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康布雷同盟戰爭與拉溫納戰役[中]

看板Warfare作者 ((Nomis))時間3年前 (2021/03/07 12:4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製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html -- 康布雷同盟戰爭與拉溫納戰役[中] 威尼斯市民震驚於陸地領土的快速淪陷,紛紛檢討起過去政策。莊園之快適、領地官 員油水之豐厚,在在使貴族們覬覦;但威尼斯的財富基礎在海上,將資源轉向陸地別說耗 費不貲、排擠海上貿易、樹敵眾多,最終還輕易陷入敵手,得不償失。話雖如此,由於土 耳其人的崛起,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以後威尼斯的海外貿易也不復盛況,大陸領土上的 肥沃田園、城市中發達興旺的紡織業當中投注了威尼斯人大量的資金與心血,就是想輕易 放棄,損失也承擔不起。威尼斯一面加強潟湖內的防禦、儲備糧食、在河道中的船筏上緊 急加蓋磨坊,一面尋找可能的盟友;羅馬納可以交還給教廷,那不勒斯東岸也割讓給了西 班牙,但剩下的領土寸土不讓。 比起法國或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威尼斯的軍隊更少擾民;進駐的侵略者從燃料、飲 食到住房,事事取給於城鎮居民。如果說市民們還可以利用威尼斯官員撤退的時機往鄉間 擴張城市的特權,鄉下人的權益卻遭到了市民與侵略者兩面夾殺無所遁形。到了1509年7 月間,鄉間的暴動此起彼伏,起義者成群結隊獵殺落單的敵人,帝國的士兵都不敢待在未 設防的駐地;有多數線民、嚮導提供情報、有遊擊隊襄助的威尼斯正規軍則如魚得水。7 月17日,三輛堆滿穀物的農家大車推近帕都亞(Padua),守門的日耳曼傭兵(landsknecht) 不疑有他,放下吊橋讓進;第三輛車卻卡在橋上無法動彈。說時遲那時快,忽然震耳欲聾 喊著「馬可!馬可!」的一票騎兵衝進了城內;日耳曼傭兵與其廝殺一陣,便退出城外。 帕都亞位於進取潟湖中的威尼斯的要道上,就這樣被威尼斯人奇兵奪回。 馬克西米連一世則緩慢地組織反攻。到了8月間,得到法軍與其他義大利小邦支援的 帝國軍才拖著攻城火砲龜步前進,途中曼圖亞侯爵貢札加(Francesco Gonzaga)還在睡夢 中被威尼斯人俘虜(此公過去雖多次擔任威尼斯的指揮官,現在身為曼圖亞侯爵的他站在 康布萊同盟這邊)。直到9月15日圍城戰才正式開打,而威尼斯集結了步兵14,000人、重騎 兵500、乘馬弩手600、950名「斯摧敵」以及數百名自告奮勇的貴族精英,早在城下嚴陣 以待,士氣十分高昂,個個期待一戰洗雪前恥。皇帝也覺得面子輸不起,馬克西米連一世 誇稱自己有六萬大軍;威尼斯人認為數字不假,大敵當前卻更堅定了他們抗戰的意志。實 際上,算上4,000法蘭西援軍以及其他教皇、費拉拉、曼圖亞的盟軍,皇帝麾下最多也不 過一萬五六千人,更別說日耳曼人與法國人相處不睦難以合作。費拉拉的火砲給守城方製 造了一點麻煩,但威尼斯的砲火直接讓帝國大營遷走;法蘭西與日耳曼的砲手摧毀了帕都 亞北面的城牆,但每次指向缺口的突擊都被擊退。皇帝寄給女兒的信中寫道威尼斯人的城 防工作幹得漂亮,「能與之並論的全世界還沒見過」,他只有放棄──10月1日,在錢糧 短缺的狀況下帝國軍撤了圍。 到了11月,4個月的役期將盡,神聖羅馬帝國的封建臣屬也隨著皇帝紛紛回國;威尼 斯乘勝收復維辰札,兵不血刃,要不是援軍趕到差點也收回威羅納──法軍及時帶去的除 了士兵,還包括支付帝國守軍的軍餉。但除此之外越來越多城鎮主動地豎起了聖馬可獅子 旗。11月底,一支17艘划槳艦(galley )與其他大小艦隻組成的威尼斯艦隊隨伴著陸師, 沿著波(Po)河侵入費拉拉,沿途大肆破壞,直殺到費拉拉城外十英哩。但威尼斯人的戰線 延伸得太遠了;深入敵境不說,河兩岸的陸軍溝通不暢,還得靠艦隊船隻架起的浮橋連絡 。費拉拉人乘著河水漲起,連夜將重砲拉到水面,幾乎是零距離朝著敵艦發射;威尼斯的 划槳艦被摧毀6艘、被俘9艘,剩餘2艦只能撤退。這場波色拉(Polesella)會戰規模不大, 但帶給威尼斯人的打擊不下於阿尼亞德洛戰役:一直以來費拉拉是威尼斯的附庸,從法軍 、帝國軍手中克復失土的威尼斯人卻在附庸手裡吃鱉,更別說威尼斯向來以海軍強國自居 ,這回自豪的艦隊卻打了差點全滅的敗仗。 攻勢熄火,威尼斯人又遍尋不著外援;土耳其蘇丹與英國國王都無實質回應。收回費拉拉 已經受挫,威尼斯的金庫已見底,克復領土上的生產未恢復也來不及恢復,戰事即將無以 為繼,而他的主要敵人卻基本未受大創。威尼斯決定接受教皇的條件,連同費拉拉(本來 就是教宗的臣屬)在內交還給儒略二世,還饒上大筆賠款。雙方討價還價了月餘,威尼斯 終於在1510年2月24日同教皇講和;給威尼斯的特使吻著腳還不夠,教宗故意讓使節們跪 著告解一小時整好好懺悔。威尼斯全城被開除教籍的敕令也終於撤回。康布雷同盟的其他 盟友對儒略二世此行相當不滿,尤其是出了大力的法蘭西;但教宗戒備的對象已經轉移了 ──對於心向法國的費拉拉,教宗頗有微詞;而教廷的領地已經失而復得,現在看來法國 的威脅更大。到了3月,威尼斯正積極撮合教廷、英格蘭、蘇格蘭想組建反法同盟,而在 此之前,1509年12月,取得那不勒斯東岸的西班牙早早就脫離了康布雷同盟。雖然還有扶 不起的馬克西米連一世與法國人同一陣線,皇帝卻只會要求路易十二世出錢出人,幫他收 復「帝國的」領土。風向逐漸轉變。 儘管馬克西米連一點也靠不住,1510年5月法軍仍半心半意地發起攻勢,支援費拉拉、與 帝國軍會師。6月底米蘭面對的威脅──儒略二世暗中鼓動瑞士人入侵、熱那亞人造反─ ─使得法軍撤回大半,而帝國軍不是因為缺餉個個開小差,就是集合起來討欠薪鬧兵變。 一直避戰的威尼斯人乘著敵軍返回,又原路收回失地,於8月底收復維辰札。在費拉拉, 法蘭西則直面教廷的攻城大部隊:除開法軍的250「騎」,支援費拉拉的一共還有重騎兵 150、加斯孔(Gascon)與義大利步兵共3,000;與之對陣的教廷則有重騎兵700至1,000、步 兵8,000至10,000。9月間儒略二世決定親自上陣,但剛到波隆那(Bologna)的他馬上重病 一場沉痾不起,同時間不但法軍在逼近,對教廷統治頗為不滿的波隆那市民也正在暴動邊 緣。儒略二世臥病在床兼腹背受敵,但當他準備與法軍談和時,威尼斯與西班牙的援軍─ ─西班牙還不願意與法軍正面衝突,但有法軍撐腰的費拉拉可以打打──堪堪趕到。法軍 主將肖蒙勳爵 (Charles d'Amboise, Seigneur de Chaumont)很不願意直接同城內的教宗 開戰,決定撤離,儘管放對手一馬的他沒能免俗,事後照樣被儒略二世開除教籍。這支法 軍隨即為了減省開支解散了全部義大利步兵,只剩500「騎」與步兵2,000開始冬營。 教宗卻沒在冬季間閒著,在大雪與寒風中躬環甲冑,親上米蘭朵拉(Mirandola)圍城戰的 前線,在敵砲射程內督戰;該城在1511年1月20日投降後,儒略二世還在大街小巷踅來踅 去制止士兵搶掠。肖蒙勳爵麾下的法軍雖趕在路上,卻沒來得及解圍;一路上勳爵不是被 藏在雪球中的石頭打中鼻頭,就是從馬上摔下河裡、盔甲太重差點溺斃,被耽擱了好幾回 。摩德納(Modena)是肖蒙的下一個目標,但儒略二世耍了個花招,將摩德納轉交給帝國軍 。當時馬克西米連一世見兩造不和,正竭力斡旋;儘管教皇壓根不理會和事佬,但法國也 不願與帝國正面衝突。在康布雷同盟內部的協調有結果之前──其實是沒有結果的,因為 教廷根本沒派人出席會談──,3月11日,才38歲的肖蒙勳爵突然一命歸天,7小時後教皇 允許他恢復教籍的敕令才傳來。 肖蒙雖死,法軍戰力並不因此驟減。威尼斯人一樣在敵軍面前撤退,待到馬克西米連的帝 國軍錢糧耗盡自行退卻,才順勢收回失土;但大軍過境帶來的破壞、瘟疫與好死不死雪上 加霜的地震,耗盡了游擊隊的群眾基礎,抵抗不如前年。5月間,乘著波隆那叛亂,法軍 又一舉拿下該城;教廷與威尼斯守軍倉皇失措不戰而逃,敗軍一路上被擊殺三千,接著米 蘭朵拉也被法軍奪回。這一來過去8年中教皇處心積慮取得的領土又全部告吹。路易十二 世不僅僅在塵世中修理教皇;有馬克西米連與其他對儒略二世不滿的樞機主教幫腔,法王 預定在比薩聯合僧俗,召開宗教大會聲討教皇的倒行逆施,要求調查與整改教會,頗有羅 馬以外另立聖座的氣勢。儒略二世的運道至此真走到了谷底,儘管有些更侮辱人的細節還 瞞著沒讓他知道:波隆那被攻陷時,不僅僅是教宗建造、代表他權威的內堡被市民拆毀, 教宗本人的青銅像──由大師米開朗基羅鑄造──也被繳獲賣給費拉拉鑄成銅砲,還親切 地取了「儒略」作教名。儒略二世輕率好妒,管理與組織能力差勁,也欠缺長遠的戰略眼 光;但他獨獨不缺勇氣與毅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屈不撓一心求勝。7月中一回到羅 馬,教皇立刻召開針鋒相對的大會,儀式排場更為盛大,會上宣布比薩的大會為非法。決 裂至此,法王與教皇間的齟齬已經沒有彌縫的可能。甚至路易十二世都有點懊悔走了臭棋 ,許多替他背書列名的樞機主教撇清關係,公開說根本沒被徵詢過意見;比薩市民反對非 法集會更甚,以至於召集地點改到了米蘭。甚至在米蘭這場集會也被公開取笑,被找來公 證的紀錄人說鬧劇不能當真,而且他墨水也用完了,竟拒絕紀錄。 而教宗的縱橫捭闔對路易十二世的打擊更大──1511年10月4日,由教廷、威尼斯、西班 牙組成的神聖同盟(Holy League)宣告成立;稱之為「神聖」就明擺著是要索討教宗權益 來著。威尼斯總算擺脫了外交的孤立狀態,更令人欣喜的是,召集大軍的活兒主要也給西 班牙承擔了,威尼斯與教皇每月提供40,000杜卡特,好支持西班牙步兵萬餘、重騎兵 1,200、輕騎兵1,000。法王十分不情願與教宗對抗,更不願擴增義大利的駐軍規模;駐防 義大利的將佐十分洩氣,但至少路易十二世給他們派來了年輕有為的新指揮官加斯頓‧德 ‧福瓦(Gaston de Foix)──雖然此時年僅22歲,福瓦早已在義大利戰場上歷練多年,不 單作戰英勇、下令果決、行軍神速,指揮起部隊還不乏想像力,詭計多端。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15092305.A.02B.html

03/08 21:10, 3年前 , 1F
精彩
03/08 21:10, 1F

03/08 21:22, 3年前 , 2F
03/08 21:22, 2F
文章代碼(AID): #1WH5fH0h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