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諸葛恪北伐時東興大隄的情況到底如何?

看板Warfare作者 (封侯事在)時間3年前 (2020/09/19 10:42), 3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想請教一下版友諸葛恪傳這段紀錄的問題 《三國志 諸葛恪傳》 初,權黃龍元年遷都建業,二年築東興隄遏湖水。後征淮南,敗以內船,由是廢不復脩。 恪以建興元年十月會衆於東興,更作大隄。 我的理解是: 230年東興堤的修建目的,是阻止巢湖水流入長江,使得曹魏的水軍無法輕易進入長江 同時在上游產生洪泛區,進一步加大曹魏從陸路進攻的難度 但是反過來說,這也會增加東吳北伐合肥、壽春的難度 所以孫權攻打淮南時,就「敗以內船」,自己破壞了東興堤,以後也沒有再重建。 諸葛恪252年才重新修建規模更大的東興大堤, 司馬師當然不樂見,於是派胡遵、諸葛誕七萬大軍想毀掉東興大堤 諸葛恪領兵救援,由此創造了東吳數一數二的大勝東關大捷。 但時253年時諸葛恪就北伐合肥新城,那此時東興大堤的情況如何? 如果要發揮東吳水軍威力,那就要自己毀掉東興大堤, 可是前一年才好不容易取得大勝,保住東興大堤, 今年就要自己把它毀掉,好像不太對勁啊? 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7.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600483321.A.AE1.htmlchordate:轉錄至看板 SAN-YanYi 09/19 10:43 ※ 編輯: chordate (114.32.7.252 臺灣), 09/19/2020 10:47:15

09/19 17:54, 3年前 , 1F
本來防守用、大勝後驕、反守為攻情境自然不同
09/19 17:54, 1F
文章代碼(AID): #1VPM_vhX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