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TGW] 魯登道夫的機遇

看板Warfare作者 (Misaka Nr.13666)時間6年前 (2018/03/08 13:16), 編輯推噓5(501)
留言6則, 6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兩個月來俄國與中央同盟國進行和平談判條件, 但是俄國無法接受過度的領土要求就退出了和議 現在呢? 當德國聖劍一路向東揮出,他們嘗到了苦果 THE GREAT WAR - WEEK BY WEEK 100 YEARS LATER S5 ‧ E8 Ludendorff's Window Of Opportunity I THE GREAT WAR Week 18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ZFsfZzQTg
這周德軍持續向東發進, 在二十五日進入雷巴爾 同一天他們接近(愛沙尼亞)納爾瓦外圍 在二十七日德軍抵達(白俄羅斯)莫吉廖夫,並且有一架德國飛機空襲了彼得格勒 布爾什維克的領導者列寧同意恢復與中央同盟和談 俄國代表團在二十八日抵達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但德國人沒因此停下腳步 東線參謀長Max Hoffmann說當條約確認簽好字,他們就會停止戰鬥 在西邊有個小軍隊每周逐漸成長,並開始參與戰鬥 這就是美國陸軍 在二月二十六日,法軍在Rechicourt附近突擊德軍戰壕 有位來自美軍第四十二師(彩虹師)的參謀長到場觀戰 因情勢忘我起來就跳下來加入,並協助捕獲一些德軍士兵 他因此成為第一位獲頒法國英勇十字勳章(Croix de Guerre)的美國遠征軍士兵 他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校 在這裡也需要註記一下 協約國報紙都刊出美國人的飛機很快要用數量來遮住天空 但是這時點依然還沒有半架美國飛機在西線 美國總統威爾森在一月提出的十四點原則尚未有任何立即影響 但這已像契子般在德國與奧匈帝國之間插下 德意志帝國總理喬治·馮·赫特林 以沒有對特定的原則中作出讓步的態度下勉強接受 而奧匈帝國外交部長Ottokar Czernin則友善多了 威爾森在這個月更進一步 用演說譴責赫特林並讚稱Czernin 並宣布他的"四原則"是對戰後自決非常認真的承諾 因此"所有明確的國家願望"將盡可能地得到滿足,而不造成國際衝突 看到了嗎? 這留下很多足以討論的空間 威爾森想要弄清楚帝國能提出什麼 然而維也納依然不接受義大利對奧地利人的領土做主張 法國對德國的主張也一樣 基本上, 這和平是個假如奧匈帝國能跟德國分手的價格. 不過這不會發生 這看起來帝國已在即將到來的西線攻勢中德國人勝獲上賭一把 並且軍需總監魯登道夫上將正繼續進行他的計畫 這計畫涉及從東線向西大量輸送兵力 轉移的部隊數量比半個英國遠征軍要多 在此時的軍力 德國在西方有191個師面對著協約國的178個師 這給了德國人自1914年來第一次有了數量優勢 現在只有少量將參予進攻的師是來自其他戰線 但是它們將用於寧靜戰區,並把最好的部隊釋放出來用於大戰鬥 不管怎樣,大部分最優秀的德國師在整場大戰中存在著 在1918年時其中的師已經在寧靜戰區休養了一年多 舉例來說, 有六十八個德軍西線師沒有參予去年秋天的Passchendaele戰役 對照之下英國僅有九個師沒有 這將是全新但老練的兵力 用胡鐵兒的突擊戰術與布赫穆勒的砲兵教義來突破戰線 魯登道夫也選用在1917年作戰中最成功的軍官們指揮用於攻勢的三個軍團 曾在卡波雷托大敗義大利人的奧托·馮·貝洛指揮第十七軍團 替全新的滲透戰術命名 - 雖然這不是他一手創立的 - 並在里加戰役中表現良好的奧斯卡 ·馮·胡鐵兒指揮第十八軍團 曾在康布萊戰役中防守並反擊的格奧爾格·馮·德·瑪維茲指揮第二軍團 作戰計畫用直接突破對方防線並用運動戰以及機動使敵人失去平衡 持續不斷攻擊著,並強化戰果 砲兵將用於奇襲, 然後步兵在沒有支援,無論傷亡多大下前進 對照英法,他們習慣在行動中有支援 由士官指揮基本的最小單位,群(Gruppe)有九名步槍兵與輕機槍兵組構 使用火焰放射器與重兵器的特化組會從後方跟上 新修訂的教材Ausbildungsvorschrift für die Fußtruppen im Kriege (Training Manual for Foot Troops in War) 註明"所有"士兵應該習慣使用突擊組模式 魯登道夫意識到老兵沒辦法像風暴兵那樣立刻學會 所以他在步兵中粗略選了四分之一的量組成攻擊師 這些由二十五到三十五歲男性組成,有優先取得配給,裝備與訓練 有五十六個師從戰線撤下,用三周的時間做強力訓練 首先用傳統的練習來重建紀律 然後做些在長距離快速行軍中做精準射擊的訓練 在移動中戰鬥,以及在實彈砲擊下對模擬敵軍戰壕突擊 飛機比去年還要多,其中數百架為對地攻擊的攻擊機 飛行員也接受訓練了 但儘管這軍隊針對突破敵軍防線費盡心思 在機動戰這點上的發展從1914年來並沒有好太多 他們有二萬三千輛卡車,但是自從失去橡膠來源後 鋼造輪子會把路面給毀掉 對比之下,協約國有十萬輛橡膠胎車輛. 協約國還有坦克與裝甲車 德國人在這裡落後很多,只有幾輛笨重的A7V或是捕獲再利用的敵方坦克, 但後者從未大量存在過 因此這裡有嚴重缺陷,而且他們在人力或物力上沒啥優勢 本周結束時三月開始了 德國人依然在俄國前進,絕望的俄國人願意簽什麼都好,只要德軍能停下 鄂圖曼人持續向亞美尼亞前進 美國人開始在西線嶄露頭角,而且德國最高指揮部計畫著全攻勢之母 即使有許些人數優勢, 魯登道夫非常側重於重質不重量 接下來數周將是戰爭的決定性因素 俄國人一轟而散了, 義大利人在卡波雷托之後暫時無力化 英國高層充滿不確定性 美國人在歐洲的數量還不夠形成影響 機遇之窗正向魯登道夫與德國開啟, 全世界將密切關注發展 ********** 德國人要贏,哪可能會出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7.145.125.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20486185.A.1B3.html

03/08 13:43, 6年前 , 1F
發現協約軍有大量蛋糕?
03/08 13:43, 1F

03/08 14:40, 6年前 , 2F
我一直以為麥克阿瑟是海軍說 原來是陸軍出身
03/08 14:40, 2F

03/08 15:03, 6年前 , 3F
麥帥一戰當到旅長...
03/08 15:03, 3F

03/08 15:47, 6年前 , 4F
看西線無戰事很有感阿"我們偶爾突擊法軍來繳獲罐頭"
03/08 15:47, 4F

03/10 01:06, 6年前 , 5F
麥帥是領導有名的彩虹部隊吧?
03/10 01:06, 5F

03/13 22:57, 6年前 , 6F
03/13 22:57, 6F
文章代碼(AID): #1QeCSf6p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