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6、17世紀的西方海盜

看板Warfare作者 ((Nomis))時間6年前 (2017/09/23 17:05), 編輯推噓18(1800)
留言18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址圖文版:http://cimonnomis.blogspot.tw/2017/09/1617.html -- 16、17世紀的西方海盜 雖然可以被中文一概譯為海盜,在英文裡這個概念其實有好幾個不同的詞彙可表達, 也就是說,這幾個概念彼此之間多有參差:Pirate、Corsair、Privateer、Buccaneer, 等等 。Pirate這個詞是最廣義的海盜,大概也是最具貶意,因為它顯然與Privateer 和 Corsair相對──Privateer或譯為私掠船,因為這類船隻具有國家保證可以劫奪敵船的許 可,因而其活動不比非法的海盜,是「合法」的。16、17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私掠船群體大 概是伊利莎白女王時期的英國「海狗」(Sea Dog)了,儘管他們的具體活動很難和海盜行 為區分開來。理論上,這些「海狗」只應該掠奪證件(Letter of Marque)上許可的、當時 與英國為敵的西班牙商船,然而實務上不僅其他外國船隻遭殃,甚至女王送去法國的一批 財寶都能被洗劫(1573);雖然伊莉莎白派出了自己的艦隊包圍了幾百個作案的海盜,但這 些人隨後大多被釋放而不了了之。 女王不動這些海盜一根寒毛有著深刻的原因:劫掠商船是英國南部的紳士行當,是獲 利頗豐的投資事業。因此達特茅斯(Dartmouth)的市長雖然被女王發現與海盜勾結,不過 罰款了事;南安普頓的市長甚至定期釋放被捕的海盜 。追根究柢,伊莉莎白本人就是投 資私掠船的大戶。理應屬於女王麾下的、英國皇家的艦隊,裡頭好幾條船若是閒置無用, 就被租給私人去生發利息,不但省掉了人事費、維持費、修理費、能在貿易或者劫掠活動 中分一杯羹,被西班牙人追究時還可以推托說個人行為,我不知道──英國對西班牙的劫 掠活動從1558年持續了30多年,涎著臉說不是我幹的也這麼多年,到1588年西班牙才終於 忍不住把臉撕了也要把禍根直接除掉,所謂的無敵艦隊征英之役 。 上頭這講的是私掠船。在地中海,情況有所不同,西班牙面對的是同樣一神信仰但非 基督徒的穆斯林,雙方你來我往的海上劫掠用的不是適合大西洋乘風破浪的加里翁 (Galleon)帆船,而是為了在風平浪靜時還能推動的划槳船(Galley)。地中海的海盜也就 用了別的名字:Corsair。由於基督徒與穆斯林彼此之間互相劫掠,這個詞既然雙方都能 使用,西班牙人總不好意思把自己的Corsair一併當作壞人看待,在那裏也就很少聽到罵 街用的Pirate;17世紀以後又被北非的柏柏爾(Berber)人搶劫時,西班牙人才猛然醒悟, 這些傢伙和英國人、法國人、荷蘭人都是一路貨色,Pirate一詞才開始出口到地中海 。   在那之前,劫掠雙方則像說好了一樣照著規矩行事,一切發生的事情都有相應的機構 辦法來處理。相對於新興的大西洋上要錢不要命的劫掠,古老的地中海更看重人的價值: 戰俘、奴隸不僅可以用來勒索被害者家屬,就算拿不到贖金,打打雜划划船還是有利用價 值。奴隸在西班牙尤其是划槳船的主要動力來源;西班牙不比威尼斯或者北非的柏柏海盜 有著大批訓練有素的海員,這活兒沒幾個正常西班牙人能忍受,奴隸們只好被拴在船上吃 喝拉撒,那氣味據北歐人所言,下風處一哩外就能聞到,在上面服役的軍官們則少不了用 上去味除臭劑 。西班牙人的奴隸船划起槳來不甘不願,效率比起威尼斯或者北非海盜要 差多了;基督徒靠的不是肌肉,是以智謀取勝──化裝成土耳其人開進希臘群島,就有機 會招攬一群前往麥加的進香客,下一港再轉賣一手;1575年,一艘滿載朝聖者的法國船從 的黎波里啟程開往那布勒斯,到目的地就把旅客行李男女老少都賣個精光 。   北非海盜才是專業又傻呼呼的擄人勒贖,以至於威尼斯駐阿爾及爾領事專職照顧當地 被俘的國人 ,熱那亞、羅馬教廷、西班牙與法國也都各自組織了贖救奴隸的慈善事業─ ─突尼斯是法國領事的地盤,法國佬在那裏濫用職權,不但能收錢贖回某人,還能納賄保 證某人絕對回不去 。1621-27年間,據說阿爾及爾的奴隸就有兩萬人,半數是基督徒,另 一半則五湖四海,埃及、衣索匹亞、敘利亞之外,甚至還包括黃面孔的日本人和中國人。 這些俘虜奴隸們雖然承擔了從灑掃街道到修建綠洲灌溉工程的各種體力活,但許多並非籍 籍無名之輩,大有文武雙全的──好比說聲名如雷貫耳的一代文豪,《唐吉訶德》的作者 賽凡提斯。他被俘之後在阿爾及爾當了五年奴隸,四度率領眾人逃亡;而他的領導能力進 一步坐實奴隸主的猜想:那是不可多得的人力資本,得好好撈他一大筆。賽凡提斯曾參與 勒班多(Lapento)會戰,表現英勇還少去一條胳臂,上級給他寫的保舉信這下落在奴隸主 手裡,自然把他當要人伺候,拿要人的標準要他一大筆贖金。賽凡提斯硬氣,每次脫逃失 敗他都一人承擔所有罪過;奴隸主懾服於他的正氣凜然,這到處鼓動奴隸叛變的人才未免 危險,非嚴嚴實實鎖著看管簡直睡不著。據說他不希罕錢,但賽凡提斯終究還是讓錢給贖 回了自由 。 第三來說說Buccaneer。這個詞和Corsair一樣都是地區限定,只不過Buccaneer限定的地 方是加勒比海,或許可以開玩笑似的譯他個「加勒比海盜」。「加勒比海盜」又是拿西班 牙航運作犧牲品而興起的。 發現新大陸以後,西班牙想方設法壟斷殖民地的市場與資源;後起之秀的英、法、荷蘭等 國眼瞧著西班牙霸占那樣大塊地方消化不良占了茅坑不拉屎,也想分一杯羹,紛紛進出這 一帶違法走私買賣貿易順便殺人放火金腰帶。但是這些從歐洲遠渡重洋而來的海賊少了當 地的接濟,只能旋風似的拜訪而不能持久,其中許多人因而在加勒比海外圍的安地列斯諸 島落戶安居,種養走私殖民當地所缺乏的乾雜食品,好比說菸草或煙燻豬肉。當地印地安 人阿拉瓦克(Arawak)語中的Boucan一詞,指的就是這些歐洲獵人把獵獲物放上烤架熏烤的 煙熏茅草屋;這些獵人就是Buccaneer 。   獵人們早期的生計並不穩固,既與歐洲本土遠相隔離,又無時不被西班牙當局到處追 剿,只有經常移動順便行獵維持原始的生活,同殖民地或者路過的船舶交換一些生活必需 品以及軍火彈藥;行獵使他們在槍法上甚有準頭。而有時還能交易到的稱作piraguas的獨 木舟、甚至更大的小艇,就成了他們偷偷接近西班牙船隻洗劫的作案工具。1620至30年代 ,Buccaneer以海地附近的托爾蒂島(Tortuga)為中心,開始將精力集中在劫奪西班牙船貨 上,因此1630年代以後,Buccaneer逐漸被說成是海盜,而到1650年代再沒人當他們是獵 人了。人員成分也日趨複雜,包括逃跑的奴隸、契約奴工 、逃犯、跳船船員、冒險家、 宗教異議人士、三十年戰爭結束(1648)後尋求就業的傭兵等等五花八門的社會邊緣人。成 員當中最有名的或許是個叫做Alexandre Exquemelin的荷蘭外科醫生,他在那裏待了12年 ,寫了一本《美洲的加勒比海盜》(De Americaen Zee-Rovers, 英譯:The Buccaneers of America。右圖)。這本書於1684年出版後成為該世紀首屈一指的暢銷書,直到今天仍 印行不輟 。 海盜們之間是有著深厚的同袍之誼的。輾轉遷徙在加勒比海附近荒無人煙的小島,意味著 這些人不能落單,至少必須兩兩成對,互相照應才行;這種照應包括如有一方死亡,另一 方就能順理成章接收他的財產。共產之外不外共妻,在Buccaneer聚集的港都酒店,甚至 小姐老婆都可以是共享的。海盜之間的權力分散和不相統屬則反映在許多非常「民主」的 習慣做法上,好比說舉事前船長要先和船員約定好戰利品的個人份額、傷殘補貼該有多少 、非戰鬥員(外科醫生、修船木匠)又該分多少,還有不許私藏油水,最後人人在合同上簽 約蓋章畫押。做人太糟糕的船長通常找不到人和他簽約。在較大規模的作戰中,船長之間 則會在另簽一個規範彼此的合同;合同議定之外的事項往往要船長們全體投票表決來決定 。   與大西洋東緣的同行一樣,法、荷在新大陸小塊飛地上的殖民政府見機不可失,從 1640年代以後也紛紛發出私掠許可證,讓這些前獵人、現職海盜就地合法。隨著英、法 政府介入日深,Buccaneer也慢慢根據國籍分成了兩大群,分別以托爾蒂島(法)、牙買 加(英)為主要根據地。到了1660年代,Buccaneer的勢力如此之大,以至於劫掠目標已 經不再是船隻,而是西班牙的城鎮──儘管西班牙運送白銀的艦隊護航武力太過強大, 因此整個17世紀Buccaneer對他們起不了甚麼威脅。儘管在掠奪這些城鎮時Buccaneer最 多也不過能集結500-1,500人。後期的加勒比海盜雖然也擁有載砲二三十門甚至四十門的 船艦,但這些例外規格總不太多,固然難與西班牙當局一決雌雄,然而拼個魚死網破本 來就不在考慮之列;即便與敵船交戰時Buccaneer也愛好肉搏甚於砲擊,畢竟最重要的是 保持戰利品的完整。早期小偷小摸用的piraguas獨木舟在後期聲勢壯大時反而有了更大 用處;Buccaneer的大型船後方拖帶著只有10~60噸,甚至還更小的登陸用划艇,先將主 力船艦隱藏在離目標城鎮較遠的錨地,再划著小艇神不知鬼不覺的接近目標,封鎖港內 船隻確保無人攜產脫逃後才放手行搶。儘管有時候滿載金銀珠寶回錨地的海盜們會發現 自己的主力艦被查獲扣押而落荒而逃 。   直到1670-80年代,加勒比海盜還繼續對西班牙的城市港灣進行大規模的襲擊;但隨 著西班牙在歐洲逐漸衰退、跌出一流強權之列,掠奪殖民地以削弱西班牙也就不再需要 ,海盜不但被其英、法母國所拋棄,還被視為犯罪行為而被取締。1697以後再沒有發生 過大規模的襲擊,Buccaneer如日中天的威勢戛然而止。加勒比海的海盜從此各分東西, 不是繼續保守本業被各國政府所追殺,就是拋棄原本行當規規矩矩做合法生意。還有一 些人選擇了遙遠的出路:17世紀下半葉的馬達加斯加島就已經是有名的海盜巢穴,而加 勒比海的「蕭條」更促使Buccaneer大批湧入 。這些海盜繼續為非作歹,自不消說;奇 的是當他們定居下來、與本土女性通婚後逐漸融入馬拉加西人社會,在馬達加斯加島西 北的Betsimisaraka政權逐漸成形時提供了不少政治領袖。該政權繼承了海盜的民主習性 ,比較像是聯邦,而內部分裂也使得他特短命,1750年代後便分崩離析。然而 Betsimisaraka不但是目前馬達加斯加島上人口第二多的族群,還流傳下了戰鬥民族驍勇 善戰的名聲──另一項海盜遺產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3.144.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06157532.A.918.html

09/23 18:51, , 1F
Take what you can. Give nothing back.
09/23 18:51, 1F

09/23 19:39, , 2F
傑克船長! XD
09/23 19:39, 2F

09/23 19:43, , 3F
09/23 19:43, 3F

09/23 21:15, , 4F
09/23 21:15, 4F

09/23 23:25, , 5F
推XD 我對海賊故事非常有興趣
09/23 23:25, 5F

09/24 00:19, , 6F
這篇太棒了!!!!
09/24 00:19, 6F

09/24 01:45, , 7F
XD
09/24 01:45, 7F

09/24 07:43, , 8F
果然參加進香團還是要找威尼斯,至少不會被賣掉
09/24 07:43, 8F

09/24 07:58, , 9F
09/24 07:58, 9F

09/24 08:12, , 10F
09/24 08:12, 10F

09/24 10:42, , 11F
09/24 10:42, 11F

09/24 11:15, , 12F
Jack Sparrow
09/24 11:15, 12F

09/24 11:33, , 13F
09/24 11:33, 13F

09/24 11:38, , 14F
欠錢的話,威尼斯頂多只是把你丟去划船而不會把人賣掉
09/24 11:38, 14F

09/24 12:06, , 15F
賽凡提斯本人的故事比<唐吉訶德>還有趣呀XDDDD
09/24 12:06, 15F

09/24 21:08, , 16F
推!!!
09/24 21:08, 16F

09/24 22:42, , 17F
超棒的海盜文章
09/24 22:42, 17F

09/26 00:56, , 18F
推推推
09/26 00:56, 18F
文章代碼(AID): #1PnYFSaO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