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閒談一戰法國元帥[2]

看板Warfare作者 (不太會飛的企鵝)時間7年前 (2017/05/03 23:46), 7年前編輯推噓16(1607)
留言23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十七號計畫、完全攻勢主義與75mm野戰炮 在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後,法軍開始積極備戰,擔任總司令的霞飛因為對戰術欠缺 理解,不得不高度仰賴福煦等軍校講師的建議。 福煦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初法國軍事理論家的宗師之一,包含他在內的許多法軍理論家當時 提倡攻勢主義,尤其以步兵的衝鋒陷陣為戰術之宗旨。此一論述主要是基於快速擴軍和政 治上的需求,一方面要降低訓練與指揮的難度,另一方面又要鼓舞國內士氣、高舉收復失 土的大旗。 霞飛和福煦等人並非對於現代化戰爭的現實毫無理解,但他們認為使用法國引以為豪的 75mm野戰炮實施掩護彈幕,即能支援步兵以波狀衝鋒突破德軍的陣線。霞飛構思的十七號 計畫,即是要求各單位能夠發動強而有力的打擊,在開戰後迅速擊敗當面之敵,以達成戰 略上的優勢,而該計畫的調度細節則可由總司令部隨機應變。 貝當則與此一論調相左,他認為火力是戰場上的核心要素,貿然實施集團性質的突擊只會 徒然蒙受嚴重損失。他的意見在當時的法軍不是主流,他也因此不受重用。 利奧泰的北非征途 1912年,利奧泰被法國政府任命為摩洛哥總督,一個非常適合他的職位。利奧泰早年即多 次服役於殖民地,師從加利埃尼,特別服膺於加利埃尼的「油漬」政策,意即透過政治與 經濟手段來懾服地方勢力,盡可能避免武裝衝突。 利奧泰在摩洛哥的經營非常重視經濟與基礎設施的開發,他協助摩洛哥王國政府壓制叛亂 ,並攏絡地方上的派系來達成合作。他在北非的表現使他被譽為「摩洛哥創造者」和「法 蘭西帝國建造者」,讓法國能夠更穩定的鞏固自己在北非的勢力範圍。 1914年的八月炮火 1914年八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法軍日後受封為元帥的將官們各自奔赴前線,參與對 抗德意志帝國的大戰。以下簡單介紹一戰頭一個月內,這八人分別在擔任什麼職位。 約瑟夫˙霞飛如上所述,在開戰時就已經是法軍陸軍總司令、最高戰爭會議副主席(總統 為當然主席),更得到國會授予的指揮部署和戰略指導兩大關鍵權利。因為在1911年以前 法國政府強烈干涉軍隊的人士任命和權責分配,直到霞飛上任後陸軍總司令才得到決斷所 有軍事事務的權利。 霞飛以政治和統帥能力見長,以汰換不適任將領來迅速達成法軍指揮層的換血,戰略上則 講究以進攻響應東線的俄軍和奪回淪陷的東北工業區,並期待透過英法俄三國的兵力優勢 將德軍消磨殆盡。然而,霞飛受迫於政治上的壓力而急於求成,也導致高昂的傷亡。 赫伯特˙利奧泰在北非擔任摩洛哥總督,開戰後法國抽調北非駐軍的一部分增援母國,但 他本人一開始仍繼續坐鎮於摩洛哥,進行綏靖和建設的工作。德軍積極煽動北非族裔反抗 法軍,許多不服法國權威的地方軍閥持續抵抗,利奧泰在北非絕非無所事事。 斐迪南˙福煦在開戰時擔任法軍第二十軍「鐵軍」的軍長,隸屬於第二兵團司令卡斯特諾 (Castelnau,人稱天主教僧兵)麾下,奉命直接進攻德法之間的國境。八月二十九日,他 被任命為九兵團司令。 福煦為軍事理論大師,以攻勢主義和士氣精神論為首要論述,戰爭開始後逐漸理解現實之 嚴苛,乃發展出「系統式戰役」的理論,以步步為營、階段性攻勢的策略來擊敗敵人,並 反對決定性突擊的思維。 菲利浦˙貝當在開戰時是上校,指揮第四步兵旅,位於第五兵團司令藍瑞薩克(Lanrezac) 麾下。他原本已在準備退休,承認畢生無望晉升將軍,但一戰改變了他的命運。八月三十 日,他晉升准將,旋在九月成為師長。 貝當的理論以火力為依歸,並強調塹壕陣地的防禦能力,攻擊時則要求以龐大火力提供掩 護,達成火力優勢後遂行挺進之目標。 米歇爾˙莫努里原本已退役,開戰後被徵召任命為亞爾薩斯兵團司令,該兵團在八月十七 日才成立且並非主力兵團,只是用於連接第二和第三兵團之間的空隙。由於該兵團所轄七 個師都是後備部隊,並未被期望發揮太大功用,邊境戰役期間也僅有少許戰鬥。八月二十 六日,莫努里被調任為機動兵團司令,亞爾薩斯兵團裁撤。 約瑟夫˙加利埃尼剛退役,開戰後被徵召但並未立即得到任命,只被預訂為霞飛的繼承人 選。他在八月二十六日被任命為巴黎軍事總督。 路易斯˙弗朗榭˙德斯佩雷在開戰時是第一軍軍長,位於五兵團麾下。貝當的第四旅位於 他麾下。九月三日,他被任命為五兵團司令。德斯佩雷以性格剛烈著稱,指揮時偏愛進攻 ,邊境戰役期間曾屢次向上級請求發動突擊。 埃米勒˙法約爾戰前已退役,開戰後被徵召啟用為第七十步兵師師長,隸屬於福煦的第二 十軍。法約爾的心思縝密,觀點近於貝當,強調採取減少傷亡的戰術、以火力為首要條件 ,並同情官兵的高昂損失。 反擊的號角 1914年八月底,霞飛臨危不亂,在邊境戰役陷入窘境後進行重新部署,整理了戰鬥序列並 善用鐵路來運送部隊和物資。由於德軍開始抽調西線兵力援助東線,英法聯軍遂試圖趁機 發動反擊,是為第一次馬恩河戰役,又被稱為「馬恩河的奇蹟」。 就在馬恩河河畔,法軍將士用命,取得極具象徵性的大捷,封帥諸將多在此役有奮勇爭先 、運籌帷幄的精采表現。 (待續) -- 各位先生,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將屬於率先把七十五公厘火炮裝到一輛可以在任何地形 行駛的交通工具上的一方。 ~ Jean Baptiste Estienne (1914/8/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5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93826363.A.6DB.html

05/03 23:51, , 1F
霞飛好像跳過17號那段了
05/03 23:51, 1F
我還在琢磨要寫多少東西進去XD,要不然下一篇補充一下好了。

05/04 00:16, , 2F
17號太經典……如果不是小毛奇改變計劃,這真的會照希里
05/04 00:16, 2F

05/04 00:16, , 3F
芬計劃的走!
05/04 00:16, 3F
其實17號計畫沒那麼簡單,給兩篇較短的相關論文的標題供大家參考: French Strategy in 1914: Joffreis Own, Robert A. Doughty The Battle of the Ardennes, August 1914: France's Lost Opportunity, Simon House 17號計畫本身的問題不大,真正的問題出在執行。 法軍是自己搞砸了,要不然小毛奇未必能等到第一次馬恩河才吃苦頭。 ※ 編輯: jimmy5680 (1.171.48.13), 05/04/2017 00:28:03

05/04 00:33, , 4F
05/04 00:33, 4F

05/04 00:37, , 5F
17號是毀在法軍的執行能力沒錯,不過如果投入多一點大一
05/04 00:37, 5F

05/04 00:37, , 6F
點,應該會毀掉更多…
05/04 00:37, 6F

05/04 01:28, , 7F
05/04 01:28, 7F

05/04 08:15, , 8F
推推推!
05/04 08:15, 8F

05/04 11:18, , 9F
推!
05/04 11:18, 9F

05/04 14:24, , 10F
05/04 14:24, 10F

05/04 14:34, , 11F
日軍強調精神論的背景是資源缺乏卻又有數次對外勝利的
05/04 14:34, 11F

05/04 14:34, , 12F
鼓舞 那麼法軍的精神論背景是?
05/04 14:34, 12F

05/04 17:55, , 13F
普法戰爭失敗,德國統一,資源人力不及德國的法國開始提
05/04 17:55, 13F

05/04 17:55, , 14F
倡精神論
05/04 17:55, 14F

05/04 18:43, , 15F
當時認為下一場大戰會是普法戰爭的翻版,精神論在這樣短
05/04 18:43, 15F

05/04 18:43, , 16F
期高強度的戰爭中有其價值,但一戰不是這樣的戰爭
05/04 18:43, 16F

05/05 11:22, , 17F
覺得法國總是能把上一戰的教訓,變成下一戰的失敗點呀XDDD
05/05 11:22, 17F

05/05 14:57, , 18F
小林原文把法國畫成豬過,英國:真是豬隊友
05/05 14:57, 18F

05/06 04:40, , 19F
前事不忘 後事之"失"啊 話說貝當不得志有夠久的
05/06 04:40, 19F

05/06 19:14, , 20F
小林源文有說法國是豬是從松露聯想到的不是豬隊友阿XDD
05/06 19:14, 20F

05/06 20:19, , 21F
05/06 20:19, 21F

05/09 20:57, , 22F
希望可以看到關於第十七號作戰的新觀點
05/09 20:57, 22F

05/11 09:44, , 23F
在日本觀念裡豬是很猛的動物,不是食物
05/11 09:44, 23F
文章代碼(AID): #1P2VixRR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