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南北戰爭的陸軍與同時期的清軍 [1]

看板Warfare作者 (If Penguins May Fly)時間3年前 (2020/09/20 03:50), 編輯推噓10(1005)
留言15則, 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本文主要介紹南北戰爭中,美國境內雙方軍隊的編制、裝備與戰術,並且以同時間也在鎮 壓叛亂的清軍進行比較,方便理解19世紀中葉的東西方軍事情境。 背景 美國在建國初期並沒有維持強大常備軍的觀念與需求,每遇戰事皆徵調民兵征伐,南北戰 爭也不例外。內戰前夕,美國正規陸軍員額僅一萬六千人,見在一萬四千,其中戰鬥部隊 約一萬四千人,駐守南方國境的兩千餘人甫開戰即於德州向邦聯投降。正規軍全無平叛之 力,是以林肯政府當即下令責成各州政府組織志願兵,而由聯邦政府統籌動員戡亂。 由於戰爭規模超乎過往,美國境內既有的民兵組織又軍備廢弛多年,並沒有辦法立即提供 有效的大規模戰力,開戰初期雙方的民團多半欠缺合格的裝備、組織與訓練。 除了基層士兵必須從頭編練,美軍另一個困擾在於全國上下並無指揮過大兵團作戰的將校 。美軍常備兵總數不過萬餘,又分散於廣闊的邊境,承平時期並無旅以上的操演;美墨戰 爭中曾指揮過師級規模的將領,在內戰爆發時都早已退役。 相較之下,清廷自太平天國在道光末年舉事,時至1861年,已經歷逾十年的持續作戰,雖 然江南大營慘遭搗毀,禁軍也被英法聯軍重創,湘軍卻於華中地區站穩腳步,向長江下游 發起攻勢,其軍事組織的成熟程度顯然較倉促擴充的美國軍隊為高。 儘管起步比南北戰爭早了許久,清廷的經制兵和勇營在制度、戰術與裝備等各方面都和南 北戰爭有別,北美和中國在19世紀中葉的經濟能力也迥異,所以此後四年間,發展歷程並 不相同,是後面討論的內容。 兵力與戰爭規模 一個最直觀的議題,是南北戰爭中的兵力規模。在南軍炮擊薩姆特堡前後,南北雙方分別 下令動員各州民兵,聯邦要求至少七萬五千人,邦聯則以十萬為限。開戰短短幾個月後, 白宮已下令動員五十萬人,里奇蒙當局亦企圖籌措四十萬大軍相抗。交戰兩年後,北軍維 持約六十萬人的大軍,南軍則只有北軍半數;進入內戰最後一年時,北軍仍有約五十萬人 ,南軍則下滑至不足二十萬兵力,雙方強弱之勢立見。 清軍兵力較難評估,在1864年克復金陵時,湘系勇營據稱有四十萬之數,清軍總額或在八 十萬左右。意即,清軍總數大略與同一時間的美國南北軍合計相仿。 總兵力雖然能顯示出政府能掌握的資源,真正能運用的還得看戰區。湘軍圍攻天京時,戰 區兵力有十多萬人,約等同於里奇蒙──彼得斯堡戰線上的北軍;經營蘇、浙的淮軍和楚 軍在克復江南後分別有七萬和五萬兵力,也和同時間的南北戰爭部分戰區相若,比如說亞 特蘭大戰役中的南軍,或是雪倫多亞河谷戰場的北軍。 清軍與美國內戰戰場上的兵力,因而算是有可比性。 附註:內戰前夕的美國正規陸軍 1861年一月一日,美國正規陸軍編制為步兵十團、炮兵四團、馬隊五團,外加高司和工程 、後勤等機關。說馬隊不說騎兵,是因為美軍當時只有兩個騎兵團,其他是兩個龍騎兵團 和一個騎馬來福槍兵團。 步兵十團共計八千兩百人,炮兵四團將近三千兩百人,馬隊五團將近三千八百人,合計戰 鬥部隊員額約一萬五千人。當天見在不足一萬四千人,此指扣除休假或出差等離營人員。 全軍總兵力員額約一萬六千四百,當天見在一萬四千六百餘。 信號兵團在1860年才正式設立,不計入;官校只計教職員,學生沒計入。 又,海軍陸戰隊的戰前員額約一千七百人。 --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John F. Kennedy, 196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2.251.25.129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00545056.A.D3B.html

09/20 04:51, 3年前 , 1F
09/20 04:51, 1F

09/20 09:24, 3年前 , 2F
09/20 09:24, 2F

09/20 10:01, 3年前 , 3F
期待
09/20 10:01, 3F

09/20 11:05, 3年前 , 4F
09/20 11:05, 4F

09/20 13:44, 3年前 , 5F
09/20 13:44, 5F

09/20 17:35, 3年前 , 6F
養兵是非常花錢的事;乾隆年間決定全國增兵六萬,估計每年要多
09/20 17:35, 6F

09/20 17:37, 3年前 , 7F
三百餘萬兩開銷,約等於當時全年歲收的十分之一
09/20 17:37, 7F

09/20 17:38, 3年前 , 8F
大學士阿桂深以為憂,上書勸諫,最後仍無力阻止皇帝的決定
09/20 17:38, 8F

09/20 17:45, 3年前 , 9F
一個士兵一年花50兩銀
09/20 17:45, 9F

09/21 05:09, 3年前 , 10F
那是把軍官侵占的名糧,轉化成養廉銀吧
09/21 05:09, 10F

09/21 05:17, 3年前 , 11F
阿桂認為除了邊疆要地外,其他地方就不用補實缺(以前被
09/21 05:17, 11F

09/21 05:17, 3年前 , 12F
侵佔糧餉的名額),後來嘉慶裁軍,省小錢就讓底下軍官不
09/21 05:17, 12F

09/21 05:17, 3年前 , 13F
滿侵占名糧弊端加深,最終綠營整個廢了
09/21 05:17, 13F

09/21 05:21, 3年前 , 14F
清朝鎮壓反清勢力時,軍餉入不敷出,不是乾隆時只是趁財
09/21 05:21, 14F

09/21 05:21, 3年前 , 15F
力充裕時順便改革侵占陋習
09/21 05:21, 15F
文章代碼(AID): #1VPc4Wqx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