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明代的火箭[下]

看板Warfare作者 ((Nomis))時間4年前 (2019/11/03 01:31),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html PDF圖文版: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ZUrnVw-_eb_W9ge058Unk27pML7x2ley/view -- 明代的火箭[下] 承平時期的火箭單價更昂貴,更經不起浪費,那麼相應地,錢得花得值,性價比得划 算。換言之,必須靠質量彌補數量。明中葉以後的火箭發展便是奔著提高質量而去,一是 提高威力,二是提高命中率。提高威力,除了像上面提到的人力加倍將燃料(火藥)壓縮到 藥筒的有限空間內之外,也可以放大空間,或者增加單枝火箭上藥筒的數量。大型火箭可 以戚繼光配給明軍的「三飛」──飛刀、飛槍、飛箭──火箭作為代表。儘管類似的大型 火箭可能很早就出現了,好比說,土木之變後被蒙古太師也先兵臨北京城下時,于謙提到 過可以用以禦侮的「飛鎗火箭 」可能就是這種大型火箭的嚆矢。不過,至少從戚繼光的 記載可知,大型火箭還是到了他手裡才實驗成功,成為明軍標配: 「三種飛不過一法,即一大火箭也;惟其制不同,所以得名各異。造法:用徑六、七 分荊木為柄,常可六、七尺(1.8~2.1公尺),…通計連身重二斤(1.2公斤)有餘。他人製之 ,悉墮地不起。惟近日所造,其聲如雷可畏,燃火發之,可去三百步,中者人馬皆倒。 」 而到了萬曆年間與豐臣秀吉麾下日軍交手的朝鮮戰爭期間,明軍還使用了一個推進藥 筒外加兩個燃燒藥筒的大火箭: 「南人(浙兵)戰時,專用火箭,其制卽我國神機箭,但甚長,而付結小發火二箇。每 於臨戰及攻城之際,火箭千萬齊放,賊陣火光遍空,烟焰四塞,賊不得開目,所觸皆焚, 甚是利器。 」 「我國(朝鮮)平時有火箭,名曰神機箭,但用以報變,不善於焚燒,其用不甚關。惟 於水戰,以此射賊船篷上,亦能起火,然不甚用之。壬辰之變,天兵攻破平壤倭賊,專用 大砲、火箭。其制與我國神機箭相類,但其箭榦甚長;去鏃二三寸結藥筩,而左右附結小 明火。所落之處,火熖併發,煙氣蔽空,賊不能開目。其制勝之妙,不下於諸炮。 」 此外,在茅元儀的《武備志》當中,我們還能找到「二虎追羊箭 」、「流星砲 」( 上圖)等等類似的放大尺寸、追加複數藥筒的發想,好比說二虎追羊箭就與上述朝鮮所記 載的明軍火箭不同,雖然也是用三個火藥筒,但卻是靠兩個「行火藥筒」推進,另一個「 劣火藥筒」才是「焚燒棚寨」之用;而兩種甚至三種以上功能(好比說還有產生毒霧的毒 火藥筒)的火藥配方也不一定要分裝,許多火箭其實只是在同一筒內先後倒入、鎚搗不同 的火藥。 至於命中率的提升,又可分兩部份來說。其一是發射架的使用,最主要是出現了17世 紀初趙士禎所設計的溜筒。在戚繼光的時代,火箭還被說是「性不由人,不能命中。若當 大眾中無心射去,或中其前,或中其後,或中其左右,皆非我所可期,亦非賊所能禦,最 為要妙 」。但到了明末,焦勖卻說「其放法必加溜筒,方可命中 」,已經不是隨便瞎打 。從何士晉《工部廠庫須知》卷八的記載來看,溜筒的製造費用已經被列為則例之一,可 見其推廣程度。 另一則是配重與阻力墜(dorgue)的使用。在晚明各種類型的火箭當中,經常可以見到 在箭尾釘上鐵釘或者加上鐵墜、鐵錘的 。鐵釘的作用一是改變重心,所謂「恐尾輕,用 鐵釘作墜子,務要秤得勻平 」,但另一方面似乎是為了發揮阻力墜的作用──所謂阻力 墜,是在物體運動的反方向加上繩墜,墜以重物;這樣當該物體依慣性前行時,若是遭到 外力推出其原本運行的軌道,則體積較小卻較重、依慣性繼續前進而較不受外力影響的重 物與繫繩就會形成力矩(torque),將物體拉回原本運行的軌道,有一定程度穩定方向的效 果。類似的原理也運用在現在船舶上的海錨(sea anchor, dorgue)或者飛行器的阻力傘 (dorgue chute)上。同樣原理運用在晚明的火箭上,一樣也是為了飛行穩定,才有機會飛 完預計的射程: 「火箭桿長四尺,鏃長一寸五分,箭翎上釘鐵墜,長四寸,取其發矢遠穩 。」 「(箭)尾後置翎毛鐵墜,蓋無墜則不能遠。 」 而從晚明火箭的一些使用紀錄來看,火箭的命中率提升是可以證明的。在東援朝鮮期 間,如果說明軍的火箭還是「天兵(朝鮮稱呼明軍)一人,偶持火箭,放中一賊,滿身火起 ,衆賊來救,亦爲火焰所燒,欲赴水不得,仆死中道云 」,打中敵人還是「偶」然,那 麼明末的火箭能屢屢命中,甚至能準確擊殺「賊首」,準頭比過去不可同日而語: 「明郝太僕忠節公…名景春。…崇禎十年閏四月初三日。(郝景春)署知黃安縣,闖賊 遍黃屬。明日,報整世王至烏龍潭,紮營六十里,突至城下,急攻西南二門,箭集城朵如 飛蝗。公與東門守正戶部主事耿應昌、南門守正廩員盧爾惇、巡簡司郭上學,砲矢泵發, 應昌家丁放大將軍砲,打死賊十八人;繼以火箭,被焚者十五人。賊退,爾惇身冒一矢, 仍挽弓射死前鋒黠賊二人。生員吳成龍射死當先賊二人。縣民壯何一先殺死跨馬賊一人。 賊稍退。及暮復圍城。天明仓至,公命汤兵上屋拋瓦石,家丁王思重、伯壽放火箭,副榜 耿應衡火箭殺上關廂焚屋賊十二人。生員耿應衝、秦云射死挖城賊二人。武童秦文戴射死 抬梯賊五人。耿薦舉弩手射死賊五人、金盔賊一人。賊引退,集西北城下,負梯扛門扒城 。耿薦舉令家丁放火箭,射死坐纛前穿紅賊首一人。鳥銃打死負門賊一人。賊退。 」 到這個時節,濫觴於戚繼光 、到晚明真正成熟的、作為一種單兵火器的火箭,走到 了另一個發展趨勢的盡頭。不過,隨著明朝的滅亡,明代的火箭發展史也就此戛然而止。 之後的曲折轉移到了清朝,而重拾戰略攻勢的清朝,發展的重點也與過去採取過攻勢的盛 明不同──明初主要征伐的對象是塞外與其他邊疆少數民族,滿清的兵鋒卻是指向中原內 地關塞城郭。明代火箭發展的其他潮流之二,一是城寨攻防,一是水師交鋒,而清軍在攻 城劫寨時似乎發展出了過去不曾有的火箭用法:雲梯火箭。 「審得李廷華,原係三屯人,…後凌(大凌河城)陷困(囚)去,分與(清)大王子,在瀋 陽城住,親眼看見,於(崇禎六年,1633)拾貳月貳拾捌等日,在北門演放梯子。其梯梃委 係叁節,約有叁丈高,肆尺伍寸寬,其第貳節即安射火箭、火筒,用走線點放。聞得四酋 叫每牛鹿各造壹架等語。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197.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72715906.A.65C.html

11/03 22:23, 4年前 , 1F
11/03 22:23, 1F

11/04 08:52, 4年前 , 2F
你文中的明軍火箭,是用火藥推進的箭矢,還是rocket?
11/04 08:52, 2F

11/04 08:52, 4年前 , 3F
還是兩種都有?
11/04 08:52, 3F

11/06 12:57, 4年前 , 4F
呃,雖然2種都有提,主要是講rocket,內文都寫給看了
11/06 12:57, 4F
文章代碼(AID): #1TlRs2PS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