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淺顯易懂的馬拉塔帝國戰史:北境四篇

看板Warfare作者 (不太會飛的企鵝)時間7年前 (2017/02/20 01:11), 編輯推噓13(1309)
留言22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兵鋒西指 蒙兀兒大將伊斯邁爾˙貝格曾經參加了反馬哈達吉陣線,但是當馬哈達吉克復北印度、重 新挾天子(蒙兀兒皇)以令諸侯,他就被迫宣布歸順朝廷,聽從皇室以及實質操控皇室的馬 哈達吉的號令;馬哈達吉也同意給他一塊領地。 然而,伊斯邁爾˙貝格畢竟與馬哈達吉有新仇舊恨,更各懷鬼胎,所以當伊斯邁爾被派去 征討一些地方上的割據軍閥時,他仍持續與不服從馬哈達吉的軍閥們或拉賈斯坦各國接洽 ,準備再次起兵爭雄。 1789年十一月,當馬哈達吉正在和浦那政府抗爭許多議題,無暇他顧的時候,伊斯邁爾倒 戈一擊,率領七千騎、一萬兩千步進逼德里,與他同氣連枝的其他蒙兀兒軍閥、拉其普特 各國以及部分錫克教徒也都出兵響應,德里的蒙兀兒皇室一時之間大為緊張。齋浦爾和焦 特布爾有給予伊斯邁爾金援。 另一方面,馬哈達吉在1790年二月暫時處置好與馬拉塔中央政府的爭議,並隨即動員一切 資源來抗擊敵對者。由於急迫需要兵力,馬哈達吉只好給予霍卡爾家和那那˙法德納維斯 一些妥協與讓步,換取這兩方同意派兵馳援。 戰局初期對馬拉塔軍不甚有利,反馬拉塔陣營從外線猛撲處於內線位置的馬拉塔軍。馬拉 塔軍輕易擊退錫克人和羅西拉人,但是蒙兀兒軍反擊兇悍,還擊斃馬拉塔軍的一員大將。 馬哈達吉派遣主力兵團發起攻勢,迫使敵方也集結兵力迎戰,雙方對峙於齋浦爾王國邊境 上的帕坦(Patan)。在對峙期間,雙方陣營都有許多人支持停戰,馬哈達吉也曾提出停戰 條件,但是焦特布爾王國拒絕歸還阿傑米爾這座大城,所以談判破裂。 步兵旅的初嘗戰火 1790年五月二十二日,馬拉塔軍向敵方發起挑戰,德˙波伊尼也下令步兵旅出陣,但是這 一天的局勢頗為僵持且缺乏決定性。拉其普特聯軍的炮兵火力甚強,打得馬拉塔軍難以挺 進,但是聯軍也不敢貿然衝擊井然有序的陣列。 這一天的戰鬥結束後,雙方繼續對峙和互相騷擾,馬拉塔軍在此期間掌握了交通線的優勢 ,成功切斷敵軍的補給,也試圖以重金賄賂敵方陣營的傭兵倒戈,取得一點成果。反馬拉 塔聯軍方面也並非毫無動作,他們緊急調來了更多的兵力,準備進行決戰。 1790年,帕坦會戰 「不足三小時內,我軍發炮一萬兩千發實心彈與一千五百發葡萄彈, 敵所發之彈藥遠多於此,因敵之火炮倍於我方。」 ~ 德˙波伊尼,談1790年的帕坦會戰 1790年六月二十日,馬拉塔軍和拉其普特聯軍都出營列陣,但是雙方都缺乏主動衝擊的信 心,再加上當天是宗教節慶,所以直到下午都沒有出現積極的戰術運動。 到了傍晚,當雙方看似都準備要收兵回營的時候,一批馬拉塔陣營的非正規輕騎兵,也就 是所謂的賓達利(Pindari; Pendharis)騎兵,突然襲擊了伊斯邁爾的部隊的營帳,伊斯邁 爾即指揮一些部隊進行反擊,並被引誘去追擊。馬拉塔軍一等到敵方脫離原地,就立即全 軍向敵猛撲。 賓達利騎兵是常見於印度的傭兵騎兵,他們的裝備很差、戰力非常低劣,但是他們幾乎不 拿薪資、只要求分享戰利品。他們的移動非常快速,所以常被派出去劫掠敵國的領土或騷 擾敵人。 拉其普特聯軍的兵力超過五萬人,享有兵力優勢,而且裝備有非常多的火炮,戰役中投射 的火力傾瀉而出,相當嚇人。然而,馬拉塔軍有著比較好的兵種協同,而且在步兵和炮兵 方面尤其享有高度的素質優勢。 德˙波伊尼的步兵旅擔任馬拉塔軍的中央攻擊矛頭,該旅節節進逼、所向無前,任何擋路 的敵軍都在壓倒性的近距離輾壓下崩潰,幾無抵抗能力。馬拉塔軍的其他部隊也都奮勇進 攻,殺傷敵軍頗眾。馬拉塔軍此役的主帥是戈帕爾˙巴烏,他是馬哈達吉最信賴的將領之 一。 到了夜裡,聯軍各部陸續潰敗,難以繼續死守陣地。齋浦爾軍的僧兵雖然試圖堅守營帳, 卻仍被打爆,並在深夜裡被馬拉塔軍的騎兵追擊屠殺。聯軍的殘餘兵力退入帕坦城內。 拉其普特聯軍此役戰死與受傷各有好幾千人,馬拉塔軍的傷亡則僅數百人(騎兵僅52死309 傷、步兵僅129死472傷),相當懸殊。 隔天馬拉塔軍抵達帕坦,城內的殘兵敗將毫無鬥志而投降或逃跑。馬拉塔軍共俘虜了一萬 名步兵和兩千名騎兵、百餘門大炮、數千挺步槍,以及大量的牲畜(大象、駱駝、馬、牛) 。伊斯邁爾僅帶十四人騎馬逃往齋浦爾。 此役結束後,馬哈達吉的威望又進一步提升,蒙兀兒皇帝也派人送禮賀喜,以及授予他更 多的頭銜與領地。 齋浦爾與焦特布爾的堅決抗拒 雖然在帕坦戰役慘敗,齋浦爾和焦特布爾並未灰心喪志,繼續積極組織軍事力量,準備抗 擊來犯的馬拉塔軍。由於兩國都已在帕坦戰役丟失大量重裝備且傷亡慘重,他們試圖透過 全面徵兵和雇用傭兵來擴充兵力。齋浦爾還試圖誘使德˙波伊尼等歐洲傭兵倒戈,但是被 直接拒絕。 馬拉塔軍並沒有給對方太多喘息的空間,他們在佔領帕坦之後繼續攻擊,陸續佔領或包圍 多座城鎮,包含戰爭的導火線之一阿傑米爾。由於得知齋浦爾和焦特布爾的軍隊正準備會 師合流,馬拉塔軍決定搶先下手,向駐紮於梅爾塔此一關鍵隘口的焦特布爾軍攻擊,要把 敵人各個擊破。 1790年,梅爾塔戰役 1790年九月九日,馬拉塔軍的主力在艱辛的行軍後抵達梅爾塔,但是因為疲憊而沒有立刻 發起總攻擊。焦特布爾軍雖然驚詫於敵方來襲之快,卻仍忌憚於敵方的裝備與素質優勢, 所以沒有趁敵方遠行疲憊之機攻擊,而是靜待裝備較佳的齋浦爾軍前來馳援。 焦特布爾軍沒有預料到的是,馬拉塔軍在休息半天之後,九月十日就向焦特布爾的軍隊猛 攻。焦特布爾軍有三萬七千人和二十多門火炮,來襲的馬拉塔軍約四萬人、有五十門火炮 ;雙方各有約一萬人是步兵。 德˙波伊尼的十多個步兵營在清晨發動奇襲,並很快就衝破了焦特布爾軍的前線,奪取所 有的火炮陣地。焦特布爾軍倉促迎戰,雖然有一些部隊聞聲而逃,大部分戰士依然奮勇上 陣,只不過混亂的反擊沒什麼效果,大批僧兵持刀槍而進,但都被德˙波伊尼麾下的步炮 兵輕易擊潰。 此時,德˙波伊尼麾下的一名上尉羅汗(Rohan)沒有得到命令就指揮自己的三個營脫離陣 線去追擊敵人,結果很快就被大隊拉其普特騎兵包圍猛攻,幾經死戰後被擊垮。羅汗上尉 身受重傷,帶著一些殘兵勉強突圍撤回。 焦特布爾軍眼看天賜良機,趁勢奮力猛撲馬拉塔軍陣線上出現的缺口,德˙波伊尼的步兵 在苦戰中竟被衝亂,很多士兵和炮手都脫離崗位。焦特布爾軍在重創歐式步兵後繼續推進 ,位於歐式步兵後方的馬拉塔騎兵匆忙加入戰鬥,勉強擋住勇猛的拉其普特重騎兵。 當雙方的騎兵開始惡戰,德˙波伊尼緊急重整麾下的部隊,組成空心方陣的防禦陣型。拉 其普特騎兵面對歐式步兵的空心方陣時顯得束手無策,很快就遭到重大殺傷,已經衝過步 兵陣線的拉其普特騎兵更是被困於歐式步兵和馬拉塔騎兵之間,在夾擊下傷亡泰半。 焦特布爾軍陣亡超過三千人,受傷者也有數千。馬拉塔軍有九百名步兵和五百名騎兵戰死 ,另有兩千五百人受傷,但奪取了敵方的所有火炮和輜重。 北印魔王 重創焦特布爾軍之後,馬拉塔軍進一步挺進,迫使對方求和。此時馬哈達吉理解到自己逼 迫過甚,所以稍微減少了自己的要求,而焦特布爾也在此情況下同意割捨爭議領土以及繳 納保護費。 由於孤立無援而且驚恐於友軍的慘敗,齋浦爾不久之後也納貢請降。經過帕坦、梅爾塔兩 役,馬哈達吉摧毀了齋浦爾和焦特布爾在地方上的霸權,樹立了自己在拉賈斯坦的權威。 伊斯邁爾˙貝格繼續抵抗馬哈達吉,但是在齋浦爾不再援助他之後,他的實力已經衰弱很 多,只能到處逃竄,形同巨寇。他在1791年十二月被徹底擊敗,逃到已過世的另一名蒙兀 兒軍閥納賈夫˙庫里的領地內,尋求納賈夫的遺孀的庇護,不過他在1792年春季仍被俘, 並且被軟禁直到八年後過世。 拉賈斯坦值得一提的勢力還有科塔和烏代浦等勢力,他們也都向馬哈達吉表示臣服。烏代 浦當時正發生內戰,叛軍掌握了奇陶爾加爾這座天下聞名的城堡,馬哈達吉於是派兵前往 協助平亂。蒙兀兒帝國最偉大的皇帝阿克巴曾在1567年花費四個月來圍攻奇陶爾加爾,馬 哈達吉在1791年秋天只花了不到三個月就打到守軍投降。 1790年的時候,德˙波伊尼的嫡系部隊只有一個步兵旅共十營,每營750人,全旅共約六 十門火炮,另有約五百騎兵。1791年到1793年間,他奉命擴軍到三個步兵旅、每旅轄八營 ,各旅也另有炮兵、騎兵、工兵和後勤兵等等,此使他的兵力達到兩萬七千人和一百數十 門火炮。德˙波伊尼的第一步兵旅號稱「飛鳥軍(cheria fauj)」,以形容他們迅速行軍 的能力;他也有騎馬炮兵,比英國東印度公司更早開始裝備突擊炮(galloper gun)。 掌控了這樣的龐然軍力之後,馬哈達吉終於覺得自己的勢力範圍稍顯穩固。於是,在睽違 十年之後,他準備重返南方的浦那以晉見宰相。 附註一 1785年,英軍的哈珀上校曾探問馬哈達吉派去勒克瑙的使節關於勢力劃分的爭議,結果那 個馬拉塔軍官直接開嗆說「馬拉塔帝國的力量與疆界會遍及吾等刀劍能及之處」,把哈珀 上校嚇得半死。英軍從1782年停戰後就沒敢向馬哈達吉再次開戰。 附註二 1793年,法國第一共和的北方軍團(Armee du Nord)平均每一千人有3.2門火炮,這個數字 在歐洲算是高標了,拿破崙時期的法軍最高也只達到3.3門左右。 同樣在1790年代初,德˙波伊尼的部隊平均每一千人有4~6門火炮...... -- The only purpose for which power can be rightfully exercised over any member of a civilized community, against his will, is to prevent harm to others. His own good, either physical or moral, is not a sufficient warrant. ~ On Liberty, John Stuart Mil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63.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87524293.A.076.html

02/20 01:20, , 1F
02/20 01:20, 1F

02/20 01:20, , 2F
這火力感覺超恐怖的
02/20 01:20, 2F

02/20 05:29, , 3F
為什麼實心彈的數量如此超過葡萄彈阿?
02/20 05:29, 3F

02/20 05:29, , 4F
實心彈對於步兵效果應該不大巴
02/20 05:29, 4F

02/20 05:30, , 5F
我一個朋友當兵時當排長打過60mm砲的實心彈,安全(威力低
02/20 05:30, 5F

02/20 05:30, , 6F
)到直接在旅集合場打而不是在迫砲靶場打
02/20 05:30, 6F

02/20 06:48, , 7F
這系列看著看著都不知道該開全軍破敵還是歐陸風雲來玩
02/20 06:48, 7F

02/20 06:48, , 8F
太好看惹
02/20 06:48, 8F

02/20 07:26, , 9F
02/20 07:26, 9F

02/20 07:28, , 10F
02/20 07:28, 10F

02/20 09:43, , 11F
想知道印度後來怎麼衰弱
02/20 09:43, 11F

02/20 11:28, , 12F
野戰的話,實心彈主要攻擊目標通常是啥呢?
02/20 11:28, 12F

02/20 11:28, , 13F
破壞對方的陣地防禦嗎?
02/20 11:28, 13F

02/20 12:13, , 14F
我想開hoi把部隊塞一堆火砲啊。
02/20 12:13, 14F

02/20 13:00, , 15F
火炮不可怕,火炮+爆炸彈才可怕
02/20 13:00, 15F

02/20 16:17, , 16F
葡萄彈的有效射程比實心彈短
02/20 16:17, 16F

02/20 17:24, , 17F
把對面陣型跟組織度轟散才是火炮要做的 散彈作用距離
02/20 17:24, 17F

02/20 17:26, , 18F
太短 只能快速殺傷"進逼"的敵人
02/20 17:26, 18F

02/20 18:10, , 19F
02/20 18:10, 19F

02/20 20:08, , 20F
推 1790年的馬拉塔帝國歐式步兵旅
02/20 20:08, 20F

02/21 16:02, , 21F
大推
02/21 16:02, 21F

02/23 09:41, , 22F
02/23 09:41, 22F
文章代碼(AID): #1OgT751s (Warfare)