地點與一系列零星的南 軍地方部隊交戰,後者如今人力困窘到只能拉少年和老人上陣,兵力不足之餘裝備也不甚 佳,即使憑藉工事防禦也抵擋不了太久就被北軍騎兵攻下。 哥倫布被攻下的六天後,東部戰場的南軍──此時由約翰斯頓將軍統領──向聯邦投降, 南軍已難以再負隅頑抗。約翰斯頓將軍並沒有被包圍,但是他認為繼續遂行游擊與機動作 戰,實在無益於取勝,厭戰的人民也只會繼續受苦,因此主動勸服邦聯總統與內閣同意放 棄作戰,這一點被現在學者認為其實是軍事干政的案例。 邦聯總統傑弗遜後來在逃亡過程中被北軍馬隊所攔截、捕獲。他被囚禁兩年後得以保釋出 獄。 其餘南北戰爭晚期作戰 除了謝里登和威爾森分別統領的騎兵軍之外,南北戰爭末期活躍的聯邦騎兵名將還有兩位 。首先是跟隨薛曼「向大海行軍」的騎兵悍將基爾派翠克,他奉命指揮一個騎兵師參加行 動──薛曼認為喬治亞東部的殘留敵軍殊少,不足為懼,己方大可用步兵分散巡哨和實施 掠奪,因此不用帶上太多騎兵。薛曼此前麾下騎兵表現平庸──部分與他自己不善用騎兵 有關──也使他持較負面意見。 然而,基爾派翠克並非一流名將,只是作戰積極、還算善於游擊劫掠,戰術上則欠缺細膩 、只會當頭直衝;他不但戰術上多有不足之處,練兵、治軍也並非良將,麾下軍紀較差。 薛曼倒也不是不知道,但他表示:「我知道他是個該死的白癡,但我這次遠征正好需要這 樣的人來指揮騎兵!」 基爾派翠克在「向大海行軍」作戰中的表現並不佳,充其量是差強人意──畢竟連薛曼也 對他不期不待。雖然曾在南軍的游擊和反擊下頗有損傷,當面對戰打不過惠勒指揮的南軍 騎兵,北軍馬隊畢竟能有強力的步兵支援,得以挫敗面前的南軍騎兵、使後者暫時無力化 ,遂使薛曼的作戰順利完成。 基爾派翠克後續在卡羅萊納作戰中,戰績依舊平庸。他幾度被南軍騎兵名將漢普頓與惠勒 痛擊,最主要的一次是在還沒起床的情況下被突襲,沒穿好衣裝就跳上馬背、狼狽而逃, 所幸北軍騎兵還算堅韌,竟能重整陣容把南軍逼退。這場戰役也讓他除了「殺死騎兵」的 惡名外,又多了一個「落跑下擺」的渾名。 附帶一提,傳統上有謠傳說基爾派翠克沒穿好衣服是因為和一位比他年輕十歲的小情人同 床。現代研究認為這是沒根據的謠言。那位被謠傳的美女(當時19歲)後來倒是被梅開四度 的母親拉著流連於歐美各大城市,成了社交名媛、花邊教主。 另一位名將是史東曼,如果還記得的話,他曾任騎兵部長,也曾經是波多馬克兵團騎兵總 監,還在西部戰場指揮過騎兵作戰──雖然結果是被打得落花流水,還被俘虜了三個月才 被交換回來。 無論如何,史東曼將軍在戰爭後期回到東部戰場,並且不樂於留守俄亥俄州或率領步兵, 而被允許上前線繼續快馬馳騁。然而史東曼將軍在1864與1865年分別主持的奔襲行動,評 價正負參半,主要因為他並沒有真正達到任何關鍵性的戰略影響,戰術上則因為南軍在大 後方已無法組織有效抵抗,亦沒有能夠評論的佳績。 史東曼將軍的最後兩次奔襲,主要成果是展現在摧毀基礎建設上面,包含鐵軌與建築物等 ,然而當時邦聯早已瀕臨瓦解,史東曼奔襲的區域又本就是戰火連年的前線戰區,此等作 戰是否對南軍抵抗意志有任何影響,不無疑問。 南北戰爭騎兵的餘緒 內戰收尾之後,美軍騎兵接著回復到與印地安人對抗的長期任務,由於中西部地廣人稀的 環境,印地安人又是游擊為主,美軍騎兵的地位更為吃重,承擔起攻剿抵抗美國政府政策 的印地安部落的主力定位。 美軍騎兵最慘烈的戰役之一無疑是卡斯特在小巨角陣亡,如前所述,卡斯特其實就是南北 戰爭爆發時的青年軍官之一,僅僅二十多歲就升任准將、內戰末期當到師長,而且是鋒芒 進盡露、驍勇善戰的人物。不過他作戰太冒險,內戰中幾次僥倖脫身,在小巨角卻終於是 死在亂軍之中。 至於聯邦兩大騎兵名將,謝里登憑藉著自己身為格蘭特愛將的嫡系身分,歷任不同軍職─ ─小巨角戰役是發生在他統領密蘇里軍區的期間內──又曾於1870年前往歐陸,觀察了普 法戰爭。謝里登對普軍的參謀組織大為讚賞,不過他認為雙方的戰術對美軍而言了無新意 ,法軍作戰尤其糟糕。他在1883年接替薛曼晉升美國陸軍總司令,1888年死於任上。 威爾森在內戰後留在軍中直到1870年,爾後如同年代許多內戰老將一樣,進入當時正蓬勃 發展的鐵路行業。他在1898年美西戰爭時重操舊業,隨後又參加了八國聯軍,而後還曾轉 任外交使節。他在1925年過世。 北軍騎兵將領中值得一提的是曾參加維克斯堡作戰的格里爾森,他成為「水牛軍」建軍時 的主要指揮官之一。水牛軍指的是內戰結束後美軍編組的非洲裔常備騎兵團。格里爾森是 當時少數力倡黑人從軍的白人軍官,更是對印地安人抱有同情心的人物,與同年代的多數 美軍軍官格格不入。 南軍方面,史都華陣亡且不說,漢普頓曾代表民主黨選上州長和參議員,參政期間與白人 至上主義暴力組織「紅衫軍」有牽扯不清的關係,後者是三K黨餘孽組成,多次襲擊共和 黨候選人或黑人選民。 菲茨休李同樣曾任州長,他後來在美西戰爭中服役,是被授予美軍志願部隊少將的四名昔 日南軍將領之一,其餘三人當中也包含同樣是南軍騎兵驍將的羅瑟與惠勒;羅瑟在美西戰 爭前進入鐵道業,惠勒則是當過眾議員。 弗瑞斯特在1877年過世,他曾於1870年代的美西外交爭端中自告奮勇參戰,並得到薛曼的 肯定。弗瑞斯特被視為三K黨早期的重要成員與領袖之一,且曾任組織的大法師,不過他 爾後試圖解散組織以規避政府取締、公開場合也試圖撇清自己的涉入,晚年更轉變為支持 黑人民權,而成為被南方人批判的南軍將領之一。 美軍騎兵隨著時代演進,已轉型為裝甲部隊與陸航。 (完) --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John F. Kennedy, 196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93.54.2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42581711.A.24D.html

01/19 17:12, 2年前 , 1F
推!
01/19 17:12, 1F

01/19 17:14, 2年前 , 2F
板上之前只有這篇小巨角 #1ME6hDg2 似乎值得更深入
01/19 17:14, 2F
請參考我以前寫過另外兩篇,需要的話可以再問看看有什麼想知道的 (該戰役的戰略背景我之前有看沒懂就是) #1U2z4vh7 #1U37e4KG ※ 編輯: jimmy5680 (76.93.54.28 美國), 01/19/2022 18:16:47

01/19 18:30, 2年前 , 3F
對,就是要看這個,感謝
01/19 18:30, 3F

01/19 20:03, 2年前 , 4F
推,都忘記還有馬拉塔帝國系列了XD。
01/19 20:03, 4F

01/19 20:34, 2年前 , 5F
01/19 20:34, 5F

01/19 22:50, 2年前 , 6F
推 太精采了
01/19 22:50, 6F

01/19 23:54, 2年前 , 7F
推阿
01/19 23:54, 7F

01/21 10:10, 2年前 , 8F
01/21 10:10, 8F
文章代碼(AID): #1XvyxF9D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